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广文  焦凯 《医学争鸣》2009,(19):1944-1946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大鼠胰岛β细胞内磷脂酶Cγ1(PLCγ1)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胰岛分离纯化.通过HE染色观察纯化胰岛的形态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并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图像分析技术对胰岛β细胞表达不同时间(0,30,60,120,240min)内的PLCγ1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PLCγ1在胰腺的内外分泌部均有表达.与0min比较,胰岛素作用30,60min时胰岛β细胞表达的PLCγ1荧光强度有明显降低(P〈0.05);而在240min时PLCγ1荧光强度与0min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胰岛素作用60min内可使PLCγ1表达下调;胰岛素-PLCγ1途径参与了胰岛素的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磷酯酶Cγ1和γ2(PLC-γ1和γ2)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克隆形成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方法 将全长PLCγ2cDNA亚克隆进真核细胞表达载体,转染小鼠成纤维细胞株PLC-γ1-/-和PLC-γ1^ / ,使PLC-γ2在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同时以未插入目的基因的空载体转染这两种细胞作为实验对照。用有限稀释法随机挑选几个单细胞克隆,经Western Blotting鉴定其PLC-γ2表达量,转染细胞及其相应对照被用来测量克隆形成能力。结果 PLC-γ2可在PDGF的作用下活化,对克隆形成有显的正调控作用,而PLC-γ1基因对克隆形成无任何影响。并且γ2利于细胞低密度时的存活,因而,PLC-γ2可显促进低密度细胞的克隆形成,γ1可能有相反作用。结论 PLC-γ1和γ2在PDGF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克隆形成中的有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磷脂酶Cγ1(PLCγ1)及NF-κB在结直肠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黏附中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PLC抑制剂U73122用于研究PLCγ1在高转移的人结肠癌细胞LoVo和低转移的SW480细胞中对于细胞-基质黏附的影响.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用于研究NF-κB在结直肠癌细胞与基质黏附中的作用. PLCγ1在结直肠癌细胞中作用的信号转导机制采用蛋白质印迹及凝胶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结果:抑制PLCγ1对SW480细胞与基质的黏附无明显影响.但在LoVo细胞中,PLCγ1和NF-κB的抑制均可显著降低细胞与基质的黏附(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 且抑制作用可被EGF部分恢复.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EGF可刺激PLCγ1的磷酸化.EMSA结果显示,抑制PLCγ1可以抑制EGF刺激的NF-κB的激活.结论:EGF-PLCγ1-NF-κB 信号通路在高转移的结肠癌细胞与基质的黏附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磷脂酶C-γ1和γ2基因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和增殖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PDGF刺激后,敲除磷脂酶C-γ1基因的细胞株及其转染磷脂酶C-γ2基因后的生长和增殖能力,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磷脂酶C-γ1和γ2在PDGF引起的细胞生长、增殖信号转导中均有正调控作用,并不是必需的因素,两者有协同作用,但各自的作用力度和时期不同,γ1作用显著,γ2作用较弱且较晚;磷脂酶C-γ1对DNA合成和细胞周期进程有重要影响,缺失时,细胞G1和S期缩短,DNA合成能力增强;γ2对DNA合成无显著影响,但在野生型成纤维细胞中表达时,可使S期提前并相对延长。结论 在成纤维细胞中,磷脂酶C-γ1和γ2对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各不相同,有相同处,起不同程度的协同作用;又有不同处,不能相互取代。  相似文献   

5.
目的获取胰腺癌组织,检测并探究PLCε1和B淋巴细胞瘤-2 (Bcl-2)在其中的表达及与胰腺癌临床资料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胰腺癌患者(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确诊)病理石蜡标本69份。另取11个正常的胰腺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所得标本组织中PLCε1和Bcl-2的染色情况。所得数据按临床资料进行分组并分析其相关意义。结果 PLCε1和Bcl-2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 0.05)。肿瘤组中PLCε1和Bcl-2的阳性表达强度在肿瘤大小组之间(P 0.05)和淋巴结转移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PLCε1与Bcl-2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639,P 0.05)。结论 PLCε1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LCε1和Bcl-2可能在某些信号通路中扮演重要角色,对胰腺癌内信号通路的调节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磷脂酶Cγ1(PLCγ1)及NF-κB在结直肠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黏附中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PLC抑制剂U73122用于研究PLCγ1在高转移的人结肠癌细胞LoVo和低转移的SW480细胞中对于细胞-基质黏附的影响.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用于研究NF-κB在结直肠癌细胞与基质黏附中的作用. PLCγ1在结直肠癌细胞中作用的信号转导机制采用蛋白质印迹及凝胶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结果抑制PLCγ1对SW480细胞与基质的黏附无明显影响.但在LoVo细胞中,PLCγ1和NF-κB的抑制均可显著降低细胞与基质的黏附(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 且抑制作用可被EGF部分恢复.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EGF可刺激PLCγ1的磷酸化.EMSA结果显示,抑制PLCγ1可以抑制EGF刺激的NF-κB的激活.结论EGF-PLCγ1-NF-κB 信号通路在高转移的结肠癌细胞与基质的黏附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典型的特征是B细胞多克隆活化和多种自身抗体的产生[1 4 ] 。多种证据表明自身反应性T细胞能促进疾病相关自身抗体的产生 ,在体外能够辅助自身的B细胞产生抗双链DNA(dsDNA)抗体等自身抗体[1 4 ] 。我们在体外建立可长期培养的自身反应性CD4+T细胞系并对其功能及其T细胞反应性 (TCR)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SLE的自身免疫机制并为将来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一、对象与方法1.培养基及试剂 :细胞培养所用培养基为完全RPMI 16 40 (Hyclone)含有 10 %热…  相似文献   

8.
据近期出版的《临床研究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IL-12在小鼠模型中可诱导心肌炎的 CD8+细胞的分化。来自于美国波士顿 Brigham妇科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的 Licht-man 医师对此解释说,人类心肌炎通常与病毒感染有关,该病毒可刺激 IL-12的产生,而 CD8+细胞则与大部分病毒性心肌炎病例有关。 Lichtman 医师等采用转基因小鼠心肌炎模型以确定 IL-12是否对致病性 CD8+受体细胞的产生起关键性作用,因 CD8+细胞可引致心肌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L-lpr狼疮小鼠模型中B细胞表面Fcγ受体ⅡB(FcγRⅡB)的表达情况及其病理意义。方法:构建MRL-lpr狼疮小鼠模型,在4、8、12、20周龄时检测外周血总IgG、抗dsDNA抗体、抗ribosomal P0抗体、抗smRNP抗体含量,分析狼疮小鼠的疾病活动度;流式检测20周龄的MRL-lpr狼疮小鼠外周血及脾脏B细胞表面FcγRⅡB及CD69表达情况,分析FcγRⅡB的表达情况与B细胞活化的关系。结果:随着周龄的增加,MRL-lpr狼疮小鼠外周血总IgG及抗dsDNA抗体、抗ribosomal P0抗体、抗smRNP抗体含量逐渐升高;MRL-lpr狼疮小鼠外周血及脾脏B细胞表面FcγRⅡB表达丰度明显降低(均有P<0.05),CD69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正常C57BL/6小鼠脾脏CD69+的活化B细胞FcγRⅡB表达上调,但MRL-lpr狼疮小鼠脾脏CD69+的活化B细胞FcγRⅡB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MRL-lpr狼疮小鼠B细胞表面FcγRⅡB的表达与B细胞的活化有关,FcγRⅡB的表达异常可能是MRL-lpr狼疮小鼠B细胞异常活化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磷脂酶C—γ1在人胚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磷脂酶C-γ1(PLC-γ1)在人胚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收集人胚组织(包括软骨、软骨膜、骨骼肌)并行石蜡包埋及切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染色法观察人胚组织细胞中PLC-γ1的表达情况。结果 PLC-γ1在这几种细胞中均有较强的表达,主要位于胞质中。结论 PLC-γ1相关的细胞内信号传递途径对于人早期胚胎细胞的发育、增殖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阻断磷脂酶C—γ1信号通路对大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磷脂酶C-γ1(PLC-γ1)信号通路被阻断对大肠癌细胞凋亡状态的影响。方法 利用U73122(1、5、10μmol/L)处理细胞以阻断PLC-γ1信号通路,光镜、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MTT法评估细胞杀伤效应,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细胞比例。结果 PLC-γ1信号通路阻断后,大肠癌细胞出现了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存活细胞明显减少,流式细胞仪检测出现典型的凋亡亚二倍体峰,凋亡细胞所占比例达到半数以上。结论 阻断PLC-γ1信号通路能够启动大肠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范明江  王学涵  田刚 《广东医学》2012,33(24):3708-3710
目的研究磷脂酶C-γ1(phospholipase C-γ1,PLC-γ1)对乳腺癌细胞生长、黏附和迁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揭示乳腺癌发生的新分子机制。方法在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加入PLC-γ1抑制剂,观察细胞划痕、趋化和黏附运动能力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相应的乳腺癌信号转导通路中整合素β1分子磷酸化的表达。结果 PLC-γ1被抑制后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黏附运动能力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合素β1的磷酸化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PLC-γ1参与了乳腺癌细胞迁移和黏附运动,可作为乳腺癌分子诊断和靶向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观察γ 干扰素调控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BCLL)B细胞B7.2分子的表达 ,并观察B7.2水平的变化对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 :用 5 0 0IU·ml- 1 浓度的γ 干扰素体外孵育BCLL患者外周血B细胞 48h ,流式细胞仪检测孵育前后B7.2表达的百分率 ,电镜观察其形态变化 ;采用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技术观察B7.2水平的变化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BCLL患者外周血B细胞经 5 0 0IU·ml- 1 浓度的γ 干扰素体外孵育 48h后 ,B7.2的表达从 17%上升至 2 1% ;电镜观察 ,细胞未出现明显的树突状细胞的特征性改变 ;MLR观察 ,B7.2上调之后 ,实验组每分钟计数值增高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γ 干扰素可轻度上调BCLLB细胞B7.2分子的表达水平 ,从而可能提高机体对BCLL细胞的免疫清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蛋白激酶C(PKC)是否介导磷脂酶C-γ1(PLC-γ1)参与高温诱导成纤维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 以基因敲除方法建立的缺失PLC-γ1基因(plcgl-/-)及野生型PLC-γ1基因(plcgl+/+)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为模型,Western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高温诱导时PLC-γ1的磷酸化激活,PKC激酶检测试剂盒测定PKC激活程度,并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及MTT法测定PKC抑制剂白屈莱红碱(chelerthrine chloride,CH)和激活剂佛波醇-12-豆蔻酰-13乙酸(phorbol12-myristate 13-acetate,PMA)对HSPT0表达及细胞热耐力的影响.结果 plcgl+/+细胞经高温处理,PIE-γ1出现磷酸化激活、PKC活性显著增强(P<0.01);plcgl-/-细胞PKC活性也有所增强,但明显低于plcgl+/+细胞(P<0.01).PKC抑制剂或激活剂能增强或降低两种细胞热耐力,对高温引起的两种细胞HSP70合成都有明显抑制或促进作用.结论 蛋白激酶C可介导磷脂酶C-γ1参与高温诱导成纤维细胞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信号传递.  相似文献   

15.
M型通道作为一种外向型电压依赖型钾通道,在调节神经系统兴奋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M通道的功能受到体内多种因素的调节,其功能失常往往导致神经系统疾病.自M电流被发现后的20多年时间里,人们对其调节机制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磷脂酶C信号转导通路目前被认为在M通道的调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对这一信号通路中各个环节对M通道的调节作用及目前一些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侵入小鼠树突状细胞株(DC2.4)时细胞骨架微丝、微管变化及其与磷脂酶C(PLC)分子的关系。 方法:建立人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DC2.4细胞混合培养模型。采用罗丹明标记的鬼笔环肽(Palloidin-TRITC)染细胞F-actin,用抗微管蛋白β亚单位的小鼠一抗和荧光素标记的兔抗小鼠二抗染细胞微管,检测H37Rv株侵入DC2.4细胞时细胞骨架的变化情况,并计算F-actin重排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DC2.4细胞浆和细胞膜中PLC分子的表达。采用PLC分子抑制剂U73122预处理DC2.4细胞,观察H37Rv株侵入率变化以及对细胞骨架变化的影响。 结果: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与DC2.4细胞共育2 h,即见有细菌侵入,共育4、6、8、10、12 h后,H37Rv侵入率分别为(26.1±4.5)%、(39.9±5.6)%、(51.2±5.9)%、(57.9±6.1)%和(63.9±6.8)%;H37Rv侵入2、4、6、8、10、12 h时,F-actin重排百分率分别为(26.9±1.5)%、(59.3±2.8)%、(72.7±4.8)%、(78.2±5.9)%、(63.3±2.9)%和(43.2±2.6)%,而PLC信号分子阻断后,DC2.4细胞的侵入率则分别为(13.6±3.1)%、(14.2±3.9)%、(15.1±4.3)%、(16.8±4.0)%和(18.3±5.2)%,F-actin重排率也分别为(18.5±1.2)%、(22.3±1.7)%、(23.6±2.5)%、(24.8±2.3)%、(22.3±1.3)%和(23.8±1.8)%,而微管变化不大;混合培养4、6、8、10 h,PLC信号通路阻断前的侵入率和F-actin重排率明显高于PLC分子阻断后(P<0.05)。侵入2 h后,DC2.4细胞膜中的PLC分子表达即开始升高,至8 h时达最高;U73122可抑制DC2.4细胞膜中PLC分子的表达,而对细胞浆中的PLC分子影响不大。 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激活DC2.4细胞PLC分子触发F-actin细胞骨架重排,从而侵入DC2.4细胞,且PLC分子的表达主要存在于DC2.4细胞膜上。  相似文献   

18.
用杂交瘤技术制备2株单克隆抗体(单抗)2G2B2、2G2C2。经研究发现,它们主要与胸腺细胞、脐血及PHA激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等反应;免疫组化显示其主要作用于皮质胸腺细胞;与造血系统中分化早期的瘤细胞、骨髓瘤细胞等反应阳性率较高。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提示,单抗均属免疫球蛋白IgG1亚类,腹水效价达1:128000,所识别抗原分子量为45/46KDa,无抗原调变作用,故2G2B2、2G2C2是类似O  相似文献   

19.
调节性B细胞的免疫应答是通过对炎性反应和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这种B细胞被称之为调节性B细胞。调节性B细胞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分泌TGF-B和IL-10等调节性细胞因子来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所以,知道调节性B细胞的活化机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和生物学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的关键酶,根据不同的结构特点和激活机制被分为6大类15种亚型。PLC在体内分布相当广泛,包括心、脑、骨骼肌等组织。PLC在不同的组织细胞中具有不同的功能,有研究表明胰岛中有PLC不同亚型的分布并提示其与胰岛素的分泌相关。本文就PLC的生理学特性及其在胰岛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