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郭宏福  丰大军 《陕西电力》2004,32(6):122-123
本文介绍了超声波技术应用于电力设备绝缘状态检测的概况,其原理是当电力设备绝缘存在缺陷时,该部位电晕放电明显增强,通过对电晕放电的检测,可判断电力设备的绝缘是否存在缺陷.超声波检测可以在远离电力设备的地方进行,既安全又方便,超声波检测技术将成为电力设备状态检测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检测技术在电力设备绝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宏福  丰大军 《西北电力技术》2004,32(6):122-123,134
本文介绍了超声波技术应用于电力设备绝缘状态检测的概况,其原理是当电力设备绝缘存在缺陷时,该部位电晕放电明显增强,通过对电晕放电的检测,可判断电力设备的绝缘是否存在缺陷。超声波检测可以在远离电力设备的地方进行,既安全又方便,超声波检测技术将成为电力设备状态检测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电力设备绝缘在电、热、力及环境因素的长期作用下会出现绝缘老化、破损等现象,影响电力设备绝缘的安全稳定运行.紫外检测技术可有效监测在线运行电力设备绝缘的局部放电现象,且无需设备停电,便于及时开展电力设备的后续监测和防护工作.为此采用紫外成像技术,分析了变电站电力设备不同绝缘表面的局部放电现象.检测结果表明,站内多个支柱绝...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力设备电压等级的提高和各种有机绝缘材料的广泛应用,封闭的电力设备内部局部放电问题越来越突出,既是设备绝缘劣化的征兆,也是造成绝缘劣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对电力设备局部放电进行在线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GIS(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局部放电检测是诊断GIS绝缘故障的有效方法。下面利用超高频法对GIS中的局部放电检测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局部放电通常发生在电力设备内部绝缘比较薄弱的部位,它既是绝缘劣化的征兆和表现形式,又是绝缘进一步劣化的原因,严重时甚至造成绝缘闪络和击穿。通过局部放电在线(或离线)检测可以及早发现电力设备内部绝缘缺陷,预防潜伏性和突发性事故的发生。超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技术抗干扰性好,利于在线检测,近年来发展较快,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由于电力设备内部结构复杂,电磁波在其中传播时会发生多次折反  相似文献   

6.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对电力设备进行带电检测。笔者通过红外测温实例分析,得出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中的作用。红外热像技术测量了电力设备内部绝缘介质温度分布,可发现运行中电力设备绝缘故障、设备缺陷,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跟踪和分析,采取措施避免事故扩大,为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是开展输电网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重要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7.
超/特高压输变电技术迅速发展对电力设备绝缘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氧绝缘件是电力设备绝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生产、运行过程中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缺陷,在多场耦合作用下极易引发沿面闪络或击穿故障,威胁电力设备乃至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研究环氧绝缘件中缺陷的无损检测及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研究了环氧绝缘件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缺陷类型,分析了不同缺陷对绝缘性能造成的影响.介绍了基于电学特性的缺陷检测方法、高频检测方法和超声波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并评估了不同方法对环氧绝缘件缺陷的检测效果.从检测精度以及优缺点等角度对相关检测方法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未来环氧绝缘件缺陷检测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吴应宁 《电气开关》2022,60(1):96-99
电力设备竣工后需要通过高压电气交接试验检验设备性能,确定主要参数及设备质量.本次研究过程中主要从绝缘试验和特性试验两部分出发,分析电力设备高压电气交接试验中的关键内容,合理开展破坏性绝缘检测、非破坏性绝缘检测、机械特性试验、电气特性试验等,以全面提升电力设备高压电气交接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力设备绝缘缺陷诱发的事故随之增多。目前,局部放电等常规检测手段虽然能够发现设备绝缘异常,但很难在设备未解体情况下准确判断电力设备内部故障的原因。国际上尚无将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用于电力设备缺陷检测中的先例,X射线数字实时成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电力设备的绝缘特性检测效率,首次引入电力设备绝缘电阻三相换相测量技术并在电缆绝缘测试中得以应用。本文依次对电缆绝缘特性和自动换相测量数字兆欧表机理进行分析,利用PSCAD软件对电缆绝缘电阻进行仿真计算,并使用研制的自动换相测量数字兆欧表对标准电阻和二次电缆进行试验测试,最终验证了电力设备绝缘电阻的三相换相测量技术的可行性,该技术能有效解决电缆绝缘特性测试耗时、耗力和人工换线、接线错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法结合Prony方法方案存在的扰动检测和算法切换的难题,文中提出并验证了可以基于归一化峰度判断滑动窗内是否包含动态信号的方法,然后提出一种基于归一化峰度在常规ARMA法和高阶ARMA法之间自适应切换的低频振荡模式辨识方案。通过对电网实测信号的分析,将所提出方法与Prony方法和常规ARMA法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此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在结构自身运行激励下只根据响应信号测试结构模态参数的方法—"峰值法"。通过MATLAB软件编程实现了该方法,并且利用传统的锤击方法和"峰值法"对一金属圆盘进行了实验模态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所取得的结果在前两阶模态中固有频率误差分别为1.6%和1.7%,阻尼比误差分别为7.2%和11%,振型整体趋势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适合不容易被激振的大型结构,而且能够分析结构在运行激励情况下的振动特性。  相似文献   

13.
电力系统非线性模式分析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2种电力系统非线性模式分析方法--模态级数法和正规形法进行比较。定性比较模态级数法和正规形法的2阶参与因子。在正规形法原有指标的基础上定义一个非线性指标,并以4机2区系统的算例验证该非线性指标的有效性。为比较模态级数法、正规形法和线性模式分析法所得解对时域仿真解的逼近程度,定义一误差指标,并在4机2区系统中做相关分析。发现模态级数法和线性模式分析法的有效性均不受系统共振的影响,而正规形法的有效性受系统共振情况的影响较大,在系统的2阶共振点附近,其有效域面积较小。通过延长故障的持续时间来改变系统的非线性程度,发现随着系统非线性的增强,模态级数法的误差及其增加速度都是最小的,正规形法次之。  相似文献   

14.
直接计算法的本质及其检测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直接计算法这种检测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电流的检测性能,首先根据非线性负载电流的傅立叶级数表达导出基于离散傅立叶级数的谐波电流检测方法;然后证明直接计算法和基于离散傅立叶级数的谐波电流检测方法的计算公式相同,从而证明直接计算法和基于离散傅立叶级数的谐波电流检测方法在本质上完全一致;最后以直接计算法的本质和非线性负载电流的傅立叶级数表达为依据,阐释了直接计算法检测性能的结果,即:当负载电流在一个周期内的采样个数足够大并且负载电流处于稳定状态时,由直接计算法计算的基波有功电流幅值准确;当负载电流处于变化状态时,由直接计算法计算的基波有功电流幅值能够缓慢平滑跟踪基波有功电流真实幅值;若使用一个周期内的采样数据进行计算,则直接计算法的动态响应时间为1个周期;若使用0.5个周期内的采样数据进行计算,则直接计算法的动态响应时间为0.5个周期。  相似文献   

15.
唐晓博  高磊 《电网技术》2011,(4):98-102
提出了一种将连续法与崩溃点法相结合的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连续法求到电压临界点附近,并以此作为崩溃点法的初始点,最终求取电压临界点。该方法综合了原有连续法与崩溃点法的优点,同时弥补了各自的不足,实现了电压临界点的快速准确求取。用一种新的处理方法,有效地避免了电压临界点求取过程中的支路功率越限。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热天平着火温度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从热重实验数据简单准确地确定实际着火点的温度,提出了确定着火点的新方法。利用湛江发电厂煤种的热解与燃烧热重实验数据,分析了新方法与固定失重率法、TG分界点法、DTG分界点法和TG-DTG分界点法确定着火点的温度,得到了新方法在高挥发分煤种与固定失重率法一致,在低挥发分煤种比固定失重率法更接近实际着火温度;而新方法与TG-DTG分界点法对任何煤种相差不大,但比TG-DTG分界点法高效、简单。  相似文献   

17.
对油浸式变压器内部固体绝缘材料的化学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预防性试验中,化学绝缘监督方法是通过气相色谱法等手段来预测变压器内的潜伏性故障,但该方法判断变压器固体绝缘老化不准确,为此,介绍了监测固体绝缘老化的重要化学监测手段——糠醛测试,阐明测试的重要意义和方法,并结合日常工作实例提出了如何把糠醛测量有机地结合到化学预防性试验中来。  相似文献   

18.
电力电缆故障现场测距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结合多年现场测寻电力电缆缺陷和故障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低压脉冲法、二次脉冲法、三次脉冲法、直流三次脉冲法等预定位方法和音频信号感应法、声测法、声磁同步法、跨步电压法等精确定位方法的测试原理、适用范围以及优缺点,比较了各检测方法的测试精度和可信度,指出在定位方法适当的情况下,精确度是现场选取电缆故障测寻方法的关键。最后,结合实践研究总结了针对不同电缆故障类型的相应的检测诊断方法,为今后电力电缆故障的快速查寻提供了工程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把基于不完全LU分解的预处理共轭梯度法(ILUCG)用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计算,提出了一种与矩阵方程直接求解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该方法采用不完全LU分解对暂态稳定计算中的雅可比矩阵进行预处理,以改善其条件数;对预处理之后的方程组,采用改进的共轭梯度法进行迭代求解,在系统收敛困难的情况下,改用直接求解法求解矩阵方程;在迭代过程中,充分利用当前已有的预处理后的等价雅可比矩阵进行迭代计算,而当雅可比矩阵及相关变量变化较大时,重新计算雅可比矩阵并进行相应的预处理操作,以提高算法的效率和计算速度;多个算例表明,对于电力系统暂态仿真的计算,本文算法的计算速度明显优于直接分解求解法和单纯的ILUCG,并易于在并行计算平台上实现,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异步电机Te-s曲线临界值求取的三种方法:不等式法、电路法、导数法。不等式法演算简单,但易忘掉异步发电机情形,无物理意义;导数法演算复杂,也无物理意义;电路法演算最简单,且有物理意义,可谓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