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后,在中线北调水和受水区水资源联合调度运用中,为进一步发挥受水区调蓄水库的作用,合理调度水资源,针对调蓄水库的运行方式设计两套调度方案,在不同运行方案条件下借助中线水资源调度模拟模型进行受水区供用水模拟计算,并比较分析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2.
以关中地区的供水水厂为对象,充分考虑再生水、地表水、地下水和引汉济渭水等多水源联合调度,构建了引汉济渭受水区多水源联合调度模型,进行了长系列供需平衡优化分析,并分析了不同调蓄水库组合参与调度对各水厂供需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调蓄水库与水资源优化调度协同进行时,调蓄水库的库容较位置的作用更大,可使弃水率大幅降低,供水保证率增大、最小供需比增大。  相似文献   

3.
以建立南水北调东线江苏省受水区水量配置、调度与管理一体可视化系统为目标,通过开展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优化调度与配置研究,推进供水水源划分,研制多目标约束下联合调度方案,建立水资源利用效率考核系统,进行用水量的反算与核定,以期揭示江苏省南水北调东线新增工程与原江水北调工程联合供水与协调耦合机制,从"供给侧"与"需求侧"双管齐下,为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工程的有效运营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为跨流域调水与区域水资源管理提供示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提高了沿线城市供水保障程度,但也对受水区沿线调蓄水库现有供水情况产生了影响,迫切需要统筹引江水与本地水源之间的关系。岳城水库是中线沿线供用水关系最为复杂的大型调蓄水库,不仅承担着重要的防洪任务,还负责向邯郸与安阳城市供水、向民有和漳南灌区农业供水以及向周围重要湿地补水。中线工程通水对岳城水库产生了重要影响:向城市供水量减少、水费收入有所下降、返还农业用水难度较大、水库定位面临调整等,需要就水价调整、管理单位收益保障、恢复灌区配套设施、构建区域多水源联合调度等方面提出政策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徐士忠  王芳  仇新征 《中国水利》2015,(2):21-23,20
分析京、津、唐区域需水状况和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引江水)及滦河流域来水、供水(引滦水)情况,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滦工程和相关河系相连互通现状,采取区域水资源联合调度,实现引江水与引滦水的优化配置和对冲平衡,最大限度地节约和高效利用水资源,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使其达到顺其自然、顺应自然的目的。其联合调度的思路和方案可用于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北京市、天津市及沿线各有关城市和供水水源,实现跨流域、大空间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工程.工程通水后,将形成受水区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工程水和南水北调工程外调水多种水源供水格局.通过建立受水区多水源水价模型,适当调整受水区综合水价,引导人们调整用水行为,可以实现南水北调工程的良性运行和受水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7.
按照南水北调工程相关规划,中线一期工程向沿线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后,受水区内现有调蓄水库需要返还被城市挤占的农业和生态用水,水库运行管理方式面临着调整的需要。为了了解现有调蓄水库的运行管理现状,分析调整运行方式的需求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受水区13座调蓄水库进行了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调蓄水库的功能变化情况,水库管理单位现状和收入情况;分析了调蓄水库调整运行方式所面临的形势和主要困难,并研究提出了初步对策建议,以期为调蓄水库正常运转、中线一期工程效益发挥和受水区水资源优化调度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大型调水工程可以缓解受水区的干旱缺水状况,使贫水区的开发成为可能.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受水区实际,在构建一个布局合理、调度运行方便的供水网络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实时调度系统,为实现科学调度、合理性运行、有效管理,对现代化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河南省受水区将形成一个由南水北调水、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城市中水等多种水源的联合供水系统。针对南水北调来水过程不均,受水区水缺乏必要的调蓄工程等特点,分析制定了水资源配置原则,建立了多水源、多目标联合调算的水资源配置模型,通过长系列供需平衡计算,合理确定了不同受水区域和不同部门间的供需水量,并提出了如何充分利用南水北调水和当地水资源的建议和措施。为保障受水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水源区和受水区的降雨分析,认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与引滦入津水源有较好的互补性.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分配给天津的分水过程、引滦天津市分水过程,通过引滦与引江进行联合调节计算,分析确定合理的引江调蓄水库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