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景治 《学术界》2012,(6):5-18,263,267,278,269
领袖在政治发展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一定意义上说,领袖决定政治发展的方向和前途,决定党和国家的命运.领袖是政党的领导核心,也是推动政治发展的领导核心.新时期人们期盼领袖们具备良好的理论素质、百折不挠的精神、宽广的视野、科学决策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改革创新的精神、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工作作风.领袖是由政党选举产生的,政党是由领袖主持的,领袖是一个集体,政党要监督制约领袖.领袖、政党必须重视制度建设,积极推动制度的制定,要带头遵守制度,政党要用制度监督制约领袖.  相似文献   

2.
近代资产阶级政党与民主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与发展,是近代民主革命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自从资产阶级政党问世后,中国近代政治斗争几乎无时无处不与其联系在一起。对近代资产阶级政党,不特时人毁誉不一,后人的认识也不尽相同。考查近代资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其类型及相互关系,探讨其成败利钝的原因,既是近代政治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总结历史、思考未来的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一 现代意义的政府人事机构,是伴随西方资产阶级文官制度的建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启的很长时期里,资本主义国家也不曾设置专门、统一的人事机构。当时,资产阶级国家的行政官僚的选拔,实行的是恩赐官职制(英国)、绅士政府(美国)、政党分脏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与民国初年政党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在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西方资产阶级政党观念大量传入中国,对社会各阶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梁启超是较早接受并宣传西方政党制度的资产阶级改良政治家。早在《清议报》及《新民丛报》时期,梁启超就对欧美及日本的政党活动作了大量的介绍,并且较全面  相似文献   

5.
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是现代西方各国政府对其文官进行有效管理的制度。英国于19世纪中叶最先建立文官制度,此后,西方各国纷纷仿效。文官制度是在资产阶级反对旧的封建官吏制度滥用恩宠,用人徇私的“恩赐官职制”,和在总结资产阶级两党制形成初期“政党分肥制”等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所谓文官,在资本主义国家是指不与内  相似文献   

6.
近代意义上的即资产阶级的警察伴随近代西方国家制度和法制理论而诞生,依据宪法和法律而存在,是国家行政部门中执行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治安职能的拥有一定武装力量的专业性文职机构和人员队伍。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开创于清末,形成于北洋政府时期。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在其创立以及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一系列鲜明的时代特征,即开创的被动性、发展的阶段性、前后的继承性、内容的引进性、职能的镇压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政党的产生有其特定的阶级条件、思想条件和组织条件。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形成是中国政党产生的阶级基础;资产阶级政治团体的建立是中国政党产生的组织基础;西方政党政治观念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政党产生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
政党领袖是政党组织的核心,其地位和作用极其重要。在长期的实践中,西方政党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领袖产生机制,其特点是民主化趋势越来越强。西方政党的领袖产生机制对于我国党内民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选举为特征和标志的西方民主政治,不仅是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也是西方国家输出给发展中国家的一种重要的政治价值、政治理念和民主模式。西方国家以实行了这种选举民主制度而标榜为自由国家、民主国家、法治国家、福利国家,甚至将选举民主模式作为干涉他国政治发展的重要手段,搞政治输出。然而,只要深入分析近些年来西方国家债务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就会发现,西方国家债务危机正是这种选举民主制度缺陷的集中反映和体现,表明了西方国家的选举民主制度已陷入困境和面临变革的巨大压力,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要么继续推行这种选举民主,要么明确承认这种选举民主的制度缺陷,积极推行变革。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美国的一个债权国,须不断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及选举制度,强化社会建设以健全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完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中国民主模式"。  相似文献   

10.
议会是政党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和必争之地.在民国时期的第二届国会选举中,政党竞选完全异化成朋党之争,各派系为了集团利益,不择手段,抛弃选举的民主、公正精神.贿选之严重,违法舞弊之普遍,司法救济之苍白,前所未有.代议制、政党政治、选举制度等,这些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骨架再一次被扭曲,由此也进一步动摇和削弱了国人对现代西方民主制度本已脆弱的信心.这对其后北洋时期及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政治发展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