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云涛 《兰台世界》2001,(10):36-37
张学良将军是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作为永标中华史册的千古功臣,他不仅对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过特殊贡献,而且也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张学良非常热爱和重视体育事业。他认……  相似文献   

2.
陈相安 《兰台世界》2003,(11):27-28
中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是大连体坛名将刘长春,而刘长春之所以能够完成这一壮举,是和张学良将军的支持分不开的。张学良想靠体育抗日刘长春之所以能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第二年即1932年单身一人赴美国洛杉机参加奥运会,这是张学良将军大力支持的结果。张学良将军和刘长  相似文献   

3.
王炳毅 《档案时空》2007,(11):12-14
1955年,周总理在全国政协一次会议上说到:"有二个人是我们不能忘记的,一个是张学良将军,一个是张镇将军.他俩都为人民,为我们党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张学良联合西北军领导人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一举扣留了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蒋介石,迫其实行联共抗日路线,从此改写了中国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1928年7月,张学良将军继承父业,就任东北三省保安司令,开始独自执掌东北军政大权.在1928.年到1931年三年时间里,张学良将军为把东北建设成为"振兴中华的基地",在发展经济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方针和措施.特别是对东北通货膨胀的抑制,取得显著的成效,曾引起国内外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5.
王俭利 《大观周刊》2011,(9):123-123,120
本文通过写西安事变中张学良陪蒋回南京一事,我认为张学良将军此举有些过于鲁莽他个人的安危是小,东北军和西北抗日大局得失是大,不能自己不顾后果轻易送蒋,即便送蒋也必须有条件札我认为张学良将军此举有些过于鲁莽;不应该送蒋,以历史为依据,分析张学良不该送的原因;另外,从中可见蒋介石的为人阴险的一面,阐述个人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6.
如今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窝堡屯的张学良幼年故居(出生地)被重新修复,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郭维城是此举的热心倡导者.郭公是张学良将军的机要秘书,当年他不知为汉公填写多少次"1901年6月3日出生台安"字样的履历表.为了印证张学良将军的出生地,郭维城于1987年和1990年曾两次来台安寻觅张将军的佚闻往事.  相似文献   

7.
张学良将军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本文对张学良的体育教育思想内涵及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张学良的体育教育思想对当前学校体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王春华 《湖南档案》2009,(11):25-27
1936年12月12日,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实行兵谏,迫使蒋介石答应“联共抗日”。之后,蒋介石被张学良护送回南京。谁料张学良就此一去不返,被蒋介石软禁。1937年初,张学良将军由南京被秘密转移到蒋介石的家乡——浙江奉化溪口镇附近的雪窦山禁锢。  相似文献   

9.
1931年9月18日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国耻日,对张学良将军来说1931年9月18日是个殊非一般的大屈之日.九一八事变造成国土沦亡,山河破碎,激起全国人民的无比愤慨,人们纷纷指责张学良的"不抵抗"行为.这一年,张学良成了千夫所指、万众责骂的"不抵抗将军".舆论界也把"欺诈"、"生活放荡"、"花花公子"之类的恶言秽语,一股脑儿抛向张学良,对张学良大肆讽刺和挖苦.对此,张学良内心十分痛苦,从1931年开始直至去世,张学良每本日记的开始日期都是9月18日,九一八成为他一生不能忘记的伤痛.  相似文献   

10.
秋雨飘飞,阴霾低垂.10月15日晚,惊闻张学良将军与世长辞的噩耗,古城西安的市民为之黯然神伤.65年前那场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将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与中国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也将张学良将军与杨虎城将军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中国现代史上,从此"张杨"并称,"张杨"之名,名播天下,名垂青史.  相似文献   

11.
2000年6月3日是张学良将军的百岁华诞。这次由我采访辽宁省海城人民庆贺张学良将军百岁华诞的活动。接受任务后,自豪之情油然而生,通过这次报道表达了我作为一个同乡晚辈、一个年轻记者,对千古功臣的景仰和对祖国统一的渴盼之情。  相似文献   

12.
(接2001年第6期) 8关于张学良将军影印<四库全书>的通电问题 民国十七年(1928年)为续修<四库全书>事,奉天地方政府特设文溯阁<四库全书>校印馆,举张学良将军为总裁,翟文选为副总裁,金梁为坐办,董理斯事.  相似文献   

13.
天津图书馆发现一批少帅张学良老照片犤《每日新报》报道犦近日,天津图书馆的人员在收集整理近代文献时,无意间发现了许多有关张学良将军的珍贵照片和资料。已经发现的这些老照片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张学良慰问抗日将士的照片,张学良参加各种政务活动以及张学良生活的部分照片。这些照片是从散落的旧画报如《北洋画报》、《良友》等旧天津老报刊以及馆藏书籍中发现的,其中1927年7月登载在《北洋画报》上的孙中山赠予张学良的手迹照片最为珍贵,在墨迹旁还有孙中山与张学良的合影。在这些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张学良将军在不同时…  相似文献   

14.
张学良口述档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首先介绍了张学良将军的口述档案形成的历史阶段和公开的时代背景 ,然后从五个方面向读者说明了目前公开的张学良口述档案的内容真实性和价值珍贵性 ,最后作者从一个史料工作者的眼光向大家展示了张学良口述档案的独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张学良口述历史是张学良本人与口述历史工作者共同努力所记录、整理并予以保存的史料,其内容涉及之繁多,已然成为今日学者们解读张学良将军、张氏父子不可或缺的文献,无论是对中国近代史上重大事件之诠释,还是对张学良本人之研究,都提供了一条澄清与揭示某些重大历史细节的线索。  相似文献   

16.
张学良将军主政东北后,十分注重发展东北教育事业,培养各类人才,其中,恢复创办沈阳萃升书院就是张学良发展国学、繁荣学术文化的重大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一 1936年12月12日,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实行兵谏,迫使蒋介石答应"联共抗日".之后,蒋介石被张学良护送回南京.谁料张学良就此一去不返,被蒋介石软禁. 1937年初,张学良将军由南京被秘密转移到蒋介石的家乡--浙江奉化溪口镇附近的雪窦山禁锢.  相似文献   

18.
刘世宏  陈海 《兰台世界》2012,(28):14-15
张学良将军自幼就非常热爱体育运动,并积极倡导、竭力发展体育,他提出"以健全之身体,求精妙之学问"、"健身强国,抵御外侵,造成复兴民族之生力"的体育思想.可见,张学良并不是单纯地热爱与关注体育,而是站在国家及民族危亡的高度来认识,倡导与发展体育,是通过发展体育为国家的振兴与民族的复兴奠定物质及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王斐斐 《新闻世界》2014,(7):384-385
鉴于张学良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传奇经历,其口述历史备受关注。张学良的口述历史是一个体系,对研究张学良的生平和中国近现代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在分析《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张学良口述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张对西安事变等历史内幕的回避,探讨口述历史中口述者回避部分关键话题的困局,分析口述者回避的原因,归类回避的话题,并从采访者角度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孙成德 《中国档案》2003,(11):56-56
在辽宁省档案馆保存的大量民国时期的档案中,有当时政府和军队有关“反腐败”的命令、通告等文件,这些尘封的历史档案记录了当时社会的腐败问题和政府、军队对腐败问题的态度,对我们今天反腐倡廉有许多启示。张学良将军惩治腐败民国时期的贪污腐败之风,不仅在地方政府官员中盛行,而且军队中也存在。张学良将军对东北军一些官兵营私舞弊等恶劣之风深恶痛绝,接连两次发布告,严明纪律,整顿作风。1928年12月8日,张学良将军以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名义签发严禁官兵与商民勾结盗卖公物的布告。当时,有的军官和士兵把武器装备、营房设备、生活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