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黔产药食同源性中药材黄精为研究对象,探讨采用微波法提取黄精多糖优化工艺。通过设计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粒度大小、料液比、pH、微波功率、微波时间等条件对黄精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对工艺进行正交实验优化。微波法提取黄精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粒径大小60目、料液比例1∶25、pH 8.0、微波功率360 W、微波时间2 min。微波法提取黄精多糖操作简单,提取速度快,提取率高,应用广,可行性强。  相似文献   

2.
以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瓦松多糖。对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料液比、瓦松目数、醇沉浓度分别进行单因素及正交实验。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时间8 min、微波功率300 W、料液比1∶40、瓦松目数60目、醇沉浓度80%,在此工艺条件下瓦松多糖提取率为4.96%。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波辅助热水浸提法研究了艾叶多糖的提取工艺,选用单因素实验法,探索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微波功率对艾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浸提工艺为:料液比1:20(g·mL-1)、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20min、微波功率400W.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条件稳定、成熟度较高,在优化条件下艾叶多糖提取率...  相似文献   

4.
《广州化工》2021,49(8)
利用微波辅助提取,结合苯酚-硫酸法测定魔芋总多糖含量,以总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选取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L_9(3~4)正交实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综合考虑最佳提取工艺微波功率为560 W、提取时间为30 min、提取料液比1:250、提取次数为2次。验证性实验总多糖平均提取率16.07%,优于传统的水浴提取法,为魔芋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广东化工》2021,48(9)
槐豆胶是一种天然的保鲜剂、增稠剂和稳定剂,应用范围甚广。利用微波辅助溶剂法提取槐豆胶。以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微波功率对提取槐豆胶的影响,得到槐豆胶的微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为:液料比60︰1(mL/g),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0 min,微波功率300 W,该条件下的槐豆胶提取率可达7.60%。  相似文献   

6.
应用微波辅助技术提取麦冬多糖,考察了微波功率、辐射时间、溶剂用量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以微波辅助提取麦冬多糖的提取率为指标,筛选了工艺条件。由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0min,微波功率800W,水与麦冬液固比为50:1,提取率为14.002%。优化后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7.
《广东化工》2021,48(17)
本研究以红心火龙果果皮为原料,以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及大孔树脂脱色除蛋白工艺以优化火龙果果皮多糖的提取条件。结果显示,红心火龙果果皮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波功率80 W、运行时间25 min、料液比1︰12,最佳提取率为4.93%。其中,超声功率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最显著,超声时间和料液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相当。  相似文献   

8.
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金银花中的绿原酸,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和微波处理时间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 10(g∶ mL)、微波功率300 W、微波处理时间9 min,在此条件下,绿原酸提取率达3.779%.  相似文献   

9.
李敏晶  韩艳玲  周月  刘远  刘靖 《广东化工》2010,37(7):19-20,23
探讨了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溶剂浓度、料液比四种因素对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海燕中总皂苷提取率的影响。并以正交设计实验优化提取工艺,以期建立海燕皂苷微波提取方法的最佳工艺条件。由实验结果可知:微波提取的优化条件为:微波功率600W,提取时间5min,溶剂为95%的乙醇,料液比1︰10。海燕总皂苷提取率为1.95%。  相似文献   

10.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液料比、浸泡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时间进行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优化,得到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确定了微波辅助提取地锦草多糖的最佳工艺,预测得率为16.02 mg/g。考虑实际条件,在液料比45 mL/g、浸泡时间26 min、微波功率480 W、微波时间60 s进行试验,得率为15.81 mg/g,与软件处理相对误差为1.3%,说明利用响应面优化法微波辅助提取地锦草多糖的工艺参数可靠。  相似文献   

11.
以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超声功率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黑果枸杞多糖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20∶1(mL∶g)、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60℃、超声功率180 W,在此条件下,黑果枸杞多糖的提取率为9.19%。  相似文献   

12.
马传利  郑国生  周远明  史美丽 《应用化工》2014,(6):1009-1012,1017
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牡丹雄蕊中的总生物碱。考察了料液比、浸润时间、微波加热提取时间、微波功率、pH值和乙醇浓度等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牡丹雄蕊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浸润时间24 h,微波加热提取时间15 min,微波功率500 W,pH值3和乙醇浓度80%。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牡丹雄蕊中总生物碱提取率为2.16%。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老鹳草中总黄酮。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考查提取液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对提取率的影响。再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乙醇浓度70.0%,液料比20.0 m L/g,提取时间120 s,微波功率385 W。实验表明总黄酮得率为1.738%。  相似文献   

14.
猪毛菜分布广泛,含有丰富的多糖成分.本实验采用微波辅助的方法从干燥的猪毛菜中提取猪毛菜多糖,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探究优化猪毛菜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采用FRAP法研究猪毛菜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实验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1)、微波功率640 W、微波时间90 s、提取温度60℃,提取率为2...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波辅助法对益母草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考察,并对益母草多糖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以干燥益母草原料粒度(目数)、料液比、微波功率、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益母草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对益母草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了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粒度(目数)80目(粒径约0.178 mm),料液比1∶50(g/mL),微波功率700 W,提取时间16min。按此优化条件,益母草多糖得率可达到3.20%。加香应用结果表明,益母草多糖能赋予卷烟特殊香韵调,保润并柔和细腻烟气,提高烟气舒适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微波辅助提取松针中莽草酸的提取工艺,考察了微波温度、料液比、微波功率、乙醇浓度和微波时间等因素对莽草酸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松针中莽草酸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温度35℃,料液比1∶20(g/mL),微波功率550W,乙醇浓度35%,微波时间90s,在此条件下,莽草酸的提取率可达11.312mg/g。  相似文献   

17.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超声辅助法提取金针菇多糖的工艺条件。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g:mL)、超声功率70w、超声时间10min、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2h,此时,金针菇多糖提取率达到(3.14±0.14)%。  相似文献   

18.
对微波辅助提取山楂中熊果酸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熊果酸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为:乙醇质量分数〉提取温度〉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液料比,乙醇质量分数为显著影响因素;最佳条件为:乙醇质量分数为85%、提取温度为55℃、微波时间为4min、液料比为16∶1、微波功率300W,在此条件下的熊果酸提取率为3.42%。  相似文献   

19.
以夹竹桃叶为原料,用微波辅助醇提水沉法提取夹竹桃叶中生物碱。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正交实验考察了提取过程中的各影响因素,再以回归正交实验优化了提取工艺。各因素对夹竹桃叶中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次序为:料液比>微波温度>微波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得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微波时间90s,微波温度70℃、微波功率300W,料液比1:25(g/mL),浸泡时间4min,在此条件下,夹竹桃叶中生物碱提取率达7.9256%。  相似文献   

20.
通过微波辅助提取技术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葡萄籽油提取条件,以期建立更高产率的提取方法。在单因素设计基础之上,选取液料比、微波功率、萃取时间、萃取温度4个主要因素对葡萄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并建立多元回归拟合分析,得出葡萄籽油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12,萃取温度56℃,微波功率637W,萃取时间62min,此条件下葡萄籽油提取率为37.35%,为预测值的97.90%。气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籽油主要成分有4种脂肪酸占总成分的97.09%,含量最高的为油酸和亚油酸。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严谨、可靠,证明采用微波辅助提取葡萄籽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