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抗感染、止咳、平喘等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有效率82.0%,治疗组有效率为98.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咳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三拗汤联合纳米贴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予常规药物治疗并对症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三拗汤联合纳米贴穴位贴敷,两组用药周期均为1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65.79%。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三拗汤联合纳米贴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气虚型透析性低血压(IDH)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80例气虚型IDH患者随机分为穴位贴敷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左卡尼汀治疗,穴位贴敷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神阙穴、关元穴、足三里穴中药贴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总胆固醇(T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穴位贴敷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SBP、DBP增高,穴位贴敷组SBP、DBP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R、TC水平降低,ALB、Hb水平增高,穴位贴敷组HR、TC水平低于对照组,ALB、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s-CRP均降低,穴位贴敷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左卡尼汀能显著改善气虚型IDH,显著改善营养状态和炎症状态,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复合护理干预功能性便秘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患者引起的功能性便秘的8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实验组应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符合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记录并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复合护理干预功能性便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结果 纳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同时,配合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和84.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6%和30%,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中药穴位贴敷(中药采用白芥子、细辛、甘遂、法半夏、苏子、莱菔子等);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中药穴位贴敷(中药采用安慰剂),两组均贴敷大椎、肺俞(左右)穴,每年夏季入伏日起,每10天贴1次,计3次为一疗程,连续贴敷3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发病次数、发病程度方面均呈下降趋势;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疗法在改善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减少月发病次数及提高肺功能方面确有疗效。  相似文献   

7.
孟胜环  李翠乔  马金莹 《重庆医学》2012,41(15):1540-1541
目的探讨甘桔冰梅片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本院门诊诊治的慢性咽炎患者5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300)给予甘桔冰梅片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n=240)给予银黄含片加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0d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79.6%),P<0.05。结论甘桔冰梅片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咽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隔姜灸法、贴敷疗法在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将96例中医辨证为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西药输液消炎+口服中药配方颗粒+隔姜灸+穴位贴敷等四联联合治疗,对照组48例仅采用西药输液消炎+口服中药配方颗粒二联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灸法、贴敷疗法在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中应用效果满意,不论从临床疗效、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应方面,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陈丹 《中国民康医学》2022,(17):103-106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联合推拿治疗慢性咳嗽痰湿阻肺证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98例慢性咳嗽痰湿阻肺证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小儿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水平,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47/49),高于对照组的83.67%(4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_(1)、FVC及P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08%(2/49),低于对照组的18.3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联合推拿治疗慢性咳嗽痰湿阻肺证患儿可提高临床疗效和肺功能,加快症状缓解,降低复发风险,效果优于单用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运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艾炙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脾胃虚寒型胃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在相同基础治疗及护理情况下,治疗组使用穴位贴敷配合艾炙治疗,对照组使用穴位贴敷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胃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配合艾炙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临床上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陈慧华 《海南医学》2013,24(17):2633-2634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佐治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婴幼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穴位贴敷,3 d后评定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8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婴幼儿腹泻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穴位贴敷联合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 P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辨证属于气虚血瘀、脉络瘀阻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穴位按摩、穴位贴敷)和对照组(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每组各40例病人,观察4周,通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积分方法(参考方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症状评分的变化,以探讨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6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采用穴位按摩、穴位贴敷通经活络、调整人的机能、祛邪扶正改善下肢供血,联合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发挥了中医护理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优势和地位。  相似文献   

13.
刘新灵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3):2428-2429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面瘫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叶县中医院收治的86例面瘫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针灸治疗。在针灸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中药穴位贴敷处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41/43)]高于对照组[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面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面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面瘫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面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溻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溻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高于对照组,残气量(RV)水平低于对照组,咳痰、呼吸异常、咳嗽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溻渍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热敏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预防骨科患者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纳入150例于苏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热敏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和尿潴留的。结果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为12%,低于对照组的48%;观察组尿潴留持续时间为(26.2±4.265)min,少于对照组的(26.2±4.265)min,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应用于骨科患者术后尿潴留的预防中,可有效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缩短尿潴留的持续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口部感、触觉刺激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探讨护理措施。方法:将60例厌食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给予常规中药穴位贴敷基础上再加口部感、触觉刺激;对照组予常规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两组患儿疗程各10天。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两组患儿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部感、触觉刺激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乳食内伤型呕吐的效果。方法选取108例门诊乳食内伤型呕吐患儿,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1 d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40例、好转10例、无效5例,对照组治愈25例、好转18例、无效10例,两组比较,u=5.96,P 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能提高小儿乳食内伤型呕吐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两组均常规降糖、营养神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甲钴胺治疗周围神经病变,实验组则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进行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8例;实验组痊愈21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3例。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显著,明显优于现阶段临床的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老年便秘的效果。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除给予饮食指导外,采用穴位贴敷,对照组给予饮食指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1.8%,对照组总有效率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5.1±2.8)h,对照组为(10.1±7.3)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对老年便秘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分析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推拿在小儿肺炎咳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肺炎咳喘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整理分析的对象,其中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150例患儿列入对照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运用中药穴位贴敷、推拿联合治疗的150例患儿列入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咳喘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胸片复常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90.00%,组间差异非常明显(P0.05)。观察组气喘消失时间(4.8±0.6)d、咳嗽消失时间(6.5±0.5)d、胸片复常时间(8.1±0.5)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推拿在小儿肺炎咳喘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临床症状改善,提高治疗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