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纤维面层表面非稳态过滤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纤维过滤和颗粒过滤的基本理论基础上,根据表面过滤的“尘滤尘”现象,应用颗过滤理论建立了纤维层表面非稳态过滤效率的数学模型。对比研究表明该模型能较深刻地揭示了非稳态过滤过程随过滤进间的变化规律。从而对深化纤维过滤器的净化机理的认识,提高过滤效率,延长滤料使用寿命,加强清灰管理等方面有理论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过滤式除尘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含尘气流进入过滤式除尘器后,由于筛滤、碰撞、拦截、扩散、静电的作用,粉尘被阻留在过滤介质的表面上,而净化后的气体由除尘器出口排出。按处理粉尘的特性,过滤式除尘设备可分:1.对非纤维性质的干燥粉尘,多采用袋式除尘器。它广泛应用在冶金、矿山、建筑、化工、粮食加工和水泥等行业的除尘及物料回收中。2.对纤维性质的粘附粉尘,多采用纤维除尘器,它广泛应用在棉纺、毛纺、麻纺、茶叶、烟草和造纸等行业的除尘及物料回收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纺织厂生产车间的除尘系统大多采用尘室沉降,布袋滤尘器及Lowa型转笼除尘器等。这些型式的除尘设备都存在有各自的缺点,如占地面积大,清灰困难和防爆性能差等。西德LTG公司在八十年代初期针对纺织厂生产的特点,推出了一种新型的复合式滤尘系统。该系统集中了当前使用的一些除尘器的优点,适合于纺织厂的生产工艺条件。国内已有  相似文献   

4.
通过数值模拟法,研究了传统无风管自净型储药柜的柜内气流组织对柜内体积平均浓度、通风效率、截面平均浓度的影响,进而提出一种优化气流组织形式,运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该新型气流组织在不同通风量、风道宽度、送风口形式下对柜内污染物的控制效果。优化后的气流组织形式比原气流组织有更好的控污能力。  相似文献   

5.
湿式纤维过滤除尘器是一种新型高效湿式除尘器,其阻力较小,经济安全,对呼吸性粉尘捕集效率达90%以上。本文对湿式纤维过滤除尘的性能,逆向喷水和湿网的除尘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并绘出过滤效率和阻力的经验公式。从除尘性能的效率和阻力等指标综合分析出发,推荐了该除尘器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6.
医技用房按对空气环境的控制要求可分为3类,应以采用阻隔式空气过滤设备的净化空调系统为主,某些洁净用房在采用空调系统的同时可另加局部空气净化设备作补充,但在美国有关标准中不允许使用,我国民用建筑设计规范也不主张在集中空调系统之外另加其他气流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相同克重的滤料中纤维细度对袋式除尘滤料过滤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纤维细对对过滤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同克重的条件下,纤维细度的减小能明显提高对细颗粒物的捕集效率,同时增加了过滤阻力,并且对不同粒径颗粒物过滤性能的影响表现出单调递减或先减小后增加的两种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袋式收尘器的滤袋內壁随着合尘气体的不断通过,吸附的粉尘不断增加,过滤阻力随之增大,收尘效率随之降低。为了使滤袋保持原有滤尘能力,必須及时清除袋內积灰。目前,袋式收尘器多装有一种新的清灰装置——反吹风振打装置。当收尘器某一室开始反吹风振打时,与排风管相連的吸风門关閉,回风門打开,合尘气体卽停止进入該室,而干  相似文献   

9.
超细无机纤维喷涂技术是由喷涂专用矿物纤维与系列特殊无胶材料等原材料经过成套专用喷涂设备喷涂与建筑等基体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厚度的无接缝、密闭的硬质无机纤维喷涂层。由于喷涂纤维和喷涂胶结材料均为不燃无机成分,因此喷涂后形成的喷涂层自内而外的整体具有卓越的防火性能,完全符合GB 8624—2006《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A1级不燃防火标准。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该技术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电厂中水回用工程的设计与运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集成膜系统(连续超滤/反渗透)处理陕西某电厂废水,以微涡絮凝、纤维过滤和连续超滤作为反渗透系统的预处理,并采用将纤维过滤出水与反渗透出水混合的混水方案,出水作为补给水供给电厂循环冷却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设计合理,出水各项指标均能满足回用要求;建设和运行费用低,对类似中水回用工程的设计与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工业应用中,气—固直接接触式热交换器,如流化床、固定床和移动床热交换器经常用于热态燃烧气体产物上,颗粒层也常常被用来过滤流体中的尘粒然而,热气流过滤与气—固热交换器是分别进行研究和设计的,几乎没有把它们结合起来进行考虑过。本文介绍的正交气流移动床热交换过滤器(MHEF)是一种通过移动粒子床对热气流同时进行粉尘过滤和热回收的设备。文中给出了确定设备出口含尘浓度,达到一定含尘浓度或温度所需的接触面积,以及其它一些实用参数的图表。  相似文献   

12.
利用正交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单侧吸通风气流组织方式对干熄焦筛焦楼火车装焦的尘源控制效果,得到了单侧吸风的尘源捕集效率与排风罩设计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进行无量纲分析,得到了对尘源实现完全控制时所需的最小风量。  相似文献   

13.
净化颗粒物用空气过滤材料性能测试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修订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PM10浓度小于0.15mg/m^3的要求,设计了空气净化材料过滤性能测试台。采用环境气溶胶中颗粒物PM10、PM25、PM18为过滤对象,存0.2m/s、0.8m/s、1.2m/s过滤风速下,对熔喷类、针刺类、复合类过滤材料的过滤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荷电纤维滤料具有低阻高效性能。荷电针刺纤维滤料阻力在200Pa以下,过滤效率在70%以上,低风速时可以达到95%,但不带荷电的针刺纤维过滤效率在20%-40%以下。熔喷纤维滤料的过滤效率在50%~80%之间,随着过滤风速的提高阻力增加较快。  相似文献   

14.
对单纤维稳态过滤捕集效率采用拉格朗日离散相模型即DPM模型进行模拟分析,所选研究对象为粒径较大颗粒,这意味着主要考虑粒子的惯性机理。由于CFD模拟中粒子总是以点粒子的形式出现,因而忽略了拦截机理,通过DPM模型采用Laminar流场来对流场和迹线进行模拟,直观显示粉尘颗粒运动的轨迹及纤维对粒子的捕集行为,分析了在相同填充率SVF的情况下纤维直径、过滤风速和粒子直径对捕集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纤维稳态过滤捕集效率随过滤风速、粒子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纤维直径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在秦皇岛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中,深度处理采用曝气生物滤池/机械混合反应/纤维转盘过滤工艺,并将出水作为再生水回用,设计规模为4×104m3/d。结合厂区现状条件和处理要求,详细介绍了中水回用工程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参数。出水经紫外消毒后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6.
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杜建科  杨荣杰 《化学建材》2004,20(1):12-16,20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提高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综合性能的技术途径。认为只有从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组成特点、性能要求和作用机理出发,充分利用现代涂料科学和相关学科的新成就,通过针对性理论研究,突破传统观念,发现新的膨胀体系、专用树脂和特种助剂,科学设计涂料配方,合理选择生产工艺条件和设备,同时加强应用性研究,才能研制出综合性能优良、环境适应性强的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新品。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人造毛皮行业存在短纤维和细小尘杂难处理的特点,设计一套新型环吹袋式除尘器,对其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分别考察了关闭和开启环吹时过滤速度对过滤压力损失和过滤效率的影响以及清灰周期的确定。结果表明压力损失随过滤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过滤效率随着过滤速度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在保证除尘器阻力的前提下,降低过滤速度,开启环吹,有利于清灰周期的延长。  相似文献   

18.
袋式除尘高温过滤材料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高温滤料的使用条件,从过滤机理分析了影响高温滤料过滤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从理论角度出发研究了异型纤维和梯度滤料对颗粒物的捕集效果和捕集规律,讨论了异型纤维和梯度滤料的过滤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异型纤维滤料的过滤效率大于圆形纤维滤料,和相同直径的圆形纤维相比,过滤阻力增大但用料减少,与相同断面积的纤维比较,过滤阻力减少;梯度滤料引入了超细表面纤维层,使滤料的过滤效率有所提高,纤维用量减少且阻力系数增大,阻力增大的幅度随细纤维的直径不同而不同,另外,梯度滤料前窄后宽的通道设计使清灰更加容易。  相似文献   

19.
喷射无机纤维防火护层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国内外喷射无机纤维防火护层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概况。重点介绍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研制的喷射无机纤维防火护层材料的性能及施工。该喷射无机纤维防火护层材料在钢结构耐火试验中,护层厚度为34mm时,耐火时间达5h,钢梁的挠度变形仅为40.7mm。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5):145-146
采用高压管道粉尘在线检测装置对天然气站场内多管旋风分离器和过滤分离器进出口管道内颗粒物浓度和粒径分布进行测定,得到多管旋风分离器和过滤分离器的实际分离性能。现场测试结果与常压常温下过滤分离设备的性能测定结果对比表明:多管旋风分离器现场的分离效率与实验室测试结果相一致,常压常温工况下的性能测定数据可以作为评价高压实际工况运行的指标。过滤分离器现场测试结果与常压常温下测试结果存在差别,主要原因在于滤芯现场使用过程中,滤芯纤维失效会导致较大颗粒穿透,使过滤分离器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