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本体的临床路径电子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临床诊疗规范化管理方式,对于提高病患护理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随着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和电子病历的普及,临床路径的电子化研究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介绍了临床路径的发展和应用,提出一种制定电子化临床路径的新方法,即基于本体的临床路径电子化方法;并在分析该方法科学性与可行性的同时,举例说明本体在临床路径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及给医疗信息化带来的众多益处。  相似文献   

2.
面向电子病历应用的临床路径软件功能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确定嵌入电子病历系统的临床路径电子化管理软件功能标准,满足临床信息系统建设相关要求。对临床医生进行访谈。从纸质临床路径中得到电子化临床路径管理软件基本功能,从手工管理到临床路径电子化切换应用中得到其附加功能,比较相关软件得到能嵌入电子病历系统的临床路径管理软件的功能标准。结果发现临床路径管理软件基本功能分为6类:病人信息显示、临床数据采集、电子医嘱处理、临床路径编辑、变异管理以及统计分析。结论:提出了嵌入式临床路径的功能标准及相关需求,其中病人临床评估、医嘱处理、变异管理统计分析是临床路径软件应包含的基本功能。本研究对嵌入电子病历系统的临床路径电子化软件开发具有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3.
周军  刘劲红  陈黎 《中国病案》2011,12(1):57-58
目的通过对400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案质量分析,探索提高临床路径管理病历书写质量的办法。方法根据临床路径工作内容和病历书写规范要求,提出了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病历书写质量监控标准,对400例临床路径管理的病案进行质量分析。结论利用医院病案质量管理网络加强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病案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监控,促进病案质量提高。根据临床路径工作内容、流程,制定统一的临床路径管理病历书写质量考评标准,有利于病案质量的监控。  相似文献   

4.
临床路径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临床路径是针对某一病种的监测、治疗和护理所制定的一个有着严格工作顺序、准确时间要求的诊疗计划,能够与医院信息系统充分整合、实现信息交互的电子化临床路径,对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临床路径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面向电子病历集成的临床路径系统的设计思路。对临床路径系统的工作流程及系统架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CDR是以病人为中心重新构建的新的一层数据存储结构,含有病人全部的信息。基于CDR的临床路径质控管理系统根据质控人员选择的临床路径自动筛选出病历,质控人员检查CDR同时在系统里记录病案存在的问题,最终形成质控报表。基于CDR的临床路径终末病历质量监控系统提供了一个适宜于纸质病案数子化与电子病历的统一的临床路径终末病案质控模式,可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6.
临床路径的成功实施在保证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费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保证临床路径管理的顺利实施,以结构化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临床路径的制定、执行和评估与优化的全过程管理提供了数据保障。从数据特征角度阐述了基于结构化电子病历的临床路径电子化管理的可行性,为临床路径与医院信息系统的整合提供了建议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病历电子化管理系统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期间收集的急救病历作研究对象,根据其管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电子化管理系统组和手工方法统计组,评估院前急救病历电子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准确率,并观察两组的统计所需时间。结果:院前急救病历电子化管理系统组和手工方法统计组的静脉输液率、测血糖率、测血氧饱和度率、心电监护率、急救设备使用率和器械设备使用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院前急救病历电子化管理系统组在疾病科别、疾病诊断和疾病系统的统计所需时间均明显短于手工方法统计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病历电子化管理系统应用效果显著,准确性较高,并能快速完成疾病科别、系统以及诊断的统计工作。  相似文献   

8.
林丽  郭子云 《中国病案》2011,12(3):14-14,13
目的加强围手术期病历质量管理,提高病历内涵质量。方法制定围手术期病历质量监控表,对终末手术病案质量进行监控。结果核心制度执行不利,术前风险评估不到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级别偏高、时间偏长。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医师业务素质的训练,加强抗生素的使用管理,推进临床路径的开展,以提高围手术期病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主治医师查房考核为契机,提高病历质量。方法从临床诊治情况、运行病历质量、规章制度落实、临床路径、查房基本要求及患者调查等方面考核主治医师查房,对运行病历质量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主治医师查房水平影响病历质量。结论建立主治医师查房考核制度,促进病历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终末病历病案质量的评价分析,研究实施临床路径对病历病案质量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1436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时期未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14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病历均经病历质量专家小组评审并确定甲级、乙级、丙级;记录"单项否决项"和"单项扣分5分"的病历数及核查出院病历3日归档率、病案首页完整规范率和病历完整性。结果观察组终末病历的甲级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乙级和丙级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观察组"单项否决"和"单项扣分5分"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病历3日归档率、病案首页填写完整规范率和病历完整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临床路径不仅对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助于提高病案质量和完善病案管理。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在结构化电子病历基础上,实现生殖中心的流程管理。系统在电子病历书写完毕后,不需要重复录入信息,即可实现病历管理、电子医嘱、提取手术通知单、随访管理及工作质控等流程管理功能,减少了反复信息录入导致的失误及工作量增加。提高了生殖中心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及信息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2.
电子病案版本升级对病案质量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推进现代化医院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水平,适应日益提高的医院的临床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我院于1998年实施了"军字一号工程"(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HIS),2000年我院运行了医师工作站1.46版,初步实现了信息化电子病案。该系统的顺利运行使临床医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病案中解脱出来,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该系统虽然方便快捷,但是具有可复制、可随意修改、缺乏对病案质量的自动监控等缺点。广州军区总医院开发了新的电子病案软件,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我院于2007年在保持原有医师工作站的功能和流程的基础上,实施了我院"医师工作站系统"的升级。新版医师工作站主要在原来电子病案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病历完成时限和病历内容的监控,以及对病历的评分系统,有效地促进了医疗管理水平的提高,规范临床病历、提高病案质量、减少医疗差错。  相似文献   

13.
电子病案系统的动态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强对动态病案质量的数字化审核和过程质量控制。方法1.增加动态监控功能,提高电子病案质量;2.完善电子病案的三级医师检审监控设置;3.完善电子病案模板的管理监控;4.完善电子病案质控管理模块;5.加强电子病案归档监控。结果对运转中病案规范操作流程、监控环节质量提出了计算机信息化的实现方案。结论电子病案系统的完善和改进,有效提高了动态病历质量和病案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运行病历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历质量反映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临床科室管理水平以及医师临床业务水平。选取某医院病历书写质量甲级率连续三年位于全院倒数第一的某手术科室进行环节质量监控,分析影响病历质量的因素。共抽查该科室2010年度985份病历,结果显示临床医师对病案司法性认识、科室临床质量管理及医疗组结构配置均是影响病历质量的因素。因此,医院及科室应加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及对下级医师的管理,完善医疗组梯队建设,并通过运行电子病历监控系统,减少病案缺陷,提高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5.
结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实际,以电子病历系统为平台,运用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原则,从电子病历质量的实时、全程监控和关键医疗环节的质量控制两方面来探索实现医院医务工作管理的路径化、数字化、标准化,并以临床路径实施促进管理路径的实现,初步实现了医院医务管理工作的路径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探讨病案质控的措施,提高医院病案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病案质控管理中的实践体会,建立符合标准化、科学化、系统化的五级综合质控管理体系,通过加强运行病历监控考核、归档病案的终末质控,落实多层次的有效监控措施,并建立激励机制。结果杜绝了丙级病历,病案质量得到整体提高,同时内涵质量也得到同步提高。结论建立五级质控体系,落实多层次质控措施是有效提升住院病案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结合院前急救病历及其质控特性,设计院前急救电子病历系统。应用该系统3年,录入病历15万份,满足了急救管理和质量控制、科研数据储存、实时数据汇总等需求。电子病历的实施改变了院前管理松散的现况,增强了医疗质控力度,规范了院前医疗行为,提高了医疗质量,但在非文字与文字信息的整合、院前院内信息的共享、临床路径管理应用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探讨病案质控的措施,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回顾性分析病案质控管理中的实践体会,建立符合标准化、科学化、系统化的质控管理体系,通过加强培训、注重院内外考核、终末病历考核、运行病历考核并重的方式、落实多层次有效整改等措施,杜绝了丙级病历,病案质量得到整体提高,同时内涵质量也得到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郑金龙  栾杰 《中国病案》2020,(3):7-9,36
为客观、真实、形象地反映手术治疗效果,提高医疗、教学、研究水平,对整形外科患者电子病历医学摄影管理模式进行研究,依据某院各类整形外科诊断及手术医学摄影要求,参照美国整形外科教育基金会临床摄影委员会制定的整形外科的摄影规范,制定某院整形外科患者医学摄影拍摄标准,并将标准通过信息技术嵌入电子病历,建立医学摄影上传平台及质控平台,质控结果实时通过电子病历反馈至临床科室。通过电子病历医学摄影管理,记录每位患者进行整形外科手术、操作的电子病历中都具有一套完整、规范的医学摄影,它既能作为整形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评价依据,又高度可信地反映客观存在。电子病历医学摄影管理是规范医学摄影工作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