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首先论述了研究性高分子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及其研究现状,根据现有研究的空白,结合具体的高分子化学实验《有机玻璃制备》,详细论述了研究性高分子化学实验各环节的设计、实施及其作用。根据本文可直接实施研究性《有机玻璃制备》实验,并可推广至其他高分子化学实验研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通过此研究性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综合训练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分子化学是材料化学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高分子化学实验是高分子科研和高分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掌握高分子化学的基础上,学习高分子合成的各种实验技术、聚合实施方法,培养学生进行高分子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从市场就业对高分子材料方向的人才需求出发,以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开展实验技术讲座、改进基础性实验为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增加研究性实验对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实验内容体现材料的应用性和工程价值,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实验教学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高分子化学综合实验》是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本文针对目前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教学改革的途径:通过开展多层次的教学内容,引入综合型、设计型和趣味型实验,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灵活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高分子科学的科研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其独立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升化学学科本硕贯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我们编写了实验课程“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教材——《高分子结构与性能的现代测试技术》。本教材构建了本硕贯通实验课程教学的新模式,体现出夯实专业基础知识、面向高分子学科前沿性科学研究、注重“个性化”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以及通识性和实用性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是高等院校高分子专业本科生学习高分子科学的关键实践环节。实验课内容需与高分子化学课程中理论知识紧密联系的要求决定了实验课内容的基础性和规范性。在规定的教学内容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本实验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本教学改革通过:(1)在既定教学内容上调节实验变量、增加实验结果未知性;(2)增加实验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强度;(3)增加课程的平时成绩权重的成绩评定方法等改善教学效果,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和评价交互式教学效果。本文的措施和结论为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高分子化学实验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针对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出发,围绕优化实验教学内容、革新实验教学方法、健全实验评价制度等进行改革,从而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高分子通报》2021,(1):70-74
《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四大专业基础课之一,作为该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涵盖了高分子的基本概念、聚合方法、聚合反应类型和机理,是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本文根据高分子化学课程在土建类工科院校的现状,结合近年来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从增加教学中建筑材料切入点、探索适应工科学生的互动教学模式、注重高分子化学实验的互补作用、与行业实际相结合等角度出发,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自信心,提出了适应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具有土建类本科院校特色的《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分子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分子实验课程是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形式,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和实践,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高分子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本文介绍了在高分子实验教学中的几点探索性改革措施,在开设原有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设了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的特点是实验方案的灵活多样;综合性实验则偏重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两门课程知识点的结合。实践证明,这些改革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内高校高分子化学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存在的不足,将"微信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教师用微信将教学视频材料和学习资料课前群发给学生,将"课堂讲解"移至课前,调整高分子化学实验课堂内外的时间,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高分子化学实验设计的训练,培养学生高分子化学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高分子化学实验设计能力的方法有:分类指导高分子化学实验设计,强化高分子化学实验设计方法,训练高分子化学实验设计步骤。  相似文献   

10.
安徽建筑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2021年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对本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分子化学实验是高分子专业核心课程,是该专业重要的实践环节。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实验实践大赛作为高分子领域的实验技能大赛,对学生多方面能力都进行了培养、锻炼与提升。课题组从引进合理竞争,与企业联合打造校内实验大赛、构建比赛与常规实验实践教学融合的课程体系以及细化实验过程考核+变革实验运行方式等三方面形成了“赛教融合”的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以提升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效果,满足一流专业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一流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特点,介绍了如何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统筹学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统筹能力,拓展化学实验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知识技能传授和综合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目的,将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高分子化学》课程是五大化学基础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之一,是化学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是一种相对较新且重要的聚合物合成技术和方法,针对目前《高分子化学》课程中活性自由基聚合的教学比较薄弱的现状,从教学的角度探讨了活性聚合和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的本质和特点,介绍了本人在这方面的教学实践活动,遵循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通过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打造金课,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基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时代的要求,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科教融合是发展的新趋势。《高分子材料综合实验》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顺利过渡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科教融合在该门课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能使学生综合能力、科学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以花生壳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应用为例,介绍了科教融合的教学方法、实施步骤及教学成效,涉及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数据处理、现代仪器使用、谱图解析、论文撰写等多门学科知识,实现了跨界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科教融合不仅提高学生的兴趣性、积极主动性、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还可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成就感、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有助培养成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新工科复合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4.
Yanyun Li 《大学化学》2020,35(9):58-63
General course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cal and aesthetic and broad basic knowledge. As a central, practical and creative subject, chemistry plays an indispensible role in the general education system to develop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student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teaching practice and characteristic feature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Chemistry in Our Lives" offered by the author, aiming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effect.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分子化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体会,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进行了设计,以聚合方法的分类为主线,将多学科交融教学模式融入到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中,与板块联系性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验证性教学法相结合,并通过实验平台的搭建,理论联系实际,夯实学生学习效果,典型实验设计已通过实验验证,并撰写了论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体会,分析和阐明了该教学模式在优化教师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在其它课程当中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个综合化学实验。实验通过淀粉与丙烯酰胺的接枝聚合反应和阳离子化改性,合成了一种新型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进行了结构表征,以人工模拟染料废水和重金属离子废水为实验对象,探究了合成的聚丙烯酰胺、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和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阳离子絮凝剂在废水净化中的应用。本实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交叉融合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研究型大学对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有机化学实验作为近化学专业类学生重要的基础实验课程,对学生操作技能、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培养有重要作用。本文以非化学专业本科生有机化学实验"大学化学实验(O)"的教学实践为例,从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内容设置等方面阐述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对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全英文课程建设是拓展国际化办学领域的一个新举措,是提高留学生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包括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制备工程、聚合物加工工程、材料研究方法、模具设计等多方面的知识。"Polymer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在线课程,将上述内容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提升凝练,综合了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聚合物加工等核心专业课程的精华,面向硕士研究生和留学生开设,特别是针对国际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程进行建设,采用全英文授课,对核心内容进行了弹性设计。本文介绍了"Polymer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在线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体会以及课程特点、实施过程、教学效果及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19.
吴雪岩  吕燕  郭继玺 《大学化学》2022,37(1):158-163
介绍一个涵盖有机合成、药物化学与仪器分析等学科的研究探索型综合实验,本实验选择具有抗癌、抗菌、抗糖尿病和抗病毒活性的喹喔啉酮类烯胺酮分子作为合成与研究对象,首次使用可循环的酸性树脂Amberlyst15为非均相催化剂,在可见光的协同催化下,利用Mannich反应一步合成喹喔啉酮类JNK3 (c-Jun N-terminal kinase 3)抑制剂。本实验取材于学科前沿热点且已有较多验证的研究前沿成果,不仅有助于学生可以学习到经典Mannich反应的实验操作方法,巩固了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也紧跟时事,学习非均相催化和光催化的相关知识,结合拓展阅读,提高了他们的探索创新意识。建议纳入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低年级的"综合化学实验"课程。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厦门大学化学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学生科研训练开展情况,并结合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探索如何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科研兴趣、素养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