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0A)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8年2月-2013年9月收治的78例小儿穿孔性阑尾炎,随机分成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二组患儿的疗效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二组患儿均全部治愈,LA组38例顺利完成手术,中转开腹1例,OA组均顺利完成手术;LA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0A组(P〈0.05),LA组在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指标均优于0A组(P〈0.05),LA组术后镇痛剂的应用明显少于0A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安全有效,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及切口美观等诸多优点,可作为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的理想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40例本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传统开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85.71%),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更为显著,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穿孔性阑尾炎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身高、病程、肝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施开腹阑尾切除手术,行持续硬脊膜外麻醉,经腹直肌切口实施探查,再用荷包将阑尾残端包埋,甲硝唑冲洗腹腔。观察组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使用硬外麻醉+强化或者气管插管全麻,实施三孔操作法。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阑尾切除手术的时间较长,住院时间以及排气时间等都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着腹腔镜的有效改进及技术上的提高,穿孔性阑尾炎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能够取得较好效果,其手术时间和费用比开腹手术有一定减轻,但是腹腔镜手术是否可以完全取代传统开腹手术,需要具有前瞻性的研究和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腹腔镜阑尾切除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并发症的比较。方法:选260例阑尾切除手术患者。其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132例,开腹阑尾切除术患者128例。腹腔镜组患者年龄在7岁~95岁,平均年龄48岁,开腹组患者年龄在15~82岁,平均年龄45岁。所有患者术中均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住院时间在4-10d之间,开腹阑尾切除术住院时间在7~15d之间。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后阑尾残端漏1例,术中出现阑尾系膜出血1例,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患者2例,术后出现脐部切口疝1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全部治愈。开腹组患者术后阑尾残端漏2例,术中出现阑尾系膜出血3例,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患者4例,术后出现切口疝2例,术后切口感染2例。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比开腹阑尾切除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右江医学》2019,(1):45-48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的疗效及炎性因子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阑尾切除术治疗的214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43例)与对照组(71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疗效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TNF-α、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CR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下降更显著,术后恢复更快,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均为39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统计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观察2组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平均术中出血量上,观察组较对照组少(P0.05);在平均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上,观察组较对照组短(P0.05)。在切口感染、腹腔粘连、肠梗阻、慢性腹痛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上,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次为5.12%、17.94%,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前瞻性对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两种阑尾残端处理方法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选择LA阑尾残端处理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因急性阑尾炎接受急诊LA的患者200例,采用电脑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塑料夹组(Hem-o-lok组),各100例。对照组阑尾残端用丝线单纯结扎或结扎+缝扎,不包埋;Hem-o-lok组阑尾残端采用Hem-o-lok夹闭。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皮开始到缝合完毕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疼痛、肠梗阻、感染)发生情况,再次手术及中转开腹情况。结果 Hem-o-lok组98例顺利完成LA,2例中转开腹,1例因腹腔脓肿二次手术;对照组99例完成LA,1例中转开腹,无二次手术。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Hem-o-lok组(P<0.00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再次手术率、中转开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肠梗阻再入院。结论 2种处理阑尾残端的方法同样安全有效,结扎+缝扎处理阑尾残端对术者腹腔镜操作水平要求较高,操作时间长。Hem-o-lok 夹闭阑尾根部节省手术时间,操作简单,可作为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化脓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方法 行阑尾切除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248例.其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22例,开腹阑尾切除术126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止痛药使用率、切口感染率、置管引流率、残余脓肿发生率、住院时间和综合费用。结果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和开腹阑尾切除术组比较以上各指标(除手术时间和综合费用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平均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对比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后阑尾残端两种处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信阳市中医院就诊的阑尾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阑尾残端进行处理时,对照组使用双重3-0可吸收线结扎,观察组在结扎后进行交叉缝合包埋。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腹痛、漏粪、肠梗阻、阑尾残株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时,对阑尾残端进行包埋处理更符合微创理念,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急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53例,开腹阑尾切除术70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切口感染率、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残余脓肿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和开腹阑尾切除术组以上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和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平均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昝义胜 《大家健康》2016,(12):70-71
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该院接收的9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对两组的术后恢复健康的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59.1±10.8)ml、术后恢复时间(49.8±5.6)min及手术时间(42.6±5.3)min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具有创伤面积小、出血量少和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势,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临床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阑尾炎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手术,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肠梗阻和腹腔内脓肿发生比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阑尾炎是一个临床上常见病,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15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65例行腹腔镜手术为观察组,50例行传统开腹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费用、术后平均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均全部治愈出院,观察组65例有3例伤口感染,对照组50例有2例伤口感染,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未见继发性腹腔内出血、阑尾残端瘘等其它并发症。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具有平安、可靠、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无金属残留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治疗阑尾炎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无金属残留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36例全部完成无金属残留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无一例中转开腹.8例术后肩部疼痛,1例残端瘘,1例术后脐部戳孔感染,随访1~20个月,未发现肠粘连、肠梗阻、阑尾残株炎、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无金属残留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可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应作为阑尾切除术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治疗阑尾炎中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我科施行的100例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其中腹腔镜手术病例50例,开腹组手术病例5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切口大小、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别。结果:腹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5.42±11.30)min,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1.14±11.65)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平均为(11.3±13.5)ml,开腹组平均为(19.8±15.4)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平均住院日为(4.5±3.0)d,开腹组平均住院日为(7.8±3.7)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住院总费用为(7230.0±1346.4)元,开腹组住院总费用为(5320.3±871.1)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大小腹腔镜组平均为(2.4±0.5)cm,开腹组平均为(4.3±1.2)c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平均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为(3.0±1.4)d,开腹组为(3.8±1.9)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总的发生率,腹腔镜组为0%,开腹组为17.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平均住院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治疗急慢性阑尾炎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与传统阑尾切除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85例阑尾炎切除术患者的病历资料,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腹腔镜组)40例和传统阑尾切除术(开腹组)45例,比较两种方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患者住院时间及止痛药的应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手术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止痛药的应用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手术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治疗效果优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腹腔镜阑尾炎手术( LA)和开腹阑尾切除术( OA)2种手术方法在治疗急性阑尾炎中的术中创伤、术后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急性阑尾炎临床资料,观察2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得分、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以评价不同手术方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7.5±6.5分钟,略长于对照组,但是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t=1.046,p=0.355)。观察组术后疼痛得分、术后排气时间和切口感染率分别低于对照组( p<0.05),但是住院费用达8550±510元,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阑尾炎各有优势。对于经济承受能力较好,对治疗体验要求更高的患者,可以考虑优先选择腹腔镜手术。对于经济承受能力一般,对治疗体验要求较低的患者,则视情况选择开腹术治疗,以降低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与传统阑尾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贵州仁怀市人民医院2008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7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参与临床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取腹腔镜下阑尾炎切除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腹腔镜术后,患者恢复快、下床活动时间早、创伤较小且无明显瘢痕,与传统阑尾炎切除术相比更具有优势,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曾安清 《当代医学》2016,(25):60-61
目的:比较开腹及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2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患者均有穿孔性阑尾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观察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比较2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残余脓肿块(0.00%)、疼痛评分(3.01±1.4)和下床活动时间(13.01±0.68)h、住院时间(8.02±1.3)d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的9.76%、(7.54±2.5)、(28.12±3.81)h、(15.96±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采取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且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熊志刚 《当代医学》2014,(27):73-73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对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丰城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腹腔镜手术组(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开腹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腔镜组研究对象手术时间高于开腹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切口出血率为2.04%,术后切口感染率为0.0%,未见肠梗阻和阑尾残端瘘;腔镜组切口出血率为20.41%,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0.20%,肠梗阻8例,未见阑尾残端瘘。腔镜组切口出血率、切口感染率和肠梗阻率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显著高于传统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