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针对油田在开发过程中,油水井近井地带因作业施工造成孔隙喉道变窄或堵塞,致使地层渗透率下降,采取多次压裂、酸化等增产增注工艺措施,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但同时也导致近井储层受到不同程度的多次伤害,为此应用大功率超声波解堵技术,该技术在处理地层时,不会再次对油层产生伤害,能有效输通孔隙喉道,在A油田油水井应用后,累计增油119t,累计增注1084m3,表明大功率超声波解堵技术能有效解除油层堵塞,达到油井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外围低渗透区块注水井长期欠注,常规酸化效果不理想,连通油井产能下降较快。目前全区块约有305口欠注井,常规酸化后无效或低效,且部分注水井是由于地层原油沥青质、胶质等含量大,粘度高,造成注入端近井地带有机堵塞,治理难度大。为解决此类问题,进行低成本CO_2解堵增注技术适应性探讨,探讨该技术能否实现欠注井有效解堵增注,采出端受效增产。  相似文献   

3.
酸化是利用酸液的化学溶蚀作用,以及向地层挤酸时的水力作用,溶蚀地层堵塞物和部分地层矿物,扩大、延伸、沟通地层缝洞,或在地层中造成具有较高导流能力的人工裂缝,以恢复和提高地层渗透性,减少油气流入井底的阻力和提高注水井注入能力,从而达到油井增产、水井增注的目的而对地层所采取的各种酸处理措施。本文介绍了油藏地质特征及酸化机理,对贝尔油田不同区块酸化措施效果进行了分析,为油田下一步开发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4.
我们针对纯梁采油厂各油田注水井欠注的不同原因,各油田的具体情况,不断完善各种已有的增注技术,推广应用成熟的增注技术,引进增注新技术,根据纯梁厂特点,配套完善形成自己的特色技术,效果明显。针对我厂部分注水井油藏物性、注入水水质、作业过程、注入方式等因素引起的油层堵塞等各类伤害,我们有针对性地应用了盐酸、土酸、有机土酸、缓速酸、氟硼酸、VDA-SL粘弹性表面活性自转向酸增注工艺等酸化工艺。2010年1~12月份,我厂水井实施各类增注工艺38井次,其中增注井29井次,有效21井次;增注有效率73%,累计增注363663m3,转注井增注9井次,转注后均能完成配注,转注井累计实现注水22067m3;增注井对应受效单元井组油井增油1546t。  相似文献   

5.
酸化是目前油田增产中最为关键的一项技术,其工作机理是利用酸化手段,更为高效、快速地去除地层油路管道中的障碍,是注水井增注的主要方式,油水井井底处的污染,可以利用酸液去除,缝隙、孔内的杂质,也可以利用酸液去除。还有一种方式是增加地层的渗透性,将地层中原来的缝隙、孔隙进行扩展或连通,这样也能达到较好的增产效果。通过实际生产和试验数据分析,采用常规酸化法可以将地层中的杂质去除近半数,对提高油水井产量和改善地层渗透性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油井产量面临着衰减,以往大都采用酸化或者压裂的方式进行增产.近年来由于技术的不断提高,各大油田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增产措施,酸压工艺技术的成熟度越来越高,新型高效深度酸化技术成为了重点研究方向.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究了酸岩反应、酸液配方优选等问题,并将研究的成果应用到现场的油田作业中.运用多氢酸体系进行实验分析,获得了深度酸化处理效果,能够弥补土酸等砂岩储层酸化酸液体系的缺点.与此同时,低渗砂岩油藏深度酸化技术实施效果也受注水井地层参数影响,因此实际应用过程需要结合酸液体系和注水井储层情况.  相似文献   

7.
《辽宁化工》2021,50(5)
酸化是油气田开发中常用的增产技术手段,其目的是解除近井地带堵塞,改善地层渗流能力。但如果酸液体系选择不当,将给酸敏性砂岩储层带来伤害。在措施前通常进行酸敏评价实验,判断储层是否适合酸化处理,但酸敏评价标准存在局限性,不能全面准确指导酸敏性砂岩储层的酸化可行性。通过向酸液体系中加入有机弱酸、铁离子稳定剂、助排剂等措施,可减轻或避免酸敏效应对储层的伤害,使酸敏性砂岩储层的酸化收到较好的增产增注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渤海部分油田注水井重复酸化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注水井的连续油管负压解堵方法,利用连续油管连续/段塞气举造负压返吐地层堵塞物,并辅以少量非酸化学药剂溶解的作用,可有效解除近井地带污染,实现水井降压增注.经渤海某油田现场应用取得显著效果,作业井B1注水量由措施前的108 m3·d-1增加到130 m3·d-1,日增注22 m3,有效期持续7个月;作业井B2措施前因堵塞无法注入,措施后成功恢复注水,日注水量达到105 m3.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渤海油田注水井降压增注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低渗透油田具有储层渗透率低、岩石敏感性强、近井地带易污染堵塞等特点,导致部分水井注水困难或注不进水,而常规酸化解堵药剂无法进入地层微小孔隙,措施增注效果差,为此研究应用了纳米膜润湿酸化解堵技术,利用低浓度、低摩阻、高液量的纳米膜润湿酸化体系,增大药剂处理体积,增加酸岩反应时间,处理地层微小孔隙;同时纳米膜增注剂进入储层微孔道,发生静电吸附,在岩石微孔道壁面形成纳米级的中间润湿型沉积膜,降低渗流阻力,解除水锁,室内实验表明,药剂体系腐蚀速率≤4.8g/m2·h,降阻率≥41.2%,渗透率提高幅度≥41.7%;试验后平均单井注水压力下降4.9MPa,日增注12.4m3,截至目前平均单井已累计增注2472m3,有效的解除地层深部污染堵塞,实现了欠注水井降压增注。  相似文献   

10.
水平井酸化酸压增产技术工艺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压是油气藏增产、注水井增注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油气田开采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本文概述了水平井酸化的处理特点,简介了水平井酸压中布酸工艺;针对水平井酸化处理的技术难点及不同的油藏条件,阐述了水平井酸化酸压工艺发展现状;讨论了水平井酸压增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针对碳酸盐岩油气藏在使用常规酸化措施施工时存在管柱腐蚀严重,酸岩反应速率过快,二次沉淀污染等问题,通过室内实验,优选出了合适的主体酸、缓蚀剂、助排剂和铁离子稳定剂,研制出一套适合碳酸盐岩储层的新型复合有机缓速酸液体系。室内评价了该酸液体系的各项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该酸液体系具有良好的缓速性能、较低的腐蚀速率以及较低的表面张力。岩心模拟酸化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有机缓速酸液体系对目标气田储层天然岩心的基质渗透率改善率大于170%,基质酸化效果好于普通盐酸。说明优选的复合有机缓速酸液体系对目标气田储层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以应用于现场酸化增产作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一种草甘膦生产过程中回收甘氨酸的方法,提高草甘膦生产中甘氨酸的利用率。[方法]以酸化剂调节反应液的pH值,使生成的烯胺化合物分解还原为甘氨酸而析出溶液,过滤后回收该部分甘氨酸并用于下一批草甘膦合成。[结果]采用浓硫酸作为酸化剂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可以将参加该副反应的甘氨酸回收55%左右。[结论]提高草甘膦生产中甘氨酸有效利用率达到87%。  相似文献   

13.
Alperujo is the main paste produced by the olive oil industry that must be stored in big open air ponds for months before pomace olive oil is extracted. During this period, malodorous 4-ethylphenol is formed, and it represents a big environmental problem for the oil extracting factories. The aim of this investigation was to prevent the formation of this substance by acidification of the fresh paste. Several batches of fresh Alperujo were stored in 100-L plastic containers for 6 months without pH control and acidified up to pH 2 or 3. Acidification inhibited the formation of 4-ethylphenol as well as the growth of yeasts. By contrast, acidification of the paste did not affect oil acidity, triterpenic acid concentration, waxes or fatty acid composition. An increase in hydroxytyrosol of the aqueous phase of Alperujo was also observed because of hydroxytyrosol glucoside hydro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cidification of Alperujo during storage under open air conditions reduced the formation of 4-ethylphenol, thereby diminish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he pomace olive oil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4.
何佳正  杨改霞  谢武 《广东化工》2011,38(1):60+68-60,68
文章所涉及酸性脱墨剂,以二氯甲烷为主溶剂,以乙二醇丁醚或二乙二醇丁醚为助溶剂,以甲酸为促进剂,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并以细粒度蜡粉作为挥发抑制剂,应用于光学镜头加工过程中光学专用墨的脱除。该酸性脱墨剂已在多家光学元件生产厂家应用,具有脱墨效果好,脱墨速度快,可反复使用,不损伤光学镜头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文、卫油田属复杂断块油田,储层非均质性较严重,层间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73~0.87。由于断块碎小、难以形成完善注采井网、能量衰减快三大矛盾突出,致使注水剖面和产液剖面极为不均,严重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水平。同时,井况恶化,卡封分层酸化受限,而笼统酸化只有少量酸液进入渗透率较低的层位,无法达到均匀布酸的目的,不能有效解除中低渗透层伤害。通过泵入暂堵剂在高、中渗透层形成低渗透滤饼,从而使酸液转向中、低渗透层,充分挖掘笼统酸化波及不充分的低渗透层的潜力,强化差层动用。经过室内评价与现场实验相结合,为满足中低渗透层酸液分布剖面调整需要,筛选出了颗粒型水溶性暂堵剂。通过完善施工工艺、调整酸液配方、分析污染堵塞原因、合理确定处理半径和暂堵剂类型等措施手段,提高了暂堵酸化的针对性和酸化堵效果。为非均质性严重油藏中低渗透层的精细注水开发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工艺途径。现场应用5井次,工艺成功率100%,暂堵有效率87.3%。  相似文献   

16.
根据近年来在吉林油田油井酸化的调研,综述了油井酸液转向剂在吉林油田的应用,分别介绍了水溶性酸化转向剂、油溶性酸化转向剂和自产气泡沫酸液转向剂在吉林油田的应用、酸液转向剂加入时机等。并对酸液转向剂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廖如刚  解琪 《清洗世界》2006,22(7):8-10
Lan-826缓蚀剂是一种多用型酸洗缓蚀剂,适用于氧化性酸、非氧化性酸及其混合酸液。但对于Lan-826缓蚀剂能否用于油水井酸化,以防止措施中酸液对设备及井下油、套管的腐蚀,还未见到相关报道。试验表明:Lan-826缓蚀剂具有较好的缓蚀性,且地层伤害较小,可满足油水井酸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污水中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对其进行厌氧消化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处理方法。酸化阶段的重要产物——挥发性脂肪酸(VFAs)不仅可以作为污水脱氮除磷的碳源,还是合成生物质塑料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的理想底物。简单介绍了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代谢机理和微生物机理,对近年来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重点论述了底物种类、预处理技术、pH值、发酵温度等因素对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及研究进展,总结并对比了不同底物类型、发酵温度、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可影响发酵产酸的产量及酸种类分布,而污泥预处理技术则倾向于提高酸的产量,对酸种类分布影响不大。介绍了污泥厌氧发酵产酸在合成PHAs、生物能源和污水的脱氮除磷等方面的应用情况。最后,针对污泥厌氧发酵产酸会因底物有机成分不同,导致酸化效率有所差异,同时控制底物种类、pH值和温度等因素不仅影响产酸量,还会影响产酸类型和产物种类。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深入分析不同底物的酸化效率差异原因、污泥定向发酵产酸,实现总VFAs中各种酸比例调控。  相似文献   

19.
赵旸  马贵阳  赵亚东  高姿乔  王斅 《当代化工》2014,(12):2666-2669
目前,国内外许多油藏已处于蒸汽吞吐的后期。此时的油藏油气比低、含水量高、地层压力低、井况差、周期注气量大、操作成本高,产油更加困难。改善蒸汽吞吐后期的采油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油藏的采收率。如今,应用于蒸汽吞吐后期增产的方法有:应用助剂改善吞吐效果、间歇注汽技术、"一注多采"技术、多井整体吞吐技术、注采参数优化技术、侧钻水平井技术、蒸汽驱技术、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和火烧油层技术等。然而,现在我国还在尝试发展一些新的技术,如水平压裂辅助蒸汽驱和多井组整体优化蒸汽驱等等。这使得蒸汽吞吐后期的增产技术拥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于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压裂改造工艺已经成为重要的增储上产措施。而压裂液的滤失,极大的影响了酸化压裂的整体效果。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酸化压裂注入液体系,对提高酸化压裂效果显得更为重要。通过调整稠化剂及交联剂分子结构以及优化体系配方,解决了交联酸酸液体系稳定性问题,实现深度酸压提供技术保障。分析了硅粉、淀粉和分散液三种暂堵降滤失剂的优缺点,提出了暂堵降滤失剂物理、和化学要求,采用可降解合成高分子颗粒材料将达到良好暂堵滤失效果。并结合研究区碳酸盐岩储层温度特点及压裂工艺的需求,通过现场试验,完成了120~160℃高温压裂液配方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