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用功效系数法和TOPSIS法综合评价医院医疗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疗质量评价是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应用功效系数法和TOPSIS法对杭州市某医院6年的医疗质量进行了分年度的综合评价,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提出了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全面客观地评价医院工作质量。方法运用密切值法,以某院2000--2004年的5项工作质量指标作为分析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2003年工作质量最好。结论建议运用密切值法对医院工作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完善运营管理体系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高效的公立医院综合运营评价是“一院多区”发展模式下院区间、专业间运营效果和绩效发放水平公平性、合理性和可比性的重要保障。在公立医院现有运营管理体系基础上,结合医院发展战略、院区功能定位、专科发展特色等内容,建立公立医院“一院多区”内部运营绩效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以科室诊疗能力、收治效率和运营效益为基础,突出收治病种难易程度和效率以及社会经济效益,建立公立医院科室床人运营综合指数评价指标模型,为完善公立医院运营绩效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某院2003-2007年医疗工作质量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全面客观地评价医院医疗工作质量。方法运用目标分析最优指标法,以某院2003--2007年的9项医疗工作指标作为分析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评价结果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符,即2007年医疗工作质量最好,2003医疗工作质量最差。结论目标分析最优法具有灵活、定量、准确等特点,在医疗工作质量综合评价中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如何更好地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对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五所附院医疗,环节质量督查评价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以“三级查房、病例讨论、手术前小结和讨论,手术前后麻醉访视、交接班和病人满意度”作为评价内容。结果 通过前后两轮检查对比,在医疗过程中体现环节质量的7个环节和体现主任副主任查房的8项内容。五所医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认为在医疗质量管理中要抓住科主任这个“牛鼻子”,这是关键;同时提出医院质量评价趋势有三大转变即单一向综合传变,评价由主体(医院)向客体(病)人转变,管理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我市几家大型的综合医院2010年的医疗质量综合评价,为我市卫生行政部门及各医院领导科学决策、制订考评标准、制订医疗计划等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确立5类共10项指标作为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分析2010年度几家大型医院的医疗质量.结果通过综合指数排序可看出,四院的医疗质量指数最优,一院次之,且这两家医院的综合指数值远高出排名其后的各医院的综合指数值.结论运用综合指数法对医院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可直观、有效地反映医院医疗工作的营运情况.结果 显示,七院、三院、二院评价较差,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7.
主成分分析应用于医院综合效益的评价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目的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某院 1995— 2 0 0 0年的综合效益进行全面评价。方法 选择了包括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经济评价等三方面共 19项指标 ,分别在单层次及整体水平上进行了评价 ,并得出综合评分。结果对综合评分进行排序 ,显示近 6年某院综合效益的总体发展格局以及存在的问题。结论 主成分分析法有其应用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SAS软件的支持带来操作上的极大方便 ,结论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8.
医院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构建与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卫生经济》1995,14(4):38-40
本文作为《沈阳市综合医院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的基础研究报告之一,从对医院综合效益概念的具体界定入手,阐述了设计评价指标的基本原则,最后提出了医院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并从总体把握和内部联系两个方面对所选择的指标体系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旅店业1996年新标准、国内寒冷区室温标准研究成果、参考文献资料及国内有关调查结果,提出7项指标4级评价界限值,供旅店卫生质量综合评价使用。又设定了各指标评价高限值、低限值以减少综合评价发生误判和失效。  相似文献   

10.
医疗质量粗放型评价管理模式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现行医疗质量评价管理模式多采有用综合目标管理办法,它源于多目标、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思路。存在指标繁琐、重点模糊、操作复杂的弊端。笔者通过研究,提出了以床日门诊指数、床位利用指数、CD型率,人均医疗费、病员满意度五项指标为主要内容的粗放型医疗质量评价管理模式,提供了操作方法,并讨论了该模式对于提高医疗质量评价准确性、加大医疗质量管理力度,减轻管理人员工作强度等方面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医院院长管理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我们综合应用文献查阅、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确定了医院院长从事管理工作所必需的素质要求,共计7个测评项目36个测评指标。将获取的测评项目和测评指标编制成利克特量表后发放给有关专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测评指标的权重,从而初步构建了医院院长管理素质测评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2.
应用ISO 9000科学规范管理的新理念,对医院医疗质量绩效进行评估研究。根据医院资料,选择17项指标,按照指标性质和权重使用综合评价法做数据处理分析。结果表明,评估方法具有科学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建议应用ISO 9000新理念,使医院管理与国际接轨,确定按照社会需求、病人期望、质量持续改进确定绩效评估体系。以反应性指标取代病人满意度是医院绩效评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二级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转轨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所城市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根据客观环境和主观条件,认真审时度势,做出正确选择,向社会卫生服务转轨。在实施社区卫生服务转轨过程中,主要做了转变观念、进行医院结构和功能调整、建立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以团队形式开展“六位一体”的服务、实行规范管理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社区的认可。在此基础上,认真思考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二级医院优势,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同时呼吁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价格体系、筹资与补偿机制、成本核算、人事制度改革等问题给予重视和解决。  相似文献   

14.
神经网络模型在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分析住院病人费用的影响因素及其综合影响力,以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方法 以1所三甲医院1997年住院构成前10位病种的费用资料为样本,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对出院病例的医疗费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住院天数、入院情况、年龄及术前天数是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其综合影响力分别为0.4879、0.2124、0.1847和0.0612。结论 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应该着力于降低药费,缩短住院天数和术前天数。  相似文献   

15.
The Semiconductor Health Study included 14 U.S. companies with 82 silicon-based wafer-fabrication rooms and a complex array of processes and chemicals. Its epidemiologic components were a historical examination of spontaneous abortion rates among 902 women, a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reproductive outcomes in 483 women, and a cross-sectional review of MAle fertility and of respiratory, ergonomic, neurologic, or gastrointestinal problems among 3,175 men and women. Designing an exposure assessment strategy presented unique problems, and multiple agents had to be evaluated. A three-tiered approach to exposure assessment was developed to reflect increasing specificity of exposures. At the first tier, employees were divided into fabrication and nonfabrication groups. At the second tier, work groups with qualitatively different exposures were determined. At the third tier, intensity of exposures to specific chemical, physical, and ergonomic agents was evaluated. Evaluations were based on worker reports of tasks performed, moderated by fabrication-specific factors observed by study industrial hygienists during site visits.  相似文献   

16.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endocrine disruptors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 European Centre for Ecotoxicology and Toxicology of Chemicals proposes a tiered approach for the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endocrine disruptors, integrating exposure and hazard (effects) characterization. Exposure assessment for endocrine disruptors should direct specific tests for wildlife species, placing hazard data into a risk assessment context. Supplementing the suite of mammalian screens now under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validation, high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developing a fish screening assay for detecting endocrine activity in oviparous species. Taking into account both exposure characterization and alerts from endocrine screening, higher tier tests are also a priority for defining adverse effects. We propose that in vivo mammalian and fish assays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screening battery for diverse hormonal functions (including androgen, estrogen, and thyroid hormone), whereas Amphibia should be considered at higher tiers if there are exposure concerns. Higher tier endocrine-disruptor testing should include fish development and fish reproduction tests, whereas a full life-cycle test could be subsequently used to refine aquatic risk assessments when necessary. For avian risk assessment, the new OECD Japanese quail reproduction test guideline provides a valuable basis for developing a test to detecting endocrine-mediated reproductive effects; this species could be used, where necessary, for an avian life-cycle test. For aquatic and terrestrial invertebrates, data from existing developmental and reproductive tests remain of high value for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High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research into comparative endocrine physiology of invertebrates to support data extrapolation to this diverse fauna.  相似文献   

17.
应用TOPSIS法对医院医疗工作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24,自引:12,他引:12  
目的 寻求医院医疗工作质量管理综合评价方法。方法 应用TOPSIS法对我院 1997— 1999年 6项主要医疗工作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与我院 3年来实际医疗工作情况相符 ,即 1999年为最佳。结论 TOPSIS法评价医院医疗工作较为直观、可靠 ,有很大的实用性 ,适宜在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医院科教水平评价体系构建和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科教兴院"已成为医院发展的重要理念,科技水平是医院医疗水平的推进器,教育水平是医院内涵建设的平台,二者都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综合实力。科教工作的评估也成为医疗卫生系统和医学教育系统亟须解决的课题。主要是探索医院科技和教育工作的发展与变化规律,探讨医院科教水平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从而找出医院在科教工作方面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为医院实施"科教兴院"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客观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上级卫生管理部门对下级医疗机构进行综合评价时能做到公平公正、易于操作、乐于接受、客观科学的一 种评价方法.方法:秩和比(RSR)法.结果:某企业集团对下属 7个综合医院 2003年都具有可比性的 9项同质指标, 用秩和比法综合分析,结果第二医院综合效益最好,秩和比为 0.7778,而第三医院综合效果最差,秩和比为 0.3333. 结论: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下属医疗机构是一种常用的公平、公正、简易、科学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证据推理法评价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自研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13名住院患者进行面对面访谈调查,使用因子分析法确定评估框架维度和指标权重,并基于数据使用证据推理法对患者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被调查医院住院患者“非常满意”的综合确信度为54.22%、“满意”的综合确信度为40.02%、“一般满意”的综合确信度为4.64%、“不满意”的综合确信度为0.80%、“非常不满意”的综合确信度为0.32%。结论将因子分析法和证据推理法两者结合进行患者满意度的综合评估能够得到比较客观和全面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