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高石粉含量机制砂配制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方法,将高石粉含量机制砂中的石粉掺入净浆粉体进行试验,并采用纯石粉替换机制砂中的石粉进行砂浆、自密实混凝土的对比试验,研究了高石粉含量机制砂中石粉对净浆、自密实砂浆、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高石粉含量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高石粉含量机制砂中石粉对净浆、自密实砂浆、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和黏度贡献小于纯石粉,且易使拌合物流动性不良、黏度不足;通过调整各组分配合比可以配制出合格的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为使用高石粉含量机制砂配制出满足工程需求的自密实混凝土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石粉含量机制砂C50自密实混凝土氯离子渗透、碱骨料反应、混凝土碳化、抗冻性及长期抗压强度进行测试,并与相同条件下的天然砂C50自密实混凝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石粉含量增多,C50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56d电通量下降,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提高;石粉含量的增多对于改善碱骨料反应的膨胀率无明显效果;随着石粉含量增多,机制砂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及抗冻性能并无明显变化,这可能与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关;石粉含量在4%~12%的范围内对机制砂混凝土的长期抗压强度影响不大,但石粉含量达到16%左右的机制砂混凝土的长期抗压强度会下降。  相似文献   

3.
本文使用高石粉含量的人工砂配制C30自密实混凝土,并对其工作性、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砂与河砂以适量比例混合可以改善人工砂的级配,同时采取大掺量矿物掺合料取代水泥以保证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的方式可以配制出性能优异的C30自密实混凝土;适量的石粉含量能够提高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抗压强度和抗渗性;石粉的掺入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本试验中,混合砂的石粉含量宜控制在4%~6%。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2014,(5)
研究了机制砂与天然河砂两种细集料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后混合型细集料的性能,以及对C80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一定比例的天然河砂后,改善了混合型细集料的综合性能,使其石粉含量以及颗粒级配满足制备C80自密实混凝土的要求,混凝土工作性能明显改善,两者的比例为5∶5或6∶4时,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自密实性能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天然砂及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开展了不同因素及水平下机制砂混凝土抗压、耐磨和抗冻性能试验研究,并分析了天然砂及石粉含量对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同配合比下,一定石粉含量的纯机制砂混凝土抗压、耐磨及抗冻性能在不同程度上优于天然砂混凝土;当天然砂与机制砂混合掺配时,60%的天然砂掺量抗压强度达到峰值;对于机制砂混凝土,石粉含量为15%时抗压强度达到峰值;10%石粉含量的机制砂混凝土耐磨性能最优;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压、耐磨和抗冻性能的影响规律上存在一定相关性,综合考虑机制砂混凝土力学和耐久性能,10%~15%的石粉含量是最佳参考范围。研究内容及结论对后期机制砂相关性能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推广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夏云 《广东建材》2023,(9):54-56
机制砂是天然砂的最佳替代品,能够满足天然砂欠缺地区的用砂需求,但机制砂的石粉含量会对混凝土的性能造成很大影响。鉴于此,本文选取石粉含量不同的7组混凝土试块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了机制砂中不同的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机制砂石粉掺量在7%~10%时,在减少水泥用量的基础上,还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该研究结论对机制砂混凝土生产时石粉含量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机制砂因石粉含量高、细度模数大等特点,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影响显著。通过将不同比例的机制砂、细砂进行混合,完全可以配制出性能优异的C50自密实混凝土。研究分析了机制砂与细砂混合比例、砂率、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V型漏斗通过时间、扩展时间T50、坍落扩展度等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机制砂和细砂混合比例完全可以配制性能优良的C50自密实混凝土;机制砂的砂率对C50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影响最为显著;机制砂石粉在5%左右时有利于C50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改善和抗压强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机制砂在工程中已广泛应用,颗粒级配、砂率及石粉含量作为其配置混凝土的关键指标,对混凝土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以石灰石机制砂为细骨料,配制了C50自密实混凝土,分析机制砂级配、砂率及石粉含量对其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制砂级配不良,小于1.18mm颗粒过少时,会导致机制砂混凝土易离析、泌水等不良工作性能;在配制混凝土过程中,可通过调节机制砂中大于1.18mm和小于1.18mm颗粒的比例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级配,提高其保水性和黏聚性,保证混凝土强度;机制砂砂率过低会出现离析、泌水等现象,而砂率过高会显著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砂率在39%~42%范围内时,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良好;石粉可发挥微珠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但过高的石粉含量会打破混凝土密实状态,产生负效应。  相似文献   

9.
曾冲盛 《混凝土》2011,(9):102-106
以胶凝材料、人工砂石粉含量、人工砂的MB值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验证试验以及采用Design-Expert 7.0软件建立石粉、MB值与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关系模型,研究人工砂MB值、石粉含最及胶凝材料用量对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MB值、石粉含量作为人工砂技术要求,可有效控制人工砂自密实混凝土质量;人工...  相似文献   

10.
谢小元  邢丽君  蒋中强 《混凝土》2011,(12):101-102,118
通过在水灰比一定的情况下,探讨了高石粉含量机制砂取代天然砂的不同掺量对预拌混凝土性能各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石粉含量机制砂取代部分天然砂在工程应用中是可行的,并能有效地改善和提高混凝土性能.  相似文献   

11.
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通过不同石粉含量机制砂混凝土之间及不含石粉机制砂混凝土与天然砂混凝土之间的对比试验,研究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硬化体的力学性能、碳化和干缩等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实际工程检验其性能,为机制砂在工程应用中合理控制石粉含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了石粉含量对不同强度等级机制砂混凝土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粉对低强和高强混凝土的影响不完全相同,对于低强度机制砂混凝土,随着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提高,而抗冻性能降低,尤其是当石粉含量高于10%(石粉与水泥体积比超过1∶3.47)时,混凝土劣化明显;但对于高强混凝土而言,仅当石粉含量大于7%时,石粉使混凝土工作性出现劣化,而对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冻性能等耐久性,石粉含量从3.5%提高到14%,均未使高强机制砂混凝土出现劣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通过优化混凝土胶凝浆体的组成,进而来解决由高石粉机制砂制备C60自密实混凝土中出现的问题。针对硅灰高比表面积特性,对分散机制砂中的部分石粉进行研究,当硅灰的掺量为4.5%时为最佳。当砂率为42%时,可显著降低砂率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的影响。当石粉含量为7%时,可有效的将含有一定量的石粉的机制砂把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提高到最佳值,同时也能得到最高抗压强度的混凝土,并且通过研究发现,把石粉含量控制在8.1%以下,对强度几乎不会产生影响。当混凝土具有250mm的初始坍落度、695mm扩展度、680mm J环扩展度为、几乎不具有3h坍落/扩展度损失、3.4s的倒坍时间、3.0s的T500时,高石粉机制砂C60自密实混凝土工程项目可应用此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介绍沪蓉国道主干线湖北恩施至利川高速公路的小河特大桥施工中,利用机制砂配制C60自密实混凝土用于钢管拱肋的实践。详细介绍C60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通过3组不同石粉含量的机制砂与河砂混凝土的试配,得出石粉含量7%的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最佳。钢管拱肋混凝土的泵送顶升施工,为类似工程提供机制砂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15.
刘成 《建筑技术开发》2022,(18):142-144
机制砂具有就地取材、成本低、环保等优势,机制砂代替天然砂作为混凝土细骨料已成为发展趋势。但机制砂存在表面粗糙、石粉含量较高、级配参差不齐等问题,阻碍了机制砂的推广应用。通过总结机制砂母岩岩性、石粉含量以及机制砂级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现状,并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张雪楠 《北方建筑》2021,6(4):52-55
机制砂具有成本低、环保等特点,作为天然砂的替代产品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但由于机制砂原材料来源各异及机制砂存在诸如表面粗糙、颗粒棱角多、较高的石粉含量、级配差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机制砂的工程应用.本文阐述了机制砂原材料来源、制备工艺和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提出了机制砂混凝土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相应解决对策.结果表明,为了有效控制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的不利影响,应选择适宜的母岩作为原材料,并对机制砂的宏观形貌、石粉含量及其吸附性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2016,(3)
机制砂混凝土可满足缺少天然砂地区的用砂需求。通过试验分析了不同石粉含量的混凝土试块,研究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适当的石粉含量可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存在一个石粉最优含量,若超过最优含量,工作性能将会下降,抗压强度也会减小。研究结论对生产机制砂混凝土时石粉含量的控制及现场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水洗机制砂与石粉复配得到不同石粉含量的机制砂,并与天然河砂对比研究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以及体积稳定性(弹性模量、干燥收缩、受压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制砂混凝土的和易性较河砂差,适量的石粉(10%~15%)可以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和易性,并提高混凝土强度;机制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相对于天然河砂,用含石粉的机制砂拌制的混凝土在早期干燥收缩较大(当石粉含量为10%时,收缩值最大);且徐变系数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该文选择天然河砂以及不同石粉含量的机制砂,设计了不同石粉含量机制砂C50混凝土,分别测试其强度、收缩性、抗渗性、抗冻性等性能。研究表明:适当石粉含量的机制砂水泥混凝土比天然河砂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更加优良。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生产和建设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混凝土。而生产混凝土则需要相应的砂石作为骨料,但有些地区缺乏天然砂资源,就必须从异地进行运输或用机制砂来代替。使用机制砂的混凝土能够满足天然砂缺乏地区对于用砂的需求,但是在生产机制砂的过程中会产生多余的石粉,这些石粉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将对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