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药用芽孢杆菌对几种常用中草药的耐药性,为药用芽孢杆菌与中草药的临床合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中草药制成煎剂,通过琼脂扩散方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纳豆芽孢杆菌(Bccillus natto)3种芽孢杆菌除了对黄连和黄芩有一定敏感性外,对其余8种中草药均不敏感;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clicheniformis)则对黄连、黄芩和金银花都有一定敏感性,对其余中草药均不敏感.结论 4种药用芽孢杆菌对大部分中草药(包括有杀菌和抑菌作用的中草药)具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五味中草药对乳酸菌生长及保存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体外实验测定中草药对常见乳酸菌生长及保存活性的影响,为解决微生态制剂的开发及合理服用中草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牛津杯琼脂点扩散交叉拮抗试验和菌落计数的方法,体外实验金银花、鱼腥草、青蒿、板蓝根、黄连五味常用的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对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及嗜热链球菌3种常见乳酸菌的生长和保存活性的影响.结果:1%和2%的金银花、青蒿对植物乳杆菌及嗜酸乳杆菌的生长和保存活性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鱼腥草的作用受其浓度的影响,而黄连和板蓝根对它们的生长和保存有一定抑制作用.五味中草药对嗜热链球菌生长都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其中以鱼腥草最为突出.结论:不同种类、浓度的中草药对各乳酸菌生长及保存活性的影响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3.
门诊妇女阴道乳酸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临床常用抗生素类药物对妇女生殖道正常菌群乳酸菌的影响,为临床医生选用抗生素治疗妇科疾病提供初步参考,并为微生态学治疗和预防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K-B法(纸片扩散法),以临床采集到的12株阴道乳酸菌为试验菌,研究其对临床常用9大类1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在所测试的抗生索中,试验菌对甲硝唑形成的耐药环直径最小,对头孢噻肟形成的耐药直径最大。除甲硝唑外不同菌株对不同抗生索形成的耐药环直径差异较大。结论在该试验的条件下,乳酸菌对甲硝唑耐药性最强,可作为治疗阴道感染的首选药物;乳酸菌对头孢噻肟最敏感,因而在治疗阴道感染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该药物。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林麝肠道中乳酸菌和肠杆菌基因型及表型多样性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本研究从10头健康成年林麝粪便样品中分离到22株乳酸菌和16株肠杆菌,通过16S rDNA进化分析和生理生化测定对分离菌株进行了鉴定,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分析了分离菌株的基因型并利用药敏纸片法进行了分离菌株的耐药性研究。本研究共分离到了11种细菌,分别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河生肠杆菌E.amnigenus、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耐久肠球菌E.durans、明串球菌Leuconostoc fallax、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嗜酸乳杆菌L.acidipiscis、屎肠球菌E.faecium和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其中大肠杆菌(n=11,28.9%)是林麝肠道中的优势菌群,肠球菌(n=10,26.3%)是林麝肠道中的优势乳酸菌群。PFGE分型结果表明肠杆菌分为7个基因型,乳酸菌分为9个基因型。本研究首次分析了林麝肠道中可培养细菌的基因型及表型并且对其耐药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林麝肠道中的原生菌群多态性明显,并且对目前常用的抗生素敏感,未检测到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新疆传统发酵乳品中分离得到的14种发酵菌为研究对象,评价14种益生菌自聚集性能、表面疏水性、粘附性等益生特性;评价其抗生素耐药性的安全性能,并筛选对α-葡萄糖苷酶有一定抑制功能的益生菌。方法首先对14种发酵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进行检测,然后检测14种发酵菌自聚集性能、表面疏水性和对Caco-2细胞的粘附率,最后进行耐药性试验。结果 14种发酵菌株均有良好的自聚集性能,哈尔滨乳杆菌自聚集性能最好(87.60%±0.16%);14种益生菌对乙酸乙酯有较高的表面疏水性,但对不同有机溶剂疏水性存在差异;乳酸菌中希氏乳杆菌对Caco-2细胞的粘附率最高(8.78%±0.65%)。酵母中乙醇假丝酵母对Caco-2细胞的粘附率最高(2.35%±0.04%)。14种发酵菌对Caco-2细胞的粘附性均大于1%;马乳酒样乳杆菌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最高(14.55%±0.74%),且除了瑞士乳杆菌(1.87%±0.09%),其他菌株抑制率都达到5%以上。戊糖乳杆菌和高加索乳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4种酵母对氟胞嘧啶和酮康唑均敏感。结论 10种乳酸菌和4种酵母都具有良好的益生特性,且未见对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发生耐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临床主要L型致病菌的分布以及对目前常用性变化趋势.方法对2000年7月~2003年7月临床分离的753株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最常见,它们共同对阿米卡星霉素敏感,敏感率达77%以上,共同对罗红霉素、氨苄西林、克林霉素、阿奇霉素耐药,耐药率均在45%以上.结论与我院5年前及10年前L型细菌耐药性对比,抗生素耐药性已发生变迁.掌握L型细菌耐药性的动态,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监测肠球菌在住院患者尿路感染中的地位及耐药性,为临床疾病防控和用药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近年医院尿路感染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尿液培养分离的2 193株病原菌中,肠球菌占11.8%,其中以粪肠球菌为主,占59.7%,屎肠球菌占39.1%,鹑鸡肠球菌占1.2%;在耐药性方面,体外药敏试验显示两种肠球菌表现各异,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普遍比粪肠球菌高,但是两种肠球菌对糖肽类及替加环素都表现出100%的敏感.结论 院内尿路感染患者中11.8%是由肠球菌引起,仅次于大肠埃希菌占第二位;肠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严重,临床在治疗尿路感染时应合理选用药物.  相似文献   

8.
以往进行痢疾杆菌对中草药敏感作用的试验,一般采用单一菌型,但对同一菌型所出现的不同的突变株对中草药的敏感性,则没有进行研究。我们为了深入研究它们对中草药的作用,应用福氏志贺氏3A痢疾杆菌的链霉素敏感株(S~(?))、耐药株(S~r)和依赖株(S~d),对102种中草药进行了敏感作用的试验。发现这三种不同的菌株对中草药的敏感作用不同。此试验结果对痢疾的防治具有一定意义。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对筛选到具有高效抑菌效果的植物乳杆菌SN4和粪肠球菌CN4产生的乳酸菌素进行进一步生物学特性研究。采用牛津杯法测定细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发酵上清制取乳酸菌素初提液,通过对两株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菌素进行蛋白酶、热和酸碱处理,研究其抑菌效果的稳定性,以及菌株的生长合成曲线和抑菌谱。试验结果表明:两种乳酸菌素对大部分蛋白酶较敏感,胰蛋白酶处理后乳酸菌素BSN4和BCN4分别能保留84%和55%活性;两种乳酸菌素在p H 4~10之间保持80%的抑菌活性(抑菌圈20 mm),在25~100℃处理20 min后能分别保留89.1%和74.4%以上的活性,乳酸菌素BSN4经120℃处理5 min后仍保留69%活性;菌株SN4在发酵10 h就能达到稳定期,并表现出较好地产酸性和抑菌活性。抑菌谱显示乳酸菌素BSN4和BCN4对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无明显抑菌效果,但对大部分革兰阳性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两种乳酸菌素对大部分革兰阳性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具有较好的环境耐受性,可为乳酸菌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市售酸奶中乳酸菌的鉴定与耐药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市售酸奶中乳酸菌的种类及其耐药情况.[方法]收集10种来自5个不同厂家的酸奶,通过细菌基因组重复基因外回文序列-PCR (repetitive extragenic palindromic-PCR,rep-PCR)结合16S rRNA同源性分析的方法对分离的乳酸菌进行基因分型和菌种鉴定.利用药敏纸片扩散法(K-B法)对分离的乳酸菌进行针对7种抗生素的药敏实验,用PCR特异性扩增结合测序的方法检测每个样品中不同基因型菌株的耐药基因(包括红霉素耐药基因erm A、erm B和四环素耐药基因tetM、tetK、tet S、tetQ、tetO、tetL、tetW).[结果]10种市售酸奶中分离到100株乳酸菌.其中,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sp.bulgaricus)23株,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26株,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30株,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5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6株,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10株.药敏实验发现所有100株乳酸菌均对链霉素和庆大霉素耐药,42株对万古霉素耐药,没有菌株对头孢氨苄,四环素,红霉素以及土霉素耐药.在28株经过16S rRNA测序的乳酸菌中检测到5种不同的耐药基因,在8株乳酸菌中检测到erm B基因,4株检测到tetK基因,2株菌检测到tetL基因,4株菌检测到tet M基因,2株菌检测到tet O基因,没有检测到erm A,tet S,tet Q,tet W基因.28株乳酸菌中有15株(53.57%)检测到耐药基因,其中有4株L delbrueckii ssp.bulgaricus检测到2-3种不同的耐药基因.[结论]本研究在市售酸奶中除了检测到商品标签上标注的L.delbrueckii ssp.bulgaricus和S.thermophilus以外,还检测到商标上没有标注的乳酸菌;作为常用发酵剂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嗜热链球菌更容易检测到耐药基因;分离得到的乳酸菌均对红霉素和四环素敏感却检测到相应的耐药基因,再一次证明了没有耐药表型的菌株也可能携带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