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1 毫秒
1.
文中介绍了基于GIS技术构建煤矿数字档案资料管理系统的主要技术和方法.系统采用三层体系设计方法,结合空间数据库技术,将长期积累的各类数据进行充分的整合和集成,基于ArcGIS平台,利用Visual Studio和.NET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各类勘探测绘成果的高效管理及直观展示,以实现煤矿档案资料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文中以阳煤集团地测数字档案管理系统为例,介绍了基于GIS技术构建煤矿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的主要技术和方法。系统采用三层体系设计方法,基于ArcGIS软件平台,采用Visual Studio和.NET进行二次开发,利用空间数据库技术整合和集成了管辖矿区长期积累的各类资料,构建了阳煤集团数字档案资料管理系统,实现了在GIS平台上各类勘探测绘成果的检索与直观展示。通过煤矿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达到了煤矿档案资料信息化管理;提升了集团对档案资料的管理水平;为阳煤集团安全生产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结合夹河煤矿瓦斯地质图的开发实例,分析了煤矿瓦斯管理及瓦斯突出预测的重要性,探讨了如何利用组件式GI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瓦斯地质图的自动生成以及瓦斯突出预测的自动化管理。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结构与功能,并对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为煤矿瓦斯信息的管理与可视化提供了辅助决策依据。系统使用ArcObjects进行组件式GIS开发,以VB.NET作为二次开发语言平台,底层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2000数据库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4.
胡奇  陈义辉 《煤炭技术》2013,32(2):125-127
本文首先分析了煤炭瓦斯灾害预警GIS系统实现中相关的WebGIS技术、开发工具以及数据库平台,其次研究了煤矿瓦斯灾害预警GIS系统的需求以及体系结构,并进一步探讨了煤矿瓦斯灾害预警GIS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介绍实现基于IPv6的网络服务的需要,然后分析IPv6的技术原理、分布式数据库的发展及网络服务的机制,最后介绍了本系统的实现方法。本系统主要使用VB.NET作为主要的开发语言,利用ADO.NET实现数据库的访问,然后应用组建式地理信息开发平台MapEngine,建立基于ASP.NET的WEB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6.
《煤矿安全》2016,(8):136-138
介绍了一种基于开源技术的煤矿监控Web GIS图形系统实现方案。方案主要是在WebGIS前端开源框架Open Layers和开源服务器平台Geo Server的基础上进行开发,遵循GIS标准,实现煤矿监控所需的GIS图形显示、编辑、发布等功能,并通过采用标准的GIS文件格式及图形数据驱动方式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通用性,解决了目前煤矿监控图形系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煤矿机械》2013,(10):277-278
根据当前煤矿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实际需要,介绍了GIS技术在煤矿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利用GIS、WebGIS与Longruan开发平台等技术实现煤矿信息管理的方法与关键技术,旨在为现代煤矿企业信息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煤矿机械》2017,(7):140-142
以煤矿机械CAE分析作为研究的实体,在以VB.NET语言、ASP.NET、ADO.NET为基础对基于Web的煤矿机械CAE分析系统进行有效开发,并对所开发的系统进行体系结构及主要功能的探讨,对所设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所探讨的内容主要包含平台的选择、页面技术、APDL、ANSYS、远程调用、数据库集成、进度提示等。基于Web的煤矿机械CAE分析系统就能够有效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Web GIS的瓦斯事故预警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结合Web GIS技术、空间数据库技术和瓦斯事故预测理论,基于SuperMap IS.NET开发平台,采用ORACLE 10数据库系统和SuperMap SDX+空间数据库引擎,以C/S与B/S混合模式设计了一种煤矿瓦斯事故预警系统。对系统实现的技术路线、功能模块、空间数据库和关键技术分别进行了阐述。该系统的实现,是对瓦斯灾害防治技术有益的探索,对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设计一种基于inter NET平台和《GIS》的铁路道口网络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分析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铁路道口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在inter NET平台上实现GIS和铁路道口的信息系统管理。对提高铁路道口安全管理和信息化发展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分布式高复杂度的C/S架构,编码CAD/GIS插件实现导出功能,并基于三维空间数据交互式可视化平台开发了3DGIS平台,进而结合VR技术实现了对虚拟矿井仿真平台的建设。结果显示:虚拟矿井仿真系统可将内部运行程序分级化,实现外部显示运算与内部逻辑运算分离,系统运行延时低且高效稳定;具有较强的空间数据纵向贯通能力,实现不同维度数据一体化;在对矿山对象进行动态可视化的展现方面有独特优势,在还原真实矿井各种物理、地理信息的基础上,可自主设定,选择模拟场景信息。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云服务及可视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家和矿山企业对于矿山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对作为矿山的数字化智能化载体的云服务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信息化平台应用的二维GIS技术已无法满足复杂的可视化分析需求。基于Three.js三维引擎,聚焦于矿山地压监测的可视化分析业务设计并开发了云服务平台,实现了倾斜摄影测量模型、矿山井巷模型、手动设计建模等多种三维数据的渲染展示,并具备地压监测数据的查询统计与云图分析功能,有效提升了矿山地压分析服务平台的易用性与分析深度。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数字铀矿山技术研究的背景,论述了当前铀矿山数字化的解决方案,包括数字铀矿山研发平台的初步建立、数字铀矿山管理控制一体化系统构建方案等,对今后技术研发与应用提出了建议,系统建设思路可供硬岩铀矿山参考。  相似文献   

14.
非煤矿山是我国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生产的复杂性和高危性而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为确保非煤矿山生产安全稳定有序运行,各省非煤矿山均开展了“风险分级管控以及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为高效落实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在充分调研基础上,设计并研发了双重预防体系数字化平台。借助5G、物联网、GIS等先进技术,通过数字化手段解决现行非煤矿山相关安全管控问题,实现了双重预防体系在非煤矿山的应用。结果表明:通过数字化技术与双重预防体系的结合,双重预防体系在非煤矿山的执行更加有效,管理数据更加准确,有助于解决目前非煤矿山面临的部分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5.
郭泰  颜铤 《中州煤炭》2021,(12):228-233,239
为了感知和控制采矿过程中的复杂的风险点,物联网技术已应用于煤矿生产。煤矿安全管理高度越来越依赖于物联网技术的可靠性。物联网技术可降低劳动强度、事故和伤亡,同时提高地下煤矿的采矿效率。随着物联网的广泛引用,在中国矿井内逐步实现了先进的采矿方法。在本研究中,基于IoT技术的地下煤矿建立了一种动态安全信息平台。该平台旨在通过组合4个子系统来满足潜在用户的各种目标,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和应用系统。该物联网平台可以监控和记录煤矿生产系统的工作条件数据以及地下设备的实时监测信息,以确保生产安全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王星  武讲  张阳  谈娌娜 《煤炭工程》2022,54(3):33-39
为了加快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设计了智能露天煤矿信息综合管控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为基础,通过对露天煤矿各自动化系统/信息化系统数据的研究,为智能露天煤矿信息综合管控平台提供跨系统多元化的数据治理,并通过可快速部署的云服务模式为其提供智能化系统应用。信息综合管控平台通过大数据云服务的数据、算力和环境支持,紧紧围绕露天煤矿半连续工艺流程,设计了智能三维地质中心、智能生产管控中心、综合安全监控预警及应急指挥中心三个中心,并根据智能化技术发展,梳理了中心的具体系统,为露天矿智能化建设提出具体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在地下水超采区域内疏干排水采矿将会加剧地下水降落漏斗的扩展、严重破坏区域内地下水生态环境。金属矿山地下水零排放关键技术体系,针对矿山防治水与矿区地下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领域所面临的技术难题进行系统性研究,提出了包括采用帷幕注浆、井巷地表预注浆和矿坑水回灌等技术措施的系统方案,并针对其中重要技术参数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依托位于邯邢百泉泉域的典型大水矿山中关铁矿进行了实践,取得矿坑水零排放的理想效果,其技术体系原理、技术方法等对于解决国内外大水型矿山面临的紧迫难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李海泉  夏林  黄琨  刘鹏 《金属矿山》2021,50(9):169-176
随着三维可视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兴起,我国矿山正在积极推进矿山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越来越多的矿山开始应用三维矿业软件,实现了矿山地质、测量、采矿等技术工作由二维到三维的转变。Surpac软件是国内外应用非常广泛的一款三维矿业软件,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完成采矿生产内业的各项任务,操作复杂、效率低,易形成信息孤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矿山智能化建设。在分析Surpac软件应用现状和矿山生产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合Surpac软件及其二次开发技术的协同办公解决方案。通过开发协同办公平台系统,采用软件容器、软件进程间通信技术,将Surpac三维矿业软件与协同办公平台无缝融合,利用TCL/SCL脚本技术,在Surpac软件上开发了地质、测量、采矿业务功能模块。研究表明:平台系统实现了地质、测量、采矿专业技术工作按流程化管理和权限管理等功能,专业数据互通共享;所有作业文件和成果数据存储于服务器和数据库中,从平台上形成各种地质、测量、采矿的生产报表。该平台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对于推进智能矿山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鹏  高毓山  陶志刚  陈壮 《金属矿山》2016,45(1):166-170
以某大型露天矿边坡工程为背景,应用改进的极限平衡理论,建立MSARMA边坡稳定性计算模型,计算边坡安全系数并开展不同因素影响下边坡敏感性分析。依托GIS平台和三维可视化技术手段,构建该露天边坡三维可视化工程地质模型,将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导入GIS平台,利用空间插值、数据叠置等手段对该露天矿边坡进行三维可视化风险性分区。应用以上计算方法及信息化手段,得出了边坡稳定性计算数据、动态曲线,以及边坡三维可视化分区图像,多角度、多维度地实时反映该露天矿边坡安全稳定状况。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勘探技术的进步,矿区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使矿区三维建模与3D管理技术成为信息化研究的热点。本文阐述了基于GIS平台研发的煤炭地质3D管理系统的基本内容,介绍了煤炭矿山三维建模需要的矿区地形地质数据、钻孔数据、巷道数据、高程和影像数据等几种基础数据的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构建煤炭矿区煤岩层地质体模型、钻孔模型、巷道模型、采空区模型和地表影像模型等5个三维模型的步骤,并以陕北某煤矿为例说明了建模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