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铸造技术》2016,(6):1255-1257
矿用圆环链是煤矿输送设备上不可或缺的传动部件,但国产54钢矿用圆环链棒料存在组织、成分不均匀、电阻率不同等缺点,如果继续使用其编结圆环链,会导致顶部变形加剧,进而影响焊接品质。现通过对比实验,确定了适合国产54钢矿用圆环链的编结轴心和温度,从而提高了圆环链的品质和寿命。  相似文献   

2.
23MnNiMoCr54钢是制造高强度圆环链链条的主要材料,原材料为退火状态,经过编环-焊接-调质热处理后制成煤矿运输机械高强度圆环链链条.根据圆环链链条的使用状态,对原材料的化学成分、组织均匀性、硬度均匀性、力学性能提出了相应的严格要求,以满足矿用圆环链用钢对下料、弯曲、焊接等工艺性能的要求.23MnNiMoCr54钢是德国牌号,在20世纪80~90年代以前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有钢厂按德国牌号成分要求进行小批量试制,但是,尽管成分和日本生产的钢材相近,用国内的钢材制作的圆环链,疲劳寿命偏低.  相似文献   

3.
邓嘉骐  王峻峰 《机床与液压》2012,40(21):91-93,90
针对煤矿井下机车司机扳道效率低、司机与调度人员通讯困难、机车流动性大、难以统一管理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PC/104控制的煤矿井下机车语音与道岔控制系统。采用Linux操作系统,可以实现井下机车司机与调度室实时通讯以及遥控扳动道岔的功能。该系统操作简单,安全稳定,保证了井下机车安全、有序、高效的运行,提高了煤矿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4.
矿用高强度圆环链用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矿用高强度圆环链的使用条件、力学性能及化学成分要求,分析了矿用高强度圆环链用钢23MnNiMoCr54的化学成分及其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以及23MnNiMoCr54钢的力学性能,讨论了矿用高强度圆环链用钢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根据感应加热原理,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物理环境的概念对圆环链感应加热过程进行分析,通过所得计算结果分析圆环链感应加热过程,为揭示圆环链加热过程规律、优化工艺参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赵远  韩振南 《机床与液压》2018,46(12):64-70
为了改善煤矿井下混凝土供料的落后状况设计了一种新型煤矿井下用混凝土搅拌车,阐述了该新型煤矿井下混凝土搅拌车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由于受到煤矿井下巷道高度的限制,搅拌车在满足巷道行驶的前提下,混凝土运送量同样需要达到要求指标。整车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整车通过性,搅拌罐卸料高度、填充率、水平布置罐口密封等环节,并给出设计方案;设计了多功能承载平台,可快速更换工作机构,实现一机多用;研究设计了独立驾驶室旋转操控单元,在视线不佳的煤矿巷道中,实现双向操作;设计了下摆架结构,使得车辆行驶适应煤矿巷道恶劣路面;并在原本紧凑车体上加装了减振系统,降低驾驶室振动加速度,有效缓解驾驶疲劳。该车设计方案可满足煤矿井下混凝土长距离运输,避免了传统材料车运输混凝土存在的离析、分层、漏料、硬化等现象,解决了混凝土供给不及时,路面硬化质量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煤矿井下巷道掘进施工中存在效率低、定位定向施工难等难题,本文对煤矿巷道掘进中的悬臂式掘进机智能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对目前煤矿井下巷道掘进方法进行分析,介绍了悬臂式掘进机数学建模、精确定位、智能控制、远程操控,以及掘进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等方面的技术现状和难点,最后对煤矿智能掘进系统研究发展的热点和关键性问题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阎红 《电焊机》2007,37(5):64-66
研究了圆环链材料23MnNiMoCr54钢的闪光对焊的焊接性问题.针对国产钢圆环链在使用上疲劳寿命短等问题,利用扫描电镜比较了国产钢和日本钢在原始组织和焊缝区的金相组织,比较了其焊接性,对圆环链的疲劳试验所受应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20Mn2钢圆环链脆性断裂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Mn2结构钢圆环链拉伸试验时出现脆性断口的现象,经断口宏微观观察、金相分析后,认为圆环链的断裂性质为沿晶脆性断裂。分析认为,出现沿晶脆断是由于回火温度过高,且圆环链加工现场受场地限制,热处理后的成品链堆放在一起,造成内部圆环链冷却速率较慢,致使Si、Mn、P等元素在奥氏体晶界偏聚富集,形成高温回火脆性。利用合金结构钢高温回火脆性的可逆性,该批圆环链经670℃保温1h重新回火后,用油快速冷却,消除了高温回火脆性,经检验完全合格。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煤矿井下混凝土供料的落后状况设计了一种新型煤矿井下用混凝土搅拌车,阐述了该新型煤矿井下混凝土搅拌车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由于受到煤矿井下巷道高度的限制,搅拌车在满足巷道行驶的前提下,混凝土运送量同样需要达到要求指标。整车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整车通过性,搅拌罐卸料高度、填充率、水平布置罐口密封等环节,并给出设计方案;设计了多功能承载平台,可快速更换工作机构,实现一机多用;研究设计了独立驾驶室旋转操控单元,在视线不佳的煤矿巷道中,实现双向操作;设计了下摆架结构,使得车辆行驶适应煤矿巷道恶劣路面;并在原本紧凑车体上加装了减振系统,降低驾驶室振动加速度,有效缓解驾驶疲劳。该车设计方案可满足煤矿井下混凝土长距离运输,避免了传统材料车运输混凝土存在的离析、分层、漏料、硬化等现象,解决了混凝土供给不及时,路面硬化质量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