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程志清教授诊疗冠心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方法]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施治方面论述程志清教授诊疗冠心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对其遣方用药和康复调理方面的特色予以总结。[结果]本病的发病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以气阴两虚、阳虚多见,"标实"以血瘀、痰阻、水停多见,根据以上病因病机,形成了益气养阴,涤痰化瘀及温阳利尿,宽胸舒痹为主的治则。[结论]程志清教授诊疗冠心病的经验临床上行之有效,深得患者信任和好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裘昌林老师诊疗妊娠合并重症肌无力(MG)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复习相关中医文献、跟师临证、整理医案等方式,系统挖掘整理裘昌林老师在治疗妊娠合并MG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思路、用药特色、药物禁忌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结果]裘师认为,妊娠合并MG的病位涉及脾肾,而脾肾亏虚又是妊娠的生理过程和MG的病理过程;临床辨证分为脾气亏虚、脾肾两虚、气阴两虚3型;确立益气健脾、温补脾肾、益气养阴的治疗法则,分别以补中益气汤合泰山磐石散,补中益气汤合附子理中丸、泰山磐石散,补中益气汤合生脉散、泰山磐石散加减辨证治疗;益气健脾、补肾安胎是本病的治疗大法,补中益气汤合泰山磐石散加减是本病治疗基本方,方中特别重用黄芪、白术、党参、仙灵脾意在加强益气健脾补肾;中西药并用时,中药可以减少西药的使用量,从而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结论]裘昌林老师辨证论治妊娠合并MG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满意,副反应少,充分说明中医药治疗妊娠合并MG具有一定优势,值得传承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鲁科达教授运用益气养阴祛风方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门诊,查阅IgA肾病相关资料文献,总结鲁师运用益气养阴祛风方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经验,并提供医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鲁师指出,早期IgA肾病患者素体脾肾亏虚,易受风邪侵袭,运用仝小林院士“态靶结合”的辨证组方思想,以“气阴两虚证”为态,理化指标“蛋白尿、血尿”为靶,自拟益气养阴祛风方。所举医案为IgA肾病早期,辨证为气阴两虚证,治以健脾补气、养阴生津兼以祛风,以益气养阴祛风方加减治疗,颇有疗效。[结论]鲁师从“态靶辨证”角度确立方药治疗IgA肾病的经验,值得学习并传承。  相似文献   

4.
刘宝厚教授治疗IgA肾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著名肾病专家刘宝厚教授治疗IgA肾病的经验。刘氏治疗IgA肾病长于细究病机,主张中西互参、分型论治,倡导微观辨证。刘氏将IgA肾病分为肺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进行治疗,取得良好近期、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孙伟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气阴两虚证的辨证思路及临床用药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孙伟教授临诊和学习孙伟教授的医案,从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病机、辨证特点、治疗大法等方面,探析孙伟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气阴两虚证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并附验案一则。[结果]孙伟教授从医多年,临床经验丰富,认为气阴两虚证为慢性肾衰竭常见证型之一,注重从症状、舌、脉、饮食习惯等多方面辨证,病机总以脾肾气阴两亏为本,湿、热、瘀、毒为标,疾病早期以正虚为主,中期正邪相交,晚期邪实偏盛,治疗上当根据不同病期正邪偏盛辨证施治。在验案中体现了孙伟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气阴两虚证分期辨证、精准用药的特点,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孙伟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气阴两虚证,特色鲜明,用药灵活,疗效较好,对临床辨证用药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裘昌林老师以中医药有效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用药经验。[方法]在随师学习,整理临床病例、医案,通过分析临床不同表现,分不同证型,总结裘昌林老师巧妙搭配中药治疗疾病的临床经验,并以具体医案举证。[结果]裘昌林老师认为,重症肌无力以“虚”为本,临床分脾气亏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肝肾不足和大气下陷共五型,病位主要涉及脾、肾、肝三脏,以“虚则补之”为总的治疗原则,强调个体化治疗,辨证论治,固本培元,防治结合。 [结论]裘昌林老师运用中医药特色辨证分型治疗重症肌无力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造福患者,值得学习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周恩超教授运用药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验。[方法]整理周恩超教授临床常用药对,分别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阐述周教授对糖尿病肾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并举案例佐证。[结果]周恩超教授认为糖尿病肾病的病机以气阴两虚为本,标实多为湿浊、风邪、瘀血等,属虚实夹杂之证,临证善用药对如黄芪配山药、生地配玄参、玉米须配丝瓜络、制僵蚕配全蝎、丹参配地龙等辨证治疗糖尿病,常取得较好疗效。所举案例,疗效确切。[结论]周恩超教授运用常用药对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其经验及用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周恩超教授辨证论治肾性蛋白尿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观点。[方法]通过随周恩超教授门诊学习,整理其治疗肾性蛋白尿的病案,并阅读相关典籍、著作以及论文,结合中医理论对"蛋白尿"病因病机的认识,详尽论述周恩超教授治疗肾性蛋白尿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观点,并举一则验案佐证。[结果]周恩超教授认为肾性蛋白尿病机多为脾肾亏虚,邪气内侵,其中邪气以湿、风、瘀为主,临证应谨守病机,从补肾健脾、清利湿热、祛风活络等方面辨证施治。所举验案以补益脾肾为本,佐以清利、祛风、化瘀,取得良好的疗效。[结论]周恩超教授从虚、湿、风、瘀论治肾性蛋白尿,临床疗效显著,其学术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吴燕平诊疗药流后恶露不绝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方法]从病因病机、用药体会、临床辨证方面论述吴燕平诊疗药流后恶露不绝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总结其在遣方用药方面的特色。[结果]本病的发病病机是血瘀、气虚、血热,根据以上病因病机,形成了祛瘀清热、益气填精为主的治则。[结论]吴燕平治疗药流后恶露不绝的经验临床上疗效颇丰,减轻了药流副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连建伟教授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疑难杂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收集连建伟教授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疑难杂病的验案,从中选取中短期疗效显著的医案三则,详细摘录并加以按评。[结果] 连教授对于产后汗出患者,辨证为气阴两虚、兼夹湿邪,以补脾益气、扶正祛邪法治疗获愈;对于荨麻疹患者,辨证为气血不足、血虚生风,以补脾益气、养血活血法治疗获愈;对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辨证为脾气虚弱,以补脾益气法治疗获愈。以上三则验案均以参苓白术散为基础方,补虚除湿,标本兼顾,异病同治,体现了连教授“探求病机,相机立法”的原则。[结论] 连教授治疗疑难杂病强调顾护“胃气”,坚持辨证审因,脉证互参,依法立方,其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严仲庆老师运用经方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经验。[方法]以4则案例为本,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面论述严仲庆老师运用经方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经验,对其遣方用药特色予以总结。[结果]严仲庆老师认为,失眠症的主要病机为阳不交阴,与心、肺、肝、肾有着密切的联系,阴血亏虚和肝阳不足均为临床上引起失眠症的常见病因。其主要证型为心肺阴虚内热、心肾阴虚火旺、心肝阴血亏虚、肝郁肝阳不足等,常用养心润肺、凉血清热,滋阴清火、交通心肾,滋阴养血、宁心安神,疏肝理气、助阳益心之法。[结论]严仲庆老师临证处方精当,临床运用经方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其经验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何若苹运用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侍诊学习、收集分析老师临床资料,研究探讨何老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对其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辨证特色和用药规律予以总结,并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阐述何师的治疗特点。[结果]何老师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之病机总属于肾阴不足,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将其分为肝郁气滞、气滞血瘀、心肾不交、心脾两虚、阴阳两虚等五种证型。治疗上选用六味地黄丸加减为主,佐以疏肝理气、行气活血、交通心肾、补益心脾、阴阳并补,并给予患者疏导开解,从整体上调整患者的身心状态,获得良效的同时避免了激素替代疗法的潜在风险。所举案例疗效显著。[结论]何师以补益肾阴为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并兼顾兼证,临床疗效明显,对临床实践具有启示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东梓关张氏骨伤第五代代表传人张玉柱主任中医师治疗腰腿痛的独到经验。[方法]从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用药特色等方面论述张玉柱老师诊疗腰腿痛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观点,并举案例具体分析。[结果]张玉柱老师认为,腰腿痛属于中医"腰痛"范畴,其病位在肾,内感和外伤是其主要病因病机,可分为气滞血瘀、风湿痹阻、肾精亏虚三型,分别治以活血化瘀、祛风通络、补肾强筋之法。本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较前明显缓解。[结论]张师辨证论治腰腿痛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明确,值得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中医证型、证素分布规律。方法:检索2007-2016年有关PNS中医证型分布的文献资料,筛选合格文献,利用统计学软件对其证型、证素进行统计描述。结果:PNS常见证型为脾肾阳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肺肾气虚,其病位要素以肾为主,病性要素以阴虚、气虚、阳虚为主。其中激素治疗PNS足量阶段证型以阴虚火旺为主,减量阶段以气阴两虚为主,维持阶段以脾肾阳虚为主。结论:PNS病位集中在肾,病性以虚为主,且在激素治疗不同阶段证候表现不同,为其证候规范化及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刘瑞芬教授诊疗围绝经期烘热汗出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方法]分别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方面论述刘瑞芬教授诊疗围绝经期烘热汗出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同时总结刘教授在遣方用药和调理方面的特色。[结果]本病的发病病机是肾阴亏虚、冲任失调,用滋养肾阴;佐以潜阳清热作为本病治疗大法。[结论]刘瑞芬教授诊疗围绝经期烘热汗出的经验,临床上行之有效,深得患者信任和好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何若苹教授运用益气养阴法辨治肺癌咳嗽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证学习,总结何师对肺癌咳嗽病因病机的认识及辨证论治,阐述何师治疗该病的临床经验,并附验案一则。[结果]何师认为,肺癌咳嗽病性属本虚标实,以气阴亏虚为本,风邪、气滞、血瘀、痰浊、热毒为标,并根据临床症状将其分为气阴亏虚、外邪袭肺、痰热壅肺、气滞血瘀、脾肾两虚5个证型,分别治以扶正祛邪、益气养阴,急则治标、祛邪止咳,清肺解毒、化痰止咳,理气疏肝、化瘀止咳和培土生金、补肾纳气,以参芪苓蛇汤、止嗽散、清金化痰汤等方加减治疗,效如桴鼓。在本例医案中,何师针对癌毒留积、痰浊阻肺证,运用益气养阴法,诸药相合,使热除痰消气顺,咳嗽自愈。[结论]何师治疗肺癌咳嗽以益气养阴为根本大法,详审病机,准确辨证,灵活遣方用药,临床疗效确切,其经验值得学习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浅述经方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学术经验与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研究中医经典文献,结合相关临床经验,总结经方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学术经验及临床应用,并附运用经方治疗的案例加以佐证。[结果]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以肺、脾、肾三藏亏虚为主,可能兼夹风、热、湿、毒之邪;对此,治疗常以“开鬼门”“洁净府”“温阳”为原则。对于难治性小儿肾病综合征,风邪交杂他邪为犯,造成“邪毒内伏”是其主要病机,治疗上温阳活血、清热解毒并重,兼以顾及“从风论治”。所附医案首诊以经方“麻杏石甘汤”加减,后续诊疗从水湿入手,以经方“五苓散”等加减调治,后经随访未复发。[结论] 辨证运用经方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常常收获满意疗效,值得进一步探索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何若苹教授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抄方、整理和学习医案及临床观察等方式,探讨何师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辨证施治、用药特色方面的临床经验,并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阐述何师的治疗特点。[结果]何师认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病机多以脾肾两虚为主,虚瘀互因,终致毒、虚、瘀相互交织。在治疗上,何师以健脾益肾、补气养血等扶正方法为主,使气血生化之源健;辅以理气化湿、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法治疗,令气血条畅,有助于新血的生成,临床疗效显著。所举案例效果较好,病情稳定。[结论]何师临床上运用益肾健脾扶正,辅以祛邪的方法辨治化疗后骨髓抑制,临床疗效明显,对临床实践具有启示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裘昌林老师诊疗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缓解期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观点。[方法]通过复习相关中医文献、跟师临证、整理医案等方式,系统挖掘整理裘师在治疗MS缓解期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思路、用药特色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观点。[结果]裘师认为,MS缓解期多为虚证或虚中夹实证;肾阴肾阳不足,督脉空虚是本病的主要病机;风痰入络,痰瘀互滞是本病之标;治疗上提出主证和分证分别进行辨治,临床辨证将主证分为肾阴亏虚、肾阳不足、肾元亏虚3型;确立滋阴补肾、搜风通络,温阳补肾、搜风通络以及阴阳并补、搜风和络的治疗法则,肾阴亏虚型选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虎潜丸加减治疗,肾阳不足型选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加减治疗,肾元亏虚型用地黄饮子加减治疗;认为本病应以补肾壮督治其本,虫蚁搜剔治其标,并且补肾熄风法应始终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在主证辨治的同时,强调对能反映本病特点的个性化症状予以分证辨治,以提高临床疗效。[结论]裘师辨证论治MS缓解期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满意,副反应少,充分说明中医药治疗MS缓解期具有一定优势,值得传承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归纳朱古亭教授辨治肾病的经验,完善对其临床思想及医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朱古亭教授医学笔记遗稿的整理,归纳其治疗肾病的主要思想,列举分析其治疗肾病证候的3则临床医案。[结果]朱古亭教授对肾病的治疗思想包括对慢性肾炎、肾盂肾炎、尿毒症的认识,认为慢性肾炎病机是机体脏腑阴阳失调及三焦气化功能障碍;肾盂肾炎起于膀胱湿热,久则肾虚,进而累及肝脾;尿毒症病机为脾肾阴阳俱虚或邪毒炽盛。认为慢性肾炎治疗应以温肺健脾、温肾利水为法;肾盂肾炎急性期以清热利湿为主,慢性期以补肾为主;尿毒症需攻补辨证施治。[结论]朱古亭教授对肾病的论治经验,卓有成效,可供临床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