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在肺心病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最早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PDEI)茶碱作为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的主要药物已有5 0多年历史。现已明确[1] ,其作用机制包括 :PDE抑制 ,拮抗腺苷受体 ,刺激儿茶酚胺分泌 ,抑制炎性介质 ,诱导B淋巴细胞 (BC)凋亡 ,增加抑制性T淋巴细胞 (TC)的数量和活性等。表现为舒张气道平滑肌 ,强心 ,利尿 ,增强膈肌张力和增强免疫功能等。虽然茶碱治疗哮喘的作用是确切的 ,但因缺乏选择性 ,对胃肠、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的副作用较大。随着对PDE同功酶的研究深入 ,同功酶选择性抑制剂逐步被开发并用于临床 ,产生了更好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氨茶碱的新用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氨茶碱是一种甲基黄嘌呤生物碱 ,为茶碱与乙烯二胺混合物 ,内含 77%~ 83%的无水茶碱 ,口服吸收比茶碱好 ,是茶碱最常用制剂。本品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尤其支气管处于痉挛状态时 ,作用更加明显。自 6 0年前作为支气管扩张药以来 ,现已成为治疗急、慢性可逆性气道阻塞的基本药物。其药理作用是抑制磷酸二酯酶 (PDE)活性 ,减慢环磷酸腺苷的水解速度 ,使cAMP/cGMP比值升高 ,从而增加环磷酸苷在组织中的浓度 ,促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另外通过抑制组织胺等过敏介质的释放 ,缓解气管粘膜的充血水肿 ,从而解除气道阻塞的症状 ,成为目前…  相似文献   

3.
API0134是一种新的穿心莲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体外研究证实API0134能有效地抑制ADP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70g/ml;API0134能强烈的抑制钙调蛋白(CaM)的活力,IC50为34g/ml,但其对CaM依赖性磷酸二酯酶(PDE-I)的基础活力无影响。在浓度增高时API0134也能抑制CaM不依赖性磷酸二酯酶(PDE-Ⅱ)活力,IC50为240g/ml;动力学分析的结果表明,API0134虽不能改变PED-Ⅱ的表观Km值但可降低Vmax。这就表明API0134对(PDE-Ⅱ)的抑制为非竞争性。本文的结果揭示,抑制CaM和PDE活力可能是API0134抗血凝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两面针碱对钙调蛋白依赖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钙调蛋白依赖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CaM-PDE)为分子模型,应用正文试验证实两面针碱(Ni-tidine,Nit)是一种新的CaM拮抗剂。实验结果表明:①:Nit抑制CaM-PDE活性IC50为86μmol/L。②75μmol/LNit对0~80ng/mlCaM存在下,CaM-PDEVmax基本不变,半激活浓度(AC50)增大,抑制常数(Ki)为66μmol/L。提示Nit以竞争方式拮抗CaM对其靶酶(PDE)的活化。③75μmol/LNit对CaM-PDE抑制动力学研究:改变底物(cAMF)浓度,CaM-PDE的Vmax减少,米氏常数(Km)值增大,Ki为64μmol/L,α>1。提示Nit对CaM-PDE的抑制作用是非竞争一竞争性混合型抑制。由此推测Nit可能通过与CaM竞争酶分子上的CaM结合位点从而抑制CaM-PDE的激活活性。  相似文献   

5.
茶碱在哮喘防治中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茶碱作为非选择性磷酸二酯酶 (PDEs)抑制剂和A2b受体拮抗剂 ,用于临床已有 80多年 ,传统上认为其平喘作用主要在其血浆浓度为 10~ 2 0mg/L(0 .5 6~ 1.11× 10 -4M )时微弱的支气管扩张活性 ,但是一度由于其治疗浓度和中毒浓度相近、副作用较多而使其使用受限。近 2 0年的研究发现在血浆浓度10mg/L以下茶碱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使人们重新考察茶碱在哮喘防治中的地位[1] 。本文就近 5年国外有关茶碱对哮喘发病机制中涉及的免疫系统中免疫分子的影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哮喘免疫学发病分子机制大量研究表明 ,外源性哮…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为常见的慢性病。近年来,由于对其发病机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而在治疗上有了更大进展,现就其主要方面综述如下。 1 茶碱类 传统看法,认为茶碱对支气管平滑肌直接松弛作用是因它能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从而减少CAMP的分解。但是体外试验表明,治疗浓度的茶碱仅对磷酸二酯酶有轻度抑制作用;且一些较强的  相似文献   

7.
茶碱是治疗哮喘的常用药物,它作为支气管扩张剂已广泛用于临床,其作用机理为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作用,但在治疗过程中使用的茶碱浓度,对磷酸二酶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很微弱.近来有人提出茶碱有拮抗腺苷的作用.另有研究者报导,使用低于支气管扩张剂量的茶碱,有降低哮喘患者因过敏原引起迟发性哮喘反应.因此我们认为茶碱对哮喘患者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蔡筠 《医学研究杂志》2002,31(11):29-30
茶碱因对支气管平滑肌有直接的舒张作用而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已有70多年了。因其治疗浓度(10~20μg/ml)与中毒浓度很相近,所以临床一直对其治疗价值颇有争议。近年来由于认识到口服低剂量茶碱类药具有可以抑制哮喘病情发展的非支气管扩张作用(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特别是最近以葆乐辉为代表的茶碱缓释药物在治疗慢性哮喘中的可靠疗效和独特药理作用,使茶碱类药物重新成为当前哮喘治疗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白虎追风丸是临床上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处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有抗炎、消肿、止痛作用。实验还表明该方对去除双侧肾上腺小鼠因巴豆油所致耳肿胀有抑制作用,对大白鼠血浆皮质醇浓度无影响,能使致炎剂诱导生成的炎症渗出物中PGE_2含量降低。提示其作用不依赖于垂体─肾上腺系统,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组织中前列腺素(PGE_2)等炎症介质的合成和/或释放而起作用的。实验还表明该方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银葛双解冲剂进行体外抗人腺病毒7型作用的实验研究,并以三氮唑核苷(病毒唑)作为阳性实验对照。实验结果表明:银葛双解冲剂可明显抑制大剂量(100TCID50)腺病毒7型所致Hela细胞的细胞病变作用(CPE),其半数培养孔的CPE抑制浓度为2.33mg(生药)/ml,三氮唑核苷的半数培养孔的CPE抑制浓度为31.2μg/ml。  相似文献   

11.
1适应证 该药作为平滑肌松弛药,对呼吸道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其作用机制比较复杂,过去认为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使细胞内cAMP含量提高所致。近来实验认为茶碱的支气管扩张作用部分是由于内源性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结果,此外,茶碱是嘌呤受体阻断剂,能对抗腺嘌呤等对呼吸道的收缩作用。  相似文献   

12.
阮玉姝  杨炯 《中原医刊》2005,32(19):33-35
茶碱类药物作为一种平喘药用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上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了,又被称为非选择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目前仍为临床治疗哮喘的一种有效的药物.但是其毒副作用限制了它在临床中的应用,而其毒副作用的产生目前认为与它非特异地抑制了磷酸二酯酶(PDE)的所有同工酶有关。所以为了避免PDE非特异性抑制而产生的副作用,同时获得与茶碱类药物一样的,甚至更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人们对研究和开发选择性PDE同工酶抑制剂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相似文献   

13.
茶碱类药物,除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外,还有强心、利尿、扩张冠状动脉、兴奋呼吸中枢、增强膈肌的缩力、降低肺血管阻力的作用[1,2]。近年来研究结果还显示小剂量茶碱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1,3,6]。临床上广泛地用于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的治疗。临床常用的茶碱制剂有氨茶碱和控释茶碱。本试验拟观察COPD并肺心病患者服用两种茶碱制剂后茶碱的血药浓度。1 资料与方法随机选取自愿接受观察的同期呼吸科住院患者9人,均系COPD并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缓解期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3~68岁,平均62岁…  相似文献   

14.
用作者合成的二膦酸盐HEDP(1-羟基乙叉二膦酸二钠)和HPDP(1-羟基戊叉二膦酸二钠)治疗去势雌性SD大鼠骨质疏松症。采用椎骨纵向压缩试验、生化测定和形态学观察等方法,探讨了HEDP和HPDP对去势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骨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HEDP(2mg/kg),HPDP(2.8mg/kg)能治疗去势大鼠的骨质疏松;直接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是治疗骨质疏松的机理之一。HEDP和HPDP两者的实验  相似文献   

15.
茶碱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它一直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抗哮喘药。以往使用茶碱是基于其具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但此种作用一般需在其血浆浓度达到10~15μg/ml方较明显,而这个血浆浓度已接近中毒浓度,易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近来越来越多的发现提示,茶碱除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外,尚有其它抗哮喘效应,如长时间使用小剂量茶碱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这种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毒素对培养小牛呼吸道上皮分泌内皮素-1(ET-1)、血栓烷素(TXA2)、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并探讨氧自由基的介导作用。方法大肠杆菌内毒素(LPS)与培养小牛呼吸道上皮细胞孵育4小时后,测定培养呼吸道上皮细胞上清液中ET-1、TXA2、PGE2的含量。结果内毒素可明显促进小牛呼吸道上皮细胞ET-1、TXA2的分泌,抑制PGE2分泌,并呈浓度依赖性,用氧自由基清除剂SOD、Cat预处理呼吸道上皮细胞可拮抗内毒素的作用。结论内毒素诱发支气管高反应性形成,可能与其促进呼吸道上皮分泌ET-1、TXA2,抑制PGE2分泌有关,氧自由基可能参与其诱发支气管高反应性过程。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介体对烫伤大鼠cAMP磷酸二酯酶的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经胰岛素诱导的大鼠肝细胞质膜分离出一种分子量为3-3.5kD的胰岛素化学介体,可以刺激激大鼠脂肪细胞的cAMP依赖的磷酸二酯酶。刺激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这种胰岛素介体刺激正常大鼠cAMP-PDE活性升高6倍,但对烫伤大鼠cADE-PDE活性只增加1.24倍,两者差异明显,表明烫伤大鼠cAMP-PDE对胰岛素介体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可能涉及胰岛素抵抗的受体后信号传递缺陷。  相似文献   

18.
茶碱对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茶碱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建立小脑颗粒神经元的低钾凋亡模型,用DNA凝胶电泳、FDA染色和放射免疫等方法,发现经不同浓度茶碱(1~20mmol/L)处理,低钾培养的小脑颗粒神经元存活率相应提高22%~100%,量效关系有高度显著性(P<0.01),EC50=2.97mmol/L;经茶碱(20mmol/L)处理的细胞,其DNA凝胶电泳带没有“梯子”状分布;与不同浓度茶碱(5~80mmol/L)在CO2培养箱孵育15min,小脑颗粒神经元内cAMP均升高,且是剂量依赖性的。认为茶碱对撤去极化浓度氯化钾诱发小脑颗粒神经元的凋亡有保护作用,此作用产生除与其升高小脑颗粒神经元内cAMP有关外,还有其它机理。  相似文献   

19.
<正> 氨茶碱、茶碱等甲基黄嘌呤物质被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已有60余年的历史。但其作用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但在此期间通过大量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发现了几种可能的作用机制:1)磷酸二酯酶(PDE)的抑制。其主要论点是甲基黄嘌呤的支气管扩张作用是通过抑制PDE以使细胞内cAMP水平增高而实现的。2)对交感神经的间接作用。主要观点是甲基黄嘌呤用于治疗哮喘与刺激肾上腺释放儿茶酚胺有关.3)与核苷的代谢产物——腺苷有关。主要根据是腺苷可引起哮喘病人支气管强烈收缩,同时低浓度的甲基黄嘌呤可有效拮抗腺苷的支气管收缩作用。在上述三种可能的作用机制中,目前研  相似文献   

20.
熊果酸体外抑制血管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探讨熊果酸在体外对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法、细胞迁移及小管形成实验观察熊果酸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VEC)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熊果酸质量浓度为62.5~500μg/ml时,对VEC增殖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质量浓度为125μg/ml时,对VEC迁移及小管形成均有抑制作用(P〈0.05);质量浓度为500μg/ml时,对VEC迁移及小管形成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熊果酸在体外具有抑制血管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