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各种学科的教学之中,数学教学中巧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数量关系形象化,使静态的思维材料动态化,并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  相似文献   

2.
杭勇  张美丽 《学术交流》2004,(11):174-176
汉魏六朝乐府叙事诗表现出重过程、虚拟化、类型化,表情达意单一化、定势化等特点,杜诗继承其叙事艺术的成就,叙事实现了由重过程到重场面刻画,由虚拟化、类型化到个性化、真实化,表情达意由单一化、定势化到复杂化、动态化的转变。推动了中国诗歌叙事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学是一个过程,更是一门艺术. 在课堂教学中有一个环节始终贯穿整个流程——课堂提问.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知识,发展思维,师生情感交流的主要途径,是教师检验教学效果的快捷手段.问题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间接检验着教学的成败……为此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在不断地寻求提问的艺术,尽可能的让课堂提问为课堂教学掌舵,让教学的船只沿着即定的航线前行,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4.
任何的课堂教学都不应该是单边的教师活动,而是教和学的双边互动。巧妙适当运用幽默艺术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更有益于提高自己教学艺术的情感和魅力。  相似文献   

5.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新课导入是地理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一堂课的起点.地理教师恰当使用新课导入语,能够快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较快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最好状态.初中地理教师要十分注意对新课导入的方法和艺术.  相似文献   

6.
目前,课堂教学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语言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知识水平、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同时也取决于他是否能发挥语言艺术清晰明确的表达知识;是否能用艺术的语言去激发学生兴趣,感染学生情绪。  相似文献   

7.
自人类一开始"性"就是生命的表现,它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思维,更是一种繁衍的传承,当然也是一种艺术.从中人类及自然界都获取了无穷的力量.对性的崇拜是一种本能,是人类永恒的一个艺术表现主题.是对艺术的推动.性是个隐讳的话题,通过此研究能更加自由表达出艺术家的自身强烈情感,更加自由的对艺术进行创作,挖掘更深刻意义的感性认识,而不是单纯的对表面现象进行素描色彩的绘画.使性不再为客观世界的奴隶,建立对性的正确意识,打开艺术的自由之门.  相似文献   

8.
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巧妙的使用好开课几分钟,无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还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都是大有益处的,往往能明显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呼博 《社科纵横》2006,21(7):120-122
本文通过对中西古典艺术都呈现为和谐统一这一共同特征入手,说明中西艺术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这一艺术规律的表现:继而又论述了中西艺术的主客观统一过程中又各有其侧重和差异,中国古典艺术是从主观一面入手实现主客观统一的,而西方古典艺术则是从注重客体的方向达此目的的;最后又对中西近现代艺术从嬗变到今天对各自古典和谐艺术已实现解构的现实进行分析,说明现代艺术的由重矛盾对立而实现的艺术中的主客观分裂是相对的,中西现代艺术本质上仍遵循主观与客观“和谐”统一这一艺术规律。  相似文献   

10.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培养职业技术技能人才、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其核心是校企协同育人.通过在物业管理专业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发现其中存在的困难与挑战,阐述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物业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与创新具体措施:基于校企合力,加强招生招工一体化工作,组建"双元型"教学团队,共同开发系统化动态化课程体系,开展综合实训,构建多元评价标准和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11.
实行教学民主 ,优化创新环境应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因为创新活动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 ,它将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反应 ,同时也受其他心理因素的制约 ,所以实行教学民主 ,创设宽松的、自由的、民主的良好心理环境尤为必要。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强化创新训练 ,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目的。创新能力就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经过独立的分析、综合、联想、想像、比较、抽象和概括后所获得的能力。所以 ,创新能力的培养 ,还在于多方面开辟创新思维的活动空间 ,让学生在独立开启创造性思维中发展个性 ,促使创新意识的产生和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谈晓明 《唐都学刊》2010,26(4):109-112
"新双师"语境下的媒介语言的主要特征:具有戏剧性的特点;具有交叉学科语言的特点;具有知识和能力有机结合的特点;具有规范化、程序化的特点;具有应急语的特点;具有强烈的逻辑语辩色彩。"新双师"教学媒介语言因为转换角色频繁而显得丰富多彩。由作者亲身参与的鲜活生动的教学实践充分证明:相对于传统教学,"新双师"语境下的媒介语言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外语影视作为语言教学、文化教学乃至跨文化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在外语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情况进行调查,着重了解学生文化交往的情况,以及他们的跨文化意识与外语影视理解能力的关系。根据数据分析对解决目前外语影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4.
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晓光 《学术交流》2001,(1):144-146
在外语教学中强调跨文化交际,要求用社会语言学的基本观点解决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关系、外语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使用语言不能脱离社会环境.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延续下来的生活方式与信念,这些方式和信念的总体决定了人类生活的性质.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外语这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秦晓伟 《阅江学刊》2014,(3):127-133
文学的科学化诉求引发了划分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的冲动。在文论史上,理论家们曾尝试区分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标准语与诗语言及科学语言与诗语言的差异。这些区分一般倾向于在静态框架之内展开。从动态观点来看,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标准语和诗语言之间呈现为相互支撑;科学语言与诗语言之间体现为逻各斯与神话的对立互补。从发生学角度看,语言就是那种在持续流动中减损消逝并增补更新着的事物。语言的内在流变性证明,任何关于文学语言本质的抽象和规定都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6.
鉴于个案社会工作课程知识体系以及培养对象的特点,将互动式案例教学方法引入个案社会工作课程的教学的必要性毋庸置疑。本文探讨了互动式案例教学的基本特点,并从案例的来源以及教学形式的组织这两个方面简要介绍了互动式案例教学在个案社会工作课程中运用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7.
合作学习法是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载体,引导各组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在互助、合作、竞争中完成各种学习任务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小组工作》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实务操作技能,而且能培养其合作精神,锻炼其交往能力。在实施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组织异质小组,营造合作氛围,明确个人责任,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小语种专业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是一个难点,游离于常规信息素养教育之外。本文结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西语、东语学院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探讨了小语种专业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模式,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原则,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信息素养通识教育和小语种信息资源,及以专题培训为主要形式的本研分层教学模式等。最后反思了小语种专业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弗里斯首倡语言对比分析,为英语教学实践提供指导.他认为二语学习与一语学习相比是截然不同的过程;二语学习的根本难题来自于母语习惯中的那套特殊的特征;最有效的教学材料应以对一、二语的科学的平行描写与对比为基础;在语言测试中要集中关注那些数量相对较少却有战略意义的项目;完整的双语对比应包括社会文化特征的描写和对比.弗里斯从理论与实践上为语言对比分析做好了铺垫,开启了现代对比语言学的大门.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the social worker's role as educator and how that role relates to clinical practice. The educational component of practice is not grounded in a substantial theoretical, research, or practice literature, and yet teaching is a nascent role for most clinicians. For the most part, the educational aspects of clinical practice have languished, at least from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in the shadow of therapy. In this paper we advocate for developing and articulating the clinician/teacher role in order to support effective use of the learning relationship as a dynamic and necessary means for assisting clients in managing life transitions, developmental challenges, and adversity. We propose the use of an educational lens derived from the fields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 to provide perspective from which the client is viewed as learner, and the client‐work relationship is seen as an educational transaction. We highlight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educational transactions that we think are as significant as primary caregiving, and also provide a working definition of education as it is used in clinical teaching‐learning relationships. And finally, we elaborate on the range of purposes education may serv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