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医院内高危药品管理的方法和切入点,以提升药物安全管理水平.方法 制定我院高危药品目录,开设用药安全宣传栏及安全用药教育,介绍常用高危药品种及注意事项,通过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结合我院实际管理工作情况,加强我院高危药品管理.结果 我院通过实施有效的管理降低了高危药品在各个环节的潜在风险.结论 在目前"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合理安全用药的情况下,有必要在医疗机构内对高危药品实施针对性管理.建议各医疗机构制定本机构相应的高危药品目录和管理制度,以提高对高危药品安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2.
褚旭莹  孙恺 《海峡药学》2011,23(9):242-244
目的探讨我院高危药品规范化管理方法,以提升药物安全管理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制定高危药品目录,规范高危药品管理工作流程,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保证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结果我院通过规范化管理有效降低了高危药品的使用风险。结论在目前药物安全事件频发的情况下,有必要在医疗机构内对高危药品实施针对性管理。以提高药物安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3.
侯金霞 《海峡药学》2014,(9):166-167
目的探讨高危药品的管理。方法从高危药品管理的必要性着手,介绍我院高危药品的管理。结果与结论通过对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可有效降低使用高危药品的风险,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西药药房用药安全及高危药品管理方面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提高西药药房对药品的管理效率。结果我院西药药房通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找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使得高危药品管理效率不断提高,药品的使用也也来越规范、安全。结论医院西药药房对房高危药品及用药安全加强管理,有助于高危药品规范合理、安全应用,为患者疾病治疗提供了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渗葡萄糖注射液管理策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方法: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并结合某院高警示药品管理的实际工作,研究高渗葡萄糖注射液管理策略。结果:通过实施的高渗葡萄糖注射液管理策略与标准操作流程,有效加强高警示药品的管理,提高医护人员、药师对高警示药品的认知,有效保证用药安全。结论:医疗机构应足够重视高警示药品的管理和风险防范,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安全使用的标准流程,强化医药护人员的高警示药品教育培训,推广患者安全用药的健康宣教,降低用药风险,减少医患纠纷,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药学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医院内高危药品管理的方法,以加强药物安全管理从而增加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介绍高危药品产生的背景、概念,结合我院开展高危药品管理的临床实践。结果与结论各医院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通过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设定高危药品限制措施,建立高危药物安全使用流程,对患者实施安全用药健康教育,以提高药物安全管理水平,防范高危药物风险。  相似文献   

7.
谭可  刘筑 《中国药业》2013,(20):92-94
目的探讨加强分散式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复杂流程中高危药品管理的措施和方法。方法通过加强对分散式PIVAS高危药品信息管理、使用环节管理,改进调配核对管理措施,提高PIVAS高危药品安全使用管理的有效性。结果通过规范化管理,有效降低了分散式PIVAS高危药品的使用风险。结论在当前药品安全事件频发的情况下,有必要在医院内对分散PIVAS高危药品实施针对性管理,以提高药物安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杨琼 《中国药业》2012,21(16):78-79
目的探讨医院高危药品规范化管理方法,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方法成立高危药品管理领导小组,制定高危药品目录及管理原则,建立健全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人员药学知识的培训,保证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结果药师发药,护士取、用药准确率显著提高。结论对高危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可加强药师和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有效提高高危药品的管理质量,显著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改善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医疗机构高危药品管理与使用的分析,提供用药安全管理模式。方法分析影响高危药品安全使用的常见原因,结合医院实际,提出一系列规避风险的措施。结果通过管理有效降低高危药品的使用风险。结论加强对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与使用,能有效防范用药差错的发生,切实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使病区高危药品得到安全管理。方法探讨病区高危药品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当的解决对策。结果病区高危药品在管理中存在药品管理意识缺乏、药品用量管理欠缺、药品存放位置不当以及药品有效期管理不详等问题。结论通过对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改善,加强病区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为病患安全用药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1.
王龙飞  曾友志  李林 《中国药房》2011,(18):1642-1646
目的:探索医院高风险药品的临床合理应用与管理,提升临床药物安全应用和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根据高风险药品的潜在风险因素,提出高风险药品的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和管理措施。结果与结论:加强高风险药品临床合理应用与管理,是医院面临的重大课题。我院通过制定高风险药品目录与高风险药品管理制度,并对其风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了药物安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增强了相关责任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了用药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张华锋  彭桂清  李丽  许静  陈绪龙 《中国药房》2012,(45):4257-4259
目的:为高危药品的管理与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根据高危药品的潜在风险因素,制订我院高危药品的管理模式并总结其应用后的体会。结果与结论:我院建立的管理模式包括控制高危药品的使用管理、完善药房和病区药品管理和运用计算机软件系统加强管理等;还有加强临床医师对高危药品的相关认识、加强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的使用管理等,以提高药物安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3.
胡蕾  金蜀蓉 《药品评价》2011,8(12):38-40,43
目的:探讨高危注射药品在医院使用、管理各环节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为医院系统提升自身用药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归纳文献资料,结合我院自身管理经验与实践,分析高危注射药品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的特点.结果:医疗机构需建立专门的高危注射药品管理制度,加强宣传与监管、医师、护士、药师需相互协作、切实执行、促进高危注射...  相似文献   

14.
高危药品在大型医疗机构中使用广泛,使用或管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成立以来,负责全院高危药品的调配工作,因此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高危药品管理成为安全用药管理的重中之重。通过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并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形成了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高危药品进行库存管理,信息管理,调配过程管理和工作人员管理的全方位管理。通过管理模式的改进,我院高危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提高医院高危药品管理水平的方法。方法:明确我院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并以管理干预前后对医务人员进行高危药品相关知识调查的结果进行管理效果评价。结果与结论:我院高危药品的管理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医务人员不熟悉高危药品的概念和分类,未制订高危药品的目录、管理制度和措施、特殊标识等;针对上述问题分别制订相应措施,包括建立高危药品管理体系、确定最需加强管理的高危药品、建立高危药品管理的信息化网络、提高医务人员风险意识等;调查结果表明多项认知指标在管理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有明显改进。结合高危药品的特点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可以明显提高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水平,并减少由此引起的严重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6S精益管理在医院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采用6S精益管理的理论和精益管理中的分类管理、标识管理、目视管理、制度化管理等方法,制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和目录。结果 通过应用6S精益管理方法,建立了医院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目录和高危药品专人管理、专区或专柜存放和警示标识的张贴等管理制度,使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结论6S精益管理这一科学、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医院对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水平,增加了工作人员对高危药品的安全防范意识,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6S精益管理在高危药品管理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医疗机构应重视高危药品管理,建立高危药品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医师、药师、护师及管理者在高危药品管理中的责任,减少用药差错,引领全民安全用药,提升合理用药水平。本文介绍了我院开展高危药品管理的实践及体会,总结了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方法。今后应从建立管理思维模式,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投入,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患者教育提高依从性,强化沟通完善制度,建立中国高危药品伤害预防循证指南等多个方而着手,形成完整、科学的高危药品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中药处方用药情况,找出处方用药规律及存在问题,为中药房工作和中医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我院门诊2013年每月3个工作日的中药处方共3 291张,从处方书写规范性、用药合理性、中药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中药处方在临床诊断、用药疗程、用法用量等方面存在问题,平均处方金额为76.21元、平均药味为10.14种,甘草使用率最高,补益药使用量最大。结论:我院中药处方合理性存在一定问题,单方剂量偏大、药味偏多,但金额适中。亟需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和医院重视和加强对中药处方的管理,制订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促进中药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以提高和促进我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抽取2009—2011年我院门诊处方10 800张,从中挑选不合格处方进行分析。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不合理联合用药、超适应证用药、用法与用量不合理、溶剂使用不当等。结果:10 80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752张,不合理率为6.96%。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较多,应提倡规范用药,加强管理力度和药师用药指导工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我院住院患者退药处方进行分析,寻找住院患者退药的原因,并结合我院实际制定相应的措施,以加强医师、药师的责任心,减少退药,确保药品安全、有效。方法针对我院2012年第四季度退药申请单,按不同的退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师是住院患者退药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医院管理,避免退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