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费托(F-T)合成反应器的主要设计参数和结构特点;从管板的反变形技术、管板与反应管焊接接头的质量控制、管束装配及无损检测等方面概括了F-T合成反应器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大型立式浮头热交换器广泛的应用于改质、连续重整等炼油装置中,其管束的一端采用固定管板结构,而另一端采用浮动锥体,并且在浮动锥体中设置膨胀节来补偿轴向热变形。其本身具有结构复杂、加工制造精度要求高等特点。通过对二段混氢热交换器(315-E-101)的材料焊接的要求、管板及折流板管孔精度的控制、管束的组装方法、浮动锥体同心度的控制等一系列措施的改进,最终顺利完成该设备的加工制造。  相似文献   

3.
本文解析了K-COT制烯烃项目中不锈钢换热器制造中对环境制造要求、上、下管箱的制造工序优化、折流板的加工及质量控制、管束制造过程中同心度的控制以及管板与换热管焊接接头的质量控制等制造难点,并通过有效的工艺措施解决了制造过程中的难点,使得整体质量得到保证,为同类换热器的制造提供了相关制造经验和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4.
固定管板换热器中折流板与筒体内壁焊接的结构能有效防止设备运行中管束的振动损伤,介绍了在对采用这种结构的某进口固定管板换热器进行国产化制造的过程中,由于结构空间限制所必须的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5.
管束是换热器的核心组成部件,换热管与管板的焊接是管束加工的关键工序。在奥氏体不锈钢换热器加工过程中,换热管与管板焊接时会出现裂纹,降低产品质量,缩短使用寿命。本文对不锈钢换热管管口裂纹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给出合理的返修措施。  相似文献   

6.
蒸发器管程为蛇形加热管线。管束是蒸发器的核心部件 ,制造管束的关键是控制异径管以及异径管与封头管板的焊接质量。加热管线通过异径管的套管与封头管板相连接。异径管的套管与管板的连接是挠性结构 ,改善了连接点的应力状况 ;U形管的中心距和管板、支持板的中心距必须保持一致。加热管的对接焊缝必须进行 10 0 %射线探伤。由于管孔和U形弯头的中心距较小 ,异径管与封头之间的空间有限 ,为方便换热管与异径管、封头管板与异径管的焊接 ,采取从上到下 ,按排组焊、无损探伤的组装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折流板管孔的的最佳钻销排序和方向。折流板的排列要与实际装配的排列顺序相一致;折流板上的换热管孔要从靠近固定管板一侧的折流板开始进行钻削。由于钻削方向和重叠顺序的不同,造成组装管束时穿装换热管的难易不同。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比较,确定了正确的折流板换热管孔钻孔先后排列顺序。管束作为换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由折流板、管板、换热管、支持板、拉杆、定距管、导流筒、假管、旁路挡板、滑板等元件组成。其中管束中比较重要的折流板的数量是根据换热器直径和换热管无支撑跨距决定的。钻孔前,折流板需要摞成摞,再借用钻完孔的管板作模板,进行折流板的换热管孔打窝,然后据此钻削折流板上的换热管孔。  相似文献   

8.
《辽宁化工》2021,50(2)
针对目前国内外U型管、壳式高压换热器管束在弯曲部分变形量大的问题,研究管、壳式高压换热器中U型换热管的变形分布规律。通过有限单元法的静力学理论分析并建立三维几何模型进行ANSYS仿真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管板与折流板之间、折流板与折流板之间的变形量比较小,中间变形量较大;靠近弯曲部分的折流板附近换热管的变形量指向弯曲部分呈类指数型增长;在整个U型换热管中,弯曲部位是变形量最大的部分,且变形量呈指数型增长。以上变形规律与工程实际相符合,特别是靠近弯曲部分及弯曲部分的变形量很大,已经影响到换热管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建议在管束弯曲部分做有效支撑,防止管束弯曲部分的大变形,这对延长U换热管及其管束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氟塑换热器中采用聚四氟乙烯为材质的换热管束,在设计中除了要进行一般管式换热器的常规计算外,还要考虑到为数众多的管子在管板上的排列及F-4管板限胀施压加热焊接的工艺要求。为此设计了这一数模及计算程序,主要解决管数、换热面、管束内总流截面、F-4管板最小直径等相互关系的繁琐数据计算,最终得到所需的某一范围内的函数表,大大简化了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0.
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的最新进展及技术动向。管程强化传热采用螺旋槽管、横纹槽管、波纹管、缩放管、菱形翅片管、花瓣形翅片管等传热元件,壳程强化传热采用弓形折流板支撑、折流杆式支撑、螺旋折流板支撑、空心环网板支撑、旋流网板支撑和管子自支撑等管束支撑结构。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节能、高效的旋流网板急扩加速流缩放管管壳式换热器已广泛应用于硫酸生产中,提高了转化工序热能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介绍了双管板换热器的下管板与管束采用焊接连接的特点,并推荐了几种常用换热管的双管板间隙G与管子中心距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三管板反应器,控制管板、折流板管孔加工同心和管束部分的组装顺序和质量是制造设备的关键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解决了整个反应器的制造难点,顺利完成了反应器的制造任务.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合成氨装置中废热锅炉使用U形管束厚管板结构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介绍了薄管板技术应用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丁训慎 《清洗世界》2006,22(5):27-32
核电站在运行时,腐蚀产物和杂质会从二回路迁移到蒸汽发生器中,这些物质中有很大一部分将残留在蒸汽发生器内,成为泥渣和污垢,并逐渐在管板和支撑板上部、管子表面、支撑板与管子的缝隙内沉积。如果这些泥渣与污垢未被清除,将越积越厚,越来越硬,不易渗透,会使蒸汽发生器降质并影响其性能。文章介绍了泥渣与污垢的形成及其危害,泥渣与污垢中的物理化学过程、管板与管束的清洗方法、泥渣与污垢的数量及其清洗。  相似文献   

15.
管子-管板焊缝的射线照相无损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管子-管板焊缝射线照相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管子-管板焊缝的射线照相技术适用的焊接结构和焊接的技术要求,给出了管子-管板焊缝射线照相技术的工艺要点。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管壳式换热器换热管三角形排列、正方形排列时管板分程隔板槽面积的计算原理和方法.同时以浮头换热器为例,分析了隔板槽面积对管板计算厚度的影响,以期对广大的工程设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标准,使设计更符合规范的要求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ANSYS/CAE软件 ,对锅炉、换热器管子 管板的液压胀接过程进行了模拟。管子与管板孔之间采用面 面接触元以模拟相互之间的间隙及管子产生塑性变形并贴紧管板孔后对管板的作用。通过本文的模拟分析 ,可获得胀接时接头处的弹 塑性应力状态及卸除胀接压力后管子与管板之间的残余接触压力。值得注意的是此接触压力沿管板厚度方向分布是不均匀的 ;在管孔槽处会出现较高的数值 ;在管板内侧处 ,管子的过渡区会出现较大的残余拉应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烟管与管板连接处环向裂纹产生的原因,文章基于ANSYS软件中的APDL语言、单元生死技术以及热-结构间接耦合法对烟管与管板焊接结构的焊接温度场、应力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获得了焊接残余应力的大小与分布规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详细讨论.模拟结果表明:在焊缝区环向应力较大,容易造成焊缝环向开裂而失效;相邻焊缝的焊接对环向焊接残余应力大小与分布规律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超出GB 151—1999《钢制管壳式换热器》规定的大型钢制管壳式换热反应器的制造工艺。通过对设备的技术特性、结构特点和材料选用展开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点,包括筒体制造、管板加工和换热管的处理等几个关键零部件的特殊工艺措施,完善了控制组装精度和焊接变形的设备总装工艺路线。设备制造外观质量检验符合图纸控制要求、射线无损检测评定合格100%,同时也积累了制造大型高精度管壳式换热反应器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