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2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对1996-1999年间,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38例行手术治疗,术中均行神经根管探查并彻底松解受压神经根。结果:术后随访38例,优20例,良15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92.11%。结论:神经根管扩大和神经根探查彻底减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对1992~1998年间,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49例行手术治疗,术中均行神经根管扩大和探查,术后随访。结果:随访39例,优24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9.7%。结论:神经根管扩大和神经根探查减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手术显露范围及手术要点,术后腰椎稳定性保护。方法:对1985~1997年间,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9例中的51例进行6个月~8年的随访,并将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优30例,良16例,一般5例,优良率为902%。结论:针对术中实际情况,采用扩大开窗可以获得满意效果,其优点是基本保留了腰椎后柱结构,在生物力学上保持了脊柱的稳定性。认为术中常规探查神经根管并结合实际进行彻底减压乃是手术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4.
目的术前诊断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探查发现有神经根管狭窄的发病病例。探讨神经根管探查、扩大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短期、近期和远期疗效的意义,探讨是否将神经根管探查、扩大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常规步骤。方法将328例术前诊断的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髓核摘除术组(A组)160例和髓核摘除并神经根管探查、扩大术组(B组)168例。对A组病例只行髓核摘除术,而B组病例在行髓核摘除术后。常规探查神经根管,若发现有神经根横向移动(1cm.或神经根管入口厦中间狭区骨性或软组织性压迫,则给予切除压迫物,骨性神经根管潜行扩大。通过短期(1月内)、近期(1年内)和远期(1~15年)随访、观察和分析,评价疗效。结果A组随访总有效率分别为:短期90%,近期88%.远期84%;有36例(23%)患者在0.5-5年间接受二次椎间盘手术。其中28例原因为神经根管狭窄。B组168例术中发现88例(52%)有不同程度神经根管狭窄,且均为年龄40岁以上、平均病程5.8年的患者;随访总有效率分别为:短期98%,近期95%,远期9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诊断的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中发现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发病率较高(52%),尤其40岁以上、病程较长的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摘除的同时神经根管常规探查、扩大对进一步明确诊断、提高手术疗效具有极其重要的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用适当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方法,避免误区,提高手术疗效。方法:采用开窗、半椎板、全椎板切除摘除治疗腰突症105例(111个髓核),探查所有病例神经根管,合并神经根管狭窄均予以扩大,可疑神经根管狭窄施行预防性根管扩大。结果:术后10d,55例(52%)腰腿痛症状消失,33例(31%)较术前明显缓解;52例随访,随访0.8-3年,平均2.1年,优良率83.6%。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手术,要严格掌握适应症,有手术适应症不延长保守治疗时间,能继续保守治疗也不随意扩大手术适应 症,在能达到手术需要情况下, 要尽量缩小骨性结构切除范围,同时探查扩大或预防性扩大受累神经根管;术后应督促和指导患者尽早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避免下腰椎不稳和术后腰背肌衰弱综合征的发生,使病人能尽快恢复原工作或活动,并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束建新 《上海医学》1998,21(6):323-325
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显露方式,处理要点及术后稳定性保护问题。方法:对1990-1996年美国,在我院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首次施行手术治疗的57例中的49名患者进行为期1-6年的随访。将结果按手术方式分类,对比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显露方式、处理要点及术后稳定性保护问题。方法:对1990~1996年间,在我院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首次施行手术治疗的57例中的49名患者进行为期1~6年的随访。将结果按手术方式分类、对比并进行分析。结果:优27例,良17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7.8%。其中开窗或扩大开窗优良率与半椎板和全椎板手术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根据手术实际采用扩大开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神经根的彻底减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应加强术后稳定性保护。  相似文献   

8.
自2000年12月至2004年12月我院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60岁)患者38例,其中17例合并神经根管狭窄。平均随访18个月,优良率为89.5%。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具有损伤小、术后卧床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镜下可以进行神经根管减压,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在治疗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我科从1990年到1995年采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出突出症224例,水中证实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神经很管狭窄症共72例,其中术前各种影像学检查确诊合并腰神经根管狭窄症只有15例(占21%),其余57例(占79%)是在手术摘除腰椎间盘时探查腰神经很管时发现。手术采用后路椎板开窗、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方式摘除突出的椎间盘,同时切除肥厚的黄韧带、部分关节突,扩大侧隐窝或椎间扎,使神经根管充分减压,解除了神经根卡压。术后随访6月到5年,平均2年6个月,结果优良率达97.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神经根管狭窄症手术的优良率和脊柱的稳定性。方泫:采用“蝌蚪”形开窗手术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神经根管狭窄症65例。结果:近期疗效评价,优81.5%,良13.9%,可4.6%。远期疗效评价随访1年~5年者27例,优良率96.3%;5年~10年者21例,优良率95.2%;10年以上者17例,优良率94.2%。结论:“蝌蚪”形开窗手术不仅能够彻底切除突出的椎间盘,而且能够扩大神经根管,同时又不破坏脊柱的稳定性,因而近期、远期疗效均较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神经根管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小针刀神经根管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给予小针刀神经根管松解术、牵引、针灸、推拿及中药辨证施治内服;对照组20例给予小针刀神经根管假松解术,其他治疗与治疗组完全相同。以疼痛、麻木等根性症状完全消失或退出试验为观察终点,试验中每天观察疗效及治疗反应,记录试验第7天及半月时主症缓解情况,并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显效时间明显缩短(P<0.001);同时,治疗组发生沿神经分布的串麻感明显多于对照组,未见神经损害发生,且串麻感沿受压神经支配区的出现与疗效有正相关关系。结论小针刀神经根管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效快、疗效好、操作简便、痛苦少且潜在风险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针刀神经根管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给予小针刀神经根管松解术、牵引、针灸、推拿及中药辨证施治内服;对照组20例给予小针刀神经根管假松解术,其他治疗与治疗组完全相同。以疼痛、麻木等根性症状完全消失或退出试验为观察终点,试验中每天观察疗效及治疗反应,记录试验第7天及半月时主症缓解情况,并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显效时间明显缩短(P〈0.001);同时,治疗组发生沿神经分布的串麻感明显多于对照组,未见神经损害发生,且串麻感沿受压神经支配区的出现与疗效有正相关关系。结论小针刀神经根管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效快、疗效好、操作简便、痛苦少且潜在风险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对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根粘连的疗效。方法:选取纯种雄性长耳兔40只并随机分为两组,显微镜下模拟临床行兔腰1~2椎间髓核摘除术,一组于术区神经根周围覆盖吸附透明质酸钠的胶海绵;一组覆盖吸附生理盐水的胶海绵。术后8周活杀动物,大体、光镜下观察两组兔术后神经根粘连情况。结果:透明质酸钠组与生理盐水比较预防术后神经根粘连效果有显著差异(肉眼观察粘连分级P<0.05;光镜观察粘连分级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对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根粘连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4.
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造成马尾神经损害7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京生  季新民 《北京医学》1994,16(3):147-149
我院1984年来,共收治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推拿按摩治疗后出现马尾神经损伤的患者。经手术证实,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很大,局部压迫及粘连严重。我们认为,对中央型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症状严重,突出合并椎体后缘骨突及突出椎间盘进入神经根管的病例不宜采取推拿按摩。一旦马尾神经损伤出现后,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失败的远期疗效。方法 1975~1994年经手术治疗2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18例获3年以上远期随访,对其中30例“下腰部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椎管狭窄9例,占30%;临床腰椎不稳8例.占26,7%;硬膜外瘢痕4例.占13.3%;不同水平椎间盘突出4例,占13.3%;同一水平椎间盘突出复发2例。占6.7%;神经根损伤、定位错误和假关节形成各1例,分别占3.3%。结论 术后椎管狭窄仍是FBSS的主要原因.而术后出现的临床腰椎不稳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张聿 《中国医药导刊》2012,(9):1479+1481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神经根管狭窄的手术治疗分析,讨论失败原因。方法:从2007年5月-2009年5月入住我院的1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共有138例合并腰神经根管狭窄患者施行开窗髓核摘除,扩大神经根管,随访(1~2)年,进行回顾统计分析。结果:采用Arnoidi标准,优102例(73.9%),良26(18.8%)例,进步10例(7.3%),优良率92.7%。结论:手术前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和影像学检查来确认诊断,在手术中扩大神经根管和神经根孔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