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祁门红茶初制中的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祁门红茶初制干燥工序中不同毛火速度与足火温度对毛茶品质的影响,选用‘祁门槠叶’种1芽2叶鲜叶,经统一萎凋、揉捻和发酵后,毛火速度设置快(9 min)、中(12 min)、慢(15 min) 3个水平;足火温度设置低(60℃)、中(75℃)、高(90℃) 3个水平,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制作茶样,重复2次。通过对茶样的感官审评和主要生化成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毛火速度对茶样的感官品质(色泽、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和生化成分(氨基酸、可溶性糖、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足火温度对茶样的感官品质(滋味、叶底)和生化成分(可溶性糖、茶褐素)含量的影响极显著,对生化成分(咖啡碱、茶红素、茶黄素)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不同毛火速度与足火温度互作效应对茶样的感官品质(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和生化成分(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含量的影响极显著,对生化成分(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显著。快速毛火,茶样的色泽、滋味和综合评分略低;慢速毛火,茶样的叶底稍暗,香气中等。低温足火处理,茶样的感官审评综合评分低于中、高温足火处理。因此,祁门红茶初制干燥工序采用中速(12 min)毛火与中、高温(75℃、90℃)足火组合较好,尤以中速(12 min)毛火与中温(75℃)足火组合为佳。  相似文献   

2.
海南不同季节对水稻新品种DUS测试性状表达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究海南不同季节对水稻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简称DUS)测试性状表达的影响效应,为优化海南水稻DUS测试的操作规程提供参考,为海南水稻新品种DUS测试技术的完善提供实践经验与理论支撑,根据水稻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按照相关原理和技术规则,通过对4份水稻材料进行4个独立的生长周期的测试,研究其相关性状的表达与季节及年度间的效应,结果表明:除穗芒外,不同季节的4个独立测试周期中,质量性状观测结果稳定一致;14个假质量性状的表达结果不影响对申请品种的DUS判定;10个量测性数量性状在方差分析中出现显著性差异,但是申请品种与近似品种的变化和差异保持相对不变,不影响其DUS的判定结论;17个目测数量性状的表达无显著差异。因此,在海南进行不同季节的水稻测试对其DUS的判定无显著影响,可考虑多点多季节测试,加快水稻实质审查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改良冷冻法测定梨果实的石细胞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梨石细胞的提取效率,以黄金梨和茌梨的果实为试材,在冷冻提取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不同的冷冻时间和冻融次数来研究其对梨石细胞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中以处理(1)(3 h+3 h+3 h)反复冻融处理的提取效果最好,石细胞提取的量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增加冻融次数有利于梨果实石细胞的提取;在冻融次数相同时,每次冷冻时间满足3 h后,再增加冷冻时间对提取效果影响不大。冷冻法提取石细胞效果与冻融次数密切相关,在满足基本的冷冻时间后,增加冻融次数可以显著提高梨石细胞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4.
广西西北部油茶种植气候适宜度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探讨气候变化对于广西河池市油茶气候适宜度的影响,提高气候区划的精细化程度,以期为油茶种植的合理布局提供建议。在研究广西河池市气候条件与油茶生长发育关系的基础上,筛选出油茶种植气候适宜度区划指标;同时,利用河池市及其周边21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的气候资料及台站地理信息、1:25000地形数据,建立区划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按100 m×100 m细网格对区划指标进行小网格推算,采用GIS技术和专家打分法,对河池市油茶进行气候适宜度评价。结果表明:河池市绝大部分地区为油茶生长的气候最适宜区和适宜区,仅北部部分地区为油茶生长的次适宜或不适宜区;同时,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河池市境内油茶最适宜区面积有所增加,且分布区域向  相似文献   

5.
政府定价机制下黑龙江省农户灌溉行为的负外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黑龙江省农业水价的政策现状和调研走访情况,认识农户灌溉行为产生的初因,指出农户灌溉行为的负外部性表现,并对负外部性的实质进行经济学分析。研究表明:在政府定价机制下,农业用水价格的实施不利于鼓励农户在生产中主动节约用水,农业水资源的浪费会增加社会用水的边际成本。适宜采取产权界定的方式将外部性内部化,通过农业水资源的合理经营和再配置,将农业水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市场化,通过价格杠杆作用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6.
特色烤烟品种‘闽烟35’密集烘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闽烟35’中部和上部叶片为对象,研究不同烘烤工艺对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以探讨改善特色烟叶烘烤质量的适宜烘烤工艺,从而制订特色烤烟品种‘闽烟35’配套烘烤工艺模式。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处理A(即高温保湿变黄,相对高湿定色)提高并改善了‘闽烟35’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经济性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质量,工业可用性最好。处理B(高温保湿变黄,相对低湿定色)烤后烟叶质量仅次于处理A,但结构略僵硬,青筋烟略多,感官评吸青杂气较为明显,劲头稍大。CK处理(即低温保湿变黄,低湿定色)烤后烟叶色淡,身份薄,油分少,色度弱,杂色烟多,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不理想,感官评吸香气量较低,烟气稍浑浊,整体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碱湖钝顶螺旋藻粉砷的来源追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鄂尔多斯碱湖钝顶螺旋藻粉中砷的来源。以鄂尔多斯碱湖钝顶螺旋藻各种养殖原料、扩藻初期和养殖正常大棚的藻液和藻粉为材料对其砷含量进行了追踪研究。结果表明:藻液的砷含量主要由养殖用水、碳酸氢钠来供给,无论扩藻初期、正常生产时期还是长时间的养殖期内的藻液和藻粉中的砷含量都保持相对稳定,并且用蒸馏水辅助清洗可以减小藻粉砷含量。  相似文献   

8.
草鱼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要从形态学标记、DNA分子遗传标记和蛋白标记这三个水平上综述了近年来学者们对黑龙江、长江和珠江三大水系间、长江水系内、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间的草鱼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情况。得出了如下结论:草鱼的遗传多样性较低,野生群体较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高。通过研究草鱼的遗传多样性,最终以达到通过不同的标记方法来筛选遗传多样性高的标记位点,用于草鱼的分子辅助育种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芥子酶是一类降解硫代葡萄糖苷的酶,该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研究表明,新型芥子酶TGG4和TGG5都是在根部表达。为了研究TGG4、TGG5的功能作用,提取了生态型拟南芥Col-0根部以及含有重组蛋白酵母的芥子酶,进行了酶活性条件测定以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根部芥子酶有更高的抗坏血酸激活浓度为2 mmol/L;根部芥子酶同重组蛋白的最佳反应温度以及pH范围一致,在37℃,体系缓冲液pH 4.5时,根部芥子酶活性测定效果最好;NaCl对根部芥子酶和重组蛋白芥子酶都有强烈抑制作用。因此推断根部芥子酶在耐盐碱、耐高温方面没有起作用,该酶也不能帮助根部抵御病虫侵袭,但是对根部的生长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栽培技术对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权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深入挖掘影响水稻产量提高的栽培技术,明确水稻产量提高的限制性因素,对四川省1981—2010年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与2001—2010年新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的产量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栽培技术在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中的权重。结果表明,2001—2010年四川省杂交水稻育种的整体水平已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水稻单位面积产量连续10年徘徊不前。说明现阶段单靠品种更新已不能实现水稻单产的显著提高,推测良种良法配套以及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与推广可能是限制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栽培技术在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中的权重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施肥技术>良种选择>灌溉方式>栽插密度>病虫害防治>化控措施>育秧方式,施肥技术、育秧方式与化控措施的指标中各指标对水稻单产的权重差异较小,说明在水稻生产上对于这些技术的使用还可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未来应加强这些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