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日本作为机器人王国,各产业中应用的机器人总数占世界的40%。其中装配机器人近年来异军突起,发展迅速。据日本产业机器人协会统计,在1982-1991年的10年中,日本用于装配作业的机器人生产台数为177,500台,居工程应用数量之首。一、由来已久:日本装配机器人发展的历史R背景日本的自动装配已有约30年的历史。60年代,是学习和引进的时期。日本仿效先进国家进行了自动装配的偿试。70年代,是开发时期。开发了移送、供给、安装等自动装配的单元技术,并用于进行批量生产的企业。装配的自动化,成为支撑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70年代的…  相似文献   

2.
日本近年机器人产业政策及发展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器人正在迎接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日本具有国际上最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就全世界范围来看,全球工业机器人约有4成在日本。不论在技术方面,还是在市场规模方面,日本可以称得上是“机器人大国”。在2004年5月发布的日本“新产业发展战略”中所指出的7个产业领域,机器人产业也是其中之一,同时,在进一步实施“新产业发展战略”的“新经济成长战略”报告中也把机器人放在使日本成为“世界技术创新中心”的支柱地位上,近两年开始重新审视机器人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3.
1993年末,全世界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总数为61万台,其中日本占60%,美国占8%,欧洲占17%,俄罗斯和东欧占12%(见表)。日本工业机器人安装总数位居世界第一位。日本的机器人为什么能如此迅速地发展呢?根据日本工业机器人协会副主席及常务副理事长米本完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4.
日本机器人产业发展之快令世人瞠目,1996年末全世界机器人装备总数为86万台,日本就占了其中的60%。现在,亚洲机器人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奇迹,1996年末,韩国现装备的机器人数量达27207台,一举超过了英、法、意大利等国,排在德国之后,从而在世界机器人市场上占据了第4位, 近年来,韩国经济的增长率达到或接近两位数字,发展最快的是汽车工业。目前,韩国生产的  相似文献   

5.
日本机器人缘何领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号称机器人王国。经过上个世纪60年代的摇篮期、70年代的实用期、到80年代普及提高期,如今日本机器人的产量和安装台数在国际上位居首位。日本对机器人研究投入的情有独钟,使其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工业机器人到服务机器人、救援机器人、纳米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在机器人领域持续地投入,研究成果令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6.
应日本游株式会社的邀请,我于2004年6月13-18日对日本进行了访问。在日停留的几天,先后走访了日本机器人协会,不二越公司、川崎重工公司、日本FANUC公司、日本产业综合技术研究所、日本千叶工业大学等,不仅了解了日本机器人总体的发展情况,而且对一些机器人相关单位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日期间还召开了有30多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工业机器人考察团以省机械厅总师徐王全同志为团长一行五人,于1996年9月15日至9月28日赴日本福冈等地对日本工业机器人进行了考察。这次考察有三个目的:1.了解日本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过程和趋势,探明日本机器人产业的形成过程,以及目前的开发、生产、应用情况;2深入分析、研究我省发展机器人的战略,切实推动我省工业机器人应用和研究开发的步伐;3.积极寻求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国际合作途径。  相似文献   

8.
智能机器人技术已经成为对全社会最为重要并有可能改变未来工业和经济格局的技术。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智能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将机器人作为一个战略高技术给予支持。因为机器人不仅将形成一个大产业,而且将对国家的综合国力,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五部门印发的《"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回顾过往,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从产业规模上看, 2016年至2020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5%,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从7.2万套增长到21.2...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人力成本快速上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工业机器人已经越来越多地开始在各种场合代替人类劳动,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国际上已经取得共识,中国将是未来5~1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的主要增量市场,全行业将会以40%以上的速度进行扩张。  相似文献   

11.
一、简短的回顾自认为了抓取放射性材料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遥控机械手的诞生至今已48年,而第一台工业机器人问世也已整整40年了。在机器人发展的历史上,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技术路线:一条是日本和瑞典所走的“需求牵引,技术驱动”,把美国开拓的机器人,结合工业发展的需求,开发出一系列特定应用的机器人,如:弧焊、点焊、喷漆装配、刷胶、建筑等等,从而形成了庞大的机器人产业,目前全世界装机容量已达60多万台,近几年来仍以每年20%的速率在增长;一条是把机器人作为研究人工智能的载体,看成计算机科学的一部分。即:单纯从技术上仿…  相似文献   

12.
机器人技术是集运动学与动力学理论、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技术、控制理论、电动伺服随动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理论等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标志着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而机器人在各种工业领域的普及应用,则显示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综合实力。 任何产业的形成都需要必要的条件,同样,中国机器人产业也必须在相应的环境中才可能形成和发展。构成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中国机器人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 (一)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前景 1、当前,特别是当中国加…  相似文献   

13.
日本机器人发展概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机器人行业发展较早,并且发展速度迅猛,在各类机器人的研发上都取得了不少杰出的成绩,从日本发展机器人的历史谈起,再看到日本农业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会有不少的启发。而如今,日本依然是机器人产业大国,其技术水平永超国际平均水平,问鼎亚洲,领先国际。因此,对日本机器人行业的探讨一直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日本工业机器人的生产和应用迅速发展。80年年产约2万台,历年累计台数,80年巳近七万六千七百台,约占世界总台数的70%。 日本工业机器人工业联合会负责人士认为,日本现巳完成工业机器人的实用化阶段,从80年起进入工业机器人的普及时代,并予测85年将年产约五万台,其中:A型(手动操纵型)约八千台;B型(固定程序型)约三万台;C型(可变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现状调研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自从20世纪60年代初人类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以后,机器人就显示出了极强的生命力.经过四十年的迅速发展,在工业发达国家中,工业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机械加工行业、电子电气行业、橡胶及塑料工业、食品工业、木材与家具制造业等诸多领域中.作为先进制造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装备和手段,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服务机器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器人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其最初是作为一种工业设备中发展起来,到1996年全球已经拥有86万台。在这些工业机器人中将近有一半(40万台)安装在日本,德国排名第二(6万台),美国第三。近年来亚洲(不包括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增长速度很快,但是从全球来看,工业机器人的发展速度已经渐渐趋于停滞。在这种情况之下,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必须寻找新的市场,开拓机器人新的应用环境。机器人未来将逐步的把发展重点从传统的制造业转向非制造业,尤其是服务机器人。  相似文献   

17.
机器人技术是二十一世纪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热点,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需求市场,我们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速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在的工业机器人总装机量约为1200台,其中国产机器人占有量约1/3,即400多台,与世界机器人总装机台数75万台相比.中国装机量仅占万分之十六.对中国这样一个12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差距是很明显的。装机数量少,说明了我国的工业化程度(尤其是自动化程度)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大.  相似文献   

19.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日子一日一月地成为了历史。再一个月,2014即将成为历史,对于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来说,2014年可谓是悲喜交加的一年,业界称为“中国机器人元年”,中央及地方政策相继出台,让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人雄心勃勃,国产核心零部件的突破,让大家看到了不受制约的希望,然而外资品牌机器人的围剿、国外新型机器人的推陈出新又让人觉得有些追赶无望……不管怎样,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我们需要追逐光明的未来,下面用几组数据回顾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现状,以便更好地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20.
1、我国未来对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需求 1.1我国制造业需要工业机器人 自从20世纪60年代工业机器人诞生之日起,它对制造业的影响就非常的深远。无数的劳动力从重复繁重或有害危险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