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海拔2 261m)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方法:对84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和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全血还原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有关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压患者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全血还原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沉方程K值明显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均有下降(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增高(P<0.01)。结论:缺氧状态下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的异常,对高海拔地区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原不同海拔地区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比较两个不同高海拔地区215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居住在海拔3 000m以上的患者较海拔2 260m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偏低,P<0.05;居住在海拔3 000m以上患者的全血黏度及全血还原黏度(低切、中切、高切)、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电泳指数均高于海拔2 260m,P<0.05.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比较,均P>0.05,无相关性.结论:①随着海拔增高低氧越严重,血液黏度也相应增高;②尽管随着海拔增高居民饮食结构中高热量、高蛋白饮食比例加大,但血脂较海拔较低组反而下降.提示随着海拔增高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对血脂的分解及转运加强,推断可能是高原人对低氧的一种持续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海拔2261m)脑血栓、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方法:对西宁地区150例脑血栓、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进行有关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血栓、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全血还原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沉方程K值明显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均有下降(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增高(P〈0.01)。结论:西宁地区脑血栓、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的异常,对其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探讨与眼底改变的关系 ;结果 :显示 2 4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组中血液流变学 9项指标与相同年龄的 2 0例高原健康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的项目有 :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红细胞总数。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降低。其中红细胞沉降率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眼底改变的发生率随年龄、病程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变化而增加 ;结论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血液流变学变化与眼底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终末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透析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液流变学分析仪,测定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红细胞压积、血沉等指标.结果:终末肾病患者全血粘度低切值(3/s)、高切值(200/s)、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电泳时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血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 (P<0.01),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血粘度低切值、高切值与红细胞压积呈正相关(r=0.868,P<0.01).终末肾病患者透析后,全血粘度低切值、高切值、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与透析前比明显升高 (P<0.05);全血粘度低切值、高切值、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终末肾病患者全血粘度明显降低,血液透析可以改变其全血粘度降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ELISA法测定30例脑梗死患者和46例正常对照组血浆OX-LDL,平行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OX-LDL与血流变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OX-LDL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脑梗死患者血浆OX-LDL浓度与血流变异常指标呈正相关.结论血浆OX-LDL与血液流变性异常与脑梗死有关,对二者检测有助于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在高海拔地区健康移居者血液流变学的“浓”、“粘”、“聚”、“凝”之特点尤为突出.为探讨高原昏迷和肺水肿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作者在喀喇昆仑山对30例高原昏迷和肺水肿患者进行了全血比粘度(ηb)、血浆比粘度(ηp)、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实地检测,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均为进入海拔5000m以上地区3~7天发生的高原昏迷和高原肺水肿患者,下送至某医院(海拔3800m)住院的病人作为检测对象.随机抽查36例健康移居者(3800m)和海拔1410m的健康人30例进行检测,作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喀喇昆仑山(3800m),对9例高原昏迷,7例高原肺水肿患者,进行了全血比粘度(ηb)、血浆比粘度(ηb)、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红细胞沉降率(ESR)检测。结果:高原昏迷和肺水肿患者的各项指标(除ESR外)均增高,ESR均减慢,与健康移居者(26例)相比较,相差不显著(P>0.05),同海拔1400m健康者(20例)相比较,相差非常显著(P<0.01)。经治疗后,接近健康移居者的指标值。认为,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与急性高原病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西宁地区(平均海拔2260m)重度妊高征、正常孕妇和平原地区正常孕妇血流变指标结果比较,旨对西宁地区重度妊高征孕妇血流变检测的临床应用与意义加以探讨。方法:采用LBY-N6B全自动血流变仪,取全血(0.8~1)mL、血浆0.2mL检测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同时检测红细胞压积、血沉和纤维蛋白原定量等。结果:西宁地区重度妊高征、正常孕妇和平原地区正常孕妇血流变学指标结果比较: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等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西宁地区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流变的特点表现为血液粘稠、粘滞性增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动态监测血流变为妊高征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刺五加叶皂苷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刺五加叶皂苷(ASS)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皮下注射0.1%肾上缮腺素0.2ml,置冰水中浸泡5 min,复制急性血瘀模型,同时应用ASS进行治疗,测定大鼠血液流变学各参数变化.结果 ASS50或100mg/kg可使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刚性指数明显降低,对红细胞电泳时间无明显影响.结论 ASS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有明显改善作用,此种药理作用对于防止急性心肌梗死时的高黏状态以及动脉硬化的发展均有益处.  相似文献   

11.
本文观察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男性患者9名,脱离3760m高原环境后,分别到达西宁市2261m,苏州市15m两上地区实地进行微循环、血液流变学、血气、肺动脉压力等测定。结果:1.随海拔高度下降,球结膜、甲襞微循环指标明显改善,具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2.全血比粘度(ηb)、血沉(ESR)、红细胞压积(HCT)、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EPT)等相应改善,均有高度显著差异;3.血红蛋白(Hb)肺动脉平均压(PAP)、全肺阻力(TPR)随海拔高度下降而降低,心排指数(CL)增加,具有高度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滇西不同海拔地区健康人群血脂水平变化。方法对在我院健康体检人员按不同地区分为大理组(海拔1970m)、维西组(平均海拔2300m)、香格里拉组(平均海拔3280m)和德钦组(平均海拔4000m)4组。采用东芝TBA-4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4组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1和APoB)含量检测。结果大理组与维西组比较,TC、TG、LDL-C、APoB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理组和维西组的TC、TG、LDL-C、APoB水平明显低于香格里拉组和德钦组(P<0.05);香格里拉组的TC、TG、LDL-C、APoB水平明显低于德钦组(P<0.05);4组HDL-C、APoA1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滇西高原低氧低压环境对血脂有一定的影响,提示该地区人群应加强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教育,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尽早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拉萨市红细胞增多症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成芳 《西南军医》2010,12(6):1103-1103
目的 调查拉萨市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方法 对105例HAPC患者和782例高原健康人群的血液粘稠度进行分析.结果 HAPC患者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相比高原健康人群显著升高.结论 居住高原人群由于环境缺氧,血液中红细胞数代偿性增加,使红细胞压积升高,血红蛋白增加,引起内粘度升高,使红细胞的变形性下降,引起全血粘度升高.  相似文献   

14.
黄芪甲苷对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注射液对家兔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LBY-N6B自清洗旋转式黏度计测量家兔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采用TYXN96多功能智能血液凝聚仪测定家兔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结果黄芪甲苷注射液0.5mg·kg-1耳缘iv后对家兔全血黏度没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5),1.5mg·kg-1组在低、中、高3个切变率下对全血黏度均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3mg·kg-1组在低切变率下非常显著降低全血黏度(P<0.01),而在中、高2个切变率下则无显著影响;黄芪甲苷注射液各剂量组iv后对家兔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影响(P>0.05);黄芪甲苷注射液对家兔血液APTT、PT、TT均无显著影响。结论黄芪甲苷具有改善家兔血液流变性的作用,但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探讨银杏叶片、复方红景天、复方党参和刺五加片对高原脱适应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作者将驻守海拔5170m1年的57名健康青年于返回平原前5天随机分为5组,分别口服银杏叶片(12人)、复方红景天(12人)、刺五加(11人)、复方党参(11人)和安慰剂(11人),返回平原后第7天停药。停药后清晨采空腹静脉血检测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复方红景天组和复方党参组较安慰剂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降低,…  相似文献   

16.
童文 《民航医学》1996,6(2):13-14
对73名飞行人员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表明,高脂血症全血牯度高切、低切、红细胞压积、血浆牯度、纤维蛋白原、血沉等六项指标均高于正常飞行人员,提示高血脂可能与血液粘度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时血液流变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观察了12例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麻醉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包括:全血比粘度(ηb)、全血还原粘度(ηb-1/H)、血浆比粘度(ηp)、细胞压积(Hot)、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聚集指数(ηrel)、血沉方程K值.并与施行上腹部手术的8例青年患者对比.结果发现麻醉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Hct、ηrel、血沉方程K值与麻醉前相比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或0.01).从血液流变学角度看,认为硬膜外阻滞有助于老年患者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18.
笔者对22例心电图ST-T异常的歼击机飞行员进行全血粘度比、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牯附率、纤维蛋白原等4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结果发现全血粘度比、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全血粘度升高与ST-T异常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对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性质的影响。方法 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激光组32例(川芎嗪+ILIB)和对照组16例(仅用川芎嗪),ILIB采用肘部静脉穿刺置光纤针,波长632.8nm,功率1.5mW,每日照射40min,连续5天。两组在治疗前、分别于川芎嗪静滴5天加激光照射5次或单纯川芎静滴5天后,取空腹肘静脉血检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激光组(n=32)自身对照和与对照组(n=16)比较,发现激光照射后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聚集指数均显著降低,血沉、纤维蛋白原无显著性变化,红细胞电泳时间反而延长。结论 ILIB确能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降低血粘度,但对血液流变学具体指标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20.
贾妙兴  陈飞  蔡定军 《临床军医杂志》2015,43(3):277-278,313
目的检测并分析核潜艇艇员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方法将入院疗养的核潜艇艇员30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为本院的健康体检者36例,检测两组人员的10个血液流变学指标,即:血液黏度,红细胞比容,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系数,血细胞聚集系数,微循环滞留时间,血栓形成系数。结果试验组的红细胞比容(0.493±0.024)L/L与对照组的(0.471±0.028)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6,P<0.01);试验组的全血还原黏度(7.44±0.595)m Pa/s与对照组的(7.09±0.029)m Pa/s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768,P<0.01);试验组的红细胞刚性指数(4.156±0.648)高于对照组的(3.86±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1,P<0.05);试验组的血液黏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潜艇艇员长期在特殊环境中工作,可因各种因素促使他们的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