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矿井及选煤厂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现状,并对其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原辅材料类别、工作流程、《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等标准确定本次现状调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样点、采样方法和分析方法。结果矿井及选煤厂的24个化学物质检测点合格率100.0%,24个粉尘检测点合格率79.2%,91个噪声工作场所噪声测量结果合格率87.9%;井下采掘工序受检的20个工种煤尘,选煤厂受检的6个工种煤尘CTWA合格率分别为30.0%、83.3%;9个工种噪声作业工人个体噪声测量结果合格率为66.7%;35个工种8 h等效声级噪声计算结果合格率为71.4%。结论大部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强)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但因井下作业工艺条件和工作环境的限制,煤尘浓度要控制在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范围仍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本矿井及选煤厂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为井下开采单元的采掘、运输工序及选煤单元原煤准备和产品外运工序的煤尘和噪声,建议加强除尘或防尘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强化通风,加强操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减轻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2.
张瑞玲 《职业与健康》2009,25(18):1925-1926
目的 了解平顶山煤业集团七星公司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及工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水平,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的日常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对该集团公司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作业场所空气中煤尘短时间接触浓度检测合格率为69.2%;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检测合格率为66.7%;噪声强度检测合格率为70.0%。结论该煤矿煤尘和噪声检测合格率均偏低,职业病危害的控制与预防应以粉尘、噪声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和评估苏州市高新区企业作业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方法对2009-2014年苏州高新区企业作业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作业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化学物质和粉尘的年监测合格率均高于97%;物理因素的年监测合格率为80.26%,监测不合格的作业点主要集中在从事矽尘和噪声作业的场所。结论苏州高新区企业作业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较好,提示企业应继续增强职业病危害防控意识,特别是加强对噪声、矽尘作业危害的防控。  相似文献   

4.
岳倩  余涛  关陶  王平 《现代预防医学》2015,(12):2145-2147
摘要:目的 了解烟叶复烤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探讨预防职业病危害因素对策,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 对烟叶复烤厂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结合部分接害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烟草尘合格率为50.5%,关键控制点是选叶、摆把、除尘等;煤尘合格率为100.0%;其他粉尘合格率为82.1%,关键控制点是锅炉房除灰;噪声合格率为79.8%,关键控制点是摆把、打叶、烤片/烤梗等。结论 烟叶复烤厂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总尘)和噪声,应加强粉尘和噪声作业环境的治理,加强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5.
对昆山市2010年150家重点监管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进行分析。150家重点监管企业主要分布于电子、建材、机械等行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苯系物、乙酸乙酯、二甲基甲酰胺、正己烷、粉尘、噪声。不同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电子92.16%,皮革94.59%,机械59.46%;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苯100%,甲苯87.5%,二甲苯94.97%,乙酸乙酯88.89%,二甲基甲酰胺92.59%,正己烷100%,其他粉尘88.16%,矽尘56.25%,噪声60.71%。提示150家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以有机溶剂和噪声、粉尘为主,其中甲苯、噪声、粉尘控制效果最差,作业场所监测合格率低。用人单位应加强上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治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厦门市湖里区企业近年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控状况,为辖区制定预防控制职业病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3年湖里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资料,并进行统计处理和描述分析。结果湖里区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总体合格率为50.41%;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总体合格率为89.94%,其中粉尘合格率为89.74%,化学毒物合格率为98.23%,物理因素合格率为77.31%。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监测合格率最高,达94.71%;金属制品业为最低,为75.40%。大、中、小规模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分别为86.64%、92.21%、8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77,P0.05)。结论湖里区企业作业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控情况不容乐观,噪声是重点预防控制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广汉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健康监护情况,为制定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健康危害监测信息系统资料对该市2011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情况和健康监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该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为87.51%.粉尘、化学毒物、物理因素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6.34%、96.40%、81.49%.职业健康检查中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分别为2.02%、0.03%.结论 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重点加强粉尘、噪声、苯系物、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管理及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某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提出防治对策,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通过现场卫生学调查,检测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分析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结果检测生产性粉尘、物理及化学有害因素共23种,其中粉尘检测点位22个,合格点位14个,合格率63.64%;检测化学毒物16种,共计78个点位,检测合格率均为100%;噪声检测涉及79个点位,噪声个体检测19个工种,合格率为89.5%;照明、紫外线辐射检测合格率为100%。结论煤尘、矽尘、其他粉尘(电石粉尘)、氯乙烯、一氧化碳、氯化氢、氯气等是该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且危害程度十分严重,应通过工程技术改造,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近5年浙江省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情况.方法 对2006-2010年全省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情况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06至2010年,作业场所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实测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监测合格率基本呈现平稳或略升高的趋势.在各类粉尘的监测中,矽尘和石棉的合格率不足60%.在化学毒物的监测中,苯、甲苯、二甲苯是监测的重点,合格率在85%以上.近年来正己烷、硫化氢和氰化物的监测数量呈明显的增长趋势.物理因素的监测以高温和噪声为主,与化学因素相比,监测合格率相对较低,不足70%.结论 今后浙江省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管既要增加监测的数量,也要提高监测的合格率.同时还要掌握急性和慢性职业中毒危害因素、物理和化学因素、传统和新型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监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12年广汉市中小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情况,以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方法利用广汉市2012年《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卡》的导出资料,对中小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广汉市63家中小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平均合格率为77.17%。粉尘、物理因素合格率分别为70.35%和74.43%。结论粉尘、物理因素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合格率低,企业应加大投入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相关部门应加强职业病管理措施和健康教育,做好职业健康监护,以减少职业病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济南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健康监护情况,为制定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该市2013年职业病危害监测情况和健康监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该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为90.22%。化学毒物、粉尘、物理因素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2.8%、88.8%、78.8%。职业健康检查中职业禁忌症检出率为0.2%,与职业相关的异常结果检出率为4.5%。结论 济南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达标率较高,但仍存在超标作业点的情况,需监管部门加强监管,重点加强粉尘、噪声、锰、苯系物等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管理及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某饮料企业2009-2012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状况,为职业病防治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该企业作业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进行现场调查并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2年该企业作业场所中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噪声、粉尘、二氧化碳.噪声各年监测超标率分别为49.06%,51.92%,39.62%,45.61%,粉尘各年监测超标率分别为66.67%,0,0,0,二氧化碳各年监测超标率分别为30.00%,22.22%、33.33%、30.27%.结论 该企业作业场所中噪声、粉尘、二氧化碳监测合格率不稳定,仍应该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提高总合格率.  相似文献   

13.
孟谦谦  施健  杜成  童智敏 《现代预防医学》2014,(12):2143-2145,2163
目的了解昆山市2008-2012年企业工作场所职业性危害现状,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昆山市2008-2012年企业工作场所职业性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8-2012年,作业场所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实测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监测合格率基本呈现平稳或略升高的趋势。在各类粉尘的监测中,矽尘合格率不足75%。在化学毒物的监测中,苯、甲苯、二甲苯是监测的重点,合格率在85%以上。物理因素的监测以高温和噪声为主,与化学因素相比,监测合格率相对较低,不足70%。结论今后昆山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既要增加监测的数量,也要提高监测的合格率,要加强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管以保护职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粤西地区某市木家具制造业作业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及其接害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方法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所规定的方法对该区2011—2012年23家木家具制造业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对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累计检测作业点159个,合格点数73个(45.9%);噪声、粉尘和有机溶剂合格率分别是37.7%,45.6%和53.3%。共检查178名接害作业人员,全部检查项目均无异常者77人,合格率43.3%;未检出职业病患者或疑似职业病患者。结论粤西地区某市木家具制造业普遍存在粉尘、噪声和有机溶剂等职业病危害,职工健康检查合格率低,应加强职业病三级预防和健康监护工作,切实保护工人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对2006—2011年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实测点数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粉尘监测点中,矽尘监测合格率最低。化学毒物监测点中,铅及其化合物合格率明显低于其他化学毒物。物理因素监测合格率均低于75%。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管既要急性、慢性职业中毒危害因素兼顾,也要监测数量和合格率齐抓。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宁海县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有效控制与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提供依据。方法从健康危害监测信息系统导出2009—2013年宁海县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覆盖率为35.30%,平均合格率为83.57%。从规模和经济类型分以小型私有制企业为主,行业分布以制造业为主。职业病危害因素有43种,化学毒物、粉尘和物理因素3个类别合格率分别为96.00%、83.29%和7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矽尘、煤尘、棉尘、电焊烟尘、噪声和高温、苯系物、氯化氢和氢氧化钠。结论宁海县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呈现多样性,检测覆盖率和合格率均较低,职业病防治工作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7.
某实木家具制造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和掌握家具制造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对某实木家具制造行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结果 其作业场所木粉尘浓度较高,平均值为10.34 mg/m^3,作业点合格率仅为31.25%;噪声强度较大,24个作业点噪声强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作业点合格率为51%;毒物种类也较多.结论 木制家具制造加工业的职业病危害不容忽视,应合理改善作业环境,控制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辖区内工矿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情况,掌握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为职业卫生监管部门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云浮市107家企业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7家企业的检测结果中,噪声检测点占55.9%,粉尘点占29.7%,化学因素点占14.4%;噪声检测合格率最低(64.3%),其次为粉尘(76.7%),化学毒物最高(98.92%)。小微型企业粉尘检测合格率最低(67.6%),中型企业噪声合格率最低(61.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非金属矿采选业粉尘检测合格率低,分别为48.9%和65.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和电力行业噪声检测合格率低,分别为51.0%、56.8%和58.1%。结论云浮市工矿企业职业病危害以粉尘和噪声为主,小微型企业粉尘危害严重,中型企业噪声危害严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非金属矿采选业等行业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高,是职业卫生监管部门督查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某公司电子级玻璃纤维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情况及控制效果。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现场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法、工程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对该项目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效果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经现场检测碳酸钠、二氧化硫、氨、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氮、煤尘、其他粉尘、石灰石尘、高温、各工种作业工人接触噪声的等效声级合格率均为100.00%;玻璃棉尘超标2个点,合格率为91.67%;矽尘超标1个点,合格率为88.89%;工作场所噪声强度为53.9~107.4 d B(A),有5个检测点噪声强度超过85 d B(A)。结论该建设项目采用先进装备和工艺技术,各项职业病防护措施基本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从职业病防护角度分析,本项目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建筑模型制作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病危害防护情况,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进行职业卫生现况调查分析。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业点进行检测,其中毒物选择27个检测点、粉尘选择2个检测点。结果建筑模型制作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苯类化合物、三氯甲烷和噪声有害物。苯类化合物、三氯甲烷、粉尘作业场所检测浓度的合格率为100%,噪声强度合格率为75.00%。结论建筑模型制作业在粘结过程中使用具有挥发性高毒的苯类化合物和三氯甲烷,在制作建筑模型时应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制定并严格执行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