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硅肥、磷肥及他们的交互作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采用盆栽水稻技术,应用响应曲面法分析了施用不同比例的硅肥、磷肥对水稻单位面积穗数、每穗平均籽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四个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磷肥能够显著影响穗均粒数和千粒重,硅肥能够显著影响桶均穗数、穗均粒数和千粒重,硅磷的交互作用亦能显著影响穗均粒数。在研究了硅肥、磷肥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影响的基础上,通过计算获得了水稻产量与硅肥、磷肥施用量的回归模型,根据模型确定出最高产量的生产条件为:磷酸一铵1.68 g;硅酸钠5.25 g,理论产量为91.74 g。经验证实际产量为71.74 g,较空白处理提高了53.32%。  相似文献   

2.
硅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硅肥对宁化河龙贡米产量、品质和抗倒伏性状的影响,以期为宁化河龙贡米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以‘玉针香’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不同硅肥处理[森夫硅肥(S1)、蔡德龙ETDA硅肥(S2)、不施硅肥(S0,对照)],调查不同硅肥处理对‘玉针香’产量形成、品质及茎秆形态和力学特征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S1处理森夫硅肥和S2处理蔡德龙ETDA硅肥比对照不施硅肥‘玉针香’产量高,分别提高2.82%和4.83%,有效穗数较对照增加11.57%和13.74%;整精米率较对照增加7.48%和13.07%;植株形态特征(株高、茎粗、茎壁厚度、叶片长度和宽度)没有明显影响,植株抗推力增加了18.31%和3.82%。施用硅肥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抗倒伏能力,但不同硅肥类型对水稻的促进效应存在差异,S1处理对水稻的综合影响最大,可为河龙贡米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优质香稻黔香优302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黔香优302的主要农艺性状及其在贵州省5个试验点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黔香优302每穗实粒数、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变异系数较大,各农艺性状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产量因子是每穗实粒数、千粒重、有效穗数,其中有效穗数对产量的直接正向作用最大,有效穗数与每穗粒数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在栽培技术上,应主攻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与结实率,并协调有效穗数与每穗实粒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港粳308为试验材料,选用3种不同的硅肥,研究了其对港粳308形态特性、抗倒伏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硅肥中,先益农能显著提高水稻的分蘖数、叶面积和第1、2、3节节粗,明显增加了水稻功能叶片的叶宽,并显著缩短了水稻的节长,极显著提高了水稻抗倒伏能力。硅肥的施用,增加了水稻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先益农的增产效果最佳,达19.7%。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油菜育种中利用杂种优势组配获得高产时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5个油菜杂交高产组合材料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油菜杂交高产组合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度。结果表明,杂交油菜高产组合产量与农艺性状之间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千粒重、种植密度、生育期、主花序有效角果数、主花序有效长度、结荚密度、平均荚粒数、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分枝部位高。云南玉溪市利用杂种优势组合油菜高产育种工作中,在合理密植的前提下,应适度增加播种密度,并适时早播,当株型合理时,应加强对千粒重、主花序有效角果数、主花序有效长度性状的选育。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有机肥替代无机N肥的有效途径,以主推粳稻品种“南粳5055”为材料,利用小区试验研究基施有机肥替代无机N肥分蘖肥后移对水稻产量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不施无机氮肥或者施用有机肥替代无机N肥高峰苗数会增加,会推迟高峰苗出现时间。有机肥替代无机N肥使抽穗期剑叶、倒2叶、倒3叶叶基角变小,倒3叶叶长增加,延缓抽穗后顶三叶叶绿素含量的下降速度,通过增加有效穗数、千粒重实现增产,对水稻农艺性状影响不大,主要影响是株高。  相似文献   

7.
氮硅互作对水稻营养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氮硅合理配施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氮硅互作对水稻营养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硅可明显增加穗实粒数与千粒重,而施氮可明显增加有效穗数,氮硅配施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增施硅肥可明显提高土壤有效硅含量,而施氮明显降低了土壤有效硅含量。施氮对水稻各时期氮磷钾含量提高有促进作用,而施硅则影响不显著。说明氮硅配施具有相互平衡作用,中氮水平下(180 kg/hm2)配施SiO2 30 kg/hm2水稻营养较为均衡,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有机肥不同用量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能有效增加水稻有效分蘖数、株高和穗长,保证有足够的收获穗数;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氮素基、蘖肥减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水稻氮肥减量施用的有效途径,以粳稻品种‘通粳981’和‘南粳44’为材料,利用小区试验研究了在穗肥施用量相同条件下氮素基、蘖肥不同施用水平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基、蘖肥减量降低水稻高峰分蘖数,对水稻高峰分蘖数出现时期影响不大;氮素基、蘖肥减量使水稻剑叶抽穗后7天叶绿素含量增加,降低水稻干物质的积累,对水稻农艺性状影响不大;氮素基肥减少50%增加了叶基角与叶开角,降低了披垂度;氮素基肥减50%提高水稻成穗率、千粒重,使水稻增产或稳产。  相似文献   

10.
中籼迟熟水稻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对14个中籼迟熟水稻品种的7项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籼迟熟水稻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千粒重、生育期、结实率、株高、穗长、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因此,在中籼迟熟水稻高产育种和高产栽培中,应当侧重千粒重、生育期和结实率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有机肥替代无机N肥的有效途径,以主推粳稻品种‘南粳5055’为材料,利用小区试验,研究基施有机肥替代无机N肥分蘖肥后移对水稻产量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不施无机氮肥或者施用有机肥替代无机N肥高峰苗数会增加,会推迟高峰苗出现时间。有机肥替代无机N肥使抽穗期剑叶、倒2叶、倒3叶叶基角变小,倒3叶叶长增加,延缓抽穗后倒3叶叶绿素含量的下降速度,通过增加有效穗数、千粒重实现增产,对水稻农艺性状影响不大,主要影响是株高。  相似文献   

12.
赵阳  才华  柏锡  纪巍  朱延明 《作物杂志》2012,28(5):22-25
在前期已获得耐盐转OsCDPK7、OsMAPK4基因水稻的基础上,对转基因株系的产量性状、生物学性状、品质性状和生育期等农艺性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田间栽培条件下,转基因水稻植株个体生长发育正常,转OsCDPK7基因水稻株系主要农艺性状与对照无差异;而转OsMAPK4基因水稻株系与其受体之间单位面积产量、株高、有效穗数和粗蛋白含量等均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与OsMAPK4基因功能存在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为了探索不同种类及不同用量硅肥对皖南山区稻田水稻产量的影响以及高效硅肥积累水稻品种的筛选。根据土壤缺硅特性(有效硅含量为5.68±0.84 mg/kg),设计了不同硅肥种类及用量的盆栽试验和不同水稻品种硅敏感性的大田试验。盆栽结果表明,不同硅肥种类及用量均可以显著增加水稻产量,其中150 kg/hm~2水溶性硅肥和钢渣硅肥处理比对照的水稻产量增产效果最为明显,分别多出64.53%和23.49%,随着硅肥的用量增加并没有显著增加各硅肥处理水稻的产量;大田试验结果也表明,钢渣硅肥施用对6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均有显著增加,其中‘苏秀867’对硅肥最为敏感,施硅肥处理产量比不施硅肥的处理产量增加40.77%,为硅素高效吸收积累水稻品种。故对皖南山区稻田来说,适量的硅肥利用以及高吸收硅的水稻品种选择,可以有效地提高稻季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黔豆08002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不同的栽培条件下,各产量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有效分枝单株产量单株粒数株高底荚高小区产量主茎节数百粒重,产量与株高、底荚高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依次为:底荚高单株粒数有效分枝数单株产量。生产上通过追踪黔豆08002田间性状的表现,采取农艺措施,使黔豆08002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5.
梁琳 《中国种业》2020,(6):38-41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玉林市玉州区种植的5个早稻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研究该地区早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关联度。结果表明:水稻农艺性状对早稻产量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结实率抽穗期剑叶长度单株穗数谷粒宽度千粒重谷粒长度茎秆长度剑叶宽度穗长度每穗粒数。在玉林市玉州区水稻高产栽培中,应注重结实率、抽穗期、剑叶长度及单株穗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水稻硅营养与硅肥应用效果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硅是水稻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有益元素,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此,根据水稻硅营养和硅肥应用研究现状,从土壤供硅能力与补硅原因、水稻植株吸硅特性、施硅的生理效应、施硅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了水稻硅营养和硅肥应用效果研究进展,进而表明了硅素在水稻营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三种施肥方法对影响寒地水稻产量及食味的农艺及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产量与有效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穗长、呈显著正相关;有效穗数与株高、穗长、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粗蛋白含量与植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胶稠度呈显著负相关。提出,在三种施肥方法试验下,水稻的农艺性状及食味品质间差异显著,施肥方法处理2实现了稻谷产量不显著降低的基础上,改善了影响稻米食味的粗蛋白、直链淀粉及胶稠度含量,从而为提高寒地水稻食味品质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硅肥对水稻高产的作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硅肥为水稻生产所需元素 ,日本特别强调硅对水稻的重要性 ,每年施用硅肥 10 0万t左右。我国江浙等省近年来水稻施硅逐年增加 ,贵州省在施硅方面正在起步 ,为了探讨硅肥对水稻根系、抗病虫能力以及对改善水稻生长状态 ,提高光合生产率方面作用 ,特开展田间试验研究。1   材料与方法试验设在遵义县南白镇中山组 ,海拔 90 5m ,供试土壤为渗育型亚类紫砂泥田 ,土壤肥力中偏上等 ,农化性状有机质 56 .0 7g/kg ,速效磷 31.0mg/kg ,速效钾 89.3mg/kg ,有效硅 14 5.7mg/kg ,pH5.9。前作油菜 ,水稻品种菲优多系 1号、旱育秧、秧…  相似文献   

19.
以常规粳稻宁粳7号为材料,采用大区对比法,研究速溶硅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硅肥具有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增加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保大麦14号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性和通径分析,旨在为保大麦14号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主要农艺性状中,与产量相关程度依次为:有效穗数(0.7536)、穗实粒数(0.5539)、茎蘖总数(0.4321)、株高(0.0639)、千粒重(-0.1239)、基本苗(-0.2581);对产量的直接影响依次是:有效穗数(0.6782)、茎蘖总数(0.2416)、千粒重(0.1184)、穗实粒数(0.0165)、株高(-0.1316)、基本苗(-0.3606)。提出了保大麦14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施足底肥、早灌出苗水,保证适宜基本苗;及时灌分蘖水、抽穗杨花水,早施、重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提高有效穗,提高结实率增加穗实粒数;适时灌灌浆水,保证适当的千粒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