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网络舆情分析与监控是有效掌控网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Web中信息的挖掘作为一种新兴数据挖掘技术,其作用是可以有效的从互联网中获取并且分析相关的舆情,达到监控和预警的目的,为处置互联网中涉警的舆情提供莫大的帮助。互联网已成为当前涉警舆情监控的重点,如何获取更多更准确的网络涉警舆情信息,为预警和决策服务,是摆在各政法部门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科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使得人们对于互联网教育舆情监测系统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本文概述了互联网教育舆情监测系统的内涵以及互联网教育舆情监测系统的主要结构组成,并分别从互联网信息采集与预处理技术、舆情关键信息抽取技术、文本表示与主题发现技术以及网络舆情内容分析四个方面进行互联网教育舆情监测系统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企业负面事件网络舆情给企业带来了更为深远的影响,为有效提高企业舆情管理能力,对企业负面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水平进行评价十分有必要.从危机预警程度、企业回应情况及企业应对效果三个维度构建企业负面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不同企业类型的各指标权重,并通过熵权TOPSIS方法对案例事件进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移动互联网舆情预警系统的系统结构及其设计和实现。该系统能够借助移动终端上的舆情监测客户端及实现舆情信息的实时浏览、实时自动推送预警等功能,可以让用户24小时随时随地不间断获取最新舆情,而无需专人值守,突破了舆情预警的难点。本文描述了移动互联网舆情预警系统的功能和优势,并给出了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文章描述了一个互联网舆情搜索分析系统的设计及实现方法。系统采用互联网搜索引擎(例如谷歌、百度、雅虎等)、RSS技术、网页信息结构化抽取等技术实现了对互联网敏感信息发现以及网络舆情信息的搜索分析。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已得到广泛普及.而网民逐渐开始应用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纷纷对社会事务发表看法,由此而形成网络舆情,已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表现形式.由于网络舆情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且突发的特点,加强其监测已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本文特提出一种搜索引擎日志分析的网络舆情监测方法,以望对后期网络舆情监测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环境下,网络已成为人们收集信息、发表意见的主要平台,在微媒体不断发展壮大的情况下,教育舆情事件频发,其影响力不断扩大。本文从教育舆情概念的界定入手,以一起教育舆情事件为例,进行了事件传播趋势与传播平台分析、网民话题分析,并提出了一定的教育舆情事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异常活跃,网络舆情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和渗透力,网络舆情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有效地应对网络舆情,文章介绍了网络舆情的特点,分析了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指出了网络舆情应对方面存在问题,提出了网络舆情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9.
《软件》2016,(12):26-31
鉴于传统的互联网舆情系统往往仅关注于互联网舆情的获取,即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针对此情况,本文通过对现代互联网舆情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移动互联网的推送技术的舆情信息的管理模型。明确该推送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分析现有的推送系统,吸收其优点改进其缺点,将其利用到新型的舆情管理模型中。然后进行详细的技术调研,根据各个模块的需求进行详细设计,为实现编码提供了有力支持,最终通过测试得出基于Android移动互联网的推送技术系统符合实际需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高校网络舆情是在校人员通过互联网表达个人思想、诉求个人利益表现出的网络行为,是网络舆情的延伸和体现。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以报纸、广播和电视为主的传统舆论格局已经改变,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社交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渗透,为高校学生提供了获取并传播信息的新平台,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加剧了舆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加强对高校负面网络舆情的管理,提高引导和管控舆论信息的能力,对推动校园的和谐健康发展,健全互联网环境下各高校的舆情管理体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舆情作为网络空间认知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已成为影响社会持续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在对现阶段舆情信息监测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技术水平的差距,结合互联网空间认知域的分级预警和信息引导技术,提出了一个完整的舆情管控体系,融合了舆情的监测、预警和引导手段,达到化解公共危机和挫败恐怖分子破坏社会安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从互联网舆情形成的特点谈创建立体化网络舆情监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舆情日趋复杂,把握互联网舆论阵地的主动权,营造网上舆论宣传的强势将成为我们今后网络监察部门的工作重心。本文分析了当前互联网舆情发展特点,从加强法规制度、技术、队伍建设基础建设、引导与正面回应、加强网络阵地控制、与传统媒体加强配合、地面处理与网络策应相结合等五个方面对建立立体化网络舆情监控机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发展,两微一端逐渐成为网络信息的主要渠道.为了更好地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网络舆情的管理,设计并实现微博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开发了微博热搜舆情搜集、关键字舆情搜集、舆情筛选和舆情溯源等功能,极大地丰富了网络舆情搜集的手段,为网络舆情的分析与管理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舆论影响力不断增强。为深入分析我国网络舆情的研究成果,通过SATI文献统计分析工具梳理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数据库的2577篇网络舆情相关文献,总结网络舆情研究现状,将我国网络舆情研究划分为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网络舆情情感分析、网络舆情监测与传播以及网络舆情治理4个领域,并作出详细阐述,丰富了我国网络舆情的研究结果,为今后的网络舆情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的普及,对人民生活方式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在个体观念以网络为平台为基础而抒发的过程中,网络舆情逐渐产生.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舆情与数据挖掘技术.在此基础上,主要以数据挖掘技术为依托,对网络舆情智能监测与引导平台进行了设计.以期能够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6.
网络舆情分析是智能信息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模型及时从互联网上获得相关网站信息,从中检测出舆情信息并借助数据分析模型对其进行深层次追踪分析,反映出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达到预警和监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推进了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舆情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对高校舆情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提出网络舆情系统结构模型,并使用Hadoop技术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系统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实现热点话题的发现追踪。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历年来环保网络舆情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环保网络舆情的特点,从环保网络舆情的特点出发,研究舆情监测预警、引导的措施,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了监测预警平台、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平台、环保门户网站,使环保部门能够第一时间抓取到环保网络舆情,进行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遇到重大环保危情时,和应急系统相结合,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水利舆情及业务工作对互联网舆情大数据的需求,研究利用大数据、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基于多模态智能分析架构,采用知识图谱、信息萃取、价值识别等手段,开展信息价值点、敏感点、关键点、发酵点的发现及标引和提取,建设水利舆情大数据分析平台.平台运行有效地推动舆情工作及水利业务工作的融合,扩大水利舆情工作的深度和广度,验证水利业务系统利用互联网维度数据途径的可行性,打开互联网维度数据与水利业务数据叠加的发展空间,提升舆情大数据的价值密度,可为水利部门户网站、河(湖)长制管理、水资源管理、水资源大数据分析等业务系统,提供业务数据支持和分析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校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不足,结合高校舆情信息的传播特点,提出构建舆情监测系统的整体方案.在校园网内基于Nutch搜索引擎技术进行信息检索,互联网范围内采用元搜索引擎技术获取相关信息,采用关键词特征库匹配方式自动进行网络舆情监测,实现对舆情信息及时准确的发现,并探讨高校面对网络舆情在监测、分析、引导和反馈等环节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