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 Hope是我国重要绿化树种国槐Sophorajaponica的最严重的蛀干害虫,成虫期啃食国槐嫩枝补充营养。本研究用不同浓度灭幼脲处理的国槐枝条饲养锈色粒肩天牛成虫,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灭幼脲处理对该天牛雌、雄性成虫的取食量、产卵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对卵的孵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卵孵化抑制率最高可达76.32%。解剖发现浓度为0.20mg/g的灭幼脲能够干扰锈色粒肩天牛成虫内生殖系统的正常生长及发育,表现出一系列病变反应。  相似文献   

2.
印楝素制剂对锈色粒肩天牛成虫和卵的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ivainsoni(Hope)成虫期利用高效低毒的生物药剂防治技术,使用梯度浓度的印楝素制剂处理国槐当年生嫩枝,供锈色粒肩天牛成虫补充营养时取食,以研究其对锈色粒肩天牛成虫胃毒、拒食、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印楝素药液对锈色粒肩天牛均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0.3%印楝素乳油300倍、400倍、500倍、600倍及700倍液处理后第6 d时,成虫的死亡率分别达97.6%,86.0%.73.8%.50.0%和36.1%;拒食作用也比较明显,300倍、400倍液处理的拒食率达到了94.87%和90.22%,取食量显著低于对照,500倍、600倍及700倍液处理的拒食率分别为61.28%、41.54%和37.00%;不同浓度药液均使成虫产卵量、卵的孵化率显著低于对照.表明在锈色粒肩天牛成虫期,在其寄主国槐枝条上喷洒300倍或400倍印楝素乳油能有效防治该天牛成虫.  相似文献   

3.
【目的】桃红颈天牛Aromia bungii是危害桃、杏、李、樱桃的主要蛀干害虫,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是一种能有效防治多种天牛类林木钻蛀害虫的重要天敌昆虫。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寄主来源种群花绒寄甲对桃红颈天牛幼虫虫粪的行为反应和对幼虫控制能力的差异,旨在筛选能够有效防治桃红颈天牛的花绒寄甲种群。【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6个不同寄主来源种群花绒寄甲成虫对桃红颈天牛幼虫虫粪的行为趋性;采用纱网罩受害原木模拟自然条件,释放不同种群花绒寄甲成虫测定了其对桃红颈天牛的致死效果。【结果】行为趋性结果表明,源自松褐天牛和云斑天牛的花绒寄甲种群对桃红颈天牛幼虫虫粪表现出明显的正趋向反应,而源自光肩星天牛、星天牛、锈色粒肩天牛和栗山天牛这4个种群的花绒寄甲对桃红颈天牛幼虫虫粪均未表现出明显的趋向反应。持续2年的寄生控制实验表明,源自光肩星天牛的花绒寄甲种群致死效果较好,天牛死亡率为52.86%±5.97%,源自松褐天牛、云斑天牛、栗山天牛和锈色粒肩天牛的花绒寄甲种群控制效果依次降低,天牛死亡率分别为35.14%±5.55%,32.88%±5.50%,26.09%±5.29%和10.94%±3.90%,源自星天牛的花绒寄甲种群未显示出对桃红颈天牛的控制作用。【结论】利用花绒寄甲防治桃红颈天牛时,应选择源自松褐天牛、云斑天牛或光肩星天牛的花绒寄甲种群。  相似文献   

4.
国槐锈色粒肩天牛物候预测方法及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槐 (SophorajaponicaLinnaeus)分布于华北、西北地区 ,是重要的庭荫树和园林行道树。在山东省滕州市国槐因其材质硬、耐攀折、成活率高、易保存、成形快而被广为栽植 ,成为城市园林和平原农田林网的主要树种。由于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swai  相似文献   

5.
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Motsch.) 是杉木成林的主要蛀干害虫,广西各杉木林区均有发生危害。我们于1975年在柳州地区六峰山林场,对1958年定植的166亩杉木成林进行调查,发现受双条杉天牛危害的枯死木达3.2%,衰弱木占26%,严重地威胁杉木的生长成材。 一、双条杉天牛的越冬情况 据记载,双条杉天牛均以成虫在地面高2米以下  相似文献   

6.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和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是我国两种重要的林业蛀干害虫,存在很多共同的寄主植物。为了阐明两种星天牛之间的物种竞争关系,本文采用行为观察试验,研究两种星天牛寄主危害部位、异种危害寄主识别和种间争斗行为等试验。结果显示,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在寄主植物上的取食危害部位有很大差异,光肩星天牛主要取食寄主植物的枝条上部,取食面积为2 390.0 mm^2,占整个寄主植物取食面积的69.3%,星天牛主要取食寄主植物的树干上部,取食面积为3 140.0 mm^2,占整个寄主植物的96.6%;两种星天牛都能识别异种天牛危害过的寄主,对其具有显著的回避性,其中光肩星天牛对星天牛危害过的寄主取食量平均值为420.8 mm^2,显著低于健康寄主取食量平均值2 518.8 mm^2,同样,星天牛对光肩星天牛危害过的寄主取食量平均值为436.8 mm^2,显著低于健康寄主取食量平均值1 803.5 mm^2,而对同种天牛危害过的寄主没有显著的选择性;两种星天牛之间争斗共发生34次,其中星天牛获胜30次,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两种星天牛之间存在显著的种间竞争关系,并且能够识别对方物种的存在,其对寄主的感受机制和植物免疫反应机制需要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利用中华甲虫蒲螨防治双条杉天牛幼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鑫  许志春  熊德平 《昆虫知识》2010,47(3):529-532
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Motschulsky)是危害柏树类树木的主要蛀干害虫之一,主要以幼虫蛀干危害树木。1~4龄幼虫主要危害韧皮部,4龄后幼虫则开始进入到木质部危害,并且用虫粪堵塞蛀道与外界的联络通道,造成小型天敌进入困难。本文通过利用中华甲虫蒲螨Pyemotes zhonghuajia(YuandZhang)防治双条杉天牛1~2和3~4龄幼虫研究试验,比较了天敌中华甲虫蒲螨不同释放量对双条杉天牛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当中华甲虫蒲螨释放量为1管/木段时,对1~2龄幼虫防治较好,达83.0%;当中华甲虫蒲螨释放量为2管/木段时,对3~4龄幼虫防治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高达87.7%;但从防治经济高效的角度出发,最合理高效的投放量为1管蒲螨/木段,防治1~2龄幼虫可行性最高。通过中华甲虫蒲螨对双条杉天牛幼虫的寄生结果比较得知,其对寄生体长为1~2cm的双条杉天牛幼虫有明显的趋向性。  相似文献   

8.
管氏肿腿蜂对锈色粒肩天牛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管氏肿腿蜂进行了防治锈色粒肩天牛幼虫的试验,结果表明:锈色粒肩天牛幼虫的寄生死亡率可达40%~70%,而且幼虫的寄生死亡率随着放蜂量的增加而提高,按虫蜂比1∶1、1∶5和1∶10分别放蜂,寄生死亡率依次为35.4%、48.3%和68.9%;最佳放蜂时间为8月中旬,此时放蜂的校正寄生率为55.67%,明显地高于7月份和9月份。  相似文献   

9.
中华甲虫蒲螨Pyemotes zhonghuajia Yu,Zhang&He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寄生性天敌,对吉丁、天牛、小蠹等林木钻蛀性害虫控制效果显著。为了解中华甲虫蒲螨对不同寄主的选择性,室内利用自制的六臂架,选取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Motschulsky)和沙蒿大粒象Adosomus sp.幼虫为对象,比较其对寄主种类和龄期的选择性。结果显示,对于双条杉天牛不同龄期的幼虫,中华甲虫蒲螨对1龄幼虫有明显的趋性,8 h时选择1龄幼虫的蒲螨数量显著地高于3龄幼虫,之后(1224 h)选择2、3龄幼虫寄生的中华甲虫蒲螨才逐渐增多。中华甲虫蒲螨对双条杉天牛和沙蒿大粒象的2龄幼虫随着时间推移也表现出不同的选择性,中华甲虫蒲螨接入六臂架内824 h)选择2、3龄幼虫寄生的中华甲虫蒲螨才逐渐增多。中华甲虫蒲螨对双条杉天牛和沙蒿大粒象的2龄幼虫随着时间推移也表现出不同的选择性,中华甲虫蒲螨接入六臂架内812 h对双条杉天牛表现出明显的偏好,差异显著;2412 h对双条杉天牛表现出明显的偏好,差异显著;2436 h逐渐倾向于沙蒿大粒象,第48小时选择沙蒿大粒象的蒲螨数量显著地高于双条杉天牛。上述结果说明,中华甲虫蒲螨对不同寄主和同一寄主不同龄期的幼虫有明显选择性,并且在不同时间段选择差异会有显著变化,倾向于选择龄期较低、表皮硬度低、活动能力低的幼虫。  相似文献   

10.
利用扫描电镜对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雌、雄成虫触角上的感器结构、分布及数量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锈色粒肩天牛成虫触角鞭节状,由柄节,梗节和9节鞭节组成。在雌、雄成虫触角上分布着4类8种感器,分别是2种毛形感器,2种刺形感器,3种锥形感器和1种芽形感器。而发锥形感器和短刺形感器只分布于雄虫的触角上,不同类型感器在雌、雄个体上的长度及分布数量不同。  相似文献   

11.
魏建荣  牛艳玲 《昆虫学报》2011,54(12):1399-1399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是我国西北及华北地区危害杨树、柳树等树种的主要蛀干害虫,较难防治.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Fairmaire)是光肩星天牛等林木蛀干害虫的重要天敌昆虫.我国近儿年来已开始广泛利用花绒寄甲对光肩星天牛进行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2.
光肩星天牛种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蔚文  陈斌 《昆虫知识》2003,40(1):19-24
评述了我国光肩星天牛种组种类的外部形态和外生殖器主要鉴别特征、寄主、地理分布、起源及其演化。光肩星天牛主要分布在山西吕粱山、太行山以东的广大平原地区 ,寄主广泛 ,主要有榆、复叶槭、杨、柳、五角枫等。黄斑星天牛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北 ,山西吕粱山、太行山以西的陕甘宁地区 ,向东已扩展到河南、河北 ;主要危害杨树 ,也为害柳、榆。四川星天牛主要分布于秦岭以南的云、贵、川地区 ,主要危害柳树 ;在这里至今还没有发现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  相似文献   

13.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是我国重要林木蛀干害虫,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张星耀、骆有庆,2003)。大斑啄木鸟Picoides major(L.)是林业蛀干类害虫的重要天敌,关于啄木鸟对蛀干类害虫的控制作用国内已有一些报道,  相似文献   

14.
双条杉天牛幼虫龄数的划分(鞘翅目:天牛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双条杉天牛 Semanotus bifasciatus Motschulsky 是危害我国侧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 和圆柏 Sabina chinensis 的重要钻蛀性害虫,其幼虫龄数及最佳分龄指标的确定是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的基础.本研究通过室内木段饲养法获取不同发育阶段的双条杉天牛幼虫,分别测量幼虫的前胸背板宽、头壳宽和上颚宽3项形态指标.采用频次分析法确定幼虫龄数,运用Crosby生长法则和线性回归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双条杉天牛幼虫有5龄,其前胸背板宽符合Dyar氏法则和Crosby生长法则并呈现明显的线性回归关系,可作为幼虫龄数划分的重要指标.1~5龄幼虫前胸背板宽分别为0.574±0.012 mm、1.162±0.013 mm、1.738±0.027 mm、2.760±0.011 mm 和3.492±0.015 mm.前胸背板宽(Y1)和幼虫龄数(X)的最佳线性回归方程为lgY1 = 0.185X-0.340(r =0.9647).本研究明确了双条杉天牛幼虫龄数及最佳分龄指标,为深入研究该虫各生长发育阶段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粒肩天牛危害对杨树单宁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粒肩天牛是福建省杨树的一种新蛀干性害虫,经对杨树受害与未受害、不同危害期、不同品系、不同危害部位单宁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受害植株与健康植株间单宁含量差异显著;不同危害期单宁含量差异极显著,在天牛危害末期和越冬期,受害植株单宁的含量比健康植株增加;不同杨树品种单宁含量变化不同,意大利杨健康植株和受害植株的单宁含量均比欧关杨高;受害植株中远离蛀孔与蛀孔周边的单宁含量未表现出显著差异。杨树受害引起单宁含量的变化,可能是杨树受到危害后的一种应激反应的表现,具有诱导抗虫性,即通过增加单宁的含量来抵御害虫的取食。  相似文献   

16.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次期性蛀干害虫,也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廓清该害虫在秦巴林区不同寄主上的危害程度和发生规律,对于控制松材线虫病的扩散蔓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秦巴林区遭受松材线虫病严重危害的3种主要松树(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华山松P.armandii和马尾松P.massoniana)进行了冬季疫木野外解析,并在统计不同胸径、不同高度疫木树干上松墨天牛侵入孔和幼虫数量的基础上,采用聚集度指标分析方法,对该害虫在不同寄主上的危害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松墨天牛在3种寄主上的危害程度具有显著差异,以华山松受害最重,其次分别为马尾松和油松;越冬幼虫在油松上主要危害皮下1~2 cm的边材;在华山松和马尾松上危害比较多样,以髓心部位受害最重,其后依次为心材、边材和树皮;在油松和华山松上,松墨天牛主要在树干7m以下部分危害,而在马尾松上主要危害树干7m以上部分,且虫口数量均与寄主胸径呈显著正相关.松墨天牛侵入孔和越冬幼虫在不同寄主树干上均呈聚集性分布.本研究揭示了松墨天牛在秦巴林区3种主要寄主上的危害规律,对于进一步开展大尺度地理范围松墨天牛的寄主选择性及危害规律研究提供了基础信息,也为秦巴林区松墨天牛的有效防治和松材线虫病的蔓延控制提供了新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7.
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 (Fairmaire)成虫主要利用天牛幼虫蛀食树木时排出的虫粪所释放的挥发性化合物找到寄主所在的微栖境.本试验分别应用PDMS,DVB/CAR/PDMS,CAR/PDMS三种萃取头,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对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 (Hope)幼虫虫粪的挥发物进行了提取,再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化合物的鉴定.结果表明,虫粪中的挥发性物质主要为萜烯类,其中α-蒎烯的含量最高,柯巴烯的含量次之.三种萃取头在相同的温度和提取时间下,DVB/CAR/PDMS的萃取头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肿腿蜂是防治林木蛀干害虫的重要天敌。为了解肿腿蜂搜索寄主的行为机制,研究了白蜡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pupariae Yang et Yao搜索和寄生我国重大林木蛀干害虫——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Blessig)幼虫过程中的学习行为。结果表明,白蜡吉丁肿腿蜂的记忆效应随着搜索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用寄主虫粪和木屑混合物预处理后,白蜡吉丁肿腿蜂搜索到寄主的时间缩短。不同学习经历的白蜡吉丁肿腿蜂对与寄主栗山天牛相关的气味源物质嗅觉测定结果表明,白蜡吉丁肿腿蜂经历栗山天牛幼虫虫粪和蛀屑环境后明显倾向于选择栗山天牛虫粪和木屑混合物,而经历栗山天牛幼虫或辽东栎树皮环境的肿腿蜂对相应的气味选择偏好性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多寄主型寄生蜂白蜡吉丁肿腿蜂具有较强的联系性学习能力有利于用来防治多种非原始寄主害虫,能够明显提高其对新寄主的寄生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二种天牛对濒危植物四合木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升  刘强 《昆虫知识》2009,46(3):407-410
在内蒙古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用野外观察、随机抽取样方,结合解剖病害植株,对危害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 Maxim)的2种天牛红缘天牛Asias halodendri(Pallas)和槐绿虎天牛Chlorophorus diadema(Motschulsky)的为害株率和为害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种天牛对四合木的危害十分严重,将成为导致四合木近期灭绝的主要威胁;在整个保护区范围内,4个地段的为害程度不同,2种天牛的分布情况也不同;2种天牛的危害特点以及对寄主造成的危害也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20.
双条杉天牛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Motschulsky)是危害我国重要绿化树种侧柏的重要害虫。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及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观察分析双条杉天牛的各虫态历期、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并得到出蜇率与温湿度的相关性,及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该虫对颜色有不同的趋性,但总体而言,对绿色有较强的趋性,对无害防治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