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邓铁涛教授提出的五脏相关理论,指出了五脏相通、五脏与自然、五脏与情志、五脏与人生长衰老的关系。我们从"五脏相通""四时五脏""五脏连七情"和"五脏系长衰"等理论重新理解中医治未病思想,可以更好地指导四时季节调理,正确运用中医干预方法去协调五脏功能,使得五脏和则百病不生,从而达到预防和保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五脏理论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对其展开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张琪从五脏论治临证举要》一书,结合理论和临床,辨证解读了中医五脏理论的科学内涵,阐述了张琪教授利用五脏理论治疗多种相关疾病的临床经验,对《张琪从五脏论治临证举要》一书的解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为了系统探讨中医五脏相互之间的关联,论文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系统理论对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五脏相关机理,从五脏系统间关联、五脏系统内关联、五脏系统与环境关联三个层次进行梳理分析.认为五脏系统间关联机理为"功能协调"和"气机相系";五脏系统内关联包括"表里关联"和"内外关联"两种,通过经络沟通和阴阳气化作用实现;五脏系统与环境关联的机理是"生气通天","同气相求".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五脏风的病因是风邪中于五脏而导致的五脏病,但是现代医家对五脏风的理论研究逐渐淡化,尤其是因偏风中于五脏而致的五脏风病的理论逐渐丢失,所以本文对《黄帝内经》因偏风中于五脏而致的五脏风在病因病机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5.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主要来源于《黄帝内经》,即运用五味对五脏进行补泻调节治疗。宋代陈无择所撰之《三因司天方》是一篇根据《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而著的临床专著,它解决了《黄帝内经》只有运气理论而无方剂的问题。文章运用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对《三因司天方》中运气方的组方规律进行分析,发现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在《三因司天方》中确实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结出《三因司天方》中运气方应用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组方规律,将五运六气、五脏虚实、五脏苦欲补泻和五味等理论结合了起来,这为今后构架五运六气的运气方组方原则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章程鹏 《辽宁中医杂志》2013,(11):2223-2224
《黄帝内经》提出了五脏藏神理论,从五脏整体角度阐发了脏腑与神志的关系。五脏功能失常,神失所主就会出现失眠。张仲景论治失眠是对五脏藏神理论的具体应用,无论在病因、病机和治疗方药上都极大拓展了该理论,并为临床诊治失眠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是敦煌医学中极具代表性的医经著作。书中多处引用《黄帝内经》原文,并对其进行了吸收、择要和创新。本文试参考多位《内经》注家之论从五脏病理理论、五脏性用侧重和五脏五行归属三个方面来探讨《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对《内经》五脏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之处,认为《辅行诀》继承了《内经》以"虚实为纲"的辨证要领,从"体、用、化"三方面建立五脏补泻之法,并提出了新型五脏五味的五行配属关系,为丰富五脏理论及临床治法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起源于《黄帝内经》的"五脏相音"理论,把五脏与五音对应联系在一起,通过了解五音的变化来判别脏腑气血的盛衰、阴阳邪正的消长。以"五脏相音"理论为基础形成的"五音闻诊"更是闻诊的核心内容,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发展,"五脏相音"理论与现代科技结合,在诊断与治疗上都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就"五脏相音"的理论进展与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概述。  相似文献   

9.
从脑与五脏生理、病理及经络相关理论,探讨针刺五脏俞治疗中风病的机理和方法。认为中风病的病位在脑,病性为五脏亏虚。五脏俞为五脏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针刺五脏俞可调节气血阴阳平衡,脑病与脏腑病可相互论治。针刺五脏俞为治疗中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溯洄五脏咳理论的发展源流,探寻五脏咳的治法和选方用药,对比了《素问》五脏咳与《删繁方》六极病相关条文,发现二者在病因病机、证候表现的描述上高度相似,《删繁方》可能是现存典籍中最早对五脏咳理论进行发挥并制定相关治法、处方的文献。《删繁方》结合五脏寒热虚实细化了五脏咳的发病机制,并根据六极病的辨证内容提出治法方药,对探究《素问》五脏咳理论的临床应用方法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是根据五脏特性以指导处方用药的理论。缪希雍首创脾阴理论,以五脏苦欲补泻理论为指导原则,临床用药以甘润轻灵为主,形成独特的用药特点。通过阐述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及缪希雍脾阴理论两个方面,进而分析缪希雍滋补脾阴的用药特点,有望为临床用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五脏气虚的雷同和血虚的空白 ,进一步探讨了谦斋医学的学术思想。结论 :五脏均有气虚证 ,气虚各有特点 :气虚分为两类 ,单纯气虚和气血两虚 ;肾不纳气与肾气不固应统一 ,使五脏气虚辨证趋于规范 ;肝、心、脾三脏有血虚证 ,确立脾血虚的辨证地位 ;精亏、津亏与血虚类似 ,五脏精、血、津液辨证是同层次概念 ;精气与气血津液学说应统一 ,简称为气血精津理论 ;根据气血精津理论 ,五脏气血辨证应正名为五脏气血精津辨证 ;重构五脏阴阳气血精津理论 ,建立脏腑虚证的辨证思维模式—五脏阴阳气血精津辨证  相似文献   

13.
从五脏藏神的理论内涵探讨五脏俞治疗失眠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金凤 《中国针灸》2006,26(1):69-71
根据导师东贵荣教授内伤病“脏腑、阴阳、气血、虚实”辨证法则及调五脏神辨证立法治疗失眠症的学术思想,查阅古今中医文献,从五脏神的含义及其功能、五脏神的整体调控机制、邪致五脏神之太过或不及的失眠症的病因病机、依据五脏藏神分型辨证、配穴立法论治不寐的理论及取穴原则,分析五脏神对机体整体的调控功能以及与心神、脑神之间的关系。阐述针刺五脏俞穴调节五脏神志治疗失眠症的立法依据,从而建立并提出针刺膀胱经五脏俞穴治疗失眠症的方法和理论。  相似文献   

14.
五脏是藏象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关于中医五脏方面的理论文献研究整理,综述中医五脏的理论现状。目前,学者们在五脏本身、五脏之间、脏腑之间联系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有从整体角度的发生学、古今比较、源流演变及特定历史阶段的相关研究,也有具体概念内涵的深入阐释,但学者们在中医五脏理论深层次的理性提炼与概括、内在固有规律总结、最新的研究成果被纳入现行的中医理论体系框架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医五脏理论的框架结构研究,在把握中医五脏理论历史演进过程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内在规律,推进五脏理论内涵建设;需要进一步围绕临床实践问题,加快开展源流梳理、理论内涵研究等,实现理论与临床互为支撑、协同互促,满足新时期下中医理论体系的继承与创新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5.
李全耀  姚斐 《河南中医》2021,(2):188-191
五经隶属于五脏,是通灌五脏的经脉,是五脏功能的具体表现;"五经穴"是五指经络,是五经应用时的具体表现形式,也为五脏特定穴,通过"推五经",可以达到治疗五脏疾病的目的。《幼科推拿秘书》通过五指的经络、穴位与五脏建立联系,创立"五指经穴通连理论",故"五经穴"可用于治疗小儿五脏疾病,诊治疾病时,辨证取穴,归经施治,符合"推经治脏"的理论。《易经》的八卦理论、阴阳理论、经络腧穴理论、全息学说、解剖结构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推五经"治疗小儿五脏病提供理论依据,指导临床施治。小儿脏腑未全,形体未盛,经络不全,小儿推拿特定穴可补益气血,气血足,则脏腑实,故"五经穴"治疗五脏病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根据五行理论内涵,五行可再分五行。由此从伏风内潜五脏入手,以多层五行理论解释伏风内潜五脏的中医理论依据。并从五脏伏风角度整合癫痫急性期、缓解期五脏和五行关系,阐释传统证型的病机、详论方药治则,以五脏伏风为理论核心把癫痫的中医辨证归纳为以伏风为基础的中医理论框架,用以指导癫痫的预防,并以典型病例说明癫痫临床诊疗的中医病机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从中医基础理论源流出发,以五脏为中心对针刺治疗中风进行探讨。通过阐述五脏功能与脑的联系、五脏经脉与脑的联系,以及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以补母泻子法调整五脏虚实,在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形成"经穴-经络-五脏-脑"的理论架构,指导针刺治疗中风的临床应用,以期从理论到临床为针刺治疗中风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辅行诀》中《汤液经法图》保存了早期经方医学的体、用、化味理论。其中体、用理论可以正确理解五脏大小补泻诸汤乃至五脏劳损病诸方的组方规律,而体、用、化味理论可以解析救误治诸五脏泻方的组方规律。体、用、化味理论是《辅行诀》五脏补泻经方系统的独特理论,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藏象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五脏是藏象理论的核心范畴。在收集整理《黄帝内经》中关于五脏理论原文的基础上,重点从五行调控、四时阴阳调控、气化调控、官能调控角度分析中医五脏之间的调控关系,阐明五脏功能活动之间的整体性、动态性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生命力旺盛的核心基础,有助于从宏观角度理解中医五脏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构。  相似文献   

20.
李莉芳 《中医杂志》2011,52(7):620-622
介绍了《黄帝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历史源流、含义,并对历代常用方剂中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为理解和临床应用这一理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