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巍  武毅峰 《中国水运》2010,334(5):34-35
本文在对现有的几种港口国监督选船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提出如何制定科学的选船机制,并将安全评估方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应用于选船工作中,尝试建立了基于风险评估和费用受益评估的选船方法。  相似文献   

2.
2011年1月1日,巴黎备忘录新的选船机制——NIR正式开始运行。这种新的选船机制将对港口国监督检查、船旗国检查及船公司产生深远的影响。本刊将从新的选船机制出台背景、内容、盘点等各方面入手,阐述新机制对航运公司和船舶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期望能对中国籍船舶积极应对巴黎备忘录新的选船机制——NIR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东京备忘录第23届港口国监督委员会会议通过的新选船机制(New Inspection Regime,简称NIR),于2014年1月1日生效。本文分析了NIR的特点及其对港口国监督检查政策、船旗国及公司PSC检查表现所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中国籍船舶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一、背景介绍2016年10月17日至20日,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备忘录组织(东京备忘录)在澳大利亚霍巴特召开第27次委员会。会上,新西兰代表提出,现行东京备忘录新选船机制(NIR)中针对高风险船的检查周期是2至4个月,其弊端是高风险船即使带着遗留缺陷,港口国监督检查官(PSCO)按照NIR要求也不能登轮开展检查。新西兰代  相似文献   

5.
东京备忘录NIR借鉴了巴黎备忘录新检查机制的主要内容,对原检查机制进行了全面、彻底地修改。在船舶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上,东京备忘录NIR引入了承担船舶安全和防污染责任的船舶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绩效作为评估船舶风险的参数之一,并大幅提高了体系缺陷的分值,实现了港口国监督检查对公司直接管理的目标;东京备忘录NIR还推出了全新的选船机制,基于该选船机制确定的优先检查等级实现了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船舶实施不同检查周期的目标,有助于减少对低风险船舶的检查频率,减轻该类船舶应对港口国监督检查的负担;同时,东京备忘录NIR有助于有效分配港口国监督检查资源,使各港口国监督检查机构能集中人力、物力对高风险船舶实施更频繁和彻底的检查,从而达到降低和消除低标准船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宁波 《中国海事》2010,(9):20-23
<正>目标船选船机制是港口国监督检查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航运业界最为关注的部分,其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是国际海事组织中的立法者和航运市场的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欧盟最新港口国监督法令(2009/16/EC)巴黎备忘录目标船选船机制(NIR)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粗糙集和BP神经网络组合算法的PSC的新选船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结合粗糙集理论与BP神经网络的优点,属性约简科学合理,避免选择评价因素的主观影响,简化了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8.
海事消息     
<正>巴黎和东京港口国监督备忘录第三次联合部长会议召开5月3日~4日,巴黎和东京港口国监督备忘录第三次部长联席会议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会议由加拿大运输部部长马克·加诺主持,中国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应邀出席会议并作发言。会后,各成员海上安全主管部长签署了"保障航运业负责任、可持续发展"的部长联合声明。各成员政府承诺将共同致力于提升安全、加强环境保护,改善海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营造平等竞争环境。声明还具体提出了优化港口国监督选船机制、加强船旗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巴黎备忘录、AMSA和USCG港口国监督选船系统中目标因素(或称风险因素)设置进行分析,提出我国PSC选船系统目标因素设置应考虑的问题,以便更好利用PSC这道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止船舶污染的门槛,将低标准船舶拒之于中国水域之外。  相似文献   

10.
港口国监督作为海上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提高海上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中国与其他亚太地区港口国之间互相开展的港口国监督检查数为研究对象,采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中国与泰国,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之间的检查数显著相关,说明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在港口国监督选船过程中存在攀比检查的现象,去往这些国家的中国籍船舶需要预先注意。  相似文献   

11.
作为保证海上安全和防止海洋污染的最后一道防线,港口国监督在有效消除低标准船、确保安全和防污染方面越来越受到各港口国的重视。通过对各港口国监督备忘录地区年度报告相关数据的比较总结,分析港口国监督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选船概述 选船是指港口国根据其所属备忘录组织的检查率要求,并考虑其他有关因素对检查对象进行筛选的活动。从选船的角度而言,在船舶还没有到达港口国之前,港口国监督程序就已经启动了。  相似文献   

13.
港口国监督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的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国监督是港口当局对抵港的外籍船舶实施的以确保船舶和人命安全,防止海洋污染为目的,以船员、船舶技术状况和船舶管理状况为对象的安全检查.普遍认为港口国监督全球化发展是突破发展瓶颈的发展之道.我国作为航运大国,只有正确把握港口国监督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逐步完善国内的港口国监督立法,建立高素质PSCO培养机制,并增强我国的履约能力和FSC执法水平,才能借港口国监督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实现从航运大国到航运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6月19日,笔者参与了针对一艘外籍散装化学品船的港口国监督检查,检查中发现该轮持有的几乎所有法定检验证书有效期限均超过了相关国际公约要求。依据JMO A.1119(30) PSC新检查程序,PSCO对该轮采取了滞留措施,其背后的原因值得引起航运界同仁深思。发现问题检查当日,根据选船程序,PSCO选取了一艘散装化学品船为登轮检查目标。登轮之后,依据港口国  相似文献   

15.
文中以顶层设计为指导思想,通过整合中国PSC检查信息数据库构建一套港口国监督检查智能辅助系统该系统将实现PSC检查自动选船、PSC检查专家数据库构建、现场视频语音交流、实时公约查询以及自动生成和发送PSC检查报告、港口国监督捡查员质量管理以及安检数据自动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於晓川 《水运管理》2011,33(5):29-31
为提升港口国监督检查官的执法水平,分析我国港口国监督检查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对港口国监督检查官队伍的培养和管理提出建议:进行制度创新,让检查官有足够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推广检查站模式,从组织上保障检查官队伍的成长;健全港口国监督检查官培训、交流机制;统一检查官形象标志。认为只有从上述几方面加强管理,才能不断提升我国港口国监督水平,打造我国港口国监督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1月,在上海金山发现一起港口国监督报告不在船的现象。这是自2015年1月1日东京备忘录将原来6个月的缺陷复查期延长为24个月的措施实施以来,港口国监督报告遗失或不在船现象依然被不断暴露出来的一个典型案例。遗憾之余,深感有必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来切实推动港口国监督报告不在船这一现  相似文献   

18.
正仅需5秒钟,天津新港海事局PSC检查官李大鹏就从万千艘船舶中选出"高风险船"。这得益于天津新港海事局港口国监督(PSC)工作室(以下简称天津PSC)自主研发的PSC目标船舶选择系统,该系统通过与国家数据中心和本地VTS的船舶实时动态的连接,完成5秒选船的工作目标,破解了以前检查官现场监督登轮检查工作多以个人经验为主,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IMO成员国自愿审核机制以及我国港口国监督的实施情况和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求提高我国港口国监督水平。  相似文献   

20.
由于PSC检查机制所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近几年各方对港口国检查机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要求提高全球PSC检查标准的一致性以及进一步完善港口国检查目标船风险评估系统等.而上述两方面问题也成为当前港口国检查热门话题.尤其是后者,更是当今各港口国检查备忘录组织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