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6 毫秒
1.
结核性脑膜炎至今仍是我国农村地区的常见病,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其预后十分重要,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4例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水平。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的住院患者,男性33例,女性21例,6  相似文献   

2.
魏大萍  李莉  刘蓉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1):3221-3222
目的:探讨成人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转归。方法:回顾我院近6年来91例脑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结核性脑膜炎52例,化脓性脑膜炎16例,病毒性脑膜炎22例,癌性脑膜炎1例。结论:成人脑膜炎中结核性脑膜炎发病率>病毒性脑膜炎和化脓性脑膜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对其预后十分重要。我们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 36例结核性脑膜炎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 2 1例 ,女性 15例。 6~ 16岁 6例 ,17~ 6 0岁 2 7例 ,6 0岁以上 3例 ,平均年龄 30岁。农村 30例 ,城市 6例。 7d内明确诊断的 4  相似文献   

4.
刘飞  杨桦 《河北医药》2003,25(9):663-663
结核性脑膜炎是颅内中枢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 ,较少见[1 ] 。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 1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MRI表现 ,结合有关文献 ,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病理学基础和MRI表现进一步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 ,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4~ 5 8岁 ,平均 2 9.6岁 ;病史 3d~ 5个月。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及脑膜刺激征等表现 ,脑脊液生化检查示糖量减少 ,氯化物含量降低 ,蛋白含量增高 ,白细胞增多等。此 15例病例根据患者其他器官患有结核或有结核接触史、临…  相似文献   

5.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为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类型.现将本院近年收治的21例小儿结脑的诊疗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①性别、年龄、居住环境:本组21例中,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6个月至14岁,其中1岁以内6例,1~4岁10例,5~10岁3例,11~14岁2例;农村19例,城镇2例;②起病至入院时间:3~6 d者6例,7~14 d者10例,15~30 d者3例,31~60 d者2例;③首次诊断:结脑 15例,病毒性脑膜炎2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例,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低钙抽搐1例.  相似文献   

6.
杨静萱  杨桦 《河北医药》2003,25(9):662-662
结核性脑膜炎 (tuberculousmentingitis ,TBM)是结核杆菌在颅内播散而引起的一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性疾病 ,在我国属常见病 ,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CT自 2 0世纪 7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经实践证明其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通过对 17例结核性脑膜炎的CT扫描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进一步探讨CT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搜集我院 1995年至 2 0 0 1年 17例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及颅脑CT扫描综合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的病历 ,其中男 10例 ,女 7例 ,年龄 6~ 5 6岁 ,平均 2 8岁。症状和体征 :发热、头痛、呕吐、脑…  相似文献   

7.
脑脊液置换加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性脑膜炎 (结脑 )系指结核菌经血流到达脑膜直接引起 ,或是结核菌进入脑内后在皮质、软脑膜脑实质、脉胳丛等处形成结核病灶 ,当病灶破溃时可以排出干酪样物质和结核菌到蛛网膜下腔引起结核性脑膜炎[1 ] 。结核性脑膜炎是肺外结核中的重症结核病 ,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 ,有效抗结核药物在并用激素后 ,虽使其病死率由 30 %~ 4 0 %降至 15 %以下 ,但致残率仍较高 [2 ]。为此 ,我科于 1996年以来采用脑脊液置换加鞘内给药治疗结脑 ,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1例 ,其中男 12例 ,女 9例 ;年龄 17~ 6 6岁 ,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告1例3.5岁幼儿布氏杆菌脑膜炎误诊病例,复习相关资料,以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布氏杆菌脑膜炎3.5岁幼儿1例。患儿,男,3.5岁。因间断发热、头痛3个月入院。回顾性分析该患儿临床资料。检索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儿为急性起病,病程长,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和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的改变早期类似于化脓性脑膜炎,后期类似于结核性脑膜炎,WBC轻度升高,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增高,糖和氯化物降低。血清布氏杆菌抗体阳性,凝集效价为1:200。经头孢曲松钠、利福平和复方新诺明三联抗生素治疗,3周后脑脊液恢复正常。出院后继续口服利福平和复方新诺明6周,恢复良好。检索国内外文献发现,儿童布氏杆菌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成人,以急性脑膜炎/脑膜脑炎为主。布氏杆菌脑膜炎为亚急性病程,脑脊液改变与结核性脑膜炎类似,临床易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本病的治疗目前主张3种抗生素联合治疗,应选用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的药物,总疗程不短于8周。结论3.5岁幼儿布氏杆菌脑膜炎临床少见,对于幼儿反复波动性发热,合并有诊断不明的脑膜炎/脑膜脑炎,尤其表现与化脓性或结核性脑膜炎类似者,应考虑布氏杆菌脑膜炎的可能性,需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详细询问牧区居住史以及牛羊制品食用史,并行血清凝集试验和脑脊液培养,以早期确诊。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5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NM)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方法:对59例AIDS合并CN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9例患者中,56例为急性及亚急性起病,3例起病匿隐。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痛,颅高压明显,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改变与结核性脑膜炎相似;CNM误诊率高;本组患者经联合治疗疗效明显。结论:CNM是以头痛、颅高压和脑膜刺激征阳性为特点,误诊率高,反复腰穿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我院近3年收治结核性脑膜炎27例,其中误诊8例,误诊率29.6%,误诊时间7天至1年,现就误诊原因作如下分析。一、一般资料本组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3~48岁。急性起病5例,隐袭性起病2例,慢性起病1例。入院时无一例出现结脑典型  相似文献   

11.
婴儿结核性脑膜炎28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晴 《贵州医药》2002,26(5):448-449
我科于 1993年至 2 0 0 0年收治小儿结核性脑膜炎 ,其中婴儿结核性脑膜炎 (以下简称结脑 ) 2 8例 ,现将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8例中男 16例 ,女 12例 ;年龄 <6个月者 5例 ,7月至 1岁 2 3例 ,其中 15例来自农村 ,8例有结核接触史 ,已接种卡介苗 3例。1 2 临床特点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首发症状不尽相同 ,其中以面瘫、偏瘫为首发症状者 4例 ,以惊厥为首发症状 7例 ,以手足徐动为主要表现者 2例。1 2 1 以非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主  3例以腹泻、脱水入院 ,经补液等纠正脱水治疗后出现肌张力增高 ,前囟饱满 ,意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12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以加强对此病的认识,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诊断率.方法临床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炎患者12例,对其起病形式,临床症状与体征、辅助检查,治疗等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发病前均食用过食用生的或半生的螺类,鱼,虾;慢性或亚急性起病;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头痛,可伴有发热;脑膜刺激征阳性;血嗜酸性细胞增加;脑脊液呈炎性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蛋白可升高.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炎是一种少见浆液性脑膜炎,治疗效果显著.应与结核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梅毒性脑膜炎及原发或继发的脑膜癌变等鉴别.  相似文献   

13.
现将我院1973~1985年住院的21例新形隐球菌性脑膜炎作一分析讨论。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6例;年龄9~58岁,其中20~45岁15例。所有病例病程均在一个月以上,最长为3年。经脑脊液涂片或培养查到新形隐球菌者20例,另1例经病理解剖于病灶内找到新形隐球菌而确诊。入院前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者8例,误诊为化脓性脑膜炎者3例,另7例分别误诊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结核性脑膜炎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0例患者经5~38d治疗,98例疗效显著,出院后继续抗结核治疗,3例死亡,8例转外科治疗,1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结论结核性脑膜炎一旦确诊,进行抗结核治疗联合用药并给予营养和休息辅助治疗,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0例患者中,有78例患者恢复良好;35例患者恢复不良;7例患者死亡,其中呼吸衰竭所致死亡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所致死亡2例、发生脑疝死亡2例。结论通过对本组患者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发现,影响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有脑积水、CSF蛋白水平及CSF氯化物等。  相似文献   

16.
结核是危害高原人民健康的常见和多发病 ,特别是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病型之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给护理工作上也带来了棘手的问题。结核性脑膜炎病人的抢救效果及预后的好坏 ,不仅仅与治疗密切相关。仔细的观察及精心的护理对提高结脑病人存活率及治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1 临床资料一般情况 :我院传染科 99年 1月 - 2 0 0 0年 12月底收治结核性脑膜炎病人 14例。男性 8例 ;女性6例 ;其中女婴 2例 ;年龄最大 4 9岁 ,最小 10个月 ,均为藏族。本组内昏迷 5例 ;其中 :致残 4例 (右侧偏瘫 2例 ,左侧偏瘫 1例 ,双…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院共收治新型隐球菌脑膜炎8例,现将其有关情况加以研究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8例病人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18~63岁。入院时1例确诊,4例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2例误诊为病毒性脑膜炎,1例误诊为脑梗塞。8例分别并发亚急性肝萎缩,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其中1例因上消  相似文献   

18.
熊林  宋涛 《中国实用医药》2013,(32):117-118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早期脑脊液细胞学情况.方法 分析神经内科收治的脑膜炎病例40例临床资料,依据脑膜炎感染来源不同分为结核性脑膜炎20例和病毒性脑膜炎20例.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嗜中性粒细胞反应相对明显,其嗜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而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虽然也有噬中性粒细胞反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早期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比较可以为两种脑膜炎鉴别诊断提供可靠地理论依据,为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动脉炎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结核性脑膜炎并发脑动脉炎性脑梗死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1)病情重,表现多样:意识障碍61.9%;颅神经麻痹42.8%。癫痫28.6%,偏瘫52.4%。脑积水57.14%。(2)病情反复多38.1%。(3)死亡率高38.1%。CT特点:合并脑梗死21例(40.4%)。其中多发性脑梗死61.9%.两侧大脑同时梗死57.14%;腔隙性梗死52.4%。大面积梗死19.05%:底节区梗死61.9%。其中两侧底节区同时梗死33.3%;其他部位梗死66.1%。结论结核性脑膜炎并发脑动脉炎性脑梗死临床发病率高.且多发性脑梗死及两侧大脑同时梗死也为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动脉炎性梗死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46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6例患者中40例(87.0%)临床症状、体征好转,脑脊液部分或全部指标恢复正常,出院后继续抗结核治疗;4例(8.7%)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指标均无明显好转;2例(4.3%)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例(2.2%)死亡,死于呼吸循环衰竭。结论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现象复杂、发病原因多样,尽早诊断、尽早治疗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