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制作合成地震记录过程中,人们往往只关注合成地震记录与实际地震道的相关性,把相关性作为恒量合成记录优劣的唯一有效的标准,为了提高相关性常毫无节制地进行拉伸与压缩。文中从高相关性时平均速度曲线出现波动现象入手,从平均速度出发,以直观、易于判别的层速度为研究手段,指出波动现象往往对应的是异常高速层和异常低速层,剖析了波动现象产生的过程、成因,提出了避免平均速度曲线波动现象的方法和对出现波动现象的应用,为构造的精细解释和储层的精细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车西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精细层位标定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精细层位标定是高分辨率资料解释的关键,其流程为:①通过输出低频剖面,对比、分析平均速度,确定高分辨率剖面的极性;②利用测井资料、岩心实验室测试进行储层地震反射特征分析,明确储层相位特性;③通过VSP平均速度和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反求平均速度进行速度似合,得到速度模型,进而作层位标定和时--深转换;④通过声波与密度测井曲线来提高反射系数序列的精度,用准确的时--深转换来提高合成记录与井旁道的相关性,用时变提取子波、分频滤波宽频合成记录来提高合成记录与地震剖面的吻合程度。用上述方法对某工区的两口井进行了层位标定,分别识别出16.9m和5m的砂体,与钻探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高精度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技术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制作高精度的合成地震记录是精细储层描述的基础,本文在分析合成地震记录原理的基础上,从地震剖面的极性判断、平均速度的选取,反射系数的准确提取,子波的精确估算等方面对制作合成记录的要点进行了分析,通过提高以上四方面的精度,提高了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的精度,并提出了一套可行的合成地震记录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本区最早期地震工作发现的地震低速异常为靶标,利用地震资料精细处理及岩性特殊处理的成果,结合钻井,地质,测井等资料对该地震低速异常进行了深入的跨学科综合研究。从平均速度和层速度两方面入手,掌握了本区低速异常的特征及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5.
提高合成地震记录质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合成地震记录制作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对反射系数序列、时深转换和子波三个基本要素的研究,提出了提高合成地震记录质量的4种方法①实测密度曲线与声波曲线联用;②运用VSP速度和局部漂移校正进行准确地时深转换;③运用提取的时变子波;④对宽频合成记录进行滤波.形成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精细层位标定的技术方法流程,提高了层位标定的准确性和资料解释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腹部高精度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技术研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精度的合成记录制作是精细层位标定与解释的关键。通过声波与密度测井曲线来提高反射系数序列的精度,用准确的时一深转换来提高合成记录与井旁道的相关性,用时变提取子波、分频滤波宽频合成记录来提高合成记录与地震剖面的吻合程度。研究表明,这种高精度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技术在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层标定中是实用有效的,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万全地区钻遇砂层在三维高分辨率地震资料上的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多档滤波和t0漂移校正的方法,使井下层速度、相对层速度、反射系数等曲线及合成地震记录逐步与地震资料逼近,使之最佳相似后,再逐次提高滤波频率,找出产生薄互层反射波的组界面及组内界面,从而实现钻遇砂层在三维高分辨率地震记录上较准确的界面标定。在此基础上,用对井最佳层速度曲线、相对层速度曲线在波阻抗、道积分剖面上进行对层标定,最后利用校验过的平均速度作测井曲线时深转换,显示出深、时双坐标的地震、测井及地质综合剖面,完成标定全过程。在牛庄洼陷的三维地震剖面及波阻抗剖面上,对17口井钻遇沙三段砂层进行了标定,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地震资料解释中的极性判别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对地震剖面作出明确规定基础上,通过声波合成地震记录、提取子波、剖面波组分析、反求平均速度、模型实验、VSP等方法确定地震剖面的极性,以便准确标定。这一工作对储层精细描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合成地震记录制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人工合成记录在地震资料的解释和储层预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从5个方面论述了合成记录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即①褶积模型建立;②子波参数选择;③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的匹配;④层位标定与地震记录的极性;⑤反射系数的精确提取等。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合成记录的翩作精度,而精确的合成记录又是储层预测和油藏描述的重要前提。提出了用相关系数、声波曲线对比和求剩余记录等方法来检查合成记录制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泌阳凹陷地层压力的成因机制,利用地层压力信息寻找油气藏的分布,评价岩性油气藏含油气性,从沉积、油气形成与构造作用等方面分析了研究区地层压力的形成机理。利用单井的测井信息与高精度三维地震的速度信息,在精细的合成记录标定的基础上,通过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的方法,获得高精度的地层层速度信息;应用Fillippone 法将获得的层速度数据体转化为地层压力数据体;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层位数据,制作目的层段地层压力的地层体切片,实现地层压力的定量预测,预测结果与实测地层压力的误差小于3%。预测目的层段的异常压力分布区与岩性油气藏的富含油气性相关性较好,有效地评价了岩性圈闭的含油气性。该方法在研究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对其他地区的地层压力预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