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多发性骨折并休克病人的抢救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对231例骨折合并休克病人采取的抢救及治疗方法。结果除6例因严重合并伤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外,其余225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多发性骨折并休克的抢救在骨外科临床上意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早期的抢救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48例宫外孕患者加强病情观察,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纠正休克同时做好手术准备和术后整体护理.结果 通过输液、补血控制了休克的发展,为手术赢得了时间,提高了治愈率.通过术后整体护理,杜绝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伤口甲级愈合率.结论 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急症,所以对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病人必须分秒必争,主要采取的措施是抗休克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述80例宫外孕的抢救护理中,探讨了宫外孕的抢救最佳护理方案,分析病因及病史,在救治过程中应具有良好的医德,要做到医护默契配合,提高救治率,80例病人无一例误诊,使病人安全渡过休克期、感染期,全部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是对晚期产后出血临床分析,晚期产后出血量与妊娠末期产妇体内的高凝状态有关,随着产后时间的延长,体内的各种凝血因子恢复到未孕水平,此时一旦发生晚期产后出血,即发生阴道大量出血,短时间内病人便可陷入了休克状态。  相似文献   

5.
休克是临床医学和法医检验鉴定中常见的、危害性较大的一种综合征。虽然,2者对休克的认识有共同的理论基础,但由于出发点不同,侧重点不一,因此,对休克的诊断和确诊标准不尽相同。本文从休克的基本内涵入手,通过对休克病理、生理过程的分析,结合司法案例,笔者认为:休克的临床医学诊断不等于休克的法医临床学诊断,后者直接决定着休克的法医临床学鉴定结论,休克的法医临床学鉴定结论决定着案件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以室速为主要表现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意义。方法根据1例出现室速、心源性休克的病人,查找其发病原因。结果室速可以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表现。结论当发生室速时,掩盖了急性心肌梗死的表现,此时应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同时做到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氯胺酮在基层医院失血性休克早期气管插管诱导时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快速容量复苏,恢复患者的循环血容量,在抗休克的同时,选择咪唑安定、芬太尼、顺苯磺酸阿曲库铵、依托咪酯、氯胺酮静脉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原发病。结果所有病例麻醉诱导平稳,无血压继续下降,疼痛完善,肌松效果好。其中2例主动脉破裂难以修补死亡,其余手术过程顺利。结论失血性休克早期病人,气管插管诱导,芬太尼与氯胺酮联合应用,不仅减少芬太尼用量,而且加强镇痛,还有提高血压的作用,可以说是一举三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感染性休克治疗中免疫治疗问题。方法回顾17年临床病历资料分组分析。结果急性期内,治疗组出现高热48例,休克加重5例,昏迷2例,死亡2例。对照组出现高热36例,休克加重9例,昏迷8例,死亡5例。结论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免疫疗法,能纠正休克状态,使病情处于平稳状态,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pH血清对热休克蛋白形成的影响。方法抽取16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应用密度梯度法分离单个核细胞,分别在不同pH血清中42℃热休克0.5、1h,用免疫组化测定热休克蛋白的形成。结果体外血单个核细胞在不同pH血清中热休克蛋白形成有明显差异。结论热休克蛋白的形成速度与应激源数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和处理。方法对我院腹部闭合性损伤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因鸟枪伤,肝破裂大出血而休克死亡外,其余病人均被抢救治愈。结论对腹部钝性损伤的患者,要严密、仔细观察病情,要尽早作出诊断,有手术指征及时探查处理,避免漏诊腹腔内脏器损伤,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1.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多由直接暴力骨盆挤压所致。多见于交通事故和塌方。战时则为火器伤。骨盆骨折创伤在,半数以上伴有合并症或多发伤。最严重的是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及盆腔脏器合并伤,救治不当有很高的死亡率。本文回顾总结了我院急诊科近年来以损伤控制外科理论为基础,急诊处置的骨盆骨折联合多脏器创伤病人147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探讨非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方法对29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所引起的心源性休克的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论非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心源性休克病情复杂、病死率极高,治疗必须制定综合的、全面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方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广东化工》2021,48(9)
热休克蛋白70是在高温或应激作用下被表达出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的一种高度保守的分子伴侣蛋白,大量的研究发现热休克蛋白70在炎症因子的表达,抑制蛋白质聚集,抑制细胞凋亡,肿瘤免疫等方面发挥作用,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关系密切,目前发现热休克蛋白70与脑血管疾病,阿尔兹海默症,癫痫,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具有相关性。本文就热休克蛋白70与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性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手术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强调医护密切配合,采取迅速有效抢救措施及手术止血的重要性。结果48例手术抢救成功,4例死亡。结论规范有效的抢救措施,娴熟精湛的急诊手术是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细菌内毒素     
<正>众所周知,在临床上使用注射剂常易发生不良反应(发冷、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昏迷、休克等症状)而加重病情,甚至导致病人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875年,Brrodon-Sanderson从腐肉中分离出能引起上述一系列症状的不带活菌的物质,称其为热原,并将上述一系列症状定为热原反应。1923年,Seibert肯定了热原来自于细菌,并指出它能通过一般的除菌过滤器,不能被截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价值。方法比较39例ARDS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非甲基泼尼松龙治疗(A组)与甲基泼尼松龙治疗(B组)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两组在休克纠正PaO2/FiO2比较,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提高。结论早期小剂量应用甲基泼尼松龙能协同常规治疗纠正ARDS患者的缺氧和休克,应用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可为原发病治疗赢得时间与机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瓦斯爆炸伤救治的关键点。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0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3批共46例瓦斯爆炸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痊愈43例,治愈率93.48%。住院时间最长103d,最短7d。平均为(34.9±12.4)d。本组死亡3例,死亡率6.52%,死亡原因为重度吸入性损伤2例,全身侵袭性感染1例。结论瓦斯爆炸伤多为复合性损伤,在救治过程中防治休克、预防感染是能否取得满意救治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创伤所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分析临床38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措施。其中肝破裂8例,脾破裂24例,大动脉断裂6例。38例患者中有26例合并各以上部位及脏器损伤。38例均直接入手术室。在制动、止血、手术治疗的同时,积极抗休克治疗。结果 36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创伤所致失血性休克来势凶猛,因急性微循环不足,细胞缺氧导致全身重要照应器的功能阻碍。这些患者多病情复杂,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做好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紧急至关重要。在抢救中突出一个急字,争分夺秒、积极抢救[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休克及腹水形成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至2004年9月行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术后康复。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休克及胸腹水的病例,均因在手术结束时为了使二氧化碳气体尽快排出而挤压了腹部,使腹腔内残留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循环形成气栓,导致术后并发休克及胸腹水形成。通过加快输液、扩容、纠酸、高流量吸氧、强心、抽出胸腹水、恢复肠蠕动等方法治疗而治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休克及腹水的原因可能为腹腔内残留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循环形成气栓,肺动脉部分栓塞气动引起。  相似文献   

20.
关欣 《医药化工》2006,(12):16-19,23
现今的胰岛素市场主要品种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 主要有猪胰岛素和牛胰岛紊。动物胰岛素主要是从动物(猪或牛)的胰腺提取并纯化,由于与人体自身生产的胰岛索在结构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因而当注射进人体后,人体的”防御系统”即医学上所称的免疫系统会发生排斥反应(医学上称为免疫反应),产生一种称为”抗体”的物质、和注射进体内的胰岛索结合,因而导致胰岛素不能发挥降低血糖的功效,导致某些病人,注射的胰岛索不能发挥降低血糖的功效,注射的胰岛素剂量会越来越大,久而久之导致胰岛素逐渐失效,少数病人免疫反应较严重,可出现皮疹、发热,全身发痒,甚至血压下降,休克等,这些病人就不能继续用这种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