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冯毅凡  郭晓玲  韩亮 《中草药》2006,37(5):668-669
瑶药苦耽为茄科植物灯笼草Physalis peruvianaL.的干燥全草.性甘淡,微寒.具有清热、行气、止痛、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感冒、痄腮、喉痛、咳嗽、腹胀、疝气、天疱疹等.  相似文献   

2.
1桑叶银花饮:桑叶、金银花、菊花各30g,水煎代茶饮。能清热解毒、平肝息火,适用于痄腮发热、面赤溲黄等症。2菊花钩藤饮:菊花、钩藤各10g,沸水冲泡或水煎代茶饮。能平肝熄火,对痄腮发热、头痛、昏迷、抽搐等症有良好的清热、息风、定惊作用。3茅根鲜藕饮:鲜茅根、荸荠各50g,鲜藕100g,水煎代茶饮。能清热利湿、化痞消积、凉血行瘀,对痄腮有良好的效果。4绿豆白菜汤:绿豆100g,浸泡1小时后煮沸,将熟时入白菜心2~3个,再煮20分钟即可。能清热解毒,对早期痄腮疗效显著。5板蓝根夏枯草饮:板蓝根30g,夏枯草20g,水煎饮服。能清热解毒、凉血散结,适用…  相似文献   

3.
灯笼草汤治疗咽喉肿痛洪洞县中医院(031600)蔺寿民关键词咽喉肿痛,灯笼草汤笔者在乡间看到人们常用灯笼草汤治疗咽喉肿痛,即询问其配制方法,并应用于临床,颇有疗效,现介绍于下。药物组成:灯笼草15g,灯心草30g,白沙糖30g。煎服法:将前2味药物以...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枝蒿与大籽蒿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性状、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一枝蒿与其混淆品大籽蒿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以作为一枝蒿药材真伪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灯笼草镇痛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灯笼草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扭体法、电刺激鼠尾-嘶叫法、钾离子透入法和辐射热-缩腿法等行为学指标以及丘脑束旁核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的放电反应的电生理指标。结果:灯笼草能剂量依赖地提高大鼠电刺激鼠尾-嘶叫法的痛阈,剂量依赖地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对炎症性痛敏及神经源性痛敏灯笼草也有镇痛作用,灯笼草还能明显抑制丘脑束旁核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的放电反应。纳洛酮能翻转灯笼草的镇痛作用,反复给予灯笼草能产生耐受,但与吗啡镇痛之间不存在交叉耐受。结论:灯笼草具有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可能涉及中枢阿片受体。  相似文献   

6.
廖木兰 《新中医》2004,36(8):74-74
笔者自1986年以来采用灯笼草外治寻常疣,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神农本草经》白蒿的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草纲目》记载的水生白蒿结合《左传》、《诗经》以及《名医别录》的相关记载为佐证,认为《神农本草经》所载白蒿系指菊科的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的幼嫩地上部份,而非大籽蒿A.sieversiana或艾蒿A.vulgaris var.indica。  相似文献   

8.
绿素酊为内服型药酒,乙醇含量10%左右,由罗勒、草、苦石莲、天香炉、鬼灯笼、千斤拔、杠板归、积雪草、草决明、牛九力、麦冬、益母草、车前草、野菊花、黄连、青蒿等50余种中草药精制而成。为观察其抗炎作用机理,我们研究了其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现...  相似文献   

9.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八角茴香油中草蒿脑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建立八角茴香油中草蒿脑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水蒸气蒸馏从八角茴香中提取得挥发油,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进行分析测定.HP-INNOWax毛细管柱(0.32 mm ×30 m,0.50 μm),分流比100∶1程序升温,FID检测器.结果:草蒿脑在0.08 ~0.32 μg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草蒿脑定量限为2.0 ng,平均回收率为101.0%,RSD 1.27% (n =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八角茴香油中草蒿脑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几年来,笔者自拟“抗腮腺炎方”治疗小儿痄腮及合并淋巴结炎、颌下腺炎100例均获得满意效果.100例均以一侧或两侧腮部肿疼为主诉,多数伴有淋巴结炎,或颌下腺炎.其中:单纯性痄腮伴有低热者38例,痄腮伴有高热、淋巴结肿大者35例.痄腮伴发热、淋巴结肿大颌下腺浸肿均有者27例.介绍如下:“抗腮腺炎方”组成:夏枯草、黄芩各9克.浙  相似文献   

11.
青风藤单提及与其他药味共提对青藤碱提取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林梅  陈丹丹  董洁  郭立玮 《中草药》2003,34(12):1096-1098
一常用抗内风湿关节炎的验方中含有青风藤、雷公藤、莶草 3味中药 ,该方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关节肿胀等病证 ,临床疗效显著。青风藤为本方的君药 ,青藤碱为青风藤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为了对该方剂进行更深入地开发 ,本实验对青风藤药材进行了含量测定研究 ,并考察了该复方中青风藤单提及与雷公藤、莶草共提时的青藤碱提取率的变化 ,为该方提取工艺路线的制定提供依据。1 实验材料高效液相色谱仪 :Waters 5 1 5泵 ,Waters 2 4 87可调节紫外 -可见检测器 ,Waters U6K进样器 ,中国科学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 WDL- 95色谱工作站 ,H660…  相似文献   

12.
白蒿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梅全喜 《中药材》1995,18(11):584-586
经考证,在秦、汉之前白蒿与艾是指不同植物;秦、汉至唐,白蒿与艾及其邻近种混同使用,白蒿包括了艾及其邻近种;唐代以后,白蒿的主流种是蓬蒿,即大籽蒿。  相似文献   

13.
运用大剂量青风藤治疗风湿病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风藤 ,又名清风藤、寻风藤、大叶青绳儿 ,为防己科植物青藤Sinom enium acutum(Thunb.) Rehd.etwils的茎藤。《中药志》称其苦、辛、平 ,有小毒。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利水、止痛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鹤膝风、肢节肿痛、肢体麻痹、瘙痒、水肿、脚气、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笔者在临床工作中 ,自拟青风藤汤 ,使用大剂量青风藤治疗风湿病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青风藤汤及使用方法在青风藤汤中 ,青风藤的用量要够大 ,这是本方治疗的关键。组成 :青风藤 30~ 40 g,秦艽 15 g,寻骨风 15 g,何首乌 2 0 g,忍冬藤 15 g…  相似文献   

14.
野生金龙胆草的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运贤 《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0):977-978
金龙胆草是开发前景较好的中草药,近年来,由于大量采收,导致野生资源枯竭。2 0 0 0年四川省米易县人民政府组织技术攻关组,对野生的金龙胆草进行人工种植试验、研究。米易县人工种植的金龙胆草,经攀枝花市药品检验所鉴定,确认是金龙胆草ConyzabLiniiL啨vl.无误。现将种植技术作如下介绍。金龙胆草又名苦蒿、熊胆草、龙胆蒿。为2年生菊科假蓬属草本植物,株高6 0~130cm ,全体密被白色柔毛,夏秋季节开花,于盛花期采收,全草入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三种藏药绿绒蒿的质量标准。方法:考察药材基源;采用显微和薄层色谱法对样品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木犀草素的含量:Waters Xselect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水溶液(55∶45);检测波长:350nm;进样量10μl,流速为1.0ml/min。结果:将绿绒蒿的植物基源规定为罂粟科植物全缘绿绒蒿M.Integrifolia(Maxim.)Franch.、毛瓣绿绒蒿M.torquata Prain.及五脉绿绒蒿M.quintuplinervia Regel的干燥全草,并进行薄层检测及含量测定;木犀草素线性范围为32.811~656.280μg,R2=1,方法回收率为94.86%,RSD为1.27%。结论:制定了藏药绿绒蒿的质量标准,为该品种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病毒性腮腺炎祖国医学称为“痄腮”,是由风热邪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冬春两季易于流行,以学龄儿童发病率最高.约有极少数患儿治疗不当可合并病毒性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等症.笔者自拟复方白花舌蛇草汤治疗100例患儿,疗效满意,只发生一例合并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经药经方,精准用药,精准处方。《神农本草经》所言草蒿,即现今之青蒿Arlemisia apiceae Hance.、黄花蒿Arlemisia anaual L.全草为化学药"青蒿素"的提取原料,不能作中医用药之青蒿。《中国药典》2015年版删除青蒿,只收载黄花蒿是不明智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灯笼草对致敏小鼠肝损伤的影响,探讨灯笼草治疗食物过敏更有效的药用部分。方法:制备小鼠过敏模型;为小鼠灌服不同浓度的灯笼草果实、宿萼水提物;检测IgE、ALT水平和肝脏TNF-α、IFN-γ阳性率;对果实和宿萼组的药效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激发组小鼠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高、中浓度灯笼草的果实和宿萼,可明显抑制小鼠过敏反应并缓解肝脏炎症;实验组小鼠各项指标明显低于激发组;宿萼组的作用明显优于果实组。结论:致敏小鼠存在的肝损伤与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有密切关系;高浓度灯笼草果实及宿萼,对免疫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宿萼的作用更加明显;灯笼草治疗小儿食物过敏性肝损伤可能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列有酸浆,在"校正"条下曰:"菜部苦蘵,草部酸浆、灯笼草,俱并为一。"在"释名"条下曰:"酸浆本经又名苦葳、苦蘵、灯笼草【唐本】皮牟草【食疗】天泡草【纲目】王母珠【嘉】洛神珠[同上]"。【时珍曰】酸浆,以子之味名也;苦葳、苦蘵,以苗之味名也;灯笼、皮牟,以角之形名也;王母、洛神珠,以子之形名也。按杨慎厄言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崇明"苦草"民间习用的考证、原植物形态及性状的鉴定,厘清崇明"苦草"与菊科蒿属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inn.)的特征,以正本清源。方法:采用薄层鉴别与液质联用的分析方法探究崇明"苦草"的基源。结果:崇明"苦草"与中药青蒿的薄层色谱显相同颜色的青蒿素主斑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可以确证崇明"苦草"中存在黄花蒿特有成分青蒿素。结论:崇明"苦草"基源为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in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