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筛选早期胃癌可能存在的特异性蛋白标记物。[方法]采用CM10蛋白质芯片和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对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EN)患者,Ⅰ/Ⅱ期胃癌患者及Ⅲ/Ⅳ期胃癌患者各24例的血清蛋白质谱进行分析。[结果]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EN)患者对比,胃癌组有37种蛋白存在表达差异。这37种蛋白中有9种在Ⅰ/Ⅱ期胃癌组与Ⅲ/Ⅳ期胃癌组存在不同丰度的表达(P0.05),其中2687.5Da、6271.2Da及6779.3Da表达差异显著(P0.01),2687.5Da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EN)组、Ⅰ/Ⅱ期胃癌组及Ⅲ/Ⅳ期胃癌组中表达上调,6271.2Da及6779.3Da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EN)组、Ⅰ/Ⅱ期胃癌组及Ⅲ/Ⅳ期胃癌组中表达下调。以这三个蛋白质构建预测诊断模型,经盲法验证,该模型的灵敏度为77.78%,特异度为88.89%。[结论]这3个蛋白或将成为早期胃癌诊断的特异性生物蛋白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差异蛋白组学方法分析疣状胃炎与同遗传背景胃癌组织的差异蛋白表达,旨在筛选该型胃炎向胃癌转变过程中关键的蛋白分子,探讨其癌变的分子机制。[方法]外科手术获取内镜及病理检查提示同时存在胃癌与疣状胃炎病变患者的病变组织,采用比较蛋白组学通用的双向电泳及质谱分析技术,筛选并鉴定胃癌组织及癌周疣状胃炎组织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胃癌组织与癌旁疣状胃炎组织比较,共筛选出显著差异表达蛋白点34个,其中表达上调蛋白质点20个,表达下调蛋白点14个;共有27个蛋白点被鉴定,上调蛋白17个,下调蛋白10个。[结论]在疣状胃炎基础上发生的胃癌与其疣状胃炎病损组织的蛋白质表达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表达蛋白分子涉及细胞增殖、凋亡、运动、物质能量代谢等诸多功能领域,其代表的分子信号转导途径可能揭示疣状胃炎癌变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用蛋白质组学质谱技术筛选慢性胃炎患者与胃癌患者唾液蛋白质表达谱,寻找可用于胃癌与慢性胃炎鉴别诊断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蛋白质组学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并运用弱阳离子磁珠(WCX)检测慢性胃炎患者和胃癌患者的唾液,得到相应的肽质量指纹图谱,建立鉴别诊断模型.结果:慢性胃炎患者与胃癌患者两组共得到蛋白质峰为77个,其中1个有统计差异显著的蛋白峰(P<0.05),质荷比为:6021.72 Da,通过分析差异蛋白峰表达谱,建立了分类预测模型,识别率为83.54%,预测能力60.23%.以此模型进行临床回代检验结果14例慢性胃炎,其中10例被准确检出,23例胃癌,22例被准确检出,灵敏度71.43%(10/14),特异度95.65%(22/23).结论:初步得到了慢性胃炎与胃癌唾液差异蛋白质表达谱,并初步建立了以6021.72 Da蛋白质区分慢性胃炎与胃癌的唾液蛋白鉴别诊断模型.  相似文献   

4.
胃癌及其转移灶差异蛋白质的鉴定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和鉴定与胃癌转移相关的蛋白质分子。方法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胃癌和其淋巴结转移灶的总蛋白质,采用图像分析软件比较分析两者间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并对明显差异的蛋白质点进行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鉴定,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鉴定出的蛋白质进行验证。结果23个在胃癌中高表达的蛋白质点经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鉴定出7个蛋白质,分别为溶胶蛋白、原肌球蛋白2(TM2)、γ肌动蛋白2(ACTG2)、细胞角蛋白19(CK 19)、脑型肌酸激酶、突变结蛋白以及MYL9。免疫组化验证TM和CK的表达,69例胃癌和其转移灶中TM表达率分别为75.3%和37.6%(P<0.05),原发灶的表达率高于转移灶;CK的表达率分别为84%和97.1%(P<0.05),原发灶表达率低于转移灶。结论胃癌转移与细胞微丝相关蛋白、细胞骨架蛋白和代谢相关性蛋白等多种蛋白质有关;蛋白质组学筛选出的蛋白质需要采用其他技术进行大样本的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胃癌手术前后血清蛋白质谱的变化,从而筛选能够快速诊断胃癌的特异性蛋白标志物.方法: 选用IMAC-cu蛋白质芯片和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蛋白质芯片技术,对46例胃癌患者和40名正常人的血清蛋白质谱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胃癌术前血清与正常人血清蛋白质谱分析发现共有14个蛋白质表达量有明显差异.并获得以热休克蛋白27、葡萄糖调节蛋白、抑制素、蛋白质二硫化物异构酶A3这4个蛋白质所组成的模板,可将胃癌与正常人正确分组,利用该模板建立胃癌诊断的分类树模型,此分类树具有两层三个叶结点,诊断胃癌的灵敏度可达95.7%,特异性可达92.5%,术后血清蛋白质谱中,原表达上调的蛋白质明显下调.结论: 血清中可以筛选到快速诊断胃癌的特异性蛋白标志物,并可用以预后的判断.SELDI.TOF.MS蛋白质芯片技术为建立蛋白质模板用以诊断胃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6.
应用SELDI-TOF-MS技术建立肝癌筛选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建立肝癌筛选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方法: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及WCX2蛋白芯片获得新发肝癌、肝硬化患者和正常人血清的蛋白质指纹图谱,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比较分析,建立肝癌的筛选模型.结果:肝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之间有5个标志蛋白(4477,8943,5181, 8617,13 761 Da)在肝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肝癌患者与肝硬化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之间2个标志蛋白(4477,13 761 Da)在肝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1个标志蛋白(4097 Da)在肝癌患者血清中低表达.SELDI-TOF-MS技术的特异性(60/60,100%);敏感度(18/20,90%).分析系统筛选出4477,8943,13 761,4097 Da标志蛋白建立的肝癌诊断模型.结论:建立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能够区分肝癌与非肝癌患者,SELDI-TOF-MS在肝癌的诊断及肿瘤特异性蛋白质生物标志分子的筛选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新兴的蛋白组学方法分析筛选萎缩性胃炎向胃癌转变过程中关键的蛋白分子,探讨萎缩性胃炎癌变的分子机制。方法外科手术获取内镜及病理检查提示在萎缩性胃炎组织病理基础上发生的胃癌组织及癌周萎缩性胃炎组织。采用蛋白组学通用的双向电泳及质谱分析技术,筛选并鉴定胃癌组织及癌周萎缩性胃炎组织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胃癌组织与癌旁萎缩性胃炎组织比较,共筛选出显著差异表达蛋白点29个,其中表达上调蛋白质点18个,表达下调蛋白点11个,这其中共有23个蛋白点被鉴定,上调蛋白14个,下调蛋白9个。结论在萎缩性胃炎基础上发生胃癌与其炎症组织背景的蛋白质表达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表达蛋白分子可能揭示萎缩性胃炎癌变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Hsp90及ILK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相关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Ⅰ法对胃癌组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组20例、浅表性胃炎组20例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二者在3组中表达、相关性及其与胃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Hsp90和ILK在胃癌组中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组及浅表性胃炎组中呈低表达或不表达,这2组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90与ILK表达呈显著正相关。ILK的高表达与Borrmann分型、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而Hsp90未显示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有明显相关。[结论]Hsp90和ILK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特异性,且ILK的表达与胃癌进展有关,提示两者均是胃癌化学治疗的潜在靶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GPX3蛋白表达在胃癌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方法检测胃癌组和胃炎组血标本中的GPX3甲基化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组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的GPX3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1胃癌组GPX3甲基化程度显著高于胃炎组(P0.01);胃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组GPX3甲基化程度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胃癌组GPX3甲基化程度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情况、TNM分期无关(P0.05);2胃癌组GPX3蛋白表达较癌旁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胃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组GPX3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胃癌组GPX3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情况、TNM分期无关(P0.05);3胃炎组GPX3蛋白表达与癌旁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GPX3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通过下调GPX3蛋白表达,参与胃癌发生和促进淋巴结转移,有潜力成为诊断胃癌、判断预后的预警分子指标和临床治疗中的基因调控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 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 E,eIF4E)、C-myc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 4,CDK4)在胃癌及胃癌前情况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胃黏膜活检组织及外科手术切除标本共202例,包括慢性非萎缩性胃炎2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5例,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7例,胃癌97例(同时收集距肿瘤边缘2~3 cm的癌旁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上述标本中eIF4E、C-myc及CDK4的表达。[结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中均未检出eIF4E蛋白阳性表达;eIF4E蛋白阳性表达率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胃癌组逐渐上升(P0.01),且胃癌组中有淋巴结转移者、进展期者eIF4E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分别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早期者(P0.01)。在胃癌癌旁黏膜组织eIF4E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非癌对应黏膜组织(P0.01或P0.05);而且癌旁与相应癌灶eIF4E蛋白检测结果存在显著正相关(r=0.343,P0.01)。C-myc和CDK4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均未见阳性表达,在胃癌前情况及胃癌中其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P0.01);胃癌组与胃癌前情况各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或P0.05)。胃癌组织中eIF4E分别与C-myc及CDK4呈非常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52、0.494,P0.01),而胃癌前情况各组中eIF4E分别与C-myc及CDK4亦呈非常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775、0.694,P0.01)。[结论]追踪胃癌前情况患者胃黏膜eIF4E蛋白表达可能有助于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胃癌及胃癌前情况中C-myc及CDK4表达水平增高可能与eIF4E高表达有关,为深入研究胃癌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有根舌苔与无根舌苔的差异蛋白标志物。[方法]采用荧光差异凝胶电泳(2DDIGE)标记、分离蛋白质,Decyder差异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选择差异点胶内胰酶消化后,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差异蛋白质点。[结果]在患者舌苔标本中共鉴定出12个蛋白质点出现L5倍以上的表达差异,其中7个上调,5个下调。[结论]有根舌苔与无根舌苔存在多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可能与其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基于判别分析建立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及配套蛋白质芯片检测60例RA患者和31例健康人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并采用SPSS12.0软件判别分析处理数据和筛选标志物,以建立诊断模型.结果质荷比(m/z)为3 975 Da,6 433 Da和15 129 Da的3个蛋白质峰组合构建的诊断模型鉴别RA患者和健康人的敏感性为80.0%(48/60),特异性为80.6%(25/31).结论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在筛选RA患者血清中特异性蛋白标志物及其诊断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定量检测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血清microRNA;497(miR-497)表达量,探讨其与GC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70例GC患者(GC组)术前及术后、3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萎缩性胃炎组)及30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血清miR-497表达量,同时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27(HSP27)和p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8例胃癌(胃癌组)、20例正常胃黏膜(对照组)组织中HSP27和p53的蛋白表达。[结果]HSP 27、p53蛋白表达阳性率,胃癌组分别为64.6%、68.9%,对照组分别为7.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P27在胃癌中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p53蛋白在胃癌中表达与肿瘤大小、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增殖能力有关(P0.05),HSP27与p53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HSP27和p53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有关,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蛋白质芯片(SELDI-TOF-MS)联合激光显微切割(LCM)技术筛选大肠癌及其肝转移标志蛋白.方法:采用LCM技术获取24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正常大肠、原发灶及肝转移灶癌细胞;应用SELDI-TOF-MS技术对其行蛋白质谱分析;采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分析差异蛋白;通过查询蛋白库对特定分子质量所对应的标志蛋白进行初步确定.结果:比较3组细胞间的SELDI质谱图,发现大肠癌原发灶与正常大肠两组间存在15个标志蛋白,12个表达上调,3个表达下调;大肠癌肝转移灶与原发灶两组间存在9个标志蛋白,5个表达上调,4个表达下调.其中质荷比4676.63Da,11740.87Da,21063.59Da和22783.36Da,蛋白峰差异性最明显(P<0.01).通过查询ExPasy蛋白库筛选出20个差异蛋白,包括整合膜蛋白2C、DNA修复蛋白RAD51同系物4、细胞周期检查点蛋白RAD1、人附睾蛋白4、着丝粒蛋白R、Pleckstrin同源结构域家族成员3等.其中细胞凋亡调节Bax蛋白γ亚型、蛋白质S100A11(Protein S100-A11)、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和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正常大肠、原发灶及肝转移灶癌细胞中均呈差异性表达,并且差异性最明显(P<0.01).结论:SELDI蛋白质芯片联合LCM技术有可能筛选出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大肠癌标志蛋白,筛选出的差异蛋白可能是大肠癌及其肝转移特异性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模式识别受体-亮氨酸富集的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3(NLRP-3)介导胃癌发生、发展的功能与机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16年12月~2019年2月选择12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与120例胃息肉(息肉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LRP-3的表达情况,调查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随访预后。[结果]胃癌组NLRP-3的阳性表达率为75.0%,显著高于息肉组的15.0%(P0.05)。在120例胃癌患者中,不同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远处转移、浸润深度患者的NLRP-3阳性表达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NLRP-3阳性表达、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远处转移、浸润深度都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模式识别受体NLRP-3在胃癌中呈现高表达状况,与患者的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也是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Hp感染和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患者病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未经治疗的127例胃癌患者,用14C呼气试验检测Hp,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i67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者与胃癌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Hp感染阳性率为69.3%,胃癌组织Ki67阳性表达率为73.2%,Ki67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组织的淋巴结转移率密切相关(P<0.05),Hp感染与Ki67的表达相关,胃癌患者中Hp阳性者Ki67的阳性率也明显增高。[结论]Ki67可能是预测胃癌组织浸润、转移的有用指标;联合检测Hp、Ki67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和筛选高危转移复发患者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胃癌中CD15s抗原和CD44v6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 X(CD15s)抗原和CD4 4v6基因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指标和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高敏感性的催化信号放大免疫组化技术 ,对早期胃癌 17例、中期胃癌 2 1例和晚期胃癌5 7例组织进行CD15s抗原和CD4 4v6蛋白检测 ,并结合肿瘤的病理学指标和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在胃癌中 ,CD15s和CD4 4v6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86 .3%和 82 .1%。且晚期胃癌明显高于早、中期胃癌 (P <0 .0 5 )。CD15s和CD4 4v6表达水平具有一致性 ,均与胃癌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和患者预后呈正相关 (P <0 .0 5 )。 [结论 ]CD15s和CD4 4v6表达与胃癌转移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 ,检测CD15s和CD4 4v6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锌指蛋白(Snail)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A1(serpinA1)表达水平评价胃癌患者转移和浸润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363例接受胃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Snail和serpinA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使用胃癌细胞系MKN45和AGS研究Snail和serpinA1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采用蛋白质印迹分析、实时PCR和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测定分析Snail与serpinA1启动子结合及Snail和serpinA1调控胃癌进展的机制。[结果]使用胃癌细胞系MKN45和AGS进行的功能研究表明,Snail或serpinA1的过表达显著增加了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相反,敲低Snail或serpinA1表达抑制了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ChIP分析显示,Snail通过与其启动子结合来调节serpinA1。此外,纤连蛋白介导的Snail和serpinA1信号传导参与了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Snail和serpinA1的过度表达与肿瘤进展、神经周围浸润、淋巴血管栓塞、淋巴结转移和较短的存活率显著相关。[结论]Snail和serpinA1能诱导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其表达与胃癌的进展有关,可能为预防胃癌的侵袭和转移提供潜在的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7,MMP17)的蛋白和mRNA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选取临床胃癌患者、正常对照者和萎缩性胃炎患者各47例,取其胃镜活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样本中MMP17的蛋白阳性率和mRNA表达水平,并结合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对MMP17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胃癌组织MMP1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2.34%(34/47),显著高于正常组织[8.51%(4/47)]和萎缩性胃炎组织[12.77%(6/47)](χ2=37.15、31.73,P均0.05),但后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MMP17 mRNA的表达水平(0.492±0.051)显著高于正常组织(0.212±0.028)和萎缩性胃炎组织(0.241±0.068)(t=0.151、0.125,P均0.05),但后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17的表达与胃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浆膜受累和生存期相关(P均0.05),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学分级、病变部位和长度无关(P均0.05)。结论 MMP17随胃癌进展而表达升高,表明其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等恶性生物学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监测胃癌组织中MMP17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对判断胃癌临床病症的进一步变化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