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在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指令中,提出了党和人民进一步发展苏联国民经济的、经过科学论证的具体行动纲领。在代表大会上,对生产革新者、对他们在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金属、节约燃料和电力方面进行斗争中的成就,讲得很多。在这篇文章里,我们预备介绍一下符拉基米尔·卡拉谢夫,他  相似文献   

2.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十周年的纪念日即将到来,我们在热烈庆祝的时候,更加要在反右倾、鼓干劲、厉行增产节约运动中积极学习苏联正在从事于伟大的共产主义建设的先进经验。实现工业生产的全盘机械化与自动化,是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的一个最主要方向,也是最近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七年计划中的一项大事。现就我们所知,把苏联在这方面的迈进情况简介如下。一、工业生产全盘机械化与自动化的任务 1959年年初,赫鲁晓夫同志在苏共第二十一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曾着重指出:“只有在广泛采用新  相似文献   

3.
高速钢堆焊刀具是苏联的先进经验,用这种方法制造刀具,可以大大节约贵重的高速钢。我厂经过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学习了苏联和国内工厂堆焊高速钢刀具的经验,目前在花键单片铣刀等刀具上获得了成功,试验证明堆焊的高速钢刀具,可以比整体的高速钢刀具节约70%以上的高速钢。现将我厂的点滴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江苏振动工程学会于1987年12月9日至11日在该学会挂靠单位南京航空学院召开了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宣告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成立。出席这次代表大会代表共有118名,52个单位。会议邀请了南京航空学院张阿舟教授作了“关于振动工程及其发展”的报告,及浙江大学杨世超教授作了“苏联振动测试分析研究和研究生培养情况”的报告。会议选举了52名理事,  相似文献   

5.
苏联为解决材料和能量资源的节约问题,在仪器仪表制造业中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中广泛采用能保证节约资源的仪器仪表及自动化装置。  相似文献   

6.
我厂在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以来,从改进产品设计着手,在节约金属材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兹介绍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一、用改薄加筋的办法减轻大铸件重量 机床床身、底座等零件,在机床中所占的重量最大,所以节约的潜力也最大。用改簿零件壁厚增加筋的方法,既可保证质量,又可大大地减轻零件重量,节约材料。这个方法,我们首先是从苏联新旧设计的对照中,获得启示的。如图1所示,M4216(仿苏3A83型)镗磨机机身,原来壁厚20公厘,苏联新设计已改薄为12公厘,在四周加了许多筋,这样机身重量就减轻70公斤,而刚度反而增强了。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对下列机床零…  相似文献   

7.
苏联机器制造业已进入了第六十五年计划,它拥有大量现代化的设备和受过良好训练的工人、工程师、技术员、科学家和工业领导干部。 在机器制造工作者之中,有许多真正热爱本行工作的人——生产革新者,杰出的设计师,先进的工艺师以及科学工作人员,他们在为胜利地提前完成第五十五年计划斗争中,走在机器制造工作者队伍的前列。 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关於1956~1960年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第六十五年计划的指示,向苏联人民提出了新的任务。 指示中说:第六个五年计划应当是进一步大力发展苏维埃国家的生产力以及使国民经济过渡到更高的生产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8.
苏联《机床与工具》1957年一月号发表了以“1957年的机床与工具工业”为题的社论。文中首先指出了苏联在发展社会主义工业的巨大成就,和苏共廿次代表大会对发展苏联工业建设的要求。接著指出了近代化机器结构主要的发展方向是:“提高机器的精度;提高机器的功率、工作压力和工作时足以承受的温度;大大增加主要零部件的旋转速度和移动速度;机器操纵的自动化和机械化,因为这是提高生产率和以机器完成规定的加工过程所必须的条件”。同时指出了工艺进步的标帜是“应用最小加工余量的高质量坯件,增加精加工在金属加工工作中的比重;大大减少辅助工…  相似文献   

9.
列昂诺夫同志是苏联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有20年工龄的銑工。他学习了先进经验之后,成为先进生产者和合理化建设者。由于他改进工具和卡具,党赠给他列宁勳章。为了迎接党20次代表大会,他以5年完成了20年的定额。这次他代表苏联机械制造业先进生产者代表团,参加全国机械工业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作了精采  相似文献   

10.
金属挤压-液压胀形联合工艺是一种金属压力加工的新工艺。采用这种新工艺,可以减少生产工序,节约工时、能源和金属材料,提高产品质量。例如,苏联应用这种新工艺生产茶炊壳体件,可减少劳动量15.5%,减少30多个工序和60多个工人。每个茶炊母体金属节约量超过0.6公斤。目前,苏联已广泛应用这种新工艺,日本也在开发这种新技术。金属挤压-液压胀形原理金属挤压-液压胀形技术是一种综合了挤压原理和液压胀形原理的联合工艺。在金属坯料装入金属挤  相似文献   

11.
在锻锤旁辛勤劳动30多年的崔庆山,是綦江汽车配件厂锻压弹簧车间的技师,共产党员,曾连续被评为全国、省、市先进生产者,58年出席了世界工会工人代表大会。这次他又被选为代表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崔庆山同志从大闹技术革新着手,为国家创造和节约了大量财富。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他创造了50多种锻压工具,试制成功各种类型的汽车转向节和齿轮一百多种,大大地促进了锻造工具和生产方法的革新。在节约方面,崔庆山同志是既抓大处,又抓小头,处处节约,只去年一  相似文献   

12.
列昂诺夫同志是苏联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有20年工龄的铣工。他学习了先进经验之后,成为先进生产者和合理化建议者。由于他改进工具和卡具,党赠给他列要勳章。为了迎接党20次代表大会,他以5年完成了20年的定额。这次他代表苏联机械制造业先进生产者代表团,参加全国机械工业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作了精采的铣削表演。圆片铣刀就是他所表演中的第一个项目。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水玻璃型砂的应用,在近代铸造工业上是一项宝贵的先进经验。苏联的机器制造工业部门中,有绝大多数的工厂已采用了这种方法,而且应用的面很广,对铸钢、铸铁,及有色金属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仅仅在近去的五年中,使用水玻璃型砂铸造的铸件几达220000吨以上,同时为国家节约了30方盧布。显然,这对苏联加速共产主义建设的进展,是有重要意义的。苏朕工厂在采用水玻璃砂造型时,大都用冷的CO_2进行硬化处理;如著名的乌拉尔重型机器制造  相似文献   

14.
苏联的粉末冶金工业在巨变之前是相当小的,看来是由于能源和原材料的成本高以及在这两方面考虑使用粉末冶金在经济上的可能性的直接结果。一个苏联粉末冶金学家指出:用铁粉制造每一千吨产品可节约130万卢布和2250吨钢,而且能解放出234个工人和48台金属切削机床作别的工作用。与美国的发展水平相比,苏联粉末冶金的应用稍微落后一点。这主要是由于苏联车辆产量低,但是随着新的汽车和商业车辆的全部投产,所需的粉末冶金零件数量将引人注目地上升。估计到1980年全部粉末冶金部件将达到十万吨(1970年为4万吨)。  相似文献   

15.
根据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关於贯彻符合于目前要求的国家标准的指示,在 1953年及 1954年上半年,由互换性局制定并由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直属标准化管理局批准了一组机械制造中直线尺寸测量工具的主要标准及其他主要规格。 根据使用者对高精度测量工具的要求,大批的同一型式的低级精度的量具(千分尺、钟表式千分表)的标准化,已被认为是不合适了。 今将 1953~1954年所批准的关于测量及检查工具在互换性方面的若干标准报导出来。 1)ГOCT 6636-53 “机械制造中的标准直径和长度”于1954年3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的系列,用以选…  相似文献   

16.
弹簧管压力表是测量锅炉、管路和其他对象中液体或气体压力应用景广的仪表。目前,这种压力表在苏联年产达几千万只。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减小尺寸和重量,节约原材料,实现生产自动化并提高生产率,从8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改进这种压力表的制造工艺问题。现在,苏联主要从弹簧管的成形以及弹簧管与支座组件的焊接两个方面改进了制造工艺,达到了上述目的。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在重型车床上可加工重量和尺寸均很大的工件,且加工余量达90mm。这种机床的加工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刀具的质量。苏联新克拉马托尔机器制造厂推广了一种机械夹固可重磨硬质合金刀片的模块式车刀(苏联发明证书889287)。模块式结构车刀的优点是:工作部份更换快速和方便,应用范围广,且可节约金属消耗量。  相似文献   

18.
在模锻生产中,最主要的工具除设备以外,那就算是锻模了;所以每年生产消耗的模子钢材料是相当大的。而模子钢(5,5,5等)是我国非常缺少的贵重材料,价格要比45号钢高8.5倍,因此目前节约钢材,尤其是节约贵重的模子钢,具有重大的意义。去年我们学习了苏联“矿山照明厂”的经验,开始用楔铁紧固的镶块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国采用硬质合金作为金属切削刀具材料的此例日益提高,例如苏联金属切削刀具所消耗的硬质合金占苏联硬质合金产量的60%,美国每加工一百万吨钢大约就要消耗10吨左右的硬质合金。因而所生产的硬质合金牌号日益增多以适应金属切削加工的要求。正确选择硬质合金牌号对于节约硬质合金、提高加工质量与加工效率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外生产的硬质合金类别很多,特别是牌号很复杂,除各国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苏联《机床与工具》1950年7月号社论摘要)苏共第二十一次代表大会作了关于在工业和建筑业 中贯砌综合机械化和自动化,采用流水线以及更新陈旧 设备的决定。1959年苏共中央六月全会,又通过了一项 关于采取各种措施以贯彻这一决定的决议。于是重新装 各机械工业的艰巨任务,就落到机床制造者们的肩上了。 苏联机床制造业已掌握了几十种现代化的金属切削” 机床和自动线。莫斯科市国民经济委员会所属的机床电 器、仪器制造等部门的全体职工,都把生产最新式的机 床、机器和自动线当做自己责无旁贷的义务。这将促进我 国工业技术的重新装备,并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