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并发慢性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刘开渊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6):2174-2175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738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糖尿病诊断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吸烟及家族史、体重指数、高血压、高血脂等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糖尿病患者并发慢性并发症中,以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眼病及糖尿病肾病占前3位,其他依次为下肢血管病变、心血管病变及脑血管病变等;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中,糖尿病诊断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压控制情况和糖化血红蛋白与多种慢性并发症均相关(r=1.133、1.214、0.367、1.056,均P<0.05),发病年龄越低、病程越长、血糖和血压控制越差,慢性并发症患病率越高(均P<0.05). 结论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原因较多,积极控制血糖、血压,有助于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02例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设为低血糖组,同期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未发生低血糖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糖尿病治疗方案、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血肌酐(Cr)、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水平差异。结果低血糖组高龄、糖尿病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稳定、使用磺脲类药物治疗比例、BMI与HbAlc水平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FPG、Cr两组水平相近。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与高龄、糖尿病病程长、日常血糖控制不稳定、磺脲类降糖药物使用、BMI及HbAlc水平较低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武文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9):1620-1621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吸烟、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lc),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HbAlc、总胆固醇(TC),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病程、甘油三酯(TG)、TC,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包括病程、尿酸(UA),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包括病程、收缩压。结论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主要与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以及高龄、病程长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冠心病(CHD)的危险因素。方法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252例患者,根据其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A组(114例)和B组(138例)。记录所有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并测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等。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DBP、TC、Hb A1c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SBP、PBG、TG、LDL-C、尿微量白蛋白(MAU)、尿酸(UA)A组明显高于B组(P<0.05),A组HDL-C、FBG水平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病程、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及血尿酸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应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代谢紊乱,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关系,并分析UAER的相关影响因素。224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2组,观察组131例合并NAFLD,对照组93例不合并NAFLD,比较2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患病率、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果糖胺、eGFR、UAER之间的差异,然后将有显著性差异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将UAER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组的BMI、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胱抑素C高于对照组(P<0.05),而年龄、病程、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肾病早期阶段,合并NAFLD患者eGFR高于对照组(P<0.05);T2DM合并NAFLD的患者发生蛋白尿的可能性大,高体质量指数、高空腹血糖、NAFLD是T2DM患者UAER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NAFLD是T2DM患者UAER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T2DM肾病合并NAFLD患者有较高的eGFR水平,因此早期诊断和干预NAFLD有可能会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武文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620-1621
目的 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高血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吸烟、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lc),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HbAlc、总胆固醇(TC),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病程、甘油三酯(TG)、TC,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包括病程、尿酸(UA),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包括病程、收缩压.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主要与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以及高龄、病程长有关.  相似文献   

7.
规范化胰岛素注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规范化胰岛素注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皮下注射法,试验组25例采用规范化胰岛素注射法。比较2种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即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试验组FBG、PBG和HbA1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期间共发生12次轻度低血糖事件。结论规范化胰岛素注射能有助于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2月我院接诊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非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病程)和生化指标(FPG、2h PG、TG、TC、BMI、SBP、DBP、UAER、INS、2h-INS、Hb A1c)以及把患者的各个因素与UAER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收缩压为(19.21±1.23)和(16.97±1.14)k Pa,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观察组患者的病程、血糖、血压、三酰甘油、与胰岛素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病程、餐后血糖、空腹和空腹胰岛素、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是糖尿病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病程、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高血脂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应根据相关的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
《中国基层医药》2014,(6):892-89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糖尿病肾病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98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98例2型糖尿病不伴有肾病的患者做为对照组,对两组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病程、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MI、冠心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CRP等因素是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危险因素(均P <0.05);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CRP、HbA1c、FPG是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糖尿病病程、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CRP、HbA1c、FPG是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黄远志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492-493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分为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组与糖尿病无骨质疏松组,测量各组的年龄、骨密度、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尿蛋白、血钙、血脂、空腹血糖和体质量指数等指标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比例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组病程、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和体质量指数与糖尿病无骨质疏松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病程、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和体质量指数是糖尿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甘精胰岛素在老年糖尿病中应用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在老年糖尿病中应用特点。方法226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老年组(107例)和成人组(119例),两组在原口服降糖药治疗不变基础上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根据空腹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FPG≤7.8mmol/L为治疗目标,共12周。观察血糖控制、体质量、甘精胰岛素剂量及注射时间和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BMI、FPG及HBA1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条件下,老年组甘精胰岛素所需剂量明显少于成人组(P〈0.01),在早餐前注射甘精胰岛素夜问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睡前注射(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所需剂量少于一般成人,以早餐前皮下注射为佳,可减少夜间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进行治疗,实验组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的HbA1c、2hPG、FP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HbA1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2hPG、F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维持血糖稳定性,降低胰岛素用量,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傅海东 《中国药业》2012,21(7):41-42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不低于10 mmol/L],给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格列美脲治疗12周,根据FBG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治疗目标为5.5 mmol/L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好,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性好,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徐平  袁凤易  卢艺 《今日药学》2014,(2):135-137
目的评价门冬胰岛素(InsulinAspart,IASP)餐后注射与餐前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32例因口服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已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12周以上且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合并陈旧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停用原降糖方案,在联合睡前甘精胰岛素的基础上,分别以IASP餐后(A组)及餐前(B组)注射12周,比较2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e)、低血糖发生频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hinaStrokeScale,CSS)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le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组低血糖发生频率明显低于B组(6.25%vs37.50%,P〈0.05)。治疗后12周A组CSS评分明显低于B组(19.2±8.7vs24.3±9.5,P〈0.05)。结论与IASP餐前注射相比,餐后注射同样能够有效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显著减少,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加用格列美脲治疗单用胰岛素效果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单用胰岛素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格列呲嗪控释片、格列美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FBG、PBG、HbAlc水平、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1月及3月的各项糖尿病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接受治疗后1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接受治疗后3月,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格列美脲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对于胰岛素的抵抗,优化其血糖水平,同时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肥胖或超重(体质量指数≥24)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既往均使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7.5%),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加用利拉鲁肽,B组单纯调整胰岛素剂量.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及胰岛素用量,并记录低血糖发生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后,A组体质量及每天胰岛素剂量明显低于B组(t =2.738、2.865,均P<0.01).A组发生低血糖6例次(30%),B组9例次(4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96,P>0.05).结论 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可明显减少体质量及每天胰岛素剂量,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LADA)的疗效.方法 将36例新诊断LADA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单用胰岛素治疗组(17例)和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组(19例).观察12个月,记录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和体重的变化,以及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2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组和单用胰岛素治疗组患者FPG、2 hPG、HbA1c均得到良好控制[前者分别为(6.4±1.2) mmol/L比(9.1±1.1) mmol/L,(8.7±2.2)mmol/L比(19.2±2.4) mmol/L,(5.8±1.1)%比(8.4±1.3)%,后者分别为(6.9±1.2) mmol/L比(8.4±1.2) mmol/L,(9.0±1.6)mmol/L比(18.1±2.6)mmol/L,(7.2±1.2)%比(8.2±1.4)%,均P<0.05].治疗后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组HbAlc、Homa-IRI、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均低于单用胰岛素组[(5.8±1.1)%比(7.2±1.1)%,1.16±0.25比1.45±0.28,(17±4) U/d比(27±8)U/d,(0.8±0.3)次/例比(1.6±0.8)次/例,均P<0.05].结论 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早期LADA患者可更有效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人胰岛素三餐前30min皮下注射治疗;治疗组给予门冬胰岛素早晚餐前5min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FPG、2hPG、HbA1c的控制情况及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FPG、2hPG、HbA1c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较对照组低,且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的母婴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疗效确切,安全性可靠,对母婴结局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曹晋  周岩  吴大方 《中国医药》2014,(5):667-67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5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将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91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132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35例),并对3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比较.采用葡萄糖糖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液相离子交换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酶法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三酰甘油,放射免疫法测定尿白蛋白定量.并以胰岛素、空腹血糖计算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病程、体重指数、HDL-C、LDL-C、VLDL-C、空腹血糖、胰岛素、HbA1c单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5±1.3)、(7.0±1.6)、(8.5±2.1)年;(23±4)、(24±4)、(26±4) kg/m2;(1.75±0.46)、(1.48±0.82)、(1.15t±0.59) mmol/L; (2.46 ±0.76)、(2.86±0.62)、(3.12±0.58) mmol/L; (0.57±0.48)、(0.68±0.32)、(0.82±0.35) mmol/L;(9±3)、(10±4)、(10±3)mmol/L;(10±4)、(9±4)、(8±3) mU/L; (4.26±2.01)、(6.43±2.46)、(8.07±2.51)%](P值分别为0.032、0.021、0.041、0.037、0.045、0.038、0.041、0.015);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胰岛素抵抗指数因素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89、0.086、0.091、0.081、0.083、0.067、0.05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体重指数、LDL-C、VLDL-C和HbA1c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P值分别为0.032、0.027、0.002、0.035、0.021).HDL-C、空腹血糖和胰岛素与糖尿病肾病无相关性(P值分别为0.062、0.058、0.054).结论 病程、肥胖、高血糖和高血脂是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2例,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甘精胰岛素每晚睡前(22:00)皮下注射1次,瑞格列奈3次/d随餐服用;对照组32例,采用诺和灵治疗,每日早晚2次餐前30 min皮下注射.治疗过程中进行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等检查,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均降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观察组患者2例发生心前区疼痛,对照组5例发生心前区疼痛或心悸.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用药方便,患者依从性好,且不良反应发生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