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命门学说,源于《难经》。张景岳批判地继承了《难经》中的命门学说,对命门的发挥有其独到之处。其认为,命门的位置在“子宫”及“子宫之门户”,位于两肾之间,“命门与肾,本同一气”。命门的实质为人身之太极,是人体生命的本原。其生理功能有二:命门为精血之海,水火之宅,寓有元阴元阳,为五脏六腑之本;命门系人身之门户。病理上多表现为真阴虚损、命门火衰。治疗上注重补水补火,倡导“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精中生气”、“气中生精”。创制了左归丸、左归饮、右归丸、右归饮等系列命门病主方。景岳极大的推动了命门学说的发展,为其温补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丰富和完善祖国医学的阴阳学说、脏腑理论。  相似文献   

2.
命门学说,源于《难经》。张景岳批判地继承了《难经》中的命门学说,对命门的发挥有其独到之处。其认为,命门的位置在"子宫"及"子宫之门户",位于两肾之间,"命门与肾,本同一气"。命门的实质为人身之太极,是人体生命的本原。其生理功能有二:命门为精血之海,水火之宅,寓有元阴元阳,为五脏六腑之本;命门系人身之门户。病理上多表现为真阴虚损、命门火衰。治疗上注重补水补火,倡导"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精中生气"、"气中生精"。创制了左归丸、左归饮、右归丸、右归饮等系列命门病主方。景岳极大的推动了命门学说的发展,为其温补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丰富和完善祖国医学的阴阳学说、脏腑理论。  相似文献   

3.
命门学说源于《难经》。《难经》论命门的主要精神是:肾有两,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作用是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所论颇有创见,所以历代医学家都很重视,并有一些争论。这里重点探讨一下金元医家的所论,为进一步研究明清命门学说作个开端。  相似文献   

4.
1 命门火衰 肾为生殖之本,肾脏之所以主司生殖,是与其藏精功能及命门火有关,正如古代文献有“命门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的记载,说明命门与人体生殖功能有密切的关系。若禀赋素弱,先天不足,或房事不节,肾精耗伤,命门火衰,导致冲任失于温煦,寒湿下注胞宫,胞宫不能摄精成孕。正如《圣济总录》曰:“妇人所以无子,由于冲任不足,肾气虚寒故也。”临床表现为:婚后多年不孕,月经初潮推迟,行经后又常周期延长,经来量少,色淡,面色晦黯,腰膝酸软,性格淡漠,带下绵绵如水。伴有小腹冷痛,尤其冬季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上肾与命门的议论由来很久。本文从历史发展,追本溯源,说明肾的原始意义,命门的来源。古代医家只名肾,不分左右,稍后乃将肾分左肾右命门,后来将命门脱离肾而独立,中具真水相火,最后又将肾阳与命门相火混淆,直至于今仍以命门相火与肾阳等同。周秦、西汉时期的《内经》,以肾居腰部,主出伎巧,藏精(生殖)与骨、发、耳等有关,其病水肿。东汉时期的《难经》,将肾分左肾右命门,男以藏精,女以系胞。  相似文献   

6.
"命门"的具体含义可概括为生命之门、功能名称的代名词和发号施令的通路。"命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人体的"冲气"功能,即水(精)与气的交融之非水非火的功能状态;狭义指女子胞、男子藏精之处和孕育之态的三合一状态而名为"命门"。其功能在身体不同部位的作用,命名为不同的部位或功能名称,"命门"发挥功用的部位主要在三焦。  相似文献   

7.
许多中医典籍都提到命门之火能助脾胃腐熟水谷,帮助脾胃消化吸收。如果命门之火不足、命门火衰则脾阳受其影响,不能腐熟水谷,因而引起泻泄。古人还有“肾为胃关”的说法,如张景岳说:“肾为胃之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极盛之时,则令人洞泻不止也”。古籍中提到命门火衰之证,多为黎明之前,脐下作痛,腹鸣则泻,泻后  相似文献   

8.
阳痿的病因主要是精气虚损,命门火衰,心脾受损,惊恐伤肾,湿热下注等。其中以命门火衰者多见。治疗宜辩清原因,对症下药,如精气虚损,命门火衰者常伴有精薄清冷、  相似文献   

9.
漫谈右归丸     
右归丸出自《景岳全书》,是一首具有温补肾阳、填精养血的常用方。肾包括阴、阳两方面,阴即肾水,阳即命门火,故肾又有“水火之脏”之称。又因左肾主水、右肾主命门火,右归丸功能“益火之源,以培右肾之元阳”,故以“右归”为名方。  相似文献   

10.
正张璐系清初三大名医之一,惯用右归丸治命门元阳不足。张氏对于先天禀衰,或后天过劳,以致命门火衰等证,俱速益火之源;若命门之水亏,治之反以伐其肾水,转耗真阴,则阴亏火旺,变症易生,唯喜用纯甘壮水之剂治之;又常用左归丸治命门水亏,如不能滋溉营卫,渐至衰羸,精髓内竭,津液枯涸等证,速宜壮水之主以制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