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对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脑组织和血清钠、钾、钙、镁离子含量及脑组织和红细胞膜上钠、钾、钙、镁、钙镁 ATP 酶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建立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采用原子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大鼠模型脑组织和血清钠、钾、钙、镁离子含量,采用定磷法测定脑组织和红细胞膜上钠钾、钙、镁、钙镁 ATP 酶活性。结果刺激组符合中医“气虚血瘀”证候。刺激组脑组织钠离子显著高于正常组和非刺激组(P<0.01);而血钠显著低于正常组、非刺激组(P<0.05,P<0.01),血钾显著低于非刺激组(P<0.01),血钙、血镁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P<0.01);脑组织镁 ATP 酶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红细胞钙 ATP 酶显著低于正常组和非刺激组(P<0.05),红细胞镁、钙镁 ATP 酶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能量代谢障碍和血液中离子紊乱可能是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形成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津液输布异常人群及健康受试者进行唾液、汗液、尿液及其他人体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探讨人体津液客观指标对于气血津液辨证的作用。方法:根据中医医师与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经主客观联合辨证,分为正常组与津液输布异常组。采集人体基础信息、测量唾液及人体各部位汗液分泌量、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尿液、唾液、汗液的相关小分子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津液输布异常组的心率降低、血压和BMI均显著升高;津液输布异常组的唾液分泌速率、运动时的汗出总量、前胸汗出量、后背汗出量相比正常组均明显增高;津液输布异常组受试者唾液、汗液中的镁离子浓度比起正常组有所下降。结论:人体唾液分泌、汗出、尿排泄相关生物学信息为中医津液辨证提供了一种客观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味觉异常患者血液中微量元素、无机离子水平变化,探讨中医味觉异常与脏腑的关系,为辨治味觉异常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观察正常人与味觉异常患者对不同浓度、不同味觉刺激的判断能力,分析血液中微量元素、无机离子等的变化与味觉异常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味觉异常者血清锌、铁缺乏,较健康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由中医辨证分型得出苦、酸味觉异常者以肝胆湿热、肝气犯胃为主,口味淡者以脾胃亏虚为主.苦、酸味觉异常者体内锌缺乏明显(P<0.01),淡味觉异常者体内铁缺乏明显(P<0.05).结论味觉异常与体内微量元素变化有关,与无机离子变化无关.酸、苦味觉异常多属肝胆湿热型,口淡无味多属脾胃亏虚.  相似文献   

4.
24例短期大量输血后血清钾、钠及钙离子浓度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短时间内大量输血对血清钾、钠及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从2007年5月~ 2008年5月,收集我院因各种原因需要大量输血的病例24例,检测所有病例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血清钾、钠及钙离子的浓度.结果24例患者在输血前、中、后血清钾分别为(4.25±0.7)mmol/L、(3.83±0.72)mmol/L、(3.86±0.95)mmol/L,与输血前先比,钾离子浓度有所降低(P<0.05).钠、钙例子浓度在输血前、中、后没有变化(P>0.05);结论:短期内大量输血可引起血清钾离子浓度降低.而钠钙离子浓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脂和尿酸与中医辨证的关系。方法:56例58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气滞血瘀组(29例)和气虚血瘀组(27例)。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4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3组均进行血脂和尿酸检查,比较3组血脂和尿酸水平。结果:气滞血瘀组与气虚血瘀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组与正常对照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组与正常对照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组与气虚血瘀组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组与正常对照组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组与正常对照组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脂和尿酸的检查对中医辨证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糖尿病溃疡患者踝肱比值及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量,来探讨两者与不同的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通过临床辨证分型将糖尿病溃疡分为气虚血瘀型和湿热蕴结型,并设立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沉、胆固醇、血脂、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踝肱比值、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量在不同组别中的变化。结果:糖尿病溃疡患者踝肱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且气虚血瘀组湿热蕴结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且气虚血瘀组湿热蕴结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糖尿病溃疡中医辨证分型与糖尿病病程、踝肱比值密切相关。结论:踝肱比值及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量与糖尿病溃疡患者的不同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相关性,对于不同的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糖尿病溃疡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血,气虚血瘀型缺血程度更加明显,糖尿病病程及踝肱比值与糖尿病溃疡的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中风辨证分型与CT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辨证分型与CT、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210例按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分组,观察各证型组病例的CT、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研究表明,缺血性中风91.95%为中经络,9.05%为中脏腑.风痰阻络、痰热腑实血脂较正常组升高(P<0.01),肝阳暴亢、痰热腑实的血压较气虚血瘀、风痰阻络高(P<0.05~0.01),风痰阻络、痰热腑实、气虚血瘀型的血液流变学较正常升高(P<0.05~0.01).结论:CT、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指标可为缺血性中风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武一曼  任彦  葛振华  柯晓  周凡  王若愚 《中医杂志》2005,46(6):449-450,453
目的:探讨脾胃湿热证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转化生长因子-alpha(TGF-α)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脾胃湿热组、脾胃气虚组及正常对照组胃窦黏膜内NF-κB、TGF-α.结果:脾胃湿热组Hp感染率(72.73%)明显高于脾胃气虚组(24%,P<0.01);正常对照组胃黏膜内的NF-κB和TGF-α在上皮和腺上皮细胞基部呈弱表达,脾胃湿热组NF-κB和TGF-α呈高表达,与脾胃气虚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脾胃湿热证患者有较高的Hp感染率,NF-κB和TGF-α的表达较脾胃气虚组和正常对照组增强.  相似文献   

9.
补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6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兵兵  李秋荐 《陕西中医》2007,28(2):145-147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经方人参汤加味(西洋参、白术、干姜、当归、桂枝、郁金等)治疗,对照组给予心痛定片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指标、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亦有明显改善。提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冠心病PCI术后自汗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冠心病PCI术后自汗气虚证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使用冠心病PCI术后基础用药,治疗组加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方治疗,对照组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能改善冠心病PCI术后自汗气虚证的汗出症状,对患者的稳固康复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环维黄杨星D对大鼠肝脏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凌晨  许立  邢精红  梁涛 《中国中医急症》2011,(10):1619-1620,1624
目的探讨环维黄杨星D长期给药对大鼠肝组织ATP酶(ATPase)活性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环维黄杨星D(3、6、12mg/kg),灌胃4周,采用酶标仪检测Na+,K+-ATPase、Ca2+,Mg2+-ATPase、Ca2+-ATPase含量。结果环维黄杨星D各剂量组肝组织中Na+,K+-ATPase、Ca2+,Mg2+-ATPase、Ca2+-ATPase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结论黄杨宁对肝脏毒性可能与抑制Na+,K+-ATPase、Ca2+,Mg2+-ATPase、Ca2+-ATPase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开胸术后自汗、盗汗的疗效.方法:采用补中益气汤随症加减治疗符合诊断标准的开胸术后自汗、盗汗患者46例,水煎分服,1剂/d.以治疗5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46例患者治愈26例,占56.52%;有效18例,占39.13%;无效2例,4.35%.总有效率达95.65%.结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针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镇痛机制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针刺治疗组。并分别监测各组大鼠血及内膜前列腺素PGF1α,PGE2 含量 ;血清Ca+ + ,K+ ,Na+ ,Cl-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 ,模型组血及内膜PGE2 含量明显降低 ,PGF1α含量显著升高 ,血清Ca+ + 下降 ,而Na+ 、Cl-、K+ 则呈上升趋势 ;与模型组比较 ,针刺治疗组血及内膜PGE2 含量明显升高 ,PGF1α含量显著降低 ,血清Ca+ + 、Na+ 、Cl-、K+ 数值均趋于正常组。结论 :针刺能通过对EMT大鼠的整体调节而达其镇痛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中药仙贞片改善糖尿病患者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的作用。观察72例气阴两虚、肾虚血瘀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Na^+-K+-ATP酶,Ca^2+-Mg^2+-ATP酶、全血粘度、血糖及临床症状等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观察葛根素对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水肿及神经细胞Na^+-K^+-ATPase、Ca^2+-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葛根素能明显降低MCAO大鼠脑含水量,提高Na^+-K^+-ATPase、Ca^2+-ATPase活性。结论大鼠MCAO后脑组织水肿明显,ATPase活性降低;葛根素可以减轻此类损伤,对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既往临床研究表明仙贞片有降血糖,抗自由基损伤,红细胞膜钠,钾TP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仙贞片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激光衍射法观察60例气阴两虚血瘀型糖尿病患者的红细胞变形及集能力,并对其中的30例给予仙贞片治疗8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盗汗患者,将50例采用传统中药饮片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50例采用中药配方颗粒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在肺卫不固型患者中,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阴虚火旺型患者中,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同样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药配方颗粒在盗汗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内服加外敷配制而成的中药治疗盗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盗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谷维素和维生素B1治疗;治疗组采用内服加外敷的中药配方治疗。治疗1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气阴两虚、阴虚火旺型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用内服加外敷的配方治疗气阴两虚、阴虚火旺所致的盗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川芎嗪对大鼠脊髓损伤段电解质、水含量改变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川芎嗪对损伤的脊髓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Allen氏WD装置以50 g·cm(10 g×5 cm)冲击棒打击致伤大鼠T8脊髓节段.术后实验组用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注射,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术后1 h、6 h、12 h及24 h取脊髓损伤段标本,分别采用干湿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脊髓损伤段电解质、水含量.结果:损伤脊髓后,伤区钙、钠离子升高、钾离子降低;水含量增高、应用川芎嗪后电解质紊乱情况和水肿得到改善.结论:川芎嗪对受伤脊髓段电解质、水含量改变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损伤胶囊联合钙尔奇D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6例口服损伤胶囊及钙尔奇D;对照组68例口服钙尔奇D,对2组患者进行不少于1年的随访后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检测治疗前后2组患者腰椎侧位(L2)、尺桡骨远端、股骨粗隆部、总体骨密度(BMD)以及骨代谢生化(血清钙、血磷及血碱性磷酸酶)指标;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法对患者腰背部疼痛进行评估;行X线检查2组患者骨折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3月腰背部疼痛缓解,对照组治疗后6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指数高于观察组(P0.05)。末次随访时2组L2、尺桡骨远端、股骨粗隆部、总体骨密度均有提高,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钙、血磷及血碱性磷酸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末次随访时血清钙、血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血碱性磷酸酶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胶囊联合钙尔奇D可有效减轻因骨质疏松进行性加重而导致的腰背痛,能改善骨代谢生化标记物,提高骨密度,有效降低早期骨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