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了分析两种试验方法的有效性,用全棉纱线和全粘纤纱线剪碎混合后进行测试,发现国标中的甲酸/氯化锌法和美标的59.5%硫酸法都比较接近真实值。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甲酸/氯化锌法对棉/粘纤混纺织物含量测试操作上更简便。  相似文献   

2.
羊毛/桑蚕丝混合物的定量分析方法有75%硫酸法和甲酸/氯化锌法,本文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准确性,试验表明,甲酸/氯化锌法对羊毛基本没有损伤,所得结果更接近真值,且用时较短,可在日常检测过程中优先使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3种关于羊毛与桑蚕丝混纺织物定量分析的方法,即75%硫酸法、浓盐酸法、甲酸-氯化锌法,并指出了75%硫酸法对羊毛损伤较大的问题。文中探讨了浓盐酸法、甲酸-氯化锌法的羊毛纤维质量修正系数,并采用75%硫酸法、浓盐酸法、甲酸-氯化锌法测试了羊毛与桑蚕丝混纺针织面料及梭织面料中羊毛的含量。结果表明:浓盐酸法、甲酸-氯化锌法对羊毛纤维质量损失影响较小;对于羊毛与桑蚕丝混纺针织及梭织面料,浓盐酸法及甲酸-氯化锌法测得羊毛含量与面料实际配比比较接近,而硫酸法测得羊毛含量与真实配比相差较远,且羊毛损伤较大,可以采用浓盐酸法或甲酸-氯化锌法代替75%硫酸法。  相似文献   

4.
对棉/粘白坯布和色织布进行了定量检测研究,认为甲酸/氯化锌法比59.5%硫酸法更为精准;在对织物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退浆或褪色预处理下宜选用甲酸/氯化锌法中的40℃方法,反之宜选用70℃方法.可借鉴采用投影计数法,但必须确保测试纤维根数足够.  相似文献   

5.
张伟  林玲  周炜 《中国纤检》2024,(4):24-28
采用甲酸/氯化锌法、N,N-二甲基甲酰胺法、75%硫酸法对醋酯纤维/聚酯纤维混纺面料进行定量分析,并与国家标准GB/T 2910.3—2009的丙酮法作对比,结果表明:75%硫酸法、甲酸/氯化锌法、N,N-二甲基甲酰胺法均能准确定量分析,且75%硫酸法更加健康、经济和安全,建议在检测试验中考虑以上三种方法,优先考虑75%硫酸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羊毛和丝的混纺产品进行化学定量分析,采用了甲酸/氯化锌溶液的方法,计算出了羊毛的质量修正系数,合理性分析表明该质量修正系数是切实可行的;与GB/T2910—1997中的75%硫酸溶液检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甲酸/氯化锌溶液法的测试结果稳定、精确。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用75%硫酸法作为对涤纶/氯纶混纺织物进行定量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分别用75%的硫酸和80%的硫酸对不同比例的涤纶/氧纶混纺织物进行比对试验;测试结果表明,75%硫酸法的试验结果与标准中规定的80%硫酸法的试验结果十分接近。该试验表明,75%硫酸法可作为定量检测涤纶/氨纶混纺织物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75%硫酸法、氯化钙/乙醇法、硝酸钙法和甲酸/氯化锌法对羊毛/桑蚕丝混纺产品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探讨了4种方法不同的试验条件和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钙乙醇法、硝酸钙法和甲酸/氯化锌法的实测含量与实际含量较接近,重现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桑蚕丝/羊毛混纺产品的三种定量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40℃甲酸/氯化锌法和70℃甲酸/氯化锌法对浅色产品适用,深色产品不适用,75%硫酸法(40℃)对浅色、深色产品都能适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GB2910.18-2009的硫酸法和FZ/T01112-2012的甲酸/氯化锌法规定的羊毛/桑蚕丝混纺织物定量分析对深色样品存在不完全溶解的问题,本文利用保险粉,对85/15的羊毛/桑蚕丝深色面料先褪色,后进行定量分析,并对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为使用保险粉褪色对样品的损伤可忽略不计,对实验数据不会造成影响;褪色后使用硫酸法和甲酸/氯化锌法实测混纺比例比褪色样品的准确性高;甲酸/氯化锌法比硫酸法的实测值更为接近已知样品的混纺比。  相似文献   

11.
莫百春 《中国纤检》2012,(17):63-65
根据竹纤维/其他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质和产品特点,采用不同批次的竹纤维和其他纤维混合进行试验,确定了对竹纤维/其他纤维f包括羊毛、羊绒、蚕丝、锦纶、氨纶、聚酯)混纺产品,分别采用2.5%氢氧化钠法测试竹纤维/羊毛(羊绒)纤维含量、3.0%氢氧化钠法测试竹纤维/蚕丝纤维含量、甲酸/氯化锌(40℃)溶解法测试竹纤维/锦纶纤维含量、75%硫酸溶解法测试竹纤维/聚酯纤维含量,利用本方法能够准确便捷地溶解掉竹纤维与其他纤维中的一种纤维,从而求得相关纤维的含量,本试验还获得了不溶纤维的重量修正系数雅,经3个实验室验证试验,该方法测试结果与真值误差均在±1%以内。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弥补手拆法-二甲基甲酰胺法和二甲基甲酰胺-甲酸/氯化锌法在棉/粘纤/氨纶混纺产品定量分析上的不足,采用甲酸/氯化锌-二甲基甲酰胺法对此类混纺产品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对棉/粘纤/氨纶浅色系混纺样品进行定量分析便捷可行,且精密度高.  相似文献   

13.
分别使用0.5mol/L次氯酸钠法、75%硫酸法、甲酸/氯化锌法对11种配比的毛粘试样和普通样品进行试验,分析在一定范围内可优先选择的试验方法。结果如下:羊毛含量>25%时,建议采用0.5mol/L次氯酸钠方法;羊毛含量<25%时,建议优先采用甲酸/氯化锌的方法。75%硫酸法适用范围较小,适用于毛含量<25%的浅色样品。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方法-(40℃甲酸/氯化锌法溶解2.5h)和方法二(70℃甲酸/氯化锌法溶解20min),对纯棉面料、纯莫代尔面料以及不同比例的棉/莫代尔混纺面料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莫代尔纤维在方法一、方法二溶液中全部溶解,棉在方法一溶液中的损伤小,修正系数d值取1.01,棉在方法二溶液中的修正系数d值取1.03;用方法一测得的棉/莫代尔混纺织物对棉的损伤要小于方法二,建议在检测试验中采用方法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察了甲酸/氯化锌法、60%硫酸法、近红外光谱法、显微投影法4种方法在丝光棉/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定量分析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甲酸/氯化锌法和近红外光谱法都无法用于丝光棉/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定量分析,60%硫酸和显微投影法用于丝光棉/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定量是可行有效的。同时对投影法的关键控制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测试醋纤/聚酯纤维混纺含量一般采用GB/T2910.3中的丙酮法,但醋纤溶于丙酮后,溶液黏稠,造成抽吸困难和堵塞坩埚,探讨用75%硫酸法对不同比例的醋纤/聚酯纤维混纺织物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十分接近真实值。试验结果表明,用75%硫酸法作为对醋纤/聚酯纤维混纺织物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较丙酮法在操作上更简便。  相似文献   

17.
棉/粘胶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粘胶混纺产品定量分析可以采用化学溶解法和细度仪分析法,选用甲酸/氯化锌和59.5%硫酸对棉/粘胶混纺产品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利用显微投影计数法对该产品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甲酸氯化锌对棉纤维的损伤较大,所测棉纤维的含量偏低;纤维细度仪法测量棉/粘产品时,测试纤维根数越多,测试结果越准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寻求快速、准确的羊毛/桑蚕丝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采用甲酸/氯化锌溶液对羊毛/桑蚕丝混纺产品定量分析进行了探讨,分别用40、70℃作溶解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数据均接近设计值。该试验表明,用甲酸/氯化锌对羊毛/桑蚕丝混纺产品进行定量分析是可行的,用70℃法更快捷。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市售次氯酸钠溶液不能满足检验的要求,碱性NaCIO法在羊毛/黏纤混纺纺织品定量分析中对黏纤的损伤较大,准确度和再现性差的问题;采用甲酸/氯化锌在70℃水浴中保温20min的方法对羊毛/黏纤混纺纺织品进行定量分析,并与碱性NaClO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甲酸/氯化锌较之碱性NaClO法在精准度及再现性方面更加突出,可以作为日常羊毛/黏纤混纺纺织品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利用羊毛和丝在甲酸/氯化锌溶液中溶解性能不同的原理,用甲酸/氯化锌溶液溶解已知混纺织物中的丝纤维,通过试验得出了羊毛与桑蚕丝混纺产品定量分析的甲酸/氯化锌溶液溶解浓度、时间、温度等试验条件,并与现有方法相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甲酸/氯化锌法对羊毛/丝混纺产品进行化学定量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