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立民  孙宏  陈序红  王友文 《河北遥感》2010,(1):16-16,17,18,I0002
选择了不同矿山、矿种,以遥感资料为主要信息源,对矿产资源开发状况及其引发的矿山环境问题进行了遥感调查与监测试验,初步形成了从数据处理、开发状况、生态环境要素信息提取等一整套技术流程。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管理和科学规划,为矿山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提供了基础资料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描述了运用软件工程原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数据库分析技术等开发"基于GIS技术的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全过程.该系统实现了地质资料数据的标准化存储管理以及方便快捷的查询检索和可视化分析处理,为进一步实现地矿资料数据的深层次开发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环境恶劣地形复杂其地质勘查工作程度不深,传统地质找矿方法难以展开。针对此问题,该文通过多光谱ASTER遥感卫星影像数据,对其进行最大值、最小值、均值、标准差以及协方差等统计分析,探索选取矿化蚀变异常信息提取各波段波谱特征,在遥感矿化蚀变异常信息提取机理研究和已有地质资料分析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辅助研究区矿物蚀变指数(波段比值、运算)和掩膜处理模型,提取出该区域的矿化蚀变异常信息。该研究方法的实现为地质环境恶劣、传统找矿难以展开的地区进行成矿预测与资源评价提供科学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地勘地质资料整理在现代矿产资源开采、地质工程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着矿产资源开采质量、效率以及地质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因此,企业应当加强重视。对地勘地质资料整理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其整理方法及具体应用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地勘地质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地质资料所拥有的多源性和空间性的特点以及地质数据显著的空间特征和复杂的结构特征,在现有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城市地质特点,并充分考虑地质专业人员的实际需求,提出建设城市地质空间数据库的设计方案.即将数据库划分为4个层次:基础数据库、专业基础数据库、各地质专业数据库、三维模型数据库,并详细讨论了如何建立城市地质空间数据库.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提高。深部地质钻探技术实质是在地质形式的基础上,进行深部开采前做的地质环境分析与勘查工作。这一技术主要用于开采矿产资源时进行使用。由于矿产资源分布在地表的深处,必须经过科学的勘查后,才能进行大规模的施工开采。这样既能节省大量开采过程中的经济成本,同时,又能提高矿产资源开采率,从而保护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7.
随着地质工作程度不断提高,地表和浅部附加值高的矿产大多已发现或开发,而采矿技术水平和勘查水平的不断提高使隐伏矿产勘查逐渐活跃起来,但老矿山深部和各类隐伏区的探矿难度很大,急需先进、高效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指导新一轮的深部找矿。开展隐伏矿床、盲矿的找矿工作已经成为解决当前多种矿产资源紧缺的重头戏。本文是从利用遥感技术对隐伏-半隐伏岩体调查的角度进行探讨的。  相似文献   

8.
矿床资料是地质工作中重要的基础资料,为加速矿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本文采用ArcGIS9.3技术,结合ASP.net与O-racle数据库,实现矿床资料在互联网上的共享、交换,更新与维护矿床空间及属性数据。设计了一种缓存技术,避免频繁访问服务器、硬盘和数据库;针对矿床资料数据量往往比较大的特点,将超过15M的文件,分块进行上传和下载;同时,对ArcGIS的核心技术-空间分析在本文中加以应用,对矿产资源进行科学预测和调控。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矿产资源被不断勘探开发、国内经济发展需求不断加大使得大部分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十分严峻的问题,该文响应国家推出的"走出去"战略,选取国家境外地质矿产资源勘查重点地区阿根廷西北部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成矿预测。阿根廷西北部的米纳皮基塔斯(Mina Pirquitas)地区是阿根廷重要的金、铜、锡、铅、锌、银矿采区,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该文在充分收集相关地质矿产资料基础上,分别提取线环构造、矿源层、赋矿岩体和蚀变矿物异常等与成矿相关的遥感示矿信息,结合成矿地质特征和已知矿化点总结出研究区的遥感找矿特征,并据此圈定了7个遥感找矿有利区。经化探异常对比和实地核查验证,发现所圈定的找矿有利区与银、金化探异常基本一致,表明这些成矿有利区对找矿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可为进一步开展地面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达到充分利用境外资源解决本国矿产资源紧缺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铅、锌矿产总量预测中成功地运用卫星遥感信息筛选出铅、锌矿产地普查靶区。我们的工作范围在云南东、东北部,面积约13.8万km~2,其目的在于弄清该区域内的铅、锌矿产资源的现状与可能具有的潜力,为制定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有关技术、经济和资源政策以及部署地质工作提供依据。主要方法是从区域地质环境和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着手,采用矿床模型法进行铅、锌矿产资源总量预测。  相似文献   

11.
12.
以贵阳市中心城区为试验区,建立城市资源环境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城市资源综合评价,为城市规划与管理提供信息服务。该数据库的设计和建立是以地理信息系统PAMAP GIS软件为基本工具,在数据的采集过程中,以遥感数据作为充实和更新数据库的主要信息源。数据库由两部分组成:①基础地理数据库,包括数字高程模型和基础地理图件;②资源环境数据库,主要由常规专题图和遥感专题图组成。  相似文献   

13.
GIS环境下地质变量自动提取与地质异常的圈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研究区合理的网格单元划分,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IS)提取地质变量的原理,即利用GIS的空间叠加功能,实现地质变量自动提取。在此基础上,进行变量综合,挖掘隐含信息。过滤与已知矿产有关的变量,圈定地质异常,它是研究致矿异常和发现新矿产地的基础。以云南省维西地区为实例,按上述方法原理,提取其地质变量,圈定其地质异常。已发现的矿体(包括矿化点)中,有76.84%矿体(含矿化点)落入异常区内。  相似文献   

14.
基于Map Objects的旅游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规划与空间地理信息密不可分,建立其管理信息系统利于旅游区的综合管理与规划.在论述旅游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式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总体结构和主要功能,确立旅游区数据库综合设计的方法,实现空间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的关联和信息数据的图形化显示.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组件Map Objects,在VB平台上设计实现信息查询检索和统计分析、基本图层操作、旅游区空间分析等功能.时数据库的关联和专题地图制作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核心代码进行描述.开发的系统经调试运行正常,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旅游资源的规划与管理.  相似文献   

15.
国土资源信息是一个非常大的资源仓库,它所涉及的信息资源大国家宏观发展规划,小至居民日常生活细节,充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信息在我国具有很大的潜能,也是保证国民经济信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土资源引擎数据库存储了国际资源搜索引擎系统中大量的查询数据信息和类目分检查信息,是国土资源搜索引擎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支撑,鉴于引擎系统对相关数据的广度计算和深度计算都有较高要求,为此采用了数据仓库和动态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管理技术,详细阐述于数据仓库的国土资源搜索引擎系统的开发过程和工作流。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能源需求也在快速上涨,而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矿产资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基于目前的技术条件来说,很多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大、成本高,在开采方面也出现了很多技术性难题。遥感技术在矿产开发领域的应用有助于促进矿产资源勘探以及开发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对于地质找矿工作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文章对此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有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矿产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矿产资源管理手段落后,已无法满足国土信息化的要求,针对矿政部门的工作特点,提出了基于GIS技术的矿产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功能,从总体设计、数据库建设、所采取的技术路线等方面进行了描述,介绍了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包含的工作模块,各个模块的功能结构,以及采用的技术特点。该系统的建成,将极大提高矿产管理水平,并为制定矿产规划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针对矿产资源评价中存在地质学数据获取方法先进,而处理这些数据的方法较落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apGIS K9的矿产资源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在MapGIS K9资源中心建立老矿山周围和深部数据的数据库,然后采用MapGIS K9软件处理这些数据,生成坐标转化点位图及地球化学图,从而完成矿产资源评价过程。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缩短了矿产资源数据处理的周期,而且保证了空间数据的精  相似文献   

19.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and spatial data analysis through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have been jointly applied in a mineral exploration context to identify gold-rich potential areas in SE Spain. Results confirm the usefulness of this integrated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as an effective tool to assess mineral potential in the studied region. Satellite and airborne image analysis have offered valuable thematic information referring both to lithology and altered zone mapping from photointerpretation and digital classification. For this goal, SPOT panchromatic and Landsat TM images were merged in order to obtain high resolution image documents for photointerpretation purposes, and the Feature Principal Component Selection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highlight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zones characterized by hydroxyl-bearing minerals. Remote sensing results were integrated, in conjunction with existing maps and data from mineral exploration surveys, into the GIS as vector or raster layers. The GIS implementation stage consisted of the creation of a relational database, including a complete set of georeferenced data, and the elaboration of a specific user interface for spatial analysis using GIS facilitie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DSS). The system was used to simulate different mineral exploration scenarios, calculating and mapping a Mineral Potential Index that was interpreted in a practical sense in terms of surface reduction and economic co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