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文章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英东楼中庭"流动空间"的甄别为载体,通过对建筑周边主要"流动空间"的句法解析,剖析了空间交通组织与人群流动层面上存在的问题,依据空间句法理论,提出了符合场所精神的校园中庭景观设计策略;以计算机图示语言为参考,初步探索了理性优化草图的实践方法,科学论证了规划方案对整体景观空间格局塑造潜力。在句法语境下重构校园中庭流动景观,有助于更好的引导校园整体功能布局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国民教育观念升级,高校建设更新的节奏加快,原有的校园秩序在快速建设中易被破坏,而通常较为成熟的大学校园建设多为片段式的局部节点的更新,因此,大学校园节点空间成为延续校园有机秩序的主要研究对象。文章以湖南中医药大学节点景观空间为例,探究如何通过功能融合及文化融入的手段塑造节点空间,通过多季节、多角色和多视角分析整体的场所特征,并凝练整体的场所精神,从而使校园整体规划下的有机秩序在更新建设中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当代高等校园中场所精神的营造,从高校文化、高校建筑、高校景观及高校中的空间尺度等方面为切入点,分别对其与场所精神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试图从传统建筑中汲取特定的场所精神。由于校园扩大规模的需求,对传统校园的更新也是今后传统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无论是新建校区还是对传统校区的更新,必须要平衡诸多矛盾,一方面要通过对场所文脉与地域的回应来获得贯注其中的"记忆",另一方面也通过发展场所新的用途和活动赋予其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4.
垂直校园与校园建筑综合体的发展已促使校园空间布局模式和建筑形态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本文基于笔者一系列南方校园建筑综合体创作实践,归纳并提出"三重式"设计策略,通过结合实际案例从功能空间重组、场所形态塑造等方面解析这一策略的具体应用,以说明该策略有助于达成南方校园建筑空间与功能机制、景观要素、气候特征的有机统一,实现校园空间秩序、场所活力、地域形态的关联契合。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各高校老校区夜间缺乏活力、夜景观地域性不突出的当前,以校园意象为依托对校园夜景观进行“微更新”,对于校园活力的激发、历史文脉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以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为例,针对其夜景观缺失整体性、多样性、地域性的现状问题,构建夜景环境的统筹、行为活动的介入、意象元素的重塑3个层次的校园夜景观“微更新”设计框架,通过光艺术装置、投影艺术等微介入的改造方式,实现激活校园夜间活力、重塑夜间校园意象的目的,探索老校区改造更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以福建省建宁县将屯小学建筑设计为例,尝试从规划、景观、建筑三个层面梳理场所精神介入的校园建筑设计模式,探讨对校园场所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人性化处理高差自然地形环境,塑造层层叠落的自然平台和层次丰富的退让平台;尊重师生的归属感,打造探索乐园、交流乐园和生态乐园等场所空间。从而最优处理建筑-环境-使用者的需求关系,营造校园建筑的场所精神,让教学育人变得更加和谐生机。  相似文献   

7.
每个地块都有她的场所精神,校园环境的场所精神便是使用者在大学校园环境中所产生的由衷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场所精神具有五维的特性,即三维的物化环境,第四维时间,第五维地方文脉。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关注使用者的功用需求,还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景观的生长性,并且兼顾校园环境对当地文脉体系的补充。论文将通过总结校园场所精神的本质特点,探讨如何立足于地方人丈环境,通过营造具有个性的校园景观物化空间和人文空间,还原校园景观的场所精神。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早期的中学校园空间规划已不能满足当代的需求,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较少进行校园更新的偏远地区尤为明显。文章以陕西安康石泉中学为例,从校园整体的规划布局和各功能分区的关系入手,综合交往空间营造、场地环境分析、地域文化及师生户外体验等层面,探索在场所精神视野下中学校园景观的更新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9.
丁俊 《山西建筑》2009,35(36):28-29
针对校园景观规划过于重视形式主义的平面效果的问题,分析了目前校园景观建设的新趋势,结合理论与手法的介入从宏观与微观层面上分析了校园环境建设的场所特质,希望能够对相关的景观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魏冉 《重庆建筑》2023,(10):10-12
旅游介入古村落从而推动实现活化更新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方向。以广州黄埔古村为例,分析村落特征及保护更新价值,梳理当前旅游语境下的黄埔古村的建筑、景观设施、活力现状及存在问题。从村落物质空间优化及非物质文化传承两方面提出黄埔古村活化更新要素,总结出延续“港村一体”的历史村落风貌、优化激活村落特色空间及引导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更新活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以台山五十墟为例,引入城市触媒概念,探寻触媒理论与侨墟更新的结合点,从功能重塑、空间更新、文脉传承三方面提出活化更新设计策略,涵盖历史重塑与多元利用、延续优化侨墟形态的街巷与建筑空间更新、侨墟景观节点优化更新设计、实体空间更新及外部引导和内生动力结合的触媒策略,从而实现侨墟文化的延续传承与活化更新。  相似文献   

12.
陈超  陈飞虎 《城市建筑》2024,(1):153-156
文章分析具有学居旅多重特性的环境中不同人群的需求,研究校园景观中如何对已经破旧的环境进行道路规划和景观营造,为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提供设计思路。首先对校园环境进行分析,得出开放式校园存在的必然性以及目前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再以湖南大学工会景观改造方案为例,结合已经成熟的场所精神理论,逐个剖析解决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得出优秀的复合空间必须满足人们对于场所的审美需求、功能需求和精神需求。对具有多重功能需求的空间进行改造设计,不仅要考虑环境的美观,还要考虑景观的改造方案是否符合其在地理空间与文化背景下的定位,同时在功能上应满足不同人群的具体要求,并对人流进行有效疏导。  相似文献   

13.
校园景观更新不仅是为了文化景观的再构建,也是为了校园教育环境的升华;校园景观更新既要保留校园记忆,又要做到耳目一新。以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景观提升工程项目中景观桥的改造为实例,探究了现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对校园景观进行高效、环保改造和提升的原则、策略,最终体现了记忆承载、教育推动的综合功能价值。该项目可为其他校园景观提升更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发展从重规模增量扩张到高品质存量提升的大背景下,大学校园空间的有机更新和环境再造,应以既有建筑和校园空间为载体,以填充新功能、解决新问题、满足新要求为重点,以提质增效融合生长为目标,立足于空间肌理的梳理和空间形态的重构,通过融合、共享、整合、关联、重构、织补等技术手段和设计策略来重新激活既有校园空间的生机和活力,从而达到彰显文化内涵、重塑场所特征、优化空间结构、提升环境品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浅谈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规划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娟  吕富珣 《规划师》2003,19(10):50-54
校园如同城市一样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可以运用城市设计的理论探讨校园外部空间的规划设计。兰州大学榆中校区规划设计方案以校园室外空间的整体性为设计出发点,将校园外部空间分为场所与连接体两个主要部分,通过对它们的特性、作用和可能形式的分析,可知在规划设计中有机的使用和组合这些要素将有效地促成宜人的校园外部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6.
高校校园是众多高校师生聚集、活动与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校园的景观设计必须建构师生身心灵安全的空间.本文希望通过景观偏好之研究模式,借用环境偏好矩阵因子以及其转换为成对形容词进行调研的方法,以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景观为例,对景观偏好研究进行回顾、分析与评述,最终了解使用者对不同形式的校园景观的偏好取向.  相似文献   

17.
基于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场所精神引入到大学校园景观空间规划中有助于营造不同功能的空间,延续校园文脉,唤起师生强烈的精神体验,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应从校园空间结构、建筑设计、景观标志设计等方面增强校园景观空间的识别性,营造具有场所精神的校园景观空间,增强人们对校园景观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18.
大学师生普遍存在注意力疲劳现象,对校园空间进行特征认知及注意力恢复功能提升已成为校园规划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四川大学为例,剖析注意力恢复理论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的特征,构建大学校园空间注意力恢复性评价体系,分析了其36个校园空间节点的注意力恢复性特征并划定出5个等级。结果表明,该校华西校区注意力恢复性优于望江、江安校区,且各空间节点在空间景观和空间边界维度呈现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高注意力恢复性空间具有慢行系统完善、可视度高、自然与人工要素合理配置等特征,低注意力恢复性空间具有可达性低、景观同质化及活动类型单一等特征。从空间距离、空间景观、空间边界、空间感知4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大学校园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建设由增量时代逐渐向存量时代转变,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成为城市更新工作重点,建筑现象学可为其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引。文章结合建筑现象学中的场所理论和空间知觉理论,以营造具有归属感、认同感和秩序感的空间情境为更新目标,以空间行为模式为导向,从室内功能空间、交通空间、公共活动场地、绿化景观空间等方面提出相关改造策略,为实现开放共享、互动创新的住区改造及城市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郭谦  肖磊  王慧  孙琦 《中国园林》2024,40(2):64-70
基于景观人类学的理念和方法指导泮溪酒家历史环境的保护更新,以空间生产和场所构建的理论结合人类学田野调查、结构化访谈及大数据分析等方法研究泮溪酒家及所处西关历史环境的“空间”“场所”景观及二者“多相”共生的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泮溪酒家保护更新的实践,以“空间”和“场所”视角扩大研究范围,串联象征符号,挖掘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实践与社会关系,生产与构建出具有地方特色且符合当地居民情感记忆的景观。最后以“多相律”理论探求内外景观的统一与融合共生,为中国城乡建设中的历史环境保护更新提供新视角与方法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