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而又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它在各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Scott(1960)报告脑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数佔美国死亡原因的第三位。据日本厚生省1960年发表的死亡统计,因脑血管损害而死亡的居国民死亡的第一位,此因恶性肿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泸州天然气化学工业公司职工住院病人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对住院死亡的防治和研究,现将近六年63人住院死因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死亡资料来自死亡报告及死亡病案,由专业人员复查核实。 (2)资料为1988~1993年住院人数中死亡统计,死因按我国现行18类52项确定的死因分类。 2 结果与分析 前五位死因病死率依次为: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前五位死因占全死因95.1%。 3 讨论 泸天化公司60年代及70年代从国外引进化工生产设备,是全国最大的化肥生产基地。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有害有毒气体及毒物,是造成职工寿命缩短的可能因素;恶性肿瘤,尤其是肝癌和肺癌,心脑血管疾病,是泸天化公司职工主要死因,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3.
前言 脑血管疾病一直高居台湾地区十大死亡原因之第二位,即使在美国,它也是一个重要死亡原因。据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在1994年发表的统计显示在美国每年的有15万人因脑中风死亡,每年耗费于中风病人的医疗费用高达18亿美元。近年来,由于有关脑血管疾病的知识研究增加及治疗观念的进步,已使人们对脑血管疾病有相当的认识,但是如何去面对脑中风带来的致病性(morbidity)及致死性(mortality)以及如何去预防,仍然是医学上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1 推广国际疾病分类势在必行国际疾病分类(ICD)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53年的国际第一届统计学大会,当时仅限于对死亡的统一命名。在以后的31年中修订了4次,1893年被国际统计机构接受为国际死亡原因分类。1898年美国公共卫生协会建议对该  相似文献   

5.
<正> 婴儿死亡统计指标,是反映一个地区人民健康状况和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制定卫生保健工作计划及进行考核、评价的客观依据。根据百色地区卫生局1988年妇幼卫生工作计划要求,全地区12个县(市)除一些县1987年及1988年上半年已进行婴儿死亡回顾  相似文献   

6.
1985年元月至1988年12月我院内科住院患者计4000例,死亡62例,病死率为1.6%。为探讨内科疾病的规律及影响病死率的因素。作如下分析一、资料与方法我院4年的住院与死亡病例,以统计室报表和资料为依据。凡出院和死亡记录中写有二种以上疾病者,均按原发病或致死的疾病统计。运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韶关市2008年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结果分析,了解韶关市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的主要死因构成,为今后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8年韶关市医疗机构死亡病例通过网络直报并已经审核的死亡个案,应用SPSS11.0版统计软件进行相关统计指标分析。结果死因顺位中排前六位的是循环系统疾病1797例(占30.34%),肿瘤1375例(占23.21%),呼吸系统疾病907例(占15.31%),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528例(占8.91%),传染病和寄生虫病263例(占4.44%),消化系统疾病218例(占3.68%)。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及消化系统疾病是导致居民死亡的前六位死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我科自1988年3月至1991年3月间收治的679例家庭病床老年患者所患疾病及死亡病例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认为阻塞性肺气肿、脑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是家庭病床老年患者的主要疾病(年龄60-100岁);而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则是其致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背景:在美国,整体死亡率的下降可能掩盖了特殊情况死亡率的变化。目的:探讨当前美国6大主要死因的年龄标化死亡率(age-standardized death rates)和死亡数量的变化趋势。设计及地点:对美国1970-2002年有关死亡率的重要统计学资料进行分析。主要观测指标:6大主要死因中每种死因的年龄标化死亡率和死亡数量(参照基础疾病编码):心脏病、卒中、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意外事故(与交通运输有关[机动车、其他陆地运载工具、航海、航空和太空]以及与交通运输无关的意外[跌伤、火灾和意外中毒])和糖尿病。结果:年龄标化全因死亡率(每年每十万人)从1970年的1242下降到2002年的845。死亡率下降百分比最大的是卒中(63%),其次是心脏疾病(52%)和事故(41%)。死亡率绝对值下降最大的是心脏病(每十万人中262人死亡),其次是卒中(每十万人中96人死亡)和意外事故(每十万人中26人死亡)。各类癌症患者的死亡率在1970至1990年上升,然后在1990至2002年下降,净下降了2.7%。相对而言,同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死亡率翻倍。自1987年以来,糖尿病的死亡率增长了45%。尽管在6大主要死因中有4个年龄标化死亡率下降,而且这些死亡发生在老龄阶段,但是这些死因的绝对死亡数量持续增长。结论:在美国,绝对死亡数量和死亡年龄持续增长,这种趋势对老龄化人口的健康保健和保健费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心血管疾病目前仍是美国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大约每34秒钟有1人死于心脏病。美国心脏病学会报告,1988年美国有980000人死于心脏病,其中妇女为503542人,约占总人数的51%。在1987年以前没有查到不同性别的死亡率。据美国心脏病学会(AHA)每年一度的科学作者会议的报告,1988年美国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超过死于癌症、意外事故、肺炎、流感、自杀和艾滋病的人数总和。仅仅一年时间,美国用在心血管疾病上的医疗保健服  相似文献   

11.
1991年11月由Hsu J和Williams S写的“在Urban当地美国人口中伤害预防知晓”一文中,参考引用了4种文献。这4种文献的作者指出美国本地人1~4岁儿童伤害死亡是发生在“美国常住人口中近3次相同年龄组的比率中”。近日本文作者分析了3年(1986~1988年)美国本地人婴儿死亡率资料。在此期间作者与Honigfeld LS和Kaplan DW合作收集了从10个地区来的资料。后两人是美国儿科专科学校毕业的。该资料(资料从完整的医疗和社会的记录评论中进行了仔细的核实)表  相似文献   

12.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1988年由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正式提出的一种身体出现长时间(连续6个月以上)原因不明的强度疲劳感觉或身体不适的病症。护理工作是一种脑力和体力并举、与人的健康及生命密切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在中国由烟草所致的死亡增长早期阶段的危害状况。设计 :对死于肿瘤、呼吸道疾病和 (或 )血管疾病的 70万成年人和死于其他疾病的 2 0万参照人群的 80年代前的吸烟习惯进行分析比较。地区 :中国的 2 4个大城市和 74个农村县。对象 :对 1986~ 1988年间死亡的 10 0万例死者家属进行家访调查。主要结果测定 :中老年期因烟草所致的肿瘤、呼吸道疾病和血管疾病死亡率。结果 :在 3 5~ 69岁的男性吸烟者中 ,肿瘤超额死亡为 5 1% (标准误为 2 ) ,呼吸道疾病超额死亡 3 1% ( 2 ) ,血管疾病超额死亡 15 % ( 2 )。这三者的超额死亡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0 1)。在 70岁及以上的吸烟男性 ,肿瘤超额死亡为 5 4 % ( 2 ) ,呼吸道疾病超额死亡 15 % ( 2 ) ,血管疾病超额死亡 6% ( 2 )。虽然女性吸烟者较少 ,但吸烟女性肺癌和呼吸道疾病的归因危险性与男性相似。虽然 ,3 5~ 69岁吸烟男女的肺癌死亡率均约为不吸烟者的 3倍 ,但由于不同地区非吸烟者中的肺癌死亡率差异较大 ,因此 ,中国各地区吸烟所致肺癌的超额死亡绝对数差异很大 ,由烟草所致的死亡中 ,慢性阻塞性肺病占 4 5 % ,肺癌占 15 % ,食管癌、胃癌、肝癌、结核、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各占 5 %~ 8%。 1990年在中国烟草造成约 60万人死亡 (男性占  相似文献   

14.
死亡事故报告系统(Fatal AccidentReporting System,简称FARS)是指包括全美50个州、哥伦比亚特区以及波多黎各岛中所有的死于交通事故的统计资料。该系统的统计对象是指机动车辆行驶在开放性的公路上,并且导致了人员死亡(驾驶员或非驾驶员),包括在事故发生后30天以内的死亡。此系统由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委员会(NCSA)中的统计和分析中心(NCSA)设计和完善。以此来对公路安全提供一个全  相似文献   

15.
张美琳  李芳  杨丽霞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5):401-401,403
目的 了解宁海县女性居民的主要死因及对寿命的危害程度.方法 对2001~2005年病伤死亡的女性按ICD-10、GB/T14396-2001疾病与代码的要求,应用上海市疾控中心"死亡医学登记系统Death Reg(2002版)软件进行汇总、统计并分析.结果 按全死因构成统计,宁海县女性居民的前5位死因是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脑血管病、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按寿命损失年(PYLL)统计,前5位死因是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脑血管病、心脏病和传染病(不含呼吸道结核);按每个死者的平均寿命损失年统计,前5位死因为先天畸形和染色体异常、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及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结论 在对主要影响中老年妇女的慢性退行性疾病进行防治的同时,也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主要影响低年龄组的有关死因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中国人口的疾病模式和死亡原因发生了一些引人瞩目的变化。本文对全国铁路三十年来的门诊和住院病人前十位的主要疾病及死亡原因构成,作了较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并对铁路职工、家属的疾病谱和死亡原因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一、资料来源本文资料主要是在综合汇总1957~1988年全国铁路卫生部门上报的门诊、住院病人疾病  相似文献   

17.
军团菌病已近10多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传染病,最早是在美国发现的。1976年7月美国退伍军人协会在费城召开会员大会,在与会者中暴发了一次肺炎流行,221人发病,死亡34例;当时由于病因不明,称之为军团病(Legionnaires' disease)。1977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证实此次流行是由军团杆  相似文献   

18.
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统计是研究居民疾病、损伤死因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生活行为方式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等 ,居民的死亡原因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现将 1996~1998年镇海区居民病伤死亡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1.人口资料 :来源于区公安局年中人口数。年龄组人口数按 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人口构成比推算。2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 (死亡报告卡 ) :由乡 (镇 )卫生院防保医生负责收集。死亡于医疗单位者 ,由医疗单位诊断医生填写 ;死亡于家中者 ,由户口所在地的乡村医生协助当地卫生院防保医生在进行死者家访后填写。乡(镇 )…  相似文献   

19.
脓毒症是世界范围内造成婴儿和儿童死亡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每年有4万多名严重脓毒症患儿,分别是婴儿和儿童死因的第4和第2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儿童的4大"杀手"是严重肺炎(每年死亡190万),严重腹泻(每年死亡160万),严重疟疾(每年死亡110万)和严重麻疹(每年死亡55万).这些疾病都和感染有关,所谓"严重"是指在疾病过程中出现酸中毒或低血压.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1975~1984年间2463名美国旅游者国外死亡进行了分析研究:心血管疾病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占死亡总数的49%;其次是外伤死亡,占25%;传染病死亡仅占1%。其它死亡包括:癌(5%)、原因不明(5.5%)、内科疾病(13.7%),55岁以上死亡人数较多,占死亡总数的65%,男性死亡人数多于女性,占死亡总数的70%。该研究中,美国旅游者在国外死于心血管疾病共1207人(国外发病回国后死亡不在统计内),其中73%死亡院外,发病致死的危险因素与年龄和性别有关。Cumins提出,69%死于该病的旅游者在旅游前未报告有健康问题.作者发现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险因素没有增加。与美国(US)居民相应死因和年龄的死亡者比较发现,44岁以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低于US死亡率,而各个年龄组男性外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