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治疗药物的用药原则及合理使用。方法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临床经验,归纳对抗压药物分类、分析用药策略,探寻合理治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结果临床治疗应针对不同患者的病况在降压药物的通用原则基础上合理选用降压药物。结论临床医师需对患者病情充分了解,并加强对各类抗高血压药物适应人群、药物使用禁忌人群、药物间的相互影响的知识储备,是合理使用降压方案治疗高血压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误区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分析其中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的原因。结果 60例高血压患者有28例患者,血压治疗未达标。调查发现存在以下原因:有5例患者治病心切,擅自增加药物剂量,导致药物副作用发生;有10患者治疗依从性差,不遵照医嘱用药,道听途说购买别人说降压效果好的药物;有6例患者间断服药,血压降到正常就停药,或是看到血压控制住了,就减少剂量,导致血压复发;3例患者在使用钙离拮抗剂的同时服用利尿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4例患者合并多种疾病的仍然按常规用药量治疗。结论高血压患者要正确掌握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避免进入治疗误区,加重病情发展。科学、合理的使用抗高血压药能有效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病。该病可导致患者出现昏迷、头晕及惊厥的症状,其病情若得不到很好的控制,还易导致其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等。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的最终目标就是降低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及其死亡率。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该方法对早期患者的效果较为理想。不过,有些抗高血压药物虽然能够达到降压的效果,但可增加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本文对门诊药房高血压患者的用药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促进临床上科学、合理地使用抗高血压药物。  相似文献   

4.
分析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要点和注意事项,诣在找到最有利于稳定高血压患者病情,促进其康复的护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两年内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对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合理分析,动态观察患者病征变化,在采集患者既往病史、并发症情况资料,合理使用降压药物的基础上进行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康复治疗等.结果:200例患者的高血压症状均有所改善,血压情况趋于稳定,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基本可以办理出院.结论:基层医院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除了常规的医疗护理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治疗以及患者生活中自我监测、习惯养成对高血压病情的稳定和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血压超出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它与冠心病、心肌梗死以及糖尿病等疾病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多种,其中氨氯地平、替米沙坦效果较好,已被广泛使用。本文作者为了探究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回顾性我院曾治疗的9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的治疗目的是将血压恢复至正常或稳定在一个较为理想的水平,减少心血管病及其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合理应用降压药是一个重要的临床课题。当今长效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主要优点为:(1)减少给药次数,增加患者顺应性,有益于长期治疗;(2)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和减小血药浓度波动,达到平稳降压的效果;(3)显著减少峰值血药浓度所带来的毒副作用,减少首剂效应和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4)有动脉抗粥样硬化、保护内皮,且不影响糖代谢、脂代谢等作用,大大提高治疗的安全性;(5)改善微循环状态,改善局部组织供氧和物质代谢等。可见,长效抗高血压药物在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开发研究必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李晓萍  陈勇 《新疆医学》2006,36(3):166-167
高血压病是我科常见疾病,可引起动脉、脑、心、肾等器官的病变,而高血压的处理需针对其病理、生理环境变化的各个环节作长期的合理治疗,使血压稳定近乎于正常水平,以避免高血压对脏器的损害。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措施的原始文字记载,它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无论在临床医疗、护理科研、教学上还是法律上,护理行政管理上均有其特殊价值。现将我科281份高血压病护理记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许慧  李蕊 《中国医学创新》2007,4(29):133-133
目的 使临床实践中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更趋于规范化、合理化.方法 对大量的临床高血压病人进行药物监督和跟踪.结果 高尿酸血症有促进炎症和血栓的作用,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高血压的治疗中要注重合理用药,其核心是WHO/ISH强调的四大健康基石合理营养、戒烟戒酒、适当运动和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9.
许慧  李蕊 《中国医学创新》2007,(10Z):133-133
目的 使临床实践中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更趋于规范化、合理化。方法 对大量的临床高血压病人进行药物监督和跟踪。结果 高尿酸血症有促进炎症和血栓的作用,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高血压的治疗中要注重合理用药,其核心是:WHO/ISH强调的四大健康基石:合理营养、戒烟戒酒、适当运动和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10.
马润才 《医学文选》1995,16(2):167-168
老年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重要的老年疾病之一,特点是易引起脑、心、肾等多种并发症。怎样使高血压患者得到适时而合理的治疗对其预后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老年高血压病的诊治中,特别是在抗高血压药物的选用方面需要加倍重视。本文通过阐述对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以及抗高血压药的药理特点来说明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合理用药。1 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1.1 老年高血压多以收缩压增高为主,兼有舒张压轻度升高或正常,其脉压差相对增大,不少患者收  相似文献   

11.
王泽 《求医问药》2012,(5):13-14
化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之一。此疗法对控制癌症患者的病情进展、改善其临床症状都有很大的作用。不过,化疗药物在抑制或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抑制或杀死人体内的正常细胞,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呃逆、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向我诉苦的化疗患者,他们都认为:化疗的不良反应实在太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常患的疾病,为合理使用降压药,病者服药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忌擅自乱用药物 降压药有许多种,作用也不完全一样。有些降压药对这一类型高血压有效,有些降压药对另一类型高血压有效。服药类型不对路,降压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有时会误认“降压药不灵”。高血压病人的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应按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分级治疗。  相似文献   

13.
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快步提升,生活节奏快且压力大,饮食结构改变等等,致使临床上高血压患者的人数显著升高,并且呈逐年升高趋势,这一疾病已经成为普遍的慢性疾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高血压在临床中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患者服用抗高血压的药物来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由于抗高血压药物广泛在临床得到使用,许多新的抗高血压药物相继出现,可选择的抗高血压药物种类有很多,本研究就对此探讨一番。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高血压的早期预防和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通过对高血压的病因及其预后的危险并发症分析,阐明预防高血压和早期治疗高血压的实质是疾病康复的第一阶段。结果 制定预防措施和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将延缓和避免疾病的进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结论 只要以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病情的发展为前提,就能达到预防的目的和防止病情的恶化。  相似文献   

15.
当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时,会导致原有病情明显加重。在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阶段,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就会显著升高。同时高血压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合并症的重要诱因,此类患者应该强化降压治疗。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应重视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的筛查,可以通过非药物或药物治疗使其血压、血糖达标。本文就国内外有关高血压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预后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蒋兰琴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191-191,193
应用抗高血压药物,使高血压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根据高血压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使用原则选用合适的用药方案。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可以使高血压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并保护重要器官不受损伤。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可使高血压患者用药更加有效、经济、安全,可使心脑血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有所提高,但控制率仍然很低。临床上我们经常遇到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也称为难治性高血压,就是尽管使用了三种以上合适剂量的降压药物进行联合治疗,仍不能使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在目标水平。常见的原因有血压测量错误、治疗依从性差、生活方式不良、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治疗方案不合理、其他药物的干扰和存在继发因素等。临床上遇到此类患者除对其进行降压治疗宣教外,需调整药物治疗,如调整利尿剂、降压药联合方案,药物剂量及用药时间等。但仍有部分患者血压控制难以达标,  相似文献   

18.
IgA肾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gA 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仍无特异性治疗药物.临床上的治疗目标是有效降低蛋白尿,控制血压和(或) 高尿酸并减少肾组织进一步损伤,维持肾功能稳定.对反复发作的镜下血尿患者,扁桃体切除术作为治疗的一种手段;对单纯性血尿和病理改变较轻者,主要加强随访观察;对于有尿蛋白和(或)高血压的缓慢进展的IgA肾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用于大部分病例,必要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也可应用细胞毒性药物或吗替麦考酚酯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病情进展较快的高危患者,可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或使用细胞毒药物或免疫抑制剂等强化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高血压病患者临床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分析本科98例高血压病患者临床资料。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病人药物的合理应用及护理措施。结果 98例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高血压病人应正确治疗和有效护理,自我监测血压对稳定病情有积极作用[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状况,为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1月来本院心内科就诊并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患者3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五类常用抗高血压药物中,以利尿药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依次为D受体阻滞剂、CCB、ACEI及ARB。结论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在作用机制、作用特点、及适用范围等方面有所差异,为优化其抗高血压疗效,临床多为联合用药,本医院抗高血压类药物以二联和三联为主,可取得良好疗效,且药物使用基本合理.符合临床用药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