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假单胞菌所致的肺部感染死亡率很高,除极少数报导外,尚未直接证明菌苗能引出特异性保护性反应。本文报导制备了一种含有16种血清型的多价假单胞菌细胞壁提取物的菌苗PEV-01。选用豚鼠实验性假单胞菌肺炎作为动物模型。用该菌苗给豚鼠进行皮下注射,在2周内免疫3、4或6次。于注  相似文献   

2.
采用改良溶血空斑试验和间接血球凝集试验研究了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对伤寒Vi荚膜多糖菌苗(简称Vi菌苗)免疫小鼠的特异性抗Vi菌苗抗体应答的影响及其与免疫保护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rhIL-2能增强Vi菌苗免疫小鼠的特异性抗体应答,具有明显的佐剂效应;且特异性抗体的水平与用伤寒菌株(Ty250098)攻击的小鼠的免疫保护力呈正相关关系。提示rhIL-2可用做Vi菌苗的免疫佐剂以提高接种人群抗伤寒感染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改良溶血空斑试验和间接血球凝集试验研究了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对伤寒Vi荚膜多糖菌苗免疫小鼠的特异性抗Vi菌苗抗体应答的影响及其与免疫保护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rhIL-2能增强Vi菌苗免疫小鼠的特异性抗体应答,具有明显的佐剂效应;且特异性抗体的水平与用伤寒菌株攻击的小鼠的免疫保护力呈正相关关系。提示rhIL-2可用做Vi菌苗的免疫佐剂以提高接种人群抗伤寒感染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4.
背景:许多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黄芪注射液及血必净注射液可增强机体免疫力、阻断体内炎症反应,但尚未见到应用于移植后感染的报道。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黄芪注射液及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肾移植后肺部感染的效果。 方法:入选肾移植后1年内发生肺部感染,停用免疫抑制剂并抗感染治疗5 d后症状加重或无好转患者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4例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的免疫支持治疗。常规治疗包括调整免疫抑制剂、经验性抗感染、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感染药物以及排痰、降温、纠正内环境失衡等对症处理。重症感染患者选用乌司他丁等保护机体各器官功能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免疫支持疗法:治疗组予黄芪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对照组予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 结果与结论:治疗组患者应用免疫支持药物后7 d后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较用药前明显上升,治疗组的好转率、入院到感染好转时间、平均住院日、死亡率、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显示在积极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及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治疗可促使CD3+CD4+CD8+回升,使得过度抑制的免疫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缩短免疫功能调节和炎症反应过渡时间,改善预后,获得与人免疫球蛋白相似的疗效,同时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病原体进入阴道,一方面导致感染,另一方面刺激阴道的免疫系统,建立针对病原体感染的抗感染免疫。正常的抗感染免疫能够阻止病原体的入侵,抑制其生长繁殖或杀死病原体,并解除其产物的毒性作用。但在某些条件下,病原体感染也可以引起免疫异常而导致继发性感染、免疫病理损伤等。因此,了解及研究抗感染免疫,有利于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诊断、治疗及预防感染性疾病。现就阴道多种病原体感染与阴道抗感染免疫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树突状细胞与抗感染免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C作为一类专职性抗原递呈细胞,虽然在与某些病毒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也可能导致病毒复制,播散以及机体免疫的抑制,但在大多数病原的抗感染免疫可可以有效地摄取,递呈抗原,诱导机体对病原特异性免疫,是机体抗感染免疫的中心环节,以DC为基础的抗感染免疫治疗作为一种主动性免疫治疗的特殊手段,对于治疗因DC数量和功能的缺失导致的机体感染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背景:肾移植后肺部感染病情进展快,重症肺炎死亡率高,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部分患者因免疫抑制剂的调整,出现移植肾功能受损。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肺部感染治疗过程中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方案。 方法:回顾分析85例肺部感染的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肺部感染发生于肾移植后1-6个月43例(其中2-4个月39例),6-12个月7例,12-24个月7例,24-36个月6例,大于36个月22例。根据患者病情,予以调整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小剂量激素抗炎保护移植肾功能,针对病原学抗感染,呼吸衰竭者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予以降温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肺部感染早期减少或停用免疫抑制44例,进展期减少或调整免疫制剂19例,重症肺炎期停用免疫抑制剂5例,肺炎早期及进展期逐步调整免疫抑制15例,肺炎早期减量至重症肺炎停用免疫抑制剂2例。减少或停用免疫抑制剂3-51 d,平均10.7 d。 结果与结论:85例患者中治愈81例,死亡4例。4例死亡病例中,2例死于急性呼吸衰竭,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治愈的81例中出现急性排异反应3例,移植肾功能受损6例。结果提示,肾移植后肺部感染短时间减少或停用免疫抑制剂,有利于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及时恢复免疫制剂的应用,能有效保护移植肾功能,尤其是移植肾功能不全患者,肺部炎症进展控制住,及时恢复免疫抑制,在保护移植肾功能的意义更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侵袭蛋白与免疫保护的关系 ,为志贺菌苗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经志贺菌苗角结膜免疫豚鼠 ,毒株攻击 ,观察侵袭蛋白对免疫保护的影响 ,观察到表达侵袭蛋白的菌苗较不表达侵袭蛋白的菌苗对毒株攻击有较高的保护率 ;用BA ELISA方法检测免疫后豚鼠泪液中特异性抗体水平 ,其结果较对照显著升高。说明侵袭蛋白的表达有一定的增加菌苗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慢性呼吸道感染主要致病菌之一,它可以产生藻酸盐形成生物膜。本研究通过建立慢性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肺部感染动物模型,观察大鼠肺部的细菌学、病理学特点及IL-4的表达,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肺部感染的免疫应答情况。  相似文献   

10.
背景:肾移植后T淋巴细胞降低就容易发生感染,肺部是主要靶器官,因此如何控制肺部感染,尤其是重症肺炎,成为改善肾移植患者预后关键所在。 目的:探讨在肾移植后未发生肺部感染之前,根据监测到T淋巴细胞水平降低,予用免疫球蛋白预防肺部感染的作用。 方法:纳入肾移植后半年内患者3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原有的免疫抑制剂。治疗组加用免疫球蛋白0.2 g/(kg•d),2次/d,临床观察肺部感染发生率,移植肾功能和T淋巴细胞水平。 结果与结论:免疫球蛋白治疗组普通肺炎和重症肺炎发生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CD4+T淋巴细胞水平和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明显上升(P < 0.01),动态观察两组7,14,21 d CD4+T淋巴细胞的亚群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 < 0.01),而肾功能无变化。结果提示,免疫球蛋白能提高肾移植后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恢复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感染能力,从而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一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后期的病生一临床症候群。常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而台并感染,快速有效控制感染,在治疗中又不加重肾功能损害。是临床工作中极被关注的问题,本文3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并肺部感染患者应用舒普深(Sulperazon)每日2克治疗。疗效满意,无加重肾功能损害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加强对慢性呼吸衰竭病人呼吸道的管理.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科124例慢性呼吸衰竭病人进行相关病因分析.从护理学角度加强呼吸道管理.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病率.结果 患者年龄>60岁,原发病重,伴意识障碍,各种侵袭性操作,人工气道的建立等,都是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 慢性呼吸衰竭病人呼吸道抗感染机能下降,针对相关原因,加强各项护理措施,特别是对呼吸道的管理,能大大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5株2类不同表型的双价痢疾菌苗滴鼻免疫后所引起的黏膜和系统的记忆反应,为痢疾菌苗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鼠滴鼻免疫为模型,3次免疫(间隔2周)后,20周再次免疫,分别于3次免疫及20周加强免疫后第7天,收取鼻咽、肺、小肠及阴道冲洗液和血清,应用ELISA方法检测福氏、宋内氏特异性抗体。结果:2类双价菌苗株滴鼻免疫3次后,多个黏膜部位及血清均产生了抗原特异性sIgA、IgG,较PBS对照组有明显升高;20周后再次加强免疫,仍可诱导黏膜及系统的免疫反应,但较3次免疫后水平明显降低。结论:2株双价痢疾菌苗滴鼻免疫小鼠后可诱导多个黏膜及系统的特异性抗体产生,并可产生一定时间的记忆反应,侵袭蛋白与免疫记忆有关。  相似文献   

14.
雾化吸入γ-干扰素增强肺部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γ-干扰素(IFN-γ)对免疫低下宿主肺部抗感染能力的增强作用。方法:对气管内注射白色念珠菌和白色念珠菌并雾化吸入IFN-γ(1、3、7d)的免疫低下大鼠,检测其血液和肺局部细胞免疫指标,并于第7d检测左肺白色念珠菌培养计数。结果:雾化吸入γ-干扰素组肺白色念珠菌计数显著少于免疫低下组,AM吞噬及杀菌百分率、Ia抗原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免疫低下组,AM培养上清TNF-α活性和IL-1β、IL-6水平显著高于免疫低下组,BALF中IFN-γ、TNF-α活性高于免疫低下组(第7dTNF-α除外),灌菌后第7天肺组织IFN-γ和IL-1β表达高于免疫低下组,TNF-α表达低于免疫低下组,IL-6表达两组间无显著差异。雾化吸入IFN-γ组血清IFN-γ活性和IL-1β、IL-6水平(除第3dIL-1β外),与免疫低下组无显著差异,且感染后第7d血淋巴细胞杀伤功能与免疫低下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雾化吸入γ-干扰素可明显增强免疫低下大鼠肺部细胞免疫和抗感染能力,但对全身细胞免疫状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背景:肾移植后肺部感染8%-16%发展为重症肺炎,是目前预防与治疗的难点,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概率高,死亡率高。 目的:回顾性分析肾移植后重症肺部感染的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 方法:总结2007年7月至2010年3月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泌尿外科收治30例肾移植后肺部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肾移植后肺部重症感染多发生于肾移植后6个月,在减少或停用免疫抑制剂用量同时,联合抗感染治疗。 结果与结论:30例患者中,10例死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6例、心功能衰竭5例、肾功能衰竭2例,3例放弃治疗。1例患者最长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14 d后痊愈出院。肾移植后的肺部重症感染多为混合感染,作者针对其临床特点创新性地将病程分为3期,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定期随访和规律复查,以及培养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早发现、早治疗能有效预防。及时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用法,根据临床检查经验性选用抗生素、抗真菌、抗病毒、抗结核类药物是治愈关键,根据病情早期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能有效改善症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免疫低下肺部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模型。方法将配比好的FLV病毒悬浊液腹腔注射模型组小鼠,21 d后,采用滴鼻法对小鼠进行Ⅲ型肺炎链球菌接种;正常对照组给予与药液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毛发光泽度欠佳,竖毛现象严重,活动度逐渐减少,饮食明显减少,体质量减轻;模型组小鼠各脏器指数比正常对照组均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低下肺部肺炎链球菌感染模型小鼠血清中IL-6、PCT表达水平均比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采用FLV病毒悬浊液结合滴鼻法滴注肺炎链球菌建立的免疫低下肺部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模型,为研究免疫低下肺部肺炎链球菌感染药物干预提供了较理想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7.
IL12 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免疫效应细胞刺激因子,能刺激T和NK细胞的增殖、诱导它们产生IFNγ等细胞因子并增强它们的细胞毒活性,在抗感染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IL12 在寄生虫感染中的免疫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较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仅发生于2岁以下婴幼儿,以6个月以下婴幼儿多见,临床表现为喘憋、呼吸急促、三凹征、肺部有哮鸣音,重症可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该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尤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保持呼吸道通畅、抗病毒治疗、缓解喘憋、改善通气是治疗的关键。本文探讨采用炎琥宁进行抗感染治疗,辅以细心脑注射液缓解通气障碍,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肺部超短波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肺炎患儿分为两组,均采用静脉用抗生素抗感染、化痰止咳、平喘等治疗,治疗组加用肺部超短波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之后,治疗组的显效率为90.5%,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率为68%,总有效率为79%。将两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干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发现治疗组时间短于对照组,疗效显著。结论在临床治疗小儿肺炎过程中,加用肺部超短波治疗,可以促进肺部炎症消散、吸收,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儿痛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并存糖尿病的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8年6月收治并存糖尿病的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并发切口感染5例,肺部感染3例,腹壁切口裂开2例。结论对并存糖尿病的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积极抗感染、有效地营养支持、合适的麻醉药物,是手术成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