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改善氯丙嗪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氯丙嗪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维持原氯丙嗪治疗的同时,分别加阿立哌唑(40例)及安慰剂(40例)治疗,疗程6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末检测血清催乳素(PRL)水平、评定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副反应量表(TESS),同时观察高催乳素血症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周末,阿立哌唑组PRL(22.8±7.1)ug/L较治疗前(92.1±24.3)ug/L明显下降(P=0.000);安慰剂组PRL(79.3±7.5)ug/L与治疗前(95.8±34.4)ug/L比较,无显著差异(P=0.102)。治疗6周末,阿立哌唑组PRI。下降率(74.9±6.9)%,高于安慰剂组(8.2±22.7)%(P=0.000)。治疗6周末,两组BPRS评分均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152、0.66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结论阿立哌唑可安全、有效改善氯丙嗪所致的高催乳素血症。  相似文献   

2.
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所致男性高催乳素血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所致男性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阿立哌唑(30例)及安慰剂(30例)治疗,疗程6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检测血清催乳素(PRL)水平,评定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结果:治疗6周末,阿立哌唑组PRL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男性乳房女性化消失(11/13),自发泌乳消失(18/19);安慰剂组PRL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阿立哌唑可有效治疗利培酮所致的男性高催乳素血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所致女性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7例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7例).维持原有利培酮治疗不变,治疗组加用阿立哌唑5 mg,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治疗,疗程均为6周.于治疗第0,6周末检测催乳素,评定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结果 (1)治疗第6周末,治疗组催乳素[(26±6)μg/L]较基线[(112±40)μg/L]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照组催乳素[(99±44)μg/L]与基线[(104±34)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0).(2)治疗第6周末,治疗组催乳素下降率[(75±8)%]、正常率(82%),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30)%,4%];P均=0.000.(3)治疗第6周末,治疗组[(20.4±2.1)分]、对照组[(20.8±1.9)分]BPRS评分均较基线[分别为(21.1±1.8)分,(21.4±1.9)分]下降,P均=0.04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553).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所致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的血高催乳症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舒必利所致男性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舒必利所致的高催乳素血症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阿立哌唑(30例)及安慰剂(30例)治疗,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检测血清催乳素(PRL)水平,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疗效,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阿立哌唑组PRL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24.65,P〈0.01),男性乳房女性化消失率73.3%,自发泌乳消失率85.0%,对照组PRL治疗前后差异性无显著性(t=1.40,P〉0.05)。结论:阿立哌唑可有效治疗舒必利所致的男性高催乳素血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加用阿立哌唑对利培酮所致的首次发病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使用利培酮治疗4周后催乳素水平≥60 μg/L的患者,在维持原有治疗不变的基础上,研究组加用阿立哌唑5 mg/d,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治疗,总疗程12周,研究周期8周(第4~12周末).于治疗第0,4,8,12周末检测血清催乳素含量,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治疗中需要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治疗第12周末血清催乳素[(25±7)μg/L]较第4周末[(76±17)μg/L]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7;P<0.01).对照组治疗第12周末催乳素[(79±13)μg/L]与第4周末[(78±15)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P>0.05);治疗第12周末催乳素下降率为(66 ±11)%、正常率为67.6%,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18)%、6.5%](P均<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PANSS评分总分及分量表分均明显下降(P均<0.01);在治疗第12周未两组之间各项评分比较,筹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0,0.76,0.22,0.88;P均>0.05).治疗第12周未研究组TESS评分(4.8±4.3)与对照组(4.5±3.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所致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高催乳素血症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女性精神分裂症合并应用小剂量阿立哌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38例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应用阿立哌唑5mg/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4、8、12、24周末检测血清催乳素水平(PRL)、利培酮血浓度,并评定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结果 合并治疗4周后PRL显著下降[(67.58+49.12)ng/ml vs(36.18±35.32)ng/ml,P=0.000],在合并治疗的第8周末、第12周末PRL的下降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第12周后PRL血浓度基本保持稳定(P>0.05).8周末有效率达86.8%,24周末有效率81.6%.全部患者中,有5例在第24周末的PRL浓度较第12周末反跳性增高,其中2例患者再次超过正常范围.治疗前后PAN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合并小剂量阿立哌唑可在中短期内有效降低利培酮所致的高催乳素血症,不良反应少,但长期效果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阿立哌唑与奋乃静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1例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阿立哌唑和奋乃静治疗6周.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疗效;简明智能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定认知状况;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阿立哌唑与奋乃静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阿立哌唑组MMSE减分率显著低于奋乃静组.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较奋乃静组少,其中嗜睡、震颤、视物模糊、便秘以及体重增加的发生率与奋乃静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疗效可靠、安全,且对认知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8.
阿立哌唑治疗晚发性分裂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晚发性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72例首发未服药的晚发性分裂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阿立哌唑和奋乃静治疗,疗程8周,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于治疗前后评定疗效,用SHIM副反应量表(TESS)监测药物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与奋乃静疗效无显著性差异,阿立哌唑的锥体外系副反应显著低于奋乃静。结论阿立哌唑、奋乃静对晚发性分裂症的疗效相当,阿立哌唑副反应轻,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与齐拉西酮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将46例就诊于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单一服用抗精神病药治疗后出现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升高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立哌唑组和齐拉西酮组各23例。入组前两组患者服用药物为利培酮、奥氮平、氨磺必利和舒必利。采用重叠交叉法对两组分别换用阿立哌唑与齐拉西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8周末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PRL水平,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阿立哌唑组与齐拉西酮组血清PRL水平均较治疗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66.113、157.376,P均0.01);且同期阿立哌唑组血清PRL水平较齐拉西酮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692,P0.01);两组PANSS总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166、0.386,P均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0,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齐拉西酮均能在控制精神分裂症症状的基础上缓解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高催乳素血症,且阿立哌唑降低血清PRL水平的效果可能优于齐拉西酮,均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阿立哌唑与奋乃静治疗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奋乃静对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9例在我科住院的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阿立哌唑组43例,奋乃静组46例,进行6周治疗对照,利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估。结果阿立哌唑组的PANSS、TESS的减分情况都明显优于乃静组。结论阿立哌唑治疗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程亮 《四川精神卫生》2011,24(3):172-173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血管性痴呆精神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6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血管性痴呆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与奋乃静治疗6周。采用PANSS评定疗效,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6周后的疗效相当(P〉0.05);阿立哌唑与奋乃用静的显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一般为轻度或中度,患者耐受性较好。结论阿立哌唑和奋乃静治疗血管性痴呆精神障碍的疗效相当,前者的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治疗晚发性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72例首发未服药的晚发性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奋乃静治疗,疗程8周;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于治疗前后评定疗效,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阿立哌唑与奋乃静疗效无显著性差异,阿立哌唑引致的锥体外系反应显著低于奋乃静.结论 阿立哌唑、奋乃静治疗晚发性分裂症的疗效相当,前者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60例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阿立哌唑5mg/d(A组)和10mg/d(B组)治疗组各30例,原利培酮治疗方案维持不变,观察疗程12周.分别于治疗前、12周末检测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同时采用简明精神评定量表(BPR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结果 ①治疗12周末,A、B两组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3,P<0.01;t=26.26,P<0.01),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P=0.18).②两组治疗前后BP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6,P=0.07;t=1.80,P=0.08).③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P=0.73).结论 阿立哌唑每日5mg或10mg都可能对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有效,对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相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对其他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影响.方法 将69例其他抗精神病药致高催乳素血症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加用或换用了阿立哌唑38例作为研究组,继续使用原来抗精神病药31例作为对照组,疗程12周.分别于研究前、第4周、第8周、第12周检测血清催乳素(PRL)水平.结果 12周后,研究组PRL水平较研究前显著下降(t=17.59,P<0.01),对男性效果更佳,起效更快,男性患者PRL水平在第4周即显著下降(t=4.59,P<0.01),女性患者PRL水平则在第8周出现显著下降(t=9.36,P<0.01),对照组PRL水平未见下降,反而有较显著上升(t=2.25,P<0.05).结论 阿立哌唑可有效降低其他抗精神痛药所致的高催乳素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效果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方法将116例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男性28例,女性31例)和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31例)。维持原有利培酮治疗方案不变,研究组合并用阿立哌唑20mg·d-1,对照组合并安慰剂治疗。于基线期、治疗第2、4、8周末检测血清催乳素水平,于基线期、治疗8周末采用UKU副作用评定量表(UKU)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后第2、4、8周末,研究组男性、女性分别与对照组男性、女性血清催乳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研究组男性、女性在治疗后第2、4、8周末血清催乳素水平分别与其基线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第2周、第4周、第8周末同组内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男性、女性血清催乳素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末,研究组男性、女性催乳素水平下降率[(79.61±17.81)%vs.(75.54±12.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男性高催乳素血症治愈率(92.9%)高于女性(58.1%)(χ2=9.39,P0.001)。结论合并阿立哌唑对利培酮所致的高催乳素血症在治疗第2周显效。在相同剂量下,对男性患者的疗效可能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阿立哌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4例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口服阿立哌唑,对照组口服奋乃静,均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周末,研究组有效率90.6%,对照组为84.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4,P>0.05);治疗第2周末起BPRS总分及各因子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随着治疗的延续,下降更明显(P<0.05);2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障碍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奋乃静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3例女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研究组)41例和奋乃静组(对照组)42例。以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定疗效,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2、4、8周末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P〈0.01)。治疗后第8周末研究组PANSS量表阴性症状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治疗前后对血清催乳素(PRL)及体重的影响.方法 对60例未曾治疗或停药3个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给予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规范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第8周末用化学发光法测查患者PRL水平并监测体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服用齐拉西酮、阿立哌唑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催乳素及体重无明显变化(P>0.05);同组间比较,治疗前后血清催乳素及体重亦无显著差异(P>0.05),性别对血清催乳素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对患者血清催乳素及体重无升高作用,是较安全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19.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评定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与利培酮组从治疗第1周末起PANSS总分及阳性症状量表得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无显著性;阿立哌唑组从治疗第1周末起阴性症状量表得分明显下降,而利培酮组从治疗第2周末起阴性症状量表得分才开始下降,差异有显著性。阿立哌唑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头痛、恶心、呕吐,利培酮组的不良反应以锥体外系反应(EPS)占首位,其次为血浆催乳素(PRL)浓度升高,而阿立哌唑组的EPS发生少且轻,对血浆催乳素浓度几乎无影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阿立哌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PRL)影响的差异。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7项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PRL影响对照研究的文章进行再分析,评价其合并效应量大小和综合显著性检验。结果:阿立哌唑组自身对照血清PRL水平差异效应极小,y合并=-0.08,95%CI(-0.25,0.06),χ2=2.20,P〉0.05;利培酮组治疗后血清PRL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效应极大,d=3.06,95%CI(0.22,6.21),χ2=85.90,P〈0.01。治疗4周和治疗结束后阿立哌唑组血清PRL水平显著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效应极大,分别为d=-0.72,95%CI(-0.89,-0.49),χ2=18.39,P〈0.05;y合并=-1.07,95%CI(-1.25,-0.88),χ2=4.87,P〉0.05。阿立哌唑组月经紊乱、溢乳现象显著少于利培酮组。结论: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PRL水平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