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肠造口术中护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调查38例结肠追口术后的并发症起因。结果无手术导致死亡的病例全部痊愈出院。结论为了提高结肠造口患者术后康复状况,认为术前稳定患者情绪,缓解心理压力,术后采取及时准确的护理结肠遗瘘口,采取及时有效地护理对策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用正确合理的造口袋,进行饮食指导和心理疏导,严密监护造口肠道的排便和血运功能,可以促进患者结肠造口术后的顺利康复。这是确保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早日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结肠造口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9例结肠造口术患者进行观察,手术前后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加强造口护理,并进行护理知识宣教、健康教育指导及加强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术后6个月排便规律28例(71.02%),排便时无不适33例(84.61%).结论 采取正确及时的结肠造口护理及健康指导是确保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结肠造口术即人工肛门是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主要方法.对于结肠造口术患者采取正确的观察护理措施,是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使患者早日恢复的关键.2004年8月-2006年12月对60例患者实施了结肠造口术,现将结肠造口术后观察与护理应注意的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接治的82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自我护理能力以及规律性排便的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肠造口术中使用吻合器的技巧及优点。方法对2002年5月至2008年5月应用管形吻合器进行结肠造口术的36例患者就手术方法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结果36例病例其中行Miles手术29例,Hartmann手术5例,单纯结肠造瘘术2例,术后人工肛门无出血、无坏死、无狭窄。结论应用吻合器进行结肠人工造口,手术简单,人工肛门形态美观,具有并发症少,护理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护理预防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后肠梗阻的效果。方法72例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疼痛程度评分、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8.3±1.2)d,短于对照组的(15.6±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评分优良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77.8%,护理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8.9%,并发症发生率2.8%低于对照组的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预防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后肠梗阻的效果较好,能更好的减少肠梗阻发生、缓解患者疼痛,同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结肠造口旁疝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造口旁疝的病因及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0年行各种结肠造口术136例,手术后并发造口旁疝1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结肠造口旁疝是由肠造口引起的一种特殊的腹壁疝,单纯性缝线修补术后复发率高,采用补片无张国修补可减少复发,巨大的造口旁疝手术前充分的准备、健康心理宣教,手术后的的精心护理是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结肠造口患者术后早期认知的影响程度。方法将2010年8月-2012年7月收入普外科的72例结肠造口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对患者实施术后早期认知的护理干预。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对结肠造口术后早期认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结肠造口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认知水平,为疾病的康复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62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2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经过我院的精心护理,术后排便规律者39例(62.90%),排便时无不适者46例(74.19%)。结论实践证明,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自理能力的恢复,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张艳莉 《中国当代医药》2013,(18):121-122,12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护理策略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有针对性的全面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生活质量核心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术后半年和术后1年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本研究调查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一般症状及副反应、自我生活质量评价方面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大肠癌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以肠梗阻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梗阻性大肠癌是急诊外科的常见急腹症,此类患者常常需要行结肠造口术,而造口术后对早期并发症的及时发现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我院普外科从1994年9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行结肠造口术的梗阻性大肠癌患者105例,现结合该组病例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自我护理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人选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36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观察组ESCA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结肠造口手术后并发症防治及护理.方法 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37例直肠患者进行Miles手术,并且进行永久性的结肠造口,对术后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结果 在这些患者中出现了出血、感染、坏死、狭窄、回缩等各种并发症,分析出现并发症原因并采取了合理处理方法,最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通过细致观察造口,能够发现其并发症,而精心护理能够降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因此合理防治与护理能够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肠造口患者78例早期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萍  党翠云  文琪 《贵州医药》2009,33(8):759-760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509/6~60%的直肠癌患者需要做永久性结肠造口术。由于结肠造口术改变了患者原有的排便方式,需终身携带肠造口,造口异味及其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痛苦,加之术后患者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缺乏相应了解,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我科于2007年10月至2009年2月对78例肠造口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肠造口是利用外科手术方式在腹壁上人为开口,并把一段肠管拉出腹腔,开口缝于腹壁,用于排泄粪便,俗称"人造肛门"。临时性结肠造口术多用于肠道外伤、肠腔炎症、梗阻、肠坏死、吻合口瘘等疾病。我院2010-2011年对3例结肠造口术患者行造口回纳,造口回纳前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回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结肠造口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结肠造口术患者术前及术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等干预.结果 本组中仅出现造口周围皮肤感染1例,造口水肿3例,经治疗后在出院前恢复,无造口狭窄,肠道口出血,造口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临时造口17例,在3~6个月,经回纳术痊愈;永久性造口19例,术后随访8个月,生活较好,提高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结论 通过有效的综合护理,结肠造口患者携袋后日常生活自如,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患者23例,肿瘤一期切除Hartmann结肠造口术3例,手术成功无并发症.结论 一期切除吻合术用于左半结肠并发急性肠梗阻疗效显著,Hartmann结肠造口术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治疗中,应该按照患者的总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结肠的术前术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 对29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精心观察,治疗及护理.结果 除1例患儿出现肠瘘外,经治疗后痊愈.其余均顺利出院.结论 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最关键的一环,通过精心的护理使患儿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中50%~60%需作永久性结肠造口。由于结场造口改变了原有的排便通道,给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带来了不便和压力。美国护理理论家奥瑞姆则认为人的自理对维持健康状态是必须的[1]。我们应用奥瑞姆的自理学说指导45例结肠造口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自1999年~2000年我科共收治直肠癌患者108例,其中行直肠癌根治结肠造口术45例,年龄23~84岁,男32例,女13例。均应用自理学说指导患者护理结肠造口。出院后随访3个月,患者都能自行护理造…  相似文献   

20.
王静  杨嫚 《北方药学》2014,(11):195-196
目的:探讨结肠造口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4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结肠造口手术患者48例,通过对患者造口术前、术后评估及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无并发症,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能正确使用造口袋,从而进行正常的工作、生活和社交活动。结论:通过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可以提高手术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