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蒿鳖养阴软坚方通过激活Nrf2/NQO1信号通路对四氯化碳复合因素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选用健康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秋水仙碱组。除正常组大鼠外,其余大鼠均给予自制高脂饲料饲养,每周两次皮下注射40%CCl4花生油混合溶液,隔日灌胃给予30%乙醇,各给药组每日灌胃给药的同时给予正常组和模型组以等容积的蒸馏水,直至造模时间(共6周)结束后,乌拉坦麻醉大鼠并收集肝组织标本,比色法检测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Nrf2和NQO1的分布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Nrf2和NQO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Hyp含量明显升高(P<0.05);各给药组的Hyp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且肝组织中Nrf2和NQO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蒿鳖养阴软坚方可以通过激活Nrf2/NQO1通路,上调Nrf2和NQO1的表达,降低肝组织中Hyp的含量,从而发挥抑制由四氯化碳复合因素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方案的蒿鳖养阴软坚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Nrf2/γ-GCS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不同提取方案的蒿鳖养阴软坚方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健康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8组:正常组、模型对照组、先水后醇60%提取方案组(0.09 mg.kg-1.d-1)、先水后醇95%提取方案中、高剂量组(2.59 g.kg-1.d-1、8.2 g.kg-1.d-1)、水提醇沉中、高剂量组(2.59 g.kg-1.d-1、8.2 g.kg-1.d-1)及复方鳖甲软肝片组(0.09 mg.kg-1.d-1),每组10只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制备成功后,各组按相应药物剂量分别开始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每日1 次,造模10周后处死大鼠,留取标本。酸水解法测定肝组织中胶原蛋白含量; Western blotting 检测肝组织Nrf2蛋白与γ-GCS蛋白的表达;光镜观察肝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结果:(1) 肝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胶原蛋白含量增高 (P<0.01);与模型组比较,先水后醇60%提取方案组、先水后醇中、高剂量组以及复方鳖甲软肝片组大鼠肝组织胶原含量均降低 (P<0.05)。(2) 肝组织Nrf2蛋白与γ-GCS蛋白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Nrf2蛋白与γ-GCS蛋白表达增高 (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肝组织Nrf2蛋白与γ-GCS蛋白表达增高 (P<0.01)。(3) 肝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模型组的Nrf2和γ-GCS蛋白主要在细胞浆中表达,各用药组Nrf2和γ-GCS蛋白均多数在细胞浆和细胞核中表达,汇管区附近也有所表达,但表达量不及胞浆和胞核。结论:提取工艺优化后的蒿鳖养阴软坚方可能通过上调肝组织Nrf2/γ-GCS信号转导通路,增加Nrf2蛋白和γ-GCS蛋白的表达,降低大鼠肝组织肝纤维化程度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邢伟  孔维涵  方步武 《医学教育探索》2010,41(10):1667-1672
目的 探讨蒿鳖养阴软坚方对牛血清白蛋白 (BSA) 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 18 mg/mL BSA 与等体积的弗氏不完全佐剂混悬液足跖皮下多点注射5次免疫大鼠后,尾静脉攻击注射 BSA 生理盐水 (每次 2 mg/0.4 mL 递增至 3.4 mg/0.4 mL) 15 次,每周2次,制备肝纤维化模型;按体质量随机区组法分为模型组,蒿鳖养阴软坚方高、中、低剂量 (8.2、2.59、0.82 g/kg,2.59 g/kg 为临床等效剂量) 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秋水仙碱组,各治疗组均于造模结束后 ig 给药 (1 mL/100 g),每日1次,连续2个月,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 ig 等体积蒸馏水。酶谱法检测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 和 -9 (MMP-2、MMP-9),荧光法测定血清丙二醛 (MDA),放免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 (HA)、层黏连蛋白 (LN)、Ⅳ型胶原 (Ⅳ-C)、Ⅲ型前胶原 (PCⅢ)。结果蒿鳖养阴软坚方各剂量均能显著降低肝组织羟脯氨酸 (Hyp)、MMP-2 及 MMP-9、肝纤维化程度、血清 HA、LN、Ⅳ-C 水平 (P<0.05),其高、中剂量能明显降低血清 MDA 水平 (P<0.05)。结论 蒿鳖养阴软坚方对 BSA 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具有治疗作用,抗脂质过氧化与降低 MMP-2 及 MMP-9 为其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蒿鳖养阴软坚方在体外对LX-2细胞的影响,从而探讨蒿鳖养阴软坚方对TGF-β1诱导的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肝星状细胞LX-2,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TGF-β1刺激组和蒿鳖养阴软坚方低、中、高浓度给药组。MTT法检测LX-2细胞增殖情况;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酶消化法检测细胞上清羟脯氨酸(Hyp)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collagen Ι以及α-SMA蛋白表达量。结果:TGF-β1作用于LX-2能够明显促进细胞的增殖,collagen I、α-SMA的表达量显著升高。蒿鳖养阴软坚方能抑制LX-2细胞增殖并且能够降低collagen Ι和α-SMA的表达。结论:蒿鳖养阴软坚方能够显著抑制LX-2增殖,下调collagen Ι和α-SMA的表达,降低Hyp生成,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蒿鳖养阴软坚方抗CCl4复合因素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蒿鳖养阴软坚方低、中、高剂量组,复方鳖甲软肝片及秋水仙碱阳性对照组。CCl4复合因素法建立肝纤维化模型,比色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的量及肝组织羟脯氨酸(Hyp)水平,明胶酶谱法检测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随着剂量的增加,蒿鳖养阴软坚方组大鼠血清MDA水平逐渐下降,血清TP、ALB的量逐渐增加,肝组织Hyp的量和MMP-2活性逐渐下降,MMP-9活性变化不明显,肝组织α-SMA的表达下降。结论 蒿鳖养阴软坚方能够对抗CCl4复合因素诱发的大鼠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异甘草酸镁(MgIG)对酒精性肝病(ALD)大鼠肝组织核因子2相关因子/血红素氧合酶(Nrf2/HO-1)信号通路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喂养酒精液体饲料构建ALD大鼠模型,另取SD大鼠以普通饲料喂养作对照组,将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gIG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MgIG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15 mg/kg、30 mg/kg、45 mg/kg MgIG,1次/d,连续注射8周,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大鼠肝功能、肝组织甘油三酯(TG)及氧化应激指标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纤维化指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组织Nrf2、HO-1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血清ALT、AST、TBi1、MDA、肝组织TG、LN、HA、PC-111含量、Nrf2、HO-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SOD、G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MgIG中、高剂量组ALT、AST、TBi1、MDA、TG、LN、HA、PC-Ⅲ水平显著降低,SOD、GSH、Nrf2、HO-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MgIG对ALD大鼠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Nrf2/HO-1途径减轻氧化应激及改善肝纤维化,从而缓解酒精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Exendin-4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肝脏脂质代谢、氧化应激以及纤维化的作用以及其潜在的机 制。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DM)。糖尿病组小鼠给予高脂饮食4周联合STZ造模,对照组小鼠普 通饮食。DM小鼠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M-con)和糖尿病干预组(DM+E4)。DM+E4组小鼠给予Exendin-4 每天1 nmol/kg体重,腹腔注射1次,共8周。监测体重、随机血糖,分析各组小鼠血脂水平,RT-PCR检测肝脏脂质代谢、纤维化 和氧化应激指标,HE、天狼猩红以及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肝脏TGF-β1、Nrf2以及HO-1的表达。结 果DM组小鼠的血糖和体重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肝脏脂质沉积、纤维化以及氧化应激较对照组也显著增加,给予 Exendin-4干预未显著改善肝脏的脂质沉积,但是Exendin-4治疗后糖尿病组小鼠血糖及TG明显降低(P<0.05),肝脏纤维化指 标TGF-β、α-SMA及Col-I显著降低(P<0.05),抗氧化指标Nrf2、HO-1及GPX4显著升高(P<0.01)同时Nrf2和HO-1的蛋白表达 水平也显著升高(P<0.01)。结论Exendin-4在肝脏脂质沉积未明显减轻的情况下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显著改善糖尿 病小鼠的肝脏纤维化及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防治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疏肝健脾高、低两个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10%CCl4溶液2 m L/kg体重造模。自造模之日起,两个实验组分别给予疏肝健脾方提取液按1 g生药/m L和3 g生药/m L的剂量灌胃共8周,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末次戊巴比妥麻醉小鼠,腹主动脉取血,离心取上清,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含量以及透明质酸(HA)含量,摘取肝脏、脾脏,检测肝脏器系数、脾脏器系数、肝组织匀浆中羟脯氨酸(Hyp)含量、Western印迹检测肝组织匀浆中TIMP-2及MMP-2的表达,观察疏肝健脾方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电镜、光镜下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疏肝健脾方预防用药能不同程度降低小鼠肝脏器比、降低血清转氨酶ALT水平、HA含量,降低肝组织Hyp含量,增加MMP-2表达及抑制TIMP-2表达的作用,光镜及电镜下显示疏肝健脾方具有较好的保护肝细胞,减轻四氯化碳对大鼠肝组织破坏、防止胶原纤维增生、沉积的作用,其中以高剂量组按3 g生药/m L给药效果最为明显。结论:疏肝健脾方对CCl4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具有防治作用。其可以通过降低小鼠肝脏器比,降低血清转氨酶ALT、AST水平、HA含量,降低肝组织Hyp含量,增加肝组织匀浆MMP-2表达及抑制肝组织匀浆TIMP-2表达,从而达到治疗肝纤维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软坚护肝片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扶正化瘀胶囊阳性对照组和软坚护肝片1.24、0.62和0.31g/kg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CCl4灌胃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共12周,于第9周治疗组每天灌喂软坚护肝片(1.24、0.62和0.31g/kg)和扶正化瘀胶囊(0.20 g/kg)干预8周.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透明质酸(HA)和Ⅲ型前胶原酶(PCⅢ)的水平,以及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和肝指数.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的软坚护肝片及扶正化瘀胶囊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ALT、AST、HA和PCⅢ的水平,降低肝组织中异常升高的Hyp含量(P<0.05);同时,各剂量的软坚护肝片能显著提高大鼠血清中的Alb含量(P<0.05).软坚护肝片各剂量组大鼠肝脏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软坚护肝片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胶原的合成及抗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HG颗粒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致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胶原纤维及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80只SD大鼠,除正常对照组10只外,其余大鼠均腹腔注射DMN(2 mL/kg)3周,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存活动物按性别、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蒸馏水或药物灌胃治疗.正常对照组:蒸馏水0.1 mL/kg;模型对照组:蒸馏水0.1 mL/kg;HG颗粒高、中、低3种剂量组:6 g、3 g、1.5 g生药/kg;复方鳖甲软肝片组:1 g/kg,1次/d,连续4周.后处死动物,取左叶肝脏检测大鼠肝脏胶原纤维及羟脯氨酸含量.结果: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脏胶原纤维及羟脯氨酸含量均明显增高,HG颗粒治疗后有明显缓解.结论:HG颗粒对DMN肝纤维化模型大鼠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丹芍化纤胶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丹芍化纤胶囊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0只分为正常组、肝纤维化模型组、自然恢复组、低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余采用四氯化碳(CCl4)、饮酒、高脂低蛋白饮食等复合病因刺激制备肝纤维化动物模型8周,然后两治疗组分别予以低剂量(0.5g/kg)、高剂量(1g/kg)丹芍化纤胶囊灌胃8周。实验结束后测定肝脏指数、血清透明质酸(HA)及谷丙转氨酶(ALT),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检测尿羟脯氨酸(Hyp)排出量,同时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肝组织MMP-1的表达。结果:治疗组与肝纤维化模型组及自然恢复组比较,肝脏指数、血清HA及ALT显著下降,肝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尿Hyp排出明显增加,肝脏MMP-1表达显著增加。以上结果均以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改善明显。结论:丹芍化纤胶囊增加大鼠肝组织中MMP-1的表达,可能是其抗纤维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地顶孢霉菌丝体(AMM)对猪血清诱导的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Col 0.1 mg/kg)、AMM组(700、350、175 mg/kg)。除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分别腹腔注射猪血清0.5 ml/只,每周2次,连续18周,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并于造模之日起,AMM组和Col组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等量蒸馏水。VG染色观察AMM对肝脏病理形态学影响;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及肝脏匀浆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ELISA法测定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TGF-β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VG染色显示,与模型组比较,AMM(700、350 mg/kg)组肝组织胶原面积明显减少,TGF-β1和Hy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MM(700、350 mg/kg)明显下调TGF-β1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 AMM能有效抗免疫性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肝纤维化大鼠中升高的TGF-β1的表达和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虎杖苷 (Polydatin) 在体外对HSC-T6细胞的影响,探讨虎杖苷抑制肝纤维化发生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分为对照组和虎杖苷低、中、高浓度(125、250、500 μmol/L)给药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酶消化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蛋白印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lagenⅠ)、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若方差齐则采用LSD检验,若方差不齐采用Dunnett T3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虎杖苷125、250、500 μmol/L给药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F=252.01, P<0.001),Hyp含量明显减少(F=16.50,P<0.05),α-SMA和CollagenⅠ蛋白表达显著减少(F=19.89、182.91, 均P<0.05),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强,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虎杖苷125、250、500 μmol/L给药组Nrf2蛋白表达显著增加(F=23.70,P<0.05),虎杖苷250、500 μmol/L给药组HO-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F=12.40,P<0.01),且随着浓度增加,上调作用越明显,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虎杖苷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活化及胶原合成发挥抑制肝纤维化发生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上调Nrf2/HO-1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爽颗粒(GSG)对四氯化碳(CCL4)所导致的慢性肝损伤(CLI)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BALB/c小鼠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以及肝爽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20%CCL4橄榄油溶液(2 mL/kg),每周2次,持续6周,成功建立CLI模型小鼠后,正常组与模型组每日灌胃生理盐水,GSG各给药组每日分别灌胃GSG 1、2、4 g/kg,连续给药4周。收集各组小鼠的血清和肝脏,检测血清转氨酶水平并计算肝指数,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特征,研究GSG对CLI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此外检测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的含量探讨GSG对CLI小鼠氧化损伤的影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肝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GCLC)、醌氧化还原酶1(NQO1)基因表达,初步探究GSG缓解CLI的作用机制。[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HE染色结果显示肝细胞广泛水肿、部分肝细胞坏死;同时,肝组织中MDA水平明显上升(P<0.01),SOD、GSH-Px活性显著下降(P<0.01);肝组织中Nrf2、HO-1、GCLC、NQO1的基因表达显著下调(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GSG中、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CLI模型小鼠血清AST和ALT的水平(P<0.05或P<0.01);GSG低、中、高剂量组能降低肝组织中MDA水平,同时升高肝组织中SOD、GSH-Px活性及Nrf2、HO-1、GCLC、NQO1基因表达(P<0.05或P<0.01)。[结论]GSG能缓解CCL4诱导的CLI模型小鼠肝功能受损,其潜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肝细胞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百令疏肝胶囊对大鼠酒精损伤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酒精反复灌胃,建立大鼠酒精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肽(Ⅲ PC)、层粘连蛋白(LN)、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 (TIMP-1)含量;化学比色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的含量;肝组织病理切片行Masson三色染色,观察胶原沉积情况,使用Motic Med 6.0数码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肝纤维化面积.结果:百令疏肝胶囊0.09、0.27、和0.45 g·kg-1剂量能明显降低酒精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TIMP-1、LN水平和肝组织纤维化面积,0.27和0.45 g· kg-1剂量还能明显降低酒精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Ⅲ PC水平和肝组织中Hyp含量.结论:百令疏肝胶囊对大鼠酒精损伤性肝纤维化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降低酒精损伤后大鼠血清中Ⅲ PC、TIMP-1、LN水平和肝组织中Hyp含量和纤维化面积的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褐藻素(FX)对糖尿病心肌病的保护效应和作用机制。方法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进行分组:糖尿病组(DM)、褐藻素干预糖尿病组(DM+FX)和二甲双胍干预糖尿病组(DM+Met),另取正常大鼠给予正常喂养作为正常组(Con)。造模成功后连续12周每日灌胃给药,褐藻素组每日给予200 mg/kg褐藻素灌胃,二甲双胍组每日给予230 mg/kg灌胃,糖尿病组同步灌胃生理盐水。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脏细胞肥大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心脏中纤维化蛋白TGF-β1和FN蛋白表达水平。H9C2细胞分为3组:正常糖组(NG,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HG,45 mmol/L葡萄糖)和褐藻素干预高糖组(HG+1 μmol/L FX)。FITC标记的鬼笔环肽检测大鼠心肌细胞H9C2表面积变化;qRT-PCR法测定各组细胞肥大因子ANP、BNP和β-MHC基因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脏组织和H9C2细胞中Nrf2、Keap1、HO-1、SOD1蛋白表达水平;DCFH-DA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变化。结果 褐藻素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细胞肥大,同时上调心脏组织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抑制Keap1蛋白表达(P<0.05)。褐藻素可抑制高糖诱导H9C2心肌细胞表面积增加,降低ANP、BNP和β-MHC的mRNA表达水平(P<0.05)。褐藻素可促进高糖诱导的H9C2细胞中Nrf2入核,上调下游靶蛋白SOD1和HO-1蛋白表达(P<0.05)来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降低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结论 褐藻素具有良好的抗糖尿病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细胞肥大作用,同时上调Nrf2信号通路并促进下游抗氧化蛋白SOD1和HO-1的表达,降低活性氧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甘草酸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的氧化应激及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SC细胞,将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次氮基三乙酸铁(Fe-NTA)处理组、Fe-NTA+5 μmol/L甘草酸组、Fe-NTA+10 μmol/L甘草酸组及Fe-NTA+20 μmol/L甘草酸组;给药24 h后收集细胞,采用相关试剂盒检测HSC细胞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Nrf2和HO-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Fe-NTA处理组中MDA、NO含量明显升高,而GSH水平显著降低,SOD酶活性也显著降低;而甘草酸处理的3组细胞中MDA、NO含量显著降低,GSH水平显著升高,SOD酶活性也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e-NTA处理组中Nrf2和HO-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而甘草酸处理的3组细胞中Nrf2和HO-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相对于Fe-NTA处理组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草酸有抗HSC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